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軼出(軼出)
超出。 清 魏源 圣武記卷六:“而 沙蘇野 之部落亦有軼出山北者。是為 英 俄 交惡之由與交兵之界?!?郭沫若 《文藝論集·惠施的性格與思想》:“科學(xué)家的行為每每軼出一般因襲的道德范圍而不暇顧及。”
分類:超出
《國語辭典》:軼聞(軼聞)  拼音:yì wén
不見于正式記載的雜談瑣聞。如:「他說了許多軼聞趣事為她解悶?!?/div>
《駢字類編》:上軼(上軼)
柳宗元囚山賦:爭生角逐,上軼旁出兮,其下坼裂而為壕。
《駢字類編》:高軼(高軼)
宋 王令 初聞思?xì)w鳥憶昨寄崔伯易朱元弼 將睎遐蹤蹈高軼,就拔去跡離俗埋。
《漢語大詞典》:跨軼(跨軼)
猶穿越。引申為超過。 宋 陸游 《跋蘭亭樂毅論并趙岐王帖》:“某恭聞 太宗皇帝 ,天縱圣學(xué),跨軼百王,萬幾之餘,尤留神翰墨?!?/div>
分類:穿越超過
《漢語大詞典》:橫軼(橫軼)
縱橫奔放。 清 王澍 淳化秘閣法帖考正·論書賸語·論古:“ 米老 天子橫軼, 東坡 稱其超妙入神。”
《韻府拾遺 質(zhì)韻》:功軼(功軼)
林益五星同色賦:惟圣御極兮,惟德動天。神超象表兮,功軼帝先。
《漢語大詞典》:韜軼(韜軼)
超過;凌越。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跨蹍 昌姬 ,韜軼 炎漢 ?!?張銑 注:“韜,藏;軼,過也。言 齊 帝之德,踰越蹍蹋於 文王 ;懷藏超過於 炎漢 也?!?唐 司空圖 《華帥許國公德政碑》:“圣 唐 照臨萬方,韜軼 三代 。”
分類:超過凌越
《漢語大詞典》:軼俗(軼俗)
超脫習(xí)俗。 明 何景明 《與李空同論詩書》:“今 空同 之才足以命世,其志金石可斷,又有超代軼俗之見?!?/div>
《漢語大詞典》:陵軼(陵軼)
(1).凌駕;超越。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才略:“ 賈誼 才穎,陵軼飛兔,議愜而賦清,豈虛至哉!”
(2).欺凌。 明 劉基 《再用前韻》:“高牙大纛擁藩垣,腸斷吞聲受陵軼?!?/div>
《漢語大詞典》:軼駕(軼駕)
(1).奔放不羈。 明 孫柚 《琴心記·王孫作醵》:“ 長卿 學(xué)貫天人,暫繫沖霄之翼;術(shù)兼文武,聊羈軼駕之才?!?br />(2).超越;凌駕。 清 葉燮 原詩·外篇下:“ 宋 人七絶,種族各別,然出奇入幽,不可端倪處,竟有軼駕 唐 人者?!?/div>
《漢語大詞典》:軼越(軼越)
超越;超過。《后漢書·馬融傳》:“俾之昌言而宏議,軼越三家,馳騁五帝。” 李賢 注:“軼,過也。”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關(guān)于南北議和的清方檔案》:“率土臣民,罔不額手稱慶,以為事機(jī)至順,皇位從此永保。結(jié)果之良,軼越古今。真國家無疆之庥也?!?/div>
分類:超越超過
《漢語大詞典》:蜂軼(蜂軼)
亦作“蠭軼”。 像蜂一樣飛過。極言其快。文選·揚(yáng)雄〈長楊賦〉:“猋騰波流,機(jī)駭蠭軼。” 李善 注:“機(jī)駭蠭軼,言其疾也?!?/div>
《漢語大詞典》:闕軼(闕軼)
見“ 闕逸 ”。
《漢語大詞典》:闕逸(闕逸)
亦作“ 闕佚 ”。亦作“ 闕軼 ”。 殘缺散失。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記》卷三:“令闕佚漸加,鉆訪必不徒然?!?元 趙穆 《〈歸潛志〉跋》:“ 遼 金 之間殆數(shù)百年,太史宜有論載,而舊聞闕逸,后有述者,可無考訂於斯邪?” 清 顧炎武 日知錄·王:“至 驪山 之禍,先王之詩,率已闕軼。” 清 盧見曾 《〈封氏聞見記〉序》:“尋唐書·藝文志、《晁氏讀書志》并云五卷,今所傳乃十卷,翻有闕佚,則似展轉(zhuǎn)相録而失其本真耳?!?/div>
分類:殘缺散失
《漢語大詞典》:軼士(軼士)
隱士。 清 丘逢甲 《山居詩》之一:“山中有軼士,獨(dú)往人寡知?!眳⒁姟?逸士 ”。
分類:隱士
《漢語大詞典》:逸士
節(jié)行高逸之士,隱逸者。后漢書·逸民傳·高鳳傳論:“先大夫 宣侯 嘗以講道餘隙,寓乎逸士之篇?!?唐 白居易 《秋日與張賓客舒著作同游龍門醉中狂歌》:“ 商嶺 老人自追逐, 蓬丘 逸士相逢迎。”紅樓夢第二回:“若坐於詩書清貧之族,則為逸士高人?!?聞一多 《憶菊》詩:“??!東方底花,騷人逸士底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