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50
詞典
7
分類詞匯
38
佛典
5
共38,分3頁顯示
1
2
3
2
3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翻身
轉輪
流浪
淪洄
生死
三界
偷生
來世
生處
九有
多生
因果
九地
人身
輪轉
《國語辭典》:
翻身
拼音:
fān shēn
1.翻轉身體。如:「他今晚睡得頗不安穩(wěn),不斷地翻身?!埂抖鼗妥兾募聲>砹?。韓擒虎話本》:「五十步翻身背射,箭既離弦,勢同劈竹,不東不西,況前雕咽喉中箭,突然而過,況后雕劈心便著,雙雕齊落馬前?!埂度龂萘x》第四五回:「再欲檢看他書時,床上周瑜翻身,干急滅燈就寢。」
2.形容脫離困厄,時來運轉。如:「經歷過重大的打擊后,他仍不放棄,努力尋找翻身的機會。」元。楊顯之《酷寒亭》第四折:「虎著痛箭難舒爪,魚遭密網怎翻身!」《儒林外史》第三回:「閻王就要拿去打一百鐵棍,發(fā)在十八層地獄,永不得翻身。」
3.縱身、騰身而起。清。杜文瀾《古謠諺。卷六五。仙桐道人歌》引《涌幢小品》:「翻身跨起云間鶴,朗吟飛過蓬萊側?!?/div>
分類:
翻身
縱身
買賣
困苦
轉身
輪回
壓迫
周轉
解脫
脫出
《漢語大詞典》:
轉輪(轉輪)
(1).旋轉的輪子。 茅盾
《子夜》
十三:“工作很緊張,全車間是一個飛快的轉輪?!?br />(2).轉動輪子,發(fā)軔。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
:“轉輪既始,烈栗遍于 歐洲 ?!?br />(3).佛教語。轉法輪,說教法。 南朝 梁
沈約
《佛記序》
:“屈茲妙有,同此轉輪?!?王闿運
《衡州西禪寺碑》
:“有大法人,轉輪彈指。”
分類:
轉輪
佛教語
轉動
旋轉
動輪
輪子
說教
教法
《國語辭典》:
流浪
拼音:
liú làng
1.飄泊、沒有固定的居所。宋。蘇軾〈芙蓉城〉詩:「此生流浪隨蒼溟,偶然相值兩浮萍?!?br />2.指放浪、放縱。唐。李渤〈
喜弟淑再至為長歌
〉:「嗟余流浪心最狂,十年學劍逢時康?!?/div>
分類:
流浪
輪回
放浪
水里
流轉
放縱
無拘束
行蹤無定
《漢語大詞典》:
淪洄(淪洄)
輪回。佛教指有生命的東西在天堂、地獄、人間等六個范圍內流轉不息。
《敦煌變文集·妙法蓮華經講經文》
:“因何國主苦求哀,為徒長刼免淪洄?!?/div>
分類:
輪回
佛教
生命
東西
天堂
地獄
人間
六個
范圍
流轉
不息
《國語辭典》:
生死
拼音:
shēng sǐ
1.生存或死亡。《文選。任昉。出郡傳舍哭范仆射詩》:「結歡三十載,生死一交情?!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幕兀骸钢瓮砦鹦掖蟛?,生死難保,這事斷不能了。」
2.堅持,不顧一切?!督鹌棵贰返谒囊换兀骸赣谑巧腊汛箧∽恿粝铝?,然后作辭上轎。」
分類:
偏指
佛教
相互
指使
死
如生
流轉
生死
轉輪
死而復生
堅決
生我
輪回
死活
后道
道教
不可
調和
《國語辭典》:
三界
拼音:
sān jiè
佛教謂生死往來之世界有三:一曰欲界,有淫欲、食欲,有情之所住,自六欲天,下至無間地獄,稱為「欲界」。二曰色界,色為質礙之義,有形之物質,在欲界之上,離二欲有情之所住,四禪天,或立十六天、十八天。三曰無色界,無色、無物、無身,有四無色,稱為「四無色天」或「四空處」。
分類:
三界
佛教
眾生
三期
輪回
欲界
色界
無色界
《國語辭典》:
偷生
拼音:
tōu shēng
茍且求生?!段倪x。李陵。答蘇武書》:「子卿視陵,豈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也作「偷活」。
分類:
偷生
迷信
茍且
假稱
活著
不經
輪回
偷偷
誕生
無所作為
地生
《漢語大詞典》:
媮生
茍且求活,無所作為地生活。
《楚辭·卜居》
:“寧正言不諱,以危身乎?將從俗富貴,以媮生乎?” 朱熹 集注:“媮,音偷,舊音俞,非是?!?唐
司空圖
《乙丑人日》
:“今朝人日逢人喜,不料媮生作老人?!?/div>
分類:
茍且
無所作為
地生
《國語辭典》:
來世(來世)
拼音:
lái shì
來生。佛教輪回的說法,認為人死后會再投生,故稱轉生之世為「來世」?!稌?。仲虺之誥》:「予恐來世,以臺為口實?!埂度龂萘x》第八回:「妾今生不能與君為妻,愿相期于來世?!?/div>
分類:
來世
佛教
后世
輪回
后代
后會
重行
投生
《漢語大詞典》:
生處(生處)
(1).生長的地方。 唐
李咸用
《苔》
詩:“幾年風雨跡,疊在石孱顏。生處景長靜,看來情儘閒?!?金 元好問
《野谷道中懷昭禪師》
詩:“説向阿師應被笑,人生生處果難忘?!?元
曹之謙
《送李郭二子還鄉(xiāng)》
詩:“喪亂身為客,淹流淚滿衣。亦知生處樂,未卜有年歸。”
(2).指聚集之處。 唐
杜牧
《山行》
詩:“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3).佛教謂轉世輪回之處。
《
魏書·釋老志
》
:“善惡生處凡有六道焉。”
(4).指轉生之處。 元 覺岸
《
釋氏稽古略
》
卷二:“﹝ 道安法師 ﹞正月晦日命門徒具浴。忽有異僧出入隙中。 安 以生處問之,僧指西北,云即開,見樓閣如幻出,曰:‘彼兜率天也?!?br />(5).產地。 清
翟灝
《
通俗編·貨財
》
:“生處不如聚處。”
分類:
生處
佛教
產地
生長
聚集
轉生
轉世
輪回
《國語辭典》:
九有
拼音:
jiǔ yǒu
1.九州。借指全中國?!对娊?。商頌。玄鳥》:「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埂段倪x。陸機。吊魏武帝文》:「濟元功于九有,固舉世之所推?!?br />2.佛教指輪回眾生所處的九種境界。唐。
王勃
〈
釋迦佛賦
〉:「恩沾九有,行洽三無?!?/div>
分類:
佛教語
九州
眾生
輪回
三界
《國語辭典》:
九州
拼音:
jiǔ zhōu
1.中國古代分天下為九個行政區(qū),稱為「九州」。歷來說法不一,有《禹貢》九州、《爾雅》九州、《周禮》九州等分別。一般乃指《周禮》九州,為揚、荊、豫、青、兗、雍、幽、冀、并。后用作中國的代稱。宋。
陸游
示兒
詩:「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2.島名。日本四島中最南的一島。因封建時代全境分為九個州而得名。以熱帶植物和煤礦藏聞名。島上有世界最大的活火山口阿蘇山。行政上分為福岡、鹿兒島、熊本、宮崎、長崎、大分、佐賀七個縣;著名城市有北九州、福岡及長崎。
分類:
九州
中國
一州
《國語辭典》:
多生
拼音:
duō shēng
1.佛教指眾生受輪回之苦,生死相續(xù),稱為「多生」。唐。
白居易
味道
詩:「此日盡知前境妄,多生曾被外塵侵?!顾?。洪邁《夷堅丁志。卷一八。饒廷直》:「多生曾結香火緣,邂逅相逢竟相語?!?br />2.生,語助詞。多生通常指多數、大概。宋。
張元干
瑞鷓鴣。雛鶯初囀斗尖新
詞:「總解滿斟偏勸客,多生俱是綺羅人。」
分類:
多生
佛教
眾生
善惡
輪回
《國語辭典》:
因果
拼音:
yīn guǒ
1.原因和結果。指事情演化的前后關連。如:「知道事情的始末因果,就容易下判斷了。」
2.佛教基本理論之一,謂因和果。佛教認為一切的生命形態(tài)和生活遭遇,都是過去意志行為的果,而過去意志行為則是造成果的因。因和果之間是相對的關系?!栋⑴_磨俱舍論》卷六:「果有為離系,無為無因果。」《南史。卷五七。范云傳》:「君不信因果,何得富貴貧賤?」
3.緣由。《紅樓夢》第六五回:「又還有一段因果,我們家的規(guī)矩,凡爺們大了,未娶親之先,都先放兩個人伏侍的?!?/div>
分類:
因果
佛教語
佛教
原因
結果
因緣
相互
果報
輪回
《國語辭典》:
因果報應(因果報應)
拼音:
yīn guǒ bào yìng
佛教的基本理論之一。佛教謂生死輪回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果關系。一切有意志的行為,不論善惡或中性,都必導致未來世的樂、苦或中性的生活經驗和生命形態(tài)。換言之,一切眾生的生活經驗和生命形態(tài)都是過去意志行為的結果。這種因果關系,在未解脫之前,永不休止。
分類:
因果報應
佛教語
佛教
依據
不起
不失
理論
《國語辭典》:
九地
拼音:
jiǔ dì
1.根據地質、地形,可將土地分為沙泥、澤池、沚崖、下田、中田、上田、下山、中山、上山等九種。見漢。揚雄《太玄經。卷八。太玄數》。
2.大地、遍地?!段倪x。陸機。漢高祖功臣頌》:「重玄匪奧,九地匪沉?!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5448' target='_blank'>張元干 〈
賀新郎。夢繞神州路
〉詞:「底事昆崙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
3.地之最深處?!秾O子。形》:「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動于九天之上。」《聊齋志異。卷一○。龍飛相公》:「但深在九地,安望重睹天日乎!」
分類:
用兵
佛教語
陰陽家
地
九泉
根據地
遍地
隱秘
九種
歷數
種地
深處
眾生
大地
地下
難測
地勢
地形
輪回
三界
土地
欲界
《國語辭典》:
九天
拼音:
jiǔ tiān
1.天的中央及八方?!冻o。屈原。離騷》:「指九天以為正兮,夫唯靈脩之故也?!?br />2.天之極高處?!秾O子。形》:「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動于九天之上?!固?。
李白
望廬山瀑布水
詩二首之二:「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也作「九霄」、「九重」。
3.比喻宮禁。唐。
王維
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詩:「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固?。
王涯
宮詞
三○首之七:「為看九天公主貴,外邊爭學內家裝?!?/div>
分類:
九天
神名
帝王
天
宮禁
中央
高處
八方
《國語辭典》:
人身
拼音:
rén shēn
1.人的身體。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三。詞曲部。賓白》:「就人身論之,則如肢體之于血脈?!?br />2.當事人本身。南朝梁。沈約〈南郊恩詔〉:「人身及家口質系,悉散還私家。」
3.人品才識?!赌鲜?。卷六一。陳伯之傳》:「臨川內史王觀,僧虔之孫,人身不惡,可召為長史,以代元沖。」
4.佛教用語。指在輪回中轉世投生為人。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歸心》:「但當兼脩戒行,留心誦讀,以為來世津梁,人身難得勿虛過也。」
分類:
人身
佛教語
個人
當事人
人品
身體
才學
生命
本身
輪回
行動
回中
中轉
轉世
名譽
投生
《漢語大詞典》:
輪轉(輪轉)
(1).佛教語。輪回。 南朝 梁
沈約
《〈內典〉序》
:“妙法輪轉,甘露啟霏?!?明
袁宏道
《與龔惟長先生書》
:“以此知甥尤不可不急學道也。不然,牛馬豬狗,輪轉安有極耶?” 章炳麟
《國故論衡·明見》
:“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則萬物皆輪轉矣?!?br />(2).翻轉;掉轉。 晉
干寶
《
搜神記
》
卷十四:“一二日間,恒延頸外望。伺戶小開,便輪轉自躍,入於深淵。”
《三國演義》
第四五回:“兩邊四下一齊輪轉櫓棹,望 江 面上如飛而去。”
分類:
輪轉
佛教語
翻轉
掉轉
輪回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