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韓彥直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31—? 【介紹】: 宋延安人,字子溫。韓世忠子。高宗紹興十八年進士。為太社令。秦檜死,拜光祿寺丞。累遷江西轉運使兼權知江州,搜剔所隱匿之岳飛家產,盡還岳氏。授鄂州駐扎御前諸軍都統(tǒng)制,命騎兵習步戰(zhàn),卓有成效。出使金國,守節(jié)不屈,幾遭不測。官至龍圖閣學士,以光祿大夫致仕。卒謚莊敏。有《水心鏡》、《橘錄》。
全宋文·卷五四二○
韓彥直(一一三一——?),字子溫,延安府(今陜西延安)人,世忠長子。年十八,登紹興十八年進士第。累遷工部侍郎。孝宗朝遷吏部郎官,拜司農少卿,直龍圖閣、江西轉運使兼權知江州。換武官,知襄陽府,授鄂州駐劄御前諸軍都統(tǒng)制。復歸文班,充敷文閣待制、知臺州,歷刑部、吏部侍郎,以工部尚書兼知臨安府。罷,知溫州、泉州。久之,再為戶部尚書。以光祿大夫致仕。卒,謚莊敏。著有《水心鏡》一百六十七卷、《橘錄》三卷(存)。見《宋史》卷三六四本傳,《紹興十八年同年小錄》。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福州閩縣人,字遠流。高宗紹興五年進士。歷監(jiān)察御史、浙江提點刑獄。王十朋曾稱其直道立朝。有《六經章句》。
全宋文·卷四三八○
任文薦,字遠流,福州閩縣(今福建福州)人。登紹興五年進士第,歷太常寺主簿、太常丞、司勛員外郎,遷監(jiān)察御史。紹興三十年,以左奉議郎提舉江南西路常平。入為太常少卿,兼太子左庶子,又兼侍讀。乾道三年,除直寶文閣、福建路轉運副使。累官刑部侍郎。著有《六經章句》。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七八、一八○、一八五,《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之三六、選舉三四之二○,《淳熙三山志》卷二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32—1195 【介紹】: 宋宗室,字俊臣。高宗紹興二十七年進士。歷知郴、廬、建、鄂等州,皆有政績。徙知隆興府。后加秘閣修撰,知鎮(zhèn)江府。喜功名,尤好論事。歸治母喪,卒。
全宋詩
趙善俊(一一三二~一一九五),字俊臣,邵武(今屬福建)人。太宗七世孫。高宗紹興二十一年(一一五一)監(jiān)南岳廟。二十七年第進士。調南城縣丞。三十二年,簽書昭信軍節(jié)度判官。孝宗乾道三年(一一六七),干辦諸司審計司。六年,知郴州,留為太府丞。七年,知廬州。淳熙元年(一一七四),知襄陽府,徙知建州。四年,復知廬州。六年,求歸養(yǎng)。十三年,起知鄂州。十四年,再知建州。十六年,為江西轉運副使。光宗紹熙二年(一一九一),遷秘閣修撰,知鎮(zhèn)江府。寧宗慶元元年卒,年六十四。事見《周文忠集》卷六三《秘閣修撰趙君墓志銘》,《宋史》卷二四七有傳。
全宋文·卷五四二六
趙善?。ㄒ灰蝗灰痪盼澹挚〕?,太宗七世孫,不衰子。登紹興二十七年進士第,調南城丞。歷太府寺丞,知廬、建、鄂州,徙知隆興府,移江西轉運副使,轉湖南帥。加秘閣修撰,移知鎮(zhèn)江府。慶元元年卒,年六十四。見周必大《文忠集》卷六四《秘閣修撰趙公墓志銘》,《宋史》卷二四七《宗室傳》四。
趙子英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三七六
趙子英,字積中,開封(今河南開封)人,宗室。紹興五年為黃巖丞,遂家焉。乾道二年知西外宗正事。五年由福建路提點刑獄公事,除直敷文閣,改福建計度轉運副使。八年由宗正少卿除秘閣修撰。見《宋會要輯稿》崇儒一之一一,選舉三四之二二、二八,萬歷《黃巖縣志》卷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33—1200 【介紹】: 宋徽州休寧人,字子淵。孝宗隆興二年進士。歷知永平、廣濟二縣,皆有政績。升知興國軍,入對論三事,皆切直。除知靖州,奏言襄、漢通和蜀,宜移武昌大軍戍襄陽,留水軍從控鄂、沔。后知吉州,擢廣西運判,上便宜事數千言,革客鈔科抑之患。為西京轉運判官,擢廣西安撫使,官至工部侍郎兼知臨安府。
全宋詩
朱晞顏(一一三五~一二○○),字子淵,休寧(今屬安徽)人。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進士,調當陽尉。歷知永平、廣濟縣,通判閬州,知興國軍、吉州,廣南西路、京西路轉運判官。光宗紹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知靜江府。寧宗慶元二年(一一九六)除太府少卿,總領淮東軍馬錢糧。四年,遷權工部侍郎,俄兼實錄院同修撰。五年,兼知臨安府。六年卒,年六十六。著作已佚,僅《兩宋名賢小集》卷二一七存《桂巖吟藁》一卷。事見《新安文獻志》卷八二宋談鑰《朱公行狀》。今錄詩十五首。
全宋文·卷五七七三
朱晞顏(一一三三——一二○○),字子淵,或作名希顏,字子淵,徽州休寧(今安徽休寧)人。登隆興元年進士第,授當陽尉。歷知永平、廣濟縣,升知興國軍。入對,論事稱旨,除知靖州,改知吉州,擢廣西安撫使。后召為太府少卿,總領江東軍馬錢糧,權工部侍郎,兼知臨安府。慶元六年卒,年六十八。見《新安文獻志》卷八二《朱公行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慶陽人,字能甫。王庶子。以父任補京秩。高宗紹興中為秦檜構獄,以毀謗朝政罪除名,編管梅州。孝宗初知光化軍,歷知興元兼利州路安撫。乾道八年賜進士第,除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次年罷為淮南安撫使,知揚州。在鎮(zhèn)三月而罷,領祠西歸,卒于途。有《易傳》及奏議。
全宋詩
王之奇(?~一一七三),字能甫,慶陽(今屬甘肅)人。高宗紹興元年(一一三一),以父任補京秩。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知光化軍。乾道二年(一一六六),除淮南轉運判官。三年,改利路漕運使兼四川宣撫使參議官。四年,以直秘閣安撫利州兩路兼知興元府。八年,賜進士第、除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九年,除資政殿學士、淮南安撫使兼知揚州(《宋會要輯稿》職官四一之一一三),卒。事見《定齋集》卷一四《故端明殿學士王公行狀》。
全宋文·卷四六七二
王之奇(?——一一七三),字能甫,慶陽府(治今甘肅慶城)人,王庶子。紹興初以父蔭授京秩,后庶貶道州卒,之奇亦謫居梅州十馀年。二十五年,甄敘元官,調瀘南鈐轄司干官。入朝,權戶部左曹郎官。出權知閬州,除淮南轉運判官。乾道三年,虞允文辟為四川宣撫司參議官,安撫利州兩路、知興元府。再入為權兵部侍郎兼侍講。八年,賜進士及第,除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次年正月解機政,知揚州,在鎮(zhèn)三月而罷,奉祠西歸,卒于途次。之奇長于《》,有《易傳》及奏議各若干卷。見蔡戡《故端明殿學士王公行狀》(《定齋集》卷一四),《南宋書》卷一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33—1203 【介紹】: 宋明州鄞縣人,初名慎思,字有之。避孝宗諱改今名,易字承甫。王勛子。以父蔭補將仕郎,授撫州宜黃縣主簿。累官通判潮州。寧宗慶元末為廣西提刑。善治獄,遇事敢為,廉潔守家法。性嗜學,多錄未見之書,喜為詩。有《荊澧集》。
全宋詩
王正功(一一三三~一二○三),字承甫,原名慎思,字有之,避孝宗諱改,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勛子。以蔭補將仕郎。高宗紹興二十四年(一一五四)為宜黃主簿,尋改青田。孝宗隆興初,調筠州司理參軍。乾道四年(一一六八)為荊湖南路轉運司主管帳司。七年,知莆田縣。淳熙七年(一一八○)通判潮州。九年,簽書武安軍節(jié)度判官,十一年,改淮南。十四年,主管荊湖北路安撫司機宜文字。光宗紹熙三年(一一九二)知澧州。寧宗慶元四年(一一九八)知蘄州。六年,為廣南西路提點刑獄。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約齋荊澧集》(《攻愧集》卷一○○《王君墓志銘》),已佚。今錄詩三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34—1222 【介紹】: 宋越州山陰人,字兼善。孝宗隆興二年進士。歷知漳州,罷計口抑配民鹽,罷溪港津度之榷,減經總制錢額外苛取者。寧宗嘉定初為提點江淮等路鑄錢公事,歷吏部郎、大理少卿、秘書少監(jiān),終秘閣修撰。有《山林思古錄》、《群經感發(fā)》、《垂軒稿》。
全宋詩
俞亨宗(一一三四~一二二二),字兼善,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孝宗隆興二年(一一六四)進士。知宜興縣,遷國子監(jiān)主簿。后知漳州。寧宗嘉定元年(一二○八),為江東轉運判官,二年,改福建提刑(《景定建康志》卷二六)。以秘書少監(jiān)致仕。十五年卒,年八十九。有《垂軒稿》二十卷等,已佚。事見《寶慶會稽續(xù)志》卷五。
全宋文·卷五七九九
俞亨宗(一一三四——一二二二),字兼善,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登隆興二年進士第。宰常州宜興,秩滿,干辦諸軍審計司,遷國子監(jiān)、軍器監(jiān)主簿。知漳州,秩滿奉祠歸鄉(xiāng)。嘉定初,起為提點江淮等路鑄錢公事,移江東轉運。入為吏部郎,歷大理少卿、秘書少監(jiān)。請老,除直顯謨閣,加秘閣修撰。嘉定十五年卒,年八十九。著有《垂軒稿》二十卷、《宏詞習業(yè)》五卷、《山林思古錄》十卷、《群經感發(fā)》十卷。見《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二之一六、食貨六四之一一○,《宋史翼》卷二一(俞??作余)。
宋登科記考
字兼善。紹興府山陰縣(今浙江紹興)人。隆興元年(1163年)進士?!端蔚强朴浛肌钒矗菏菤q知舉官不用臺諫官,不用樞密院官為試官,以重邊事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34—1190 【介紹】: 宋婺州金華人,字叔度。九歲以童子貢京師,后入太學。孝宗隆興元年進士。官至太平教授。父喪服除,不復仕。與呂祖謙同年而服其學、游其門。
全宋文·卷五八○○
潘景憲(一一三四——一一九○),字叔度,金華(今浙江金華)人。九歲以童子貢京師,后入太學。隆興元年進士,調荊門軍學教授,不行,請為南岳祠官。后不復仕,游呂祖謙門,執(zhí)弟子禮。紹熙元年卒,年五十七。見朱熹《潘公墓志銘》(《朱文公文集》卷九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婺州金華人,字天與。高宗紹興二十四年進士。孝宗隆興元年,出為福建路轉運副使。乾道三年為左司諫。首言會子之弊,愿捐內帑以紓細民之急。孝宗銳意圖治,良祐有“愿為良臣,不為忠臣”之語。累遷吏部尚書。時議遣泛使請地,上奏力論遣使乃啟釁之端。忤旨貶瑞州居住。淳熙四年起知徽州,知建寧府卒。
全宋詩
陳良祐,字天與,金華(今屬浙江)人。高宗紹興二十四年(一一五四)進士。歷官太學錄,樞密院編修官,監(jiān)察御史。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出為福州路轉運判官。乾道三年(一一六七),遷右司諫,給事中兼直學士院,吏部侍郎、尚書,因事貶瑞州居住,尋移信州。淳熙四年(一一七七),起知徽州、建寧府?!?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八八有傳。今錄詩三首。
全宋文·卷五四○○
陳良祐,字天與,婺州金華(今浙江金華)人。紹興二十四年進士及第。除太學錄、樞密院編修官。又以汪澈薦,除監(jiān)察御史,累遷軍器監(jiān)兼鄧王府直講。隆興元年,出為福建路轉運副使。乾道三年,除起居舍人兼權中書舍人,遷起居郎,尋除左司諫。又遷右諫議大夫兼侍講。除給事中兼直學士院,遷吏部侍郎。尋除尚書。忤旨,貶瑞州居住,尋移信州。淳熙四年,起知徽州,尋除敷文閣待制、知建寧府,卒?!?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八八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嘉州龍游人,一作夾江人,字忠遠。高宗紹興八年進士。善屬文。晁公武薦為臺屬,除御史臺檢法官。
全宋詩
何熙志,字忠遠(《金石萃編》卷一五○),夾江(今屬四川)人,一作龍游(今四川樂山)人。高宗紹興間進士,以晁公武薦為御史臺檢法。孝宗乾道七年(一一七一),為潼川府路轉運判官(《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之二二)。事見清同治《嘉定府志》卷三四。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四四三○
何熙志,字忠遠,號東山先生,嘉州龍游(今四川樂山)人。紹興八年進士及第,晁公武薦為臺屬,除御史臺檢法官。乾道七年任潼川府路轉運判官。淳熙初為潼川府路提刑。見《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之二二,《國朝二百家名賢文粹》卷首,《萬姓統(tǒng)譜》卷三四,《金石萃編》卷一五○《潼川府學泮橋記》,同治《嘉定府志》卷三四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人。高宗紹興十九年,以右從政郎知東莞縣事,治才精敏,下令闔境筑堤護田,水利大興,民蒙其利。
全宋文·卷五○一一
姚孝資,字頤仲。紹興十九年知東莞縣。乾道三年知貴州,六年知潯州,七年提點廣東刑獄公事。后任廣西轉運使。見《宋會要輯稿》刑法三之八四、兵一三之二九,《嶺外代答》卷五,雍正《廣東通志》卷三九,雍正《廣西通志》卷五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35—1194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字季申。方廷實從子。孝宗隆興元年進士。淳熙三年知信州上饒縣。歷通判明州、知南安軍。光宗紹熙元年知吉州,二年擢廣東路提刑,移廣西轉運判官,復移京西,所至有政聲。筑最書堂,聚書四萬卷,手自讎校。曾校正《韓昌黎文集》,作《韓詩編年》、《韓文舉正》。
全宋文·卷五八一七
方崧卿(一一三五——一一九四),字季申,莆田(今福建莆田)人。隆興元年進士。知信州上饒縣,累官至京西轉運判官,所至皆有惠政。家藏書四萬卷,嘗校正《韓昌黎文集》。紹熙五年卒,年六十。有《韓集舉正》四十卷(存)。見《水心文集》卷一九《京西運判方公神道碑》,《周文忠公集》卷七一《方君崧卿墓志銘》。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開封人,字宜之。避地鹽官。以父恩補右階,監(jiān)贍南軍庫。孝宗隆興初,以閤門祇候使金,不屈而還。累遷太府卿兼刑部侍郎。朱熹嘗師之。
全宋詩
楊由義,字宜之,開封(今屬河南)人(《萬姓統(tǒng)譜》卷四一)。高宗建炎初避地海昌,應進士舉不第。館于朱松之門,為朱熹業(yè)師。后以父恩補監(jiān)贍軍南庫。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以閤門祗候、密院干官使金。乾道九年(一一七三)為福建路轉運使(《宋史》卷一八三)。官終刑部侍郎?!?a target='_blank'>咸淳臨安志》卷六七有傳。
全宋文·卷四九七三
楊由義,字宜之,開封(今河南開封)人。父為將,從高宗南渡,家于秀州鹽官。由義少事學問,曾與漕薦,不第,館于士大夫之門者凡二十年,朱熹亦其弟子。隆興初以閤門祗候使金,寧死不屈,全節(jié)而還,有旨換文階。乾道、淳熙間歷知黃州、建州、滁州,為福建運判、江西運副。累遷太府卿、兼刑部侍郎,卒。見《咸淳臨安志》卷六七,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九四,雍正《福建通志》卷二一、二五,雍正《江西通志》卷四六,范成大《入蜀記》卷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35—1212 【介紹】: 宋平江常熟人,字仲謙。高宗紹興二十四年進士。歷知仁和、馀姚、高郵軍及真、常二州,累進集英殿修撰,以寶謨閣待制致仕。為官清苦廉正,常言但求為循吏,不求為健吏。有《燕堂類稿》。
全宋詩
趙公豫(一一三五~一二一二),字仲謙,常熟(今屬江蘇)人。高宗紹興二十四年(一一五四)進士。調無為尉。歷知仁和縣、馀姚縣、高郵軍、真州、常州、提舉浙東常平茶鹽,江東轉運副使,官至集英殿修撰,以寶謨閣待制致仕。寧宗嘉定五年卒,年七十八。有《燕堂類稿》等,已佚,今存《燕堂詩稿》一卷?!吨匦耷俅ㄖ尽肪戆擞袀?。 趙公豫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燕堂詩稿》為底本。
全宋文·卷六三九三
趙公豫,字仲謙,宗室,居常熟(今江蘇常熟)。紹興進士,歷知仁和、馀姚、高郵軍及真、常二州。開禧初,提舉武夷山沖佑觀。見《吳中人物志》卷五,《重修琴川志》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