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周彥質詩,以宋刻《四家宮詞》(藏北京圖書館)為底本,編為一卷。
全宋文·卷二二一六
周彥質,字文之,衢州江山(今浙江江山)人。熙寧六年登進士第。紹圣間知循州?;兆诔鐚幹袣v戶部員外郎,直秘閣,江南東路、淮南東路轉運副使,兩浙提點刑獄,司勛郎中,以事罷送吏部。政和中監(jiān)楚州糧料院。著有《宮詞》。見《宋詩紀事》卷三七,《宋詩紀事小傳補正》卷二,《宋會要輯稿》職官二七之一七、職官六八之一三、職官六八之三三、食貨一四之一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71—1128 【介紹】: 宋眉州眉山人,初名大年,字顯叔。哲宗元祐間進士。調長沙尉。累擢河北、燕山府路轉運使。欽宗靖康元年,召為水部員外郎。高宗建炎元年遷河南尹、西京留守、西道都總管,至洛招集散亡,得眾萬余。金軍來犯,戰(zhàn)不利,部下欲擁之南還,不從,遂為叛兵所害。謚忠憫。
全宋文·卷三○一四
孫昭遠(一○七一——一一二八),初名大年,字顯叔,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元祐進士,調長沙尉,辟河東經(jīng)略司干辦公事,歷鳳翔府天興縣、河北山東撫諭盜賊干當公事,尋擢河北、燕山府路轉運使。靖康元年,召為水部員外郎。金兵圍太原,欽宗遣與折彥質招集潰師,為西道總管,與諸道軍同出關。建炎元年,遷河南尹、西京留守、西道都總管,與金兵戰(zhàn)不利。次年正月,其下欲擁之南還,不從,為叛兵所殺。謚忠憫。見周必大《孫公昭遠行狀》(《周文忠公集》卷二九),《宋史》卷四五三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71—1142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字充美。哲宗紹圣四年進士。累知平陽府,革去蠹弊,及移京畿提點刑獄,人皆牽衣泣送之。欽宗靖康初,以中大夫直秘閣,再領平陽,為民擁戴。官終秘閣修撰。
全宋文·卷三○五四
林積仁(一○七一——一一四二),字充美,莆田(今福建莆田)人。紹圣四年進士,補建昌南城主簿,調建州司理,甌寧令,徙北??h。擢廣濟河輦運,遷提舉江南西路常平。宣和六年,改提舉河東路常平,轉中奉大夫、監(jiān)察御史,知平陽,移京師提點刑獄。靖康元年復知平陽。累官秘閣修撰、知筠州。后三更祠秩,紹興九年起為廣南東路計度轉運副使。十二年卒,年七十二。見林光朝《林公行狀》(《艾軒集》卷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開封雍丘人。韓縝子。第進士?;兆诩次?,為秘書丞。哲宗祔祭將行,中旨索省中書畫甚急,宗武疏言先帝祔廟,今皇帝正宜哀慕,而丹青之玩取索不已有損圣德。太后聞而獎嘆。尋除都官員外郎,出為淮南轉運判官,坐奏事貶秩罷歸。卒年八十二。
全宋文·卷二二七六
韓宗武,字文若,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人??b次子。第進士,為河間令?;兆诩次?,遷秘書丞,尋除都官員外郎,改開封府推官。乞外,為淮南轉運判官,坐奏狀忤旨,貶秩罷歸。久之,遂致仕,官終太中大夫,卒年八十二?!?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一五《韓縝傳》有附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處州龍泉人,字欽止。哲宗元祐六年進士。嘗從王安石學,又親炙蘇軾。為文汪洋閎肆,詩尤高妙?;兆谡賹?,除工部員外郎。歷知明州、海州,奉祠,卒年五十六。嘗注杜甫詩,有《夷白堂小集》。
全宋詩
鮑慎由,一名由,字欽止,處州龍泉(今屬浙江)人。哲宗元祐初以任子試禮部銓第一。六年(一○九一)進士(《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七)。徽宗召對,除工部員外郎,后責監(jiān)泗州轉般倉。歷河東、福建路常平、廣西、淮南轉運判官。復召為考功員外郎,崇寧五年(一一○六)以言者罷(《宋會要輯稿》職官六八之三五),提點元封觀。起知明州、海州,復奉祠而卒,年五十六。少從王安石學,又嘗親炙蘇軾。嘗注杜詩。有文集五十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七又著錄有《夷白堂小集》二十卷、《別集》三卷,皆佚?!?a target='_blank'>東都事略》卷一一六、《宋史》卷四四三有傳。今錄詩七首。
全宋文·卷二八六七
鮑慎由(南宋人避孝宗諱省稱「鮑由」),字欽止,處州龍泉(今浙江龍泉)人。元祐六年進士。嘗從王安石學,又親炙蘇軾,為文汪洋閎肆。崇寧中召對,除工部員外郎。責監(jiān)泗州轉般倉,歷河東、福建路常平,廣西、淮南轉運判官,知明州、海州,奉祠卒,年五十六。嘗注杜甫詩,有文集五十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七著錄《夷白堂小集》二十卷、《別集》三卷)。見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四,《宋史》卷四四三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泉州晉江人,字處善。曾孝廣弟。歷官起居舍人、殿中監(jiān)、戶部侍郎,坐事累貶至安遠軍節(jié)度副使。徽宗宣和二年,復為天章閣待制、知歙州。方臘起兵青溪,孝蘊約敕郡內(nèi),分兵守厄塞。移知杭州,時城已陷,單車至城下。既克復,令軍士勿枉殺。以功加龍圖閣學士。卒年六十五。
全宋文·卷二七七八
曾孝蘊,字處善,泉州晉江(今福建泉州)人。公亮從子,孝廣弟。紹圣中,累遷起居舍人。崇寧中擢為殿中監(jiān),以集賢殿修撰出知襄州,徙江浙荊淮發(fā)運。召為戶部侍郎。徙工部,以顯謨閣待制知杭州。后貶安遠軍節(jié)度副使。政和四年六月,復為集賢殿修撰。宣和二年,復天章閣待制、知歙州。論破方臘功,進顯謨閣直學士,又加龍圖閣學士。卒,年六十五?!?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一二《曾公亮傳》有附傳。又見《宋會要輯稿》選舉三三之二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杭州錢塘人,字南伯。神宗元豐二年進士。累官度支郎中,出為提點淮西刑獄,徙兩浙,又徙江東。時京師營土木,命輸?shù)畈?,邦式奏言非其地所產(chǎn)。又受命治醉斥宮禁事者獄,其人自忖必死,而獄成,僅坐遠徙。官終中大夫。卒年七十五。
全宋文·卷二五二八
周邦式,字南伯,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好學,元豐二年進士。主楚州寶應簿,調祥符尉,知封丘縣,通判磁州、鄆州,提舉秦鳳等路常平,提點淮西刑獄。政和二年移為兩浙提刑,次年又徙江東。官終中大夫。卒年七十五。見《咸淳臨安志》卷六六,《會稽續(xù)志》卷二。
王梁材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漳州龍溪人,字廷衿。神宗元豐間進士。上書請減省后宮及行幸不急之費,為帝采納,除京西轉運判官。歷夔州路轉運使、利州路常平使、攝成都府事,以母老乞歸養(yǎng)。服終,起為廣南坑冶提舉,終廣東轉運判官。
全宋文·卷二七七三
王梁材,字廷衿,漳州龍溪(今福建漳州)人。元豐八年進士。累官京西轉運判官,夔州路轉運使,移利州路常平使。未幾攝成都府事。丁母憂,服除,除提舉廣南坑冶,轉朝散大夫、廣東運判。卒于官。見《萬姓統(tǒng)譜》卷四四,嘉靖《龍溪縣志》卷八,雍正《福建通志》卷四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興化軍仙游人,字達野。神宗熙寧九年進士。哲宗元祐間知建陽縣,累遷宗正丞。歷知漳、建、福州,皆有治狀。以忤安惇劾罷。起知泉州,反對榷六郡酒酤之議,擢本路提刑。官至中奉大夫,以右文殿修撰知廣州卒。
全宋詩
陳覺民,字達野,仙游(今屬福建)人。神宗熙寧九年(一○七六)進士。哲宗元祐間舉賢良方正。歷知漳、建、福、泉州,遷福建路提點刑獄,兼三路都轉運使,提舉河渠。徽宗政和四年(一一一四),知廣州(《宋會要輯稿》選舉三三之二八)。卒,官至中奉大夫?!?a target='_blank'>寶祐仙溪志》卷四有傳。今錄詩四首。
陶節(jié)夫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饒州鄱陽人,字子禮。舉進士。歷新會縣令。章楶帥涇原,辟入府?;兆诔鐚幊鯙橹v議司檢討官,累官知延安府。以招降羌人功,加集賢殿修撰。筑石堡等四城,擊潰來犯夏軍,連擢顯謨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四年,收復銀州,升樞密直學士。順蔡京意旨,拒絕與西夏通好。領經(jīng)制環(huán)慶、涇原、河東邊事,陳取興、靈之策,加龍圖閣學士。朝廷罷經(jīng)制司,棄所城地,乃徙洪州,改江寧府,歷知青、秦二州及太原府。后坐事降為待制,知永興軍,尋卒。
全宋文·卷二七○九
陶節(jié)夫,字子禮,鄱陽(今江西波陽)人。舉進士,授廣州錄事參軍,知新會縣。崇寧初為講議司檢討官,遷陜西轉運副使,徙知延安府,以招降羌人功,加集賢殿修撰,累進樞密直學士。尋領經(jīng)制環(huán)慶、涇原、河東邊事,加龍圖閣學士。徙內(nèi)郡,歷知洪州、江寧府、太原府。坐上疏乞留本道兵,降為待制知永興軍,卒?!?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四八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興國永興人,字智夫。吳中復從孫。以父任為雍丘主簿。知太康縣。擢熙河路轉運判官、副使,從招討使王厚攻青唐,克蘭廓城柵十三。為京畿都轉運使,拜戶部侍郎兼知開封府。有賣珠人居民貨久不返,匿宦官楊戩家,擇仁捕竄之,戩中以事,出知熙州。歷領江淮發(fā)運、知渭州,奉祠。卒年六十六。
全宋文·卷二八六七
吳擇仁,字智夫,興國軍永興(今湖北陽新)人,中復從孫。以父任為開封雍丘主簿,建中靖國初知太康縣。崇寧中擢直秘閣、熙河路轉運副使,從王厚領兵克蘭、廓城柵十三,加直龍圖閣,進集賢殿修撰,為京畿都轉運使。大觀中除戶部侍郎兼知開封府。出知熙州,徙永興軍,坐改茶法奪職。起復徽猷閣待制領江淮發(fā)運,還直學士、知渭州。以病提舉崇福宮,起知青州,不克拜,卒,年六十六。見《宋史》卷三二二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字彥稽。哲宗紹圣四年進士。授彰信軍節(jié)度推官,會星變,詔求直言,上書指斥元祐臣僚。累遷秘書少監(jiān),加右文殿修撰,出知泉州,未行,為言者所攻,遂致仕。在朝為蔡京腹心,陷害善良。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77—1157 【介紹】: 宋明州鄞縣人,字汝直。汪洙子?;兆谡投?,以太學上舍生中進士。授登封縣尉。歷提舉江西鹽茶公事、知衢州、湖州,官至太府少卿、權知臨安府、兩浙轉運副使。器資精悍,居官任事,修水利,平獄訟,頗有政績。割田以助鄉(xiāng)里士族之貧者,為鄉(xiāng)里倡。
全宋詩
汪思溫(一○七七~一一五七),字汝直,鄞縣(今浙江寧波)人。洙子?;兆谡投辏ㄒ灰灰欢┻M士。知馀姚縣。高宗時,知衢、湖二州,入為太府少卿,知臨安府。紹興二十七年卒,年八十一。事見《鴻慶居士集》卷七二《汪公墓志銘》,《寶慶四明志》卷八有傳。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眉州眉山人,字子廷,號九峰。蘇轍族孫。幼孤力學,長于《春秋》,善屬文。徽宗崇寧五年進士。歷漢州教授、西京國子博士、通判彭州。累官太常少卿。外和內(nèi)勁,不妄與人交。言者論元老蘇軾從孫,且為元祐邪說,其學術議論,頗仿軾、轍,不宜在中朝。罷為提點明道宮,未幾卒,年四十七。有《九峰集》。
全宋詩
蘇元老(一○七八~一一二四),字在廷,號九峰,眉山(今屬四川)人。軾從孫?;兆诔鐚幬迥辏ㄒ灰弧鹆┻M士(清嘉慶《四川通志》卷一二二)。調廣都主簿,遷漢川教授,西京國子博士,通判彭州。除國子博士,歷秘書正字、將作少監(jiān),比部考功員外郎。出為成都路轉運副使。宣和六年,因元祐黨禁罷,提點明道宮(《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九之一四),未幾卒,年四十七。有《九峰集》,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三九、《宋史新編》卷一一三有傳。今錄詩五首。
全宋文·卷二八二二
蘇元老(一○七八——一一二四),字在廷,號九峰,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軾從孫。崇寧五年進士,調廣都簿,歷漢州教授、西京國子博士,通判彭州。尋除成都路轉運副使,為軍器監(jiān)、司農(nóng)、衛(wèi)尉、太常少卿。宣和六年以元祐黨籍罷,提舉明道宮,未幾卒,年四十七。著有《九峰集》。見《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九之一四?!?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三九《蘇轍傳》有附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79—1128 【介紹】: 宋開封人,字和卿。向敏中玄孫。哲宗元符三年進士。累官京東轉運副使,劾屬郡郭奉世進羨余。高宗建炎初知淮寧府,金兵來攻,率諸弟守城,城陷,不屈死。謚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