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46—1002
【介紹】:
宋祁州人,字維周。太宗太平興國五年進士。三遷殿中丞、通判洺州。契丹入境,決漳、御河以固城壁,敵不能攻。召還,擢太常博士。累官禮部郎中,充京西轉(zhuǎn)運使。后坐事罷知歸州,改太常少卿,知廣州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46—1007
【介紹】:
宋澤州晉城人,字永初。太宗太平興國三年進士。通判戎州,以善政聞。真宗時,任川、峽四路都轉(zhuǎn)運使,要切之務(wù),參預(yù)規(guī)畫。召權(quán)御史中丞。出知杭、廬州,以疾久昏忘,不能治政,連徙汝、光二州。
全宋文·卷一○六宋太初(九四六——一○○七),字永初,澤州晉城(今山西晉城)人。太平興國三年舉進士,歷判戎州、晉州、成都府。淳化間為監(jiān)察御史、京西轉(zhuǎn)運副使、河?xùn)|轉(zhuǎn)運使。至道初,遷兵部員外郎,充鹽鐵副使。真宗嗣位,拜右諫議大夫,知江陵府。咸平中,任川陜四路都轉(zhuǎn)運使,權(quán)御史中丞,出知廬、汝、光等州。景德四年卒,年六十二。著有《簡譚》三十八篇?!?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七七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46—1014
【介紹】:
宋開封鄢陵人,字延之。精于經(jīng)術(shù)。太祖開寶八年擢《三傳》第。為清江尉,尋除豐城令。太宗端拱初,遷國子博士、度支推官。淳化間出任西京轉(zhuǎn)運使,轉(zhuǎn)水部郎中。真宗咸平時為京東轉(zhuǎn)運使。連知福、江、陳、襄四州。大中祥符中,以逮事太祖,拜鴻臚少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47—1012
【介紹】:
宋建昌軍南豐人,字正臣。太宗太平興國八年進士。累除秘書丞,出為兩浙轉(zhuǎn)運使。魏庠知蘇州,恃恩不法,為致堯劾罷。徙知壽州,轉(zhuǎn)太常博士。性剛率,好言事,前后屢上章奏,辭多激訐。真宗時,歷知泰、泉、蘇、揚、鄂五州,官終戶部郎中。有《仙鳧羽翼》、《廣中臺志》、《清邊前要》、《西陲要紀(jì)》、《直言集》等。
全宋詩曾致堯(九四七~一○一二),字正臣,撫州南豐(今屬江西)人。太宗太平興國八年(九八三)進士。遷著作佐郎、直史館。改秘書丞,出為兩浙轉(zhuǎn)運使。后歷知壽、泰、泉、蘇、揚、鄂等州。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卒,年六十六。《宋史》卷四四一有傳。今錄詩六首。
全宋文·卷一三○曾致堯(九四七——一○一二) 字正臣,撫州南豐(今江西南豐)人。太平興國八年進士,為符離主簿、梁州錄事參軍,遷著作佐郎,直史館,改秘書丞。出為兩浙轉(zhuǎn)運使,歷知壽、泰、泉、蘇、揚、鄂等州。大中祥符五年卒,年六十六,贈諫議大夫。著有《仙鳧羽翼》三十卷、《廣中臺志》八十卷,《清邊前要》五十卷、《西陲要紀(jì)》十卷,《為臣要紀(jì)》三卷,文集十卷。歐陽修作有墓志銘,《宋史》卷四四一《文苑傳》三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47—1005
【介紹】:
宋同州合陽人,字道成。雷有鄰弟。以蔭補漢州司戶參軍,署萊蕪尉。以揭發(fā)知監(jiān)奸贓,代知監(jiān)事。召為大理寺丞。歷戶部、度支、鹽鐵副使,江南、嶺外茶鹽制置使。李順起事,官峽路隨軍轉(zhuǎn)運使、同知兵馬事,調(diào)遣軍備,規(guī)劃戰(zhàn)事。累拜瀘州觀察使、知益州,鎮(zhèn)壓王均起事。契丹南侵,以并代副都部署率兵援真宗親征。召拜宣徽北院使、檢校太保。
全宋文·卷一三○雷有終(九四七——一○○五),字道成,同州合陽(今陜西合陽)人。以父德驤蔭補官。太平興國中知密州,徙淮南轉(zhuǎn)運副使。后歷度支、鹽鐵副使,領(lǐng)江淮、兩浙、荊湖、福建、廣南路茶鹽制置使。李順起義時,命為峽路隨軍轉(zhuǎn)運使、同知兵馬事。拜右諫議大夫,知益州。改知許州、并州。真宗立,加工部侍郎,知審刑院,授戶部使。王均據(jù)蜀叛,朝廷以有終為瀘州觀察使,知益州,兼川、陜兩路招安捉賊事。事平,加保信軍節(jié)度觀察留后。景德初徙并代副都部署。召拜宣徽北院使、檢校太保。二年七月卒,年五十九?!?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七八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49—1020
【介紹】:
宋開封人,字常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進士。授吉州通判,歷淮南轉(zhuǎn)運副使、戶部判官、權(quán)判大理寺。知廣州,召為工部郎中,以廉直超擢右諫議大夫,同知樞密院事。明辨有才略,遇事敏速,凡二邊道路、斥堠、走集之所,莫不周知。真宗咸平初,拜兵部侍郎,參知政事。天禧初,進右仆射兼門下侍郎,監(jiān)修國史。真宗朝未嘗除仆射,此為殊命,敏中略無喜色,如處平昔,門闌寂然,宴飲不備。三年進左仆射。性端厚多智,諳曉民政,善處繁劇。卒謚文簡。
全宋詩向敏中(九四九~一○二○),字常之,開封(今屬河南)人。太宗太平興國五年(九八○)進士。歷知制誥、樞密直學(xué)士,以右諫議大夫同知樞密院事。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拜兵部侍郎,參知政事。三年,為河北、河?xùn)|宣撫大使。四年,拜同平章事,充集賢殿大學(xué)士。坐事罷相,以戶部侍郎出知永興軍。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復(fù)拜同平章事。天禧元年(一○一七)加吏部尚書,進左仆射,監(jiān)修國史。四年卒,年七十二。謚文簡,累贈燕王。有文集十五卷,已佚。《宋史》卷二八二有傳。今錄詩十一首。
全宋文·卷一三三向敏中(九四九——一○二○),字常之,開封(今河南開封)人。太平興國五年進士。太宗朝,官至右諫議大夫、同知樞密院事。咸平初,拜兵部侍郎,參知政事,代兼知樞密院事,河北、河?xùn)|安撫大使。四年,以本官同平章事,充集賢殿大學(xué)士。以事貶知永興軍。景德初復(fù)兵部侍郎,為鄜延路都部署兼知延州,改知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大中祥符中,權(quán)東京留守。五年,復(fù)拜同平章事。天禧初,進右仆射兼門下侍郎,監(jiān)修國史。三年,進左仆射、昭文館大學(xué)士。四年三月卒,年七十二,謚文簡。有文集十五卷。《宋史》卷二八二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51—999
【介紹】:
宋大名宗城人,字君憲。太宗太平興國五年進士。歷知桃源縣,通判潁州。淳化二年,以明練刑章,為審刑院評議官。李順起事時,受命充陜西至益州路轉(zhuǎn)運使。后歷知宋、潭、桂、涇諸州,所至以嚴(yán)明剛果稱。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53—1013
【介紹】:
宋汀州寧化人,字仲賢。鄭彥華子。太宗太平興國八年進士。初仕南唐為校書郎。入宋,累官陜西轉(zhuǎn)運副使。會歲歉,誘豪民出粟三萬斛,活饑民數(shù)萬。真宗時,曾獻《河西隴右圖》,敘地利本末,反對放棄靈州。數(shù)任陜西轉(zhuǎn)運使,參與抵御西夏及遼戰(zhàn)役。官終兵部員外郎。工詩,善篆書。有《江表志》、《南唐近事》、《談苑》等。
全宋詩鄭文寶(九五三~一○一三),字仲賢,一字伯玉(《永樂大典》卷七八九四引《臨汀志·進士題名》),寧化(今屬福建)人。仕南唐至校書郎。入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九八三)進士,補修武縣主簿,改通判穎州,知州事。淳化二年(九九一),授陜西轉(zhuǎn)運副使,加工部員外郎,對西北地區(qū)經(jīng)濟頗多策劃,后因減鹽價虧損國課,貶藍山令。真宗咸平中召掌京南榷貨。大中祥符初改兵部員外郎。六年卒。年六十一,有文集二十卷(《東都事略》卷一一五),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七七有傳。今錄詩十六首。
全宋文·卷一三九鄭文寶(九五三——一○一三),字仲賢,寧化(今福建寧化)人,一說襄城人。仕南唐至校書郎。入宋登太平興國八年進士第,除修武主簿,遷大理評事、知梓州錄事參軍事。召試翰林,改著作佐郎,通判潁州。授陜西轉(zhuǎn)運副使,前后自環(huán)慶部糧越旱海入靈武者十二次,曉達蕃情,習(xí)其語。其后屢任陜西、河?xùn)|、京西轉(zhuǎn)運使,官至兵部侍郎。大中祥符六年卒,年六十一。能詩,善篆書,有集二十卷,又撰《談苑》二十卷、《江表志》三卷(存)、《南唐近事》一卷(存),《江南馀載》二卷(存)?!?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七七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53—1016
【介紹】:
宋南劍州沙縣人,字光遠。太宗雍熙二年進士。歷衡州軍事推官、靜安軍節(jié)度推官。素善射,平李順軍,當(dāng)城一面,親射中數(shù)百人。以知州張雍薦,改掌書記。真宗大中祥符間歷荊湖北路轉(zhuǎn)運使,復(fù)失地四百余里,復(fù)置澧州武口等砦以控制之。仕終秘書少監(jiān)知廣州。
全宋詩陳世卿(九五三~一○一六),南劍沙縣(今屬福建)人。太宗雍熙二年(九八五)進士。調(diào)東川節(jié)度推官,歸為秘書郎,遷太常丞。歷兩浙、荊湖北路轉(zhuǎn)運使。累官秘書少監(jiān)。代知廣州。真宗大中祥符九年卒,年六十四。明嘉靖《延平府志》卷一七有傳。今錄詩四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45或955—1009
【介紹】:
宋汾州孝義人,字仲謨,一作幼謨。太宗太平興國三年進士。歷知青州、知制誥,預(yù)修《文苑英華》。累官左諫議大夫、樞密副使,坐事貶崇信軍節(jié)度行軍司馬,復(fù)拜右諫議大夫。出知天雄軍,以治河功拜給事中、參知政事。王小波、李順起事,獨數(shù)論攻取之策,授川峽都部署前往鎮(zhèn)壓。又為太宗猜忌,事畢改戶部侍郎,罷政事。真宗初累官工部尚書兼御史中丞,復(fù)遭貶。景德中拜刑部侍郎,歷知北邊州、軍,再遷戶部侍郎。臨事果斷、孤傲強力。李沅、王旦、王禹偁均為其所識拔。
全宋詩趙昌言(九四五~一○○九),字仲謨,汾州孝義(今屬山西)人。太宗太平興國三年(九七八)進士,通判鄂州。雍熙三年(九八六)知天雄軍。四年除樞密副使(《宋宰輔編年錄》卷二)。端拱元年(九八八)貶崇陽軍節(jié)度行軍司馬。淳化二年(九九一)起知蔡州,四年召拜參知政事。至道元年(九九五)罷知鳳翔府。真宗即位,遷知陜州。咸平三年(一○○○),召知審官院。景德元年(一○○四)知河陽。徒鎮(zhèn)州。大中祥符二年卒,年六十五(《東都事略》卷三六作五十五),謚景肅?!?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六七有傳。
全宋文·卷一○五趙昌言(九四五——一○○九),字仲謨,汾州孝義(今山西孝義)人。太平興國三年進士,累遷職方員外郎,知制誥,預(yù)修《文苑英華》。雍熙四年為樞密副使,遷工部侍郎。以黨胡旦貶行軍司馬。淳化二年,起知蔡州、天雄軍。四年,拜給事中、參知政事。改戶部侍郎,罷政事,知鳳翔府。徙澶、涇、延三州。真宗即位,遷兵部侍郎,知陜州,移知永興軍。召以本官兼御史中丞,知審官院,加工部尚書。復(fù)以事貶行軍司馬。后遷戶部、吏部侍郎。大中祥符二年卒,年六十五?!?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六七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55—1018
【介紹】:
宋幽州盧龍人,字敏之。陳思讓孫。太宗太平興國五年進士。歷知單州,以能政,就改太常丞,入為鹽鐵判官。累擢右諫議大夫,知永興軍、鳳翔府。入拜給事中、知澶州,勤于政事,秩滿,郡民列狀乞留。
全宋詩陳若拙(九五五~一○一八),字敏之,幽州盧龍(今屬河北)人。太宗太平興國五年(九八○)進士。歷知州府,累遷兵部郎中、河?xùn)|轉(zhuǎn)運使。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擢右諫議大夫、知永興軍府。又移知鳳翔府,入拜給事中,出知澶州。天禧二年卒,年六十四?!?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六一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55—1019
【介紹】:
宋開封祥符人,字子元。馬全義子。太宗時以蔭補官。歷知梓州,鎮(zhèn)壓李順起事。除益、漢九州都巡檢使、內(nèi)園使,平劉旰起事。真宗時累除樞密副使,遇事敢言,鄙視樞密使王欽若,每廷議輒面詆之。后拜知樞密院事,以疾乞罷,除知貝州兼部署。卒謚正惠。
全宋詩馬知節(jié)(九五五~一○一九),字子元,祥符(今河南開封)人(《東都事略》卷四三本傳)。太宗時,以蔭補供奉官,監(jiān)彭州兵馬。歷知數(shù)州。真宗景德三年(一○○六),擢簽書樞密院事(《宋宰輔編年錄》卷三)。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出為潁州防禦使,知潞州。天禧元年(一○一七),知天雄軍,召拜宣徽南院使,知樞密院事。明年罷,除彰德軍留后、知貝州。三年卒,年六十五。謚正惠。有文集二十卷,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七八有傳。
全宋文·卷一六三馬知節(jié)(九五五——一○一九),字子元,幽州薊(今北京市)人。太宗時以父全義蔭補供奉官。累遷西京作坊使、西上閤門使,歷知定遠軍、深、慶、梓、秦、益、延等州。景德中徙知定州,拜東上閤門使、樞密都承旨,擢拜簽書樞密院事。大中祥符七年出知潞州。天禧初,移知天雄軍,召拜宣徽南院使、知樞密院事。以疾乞罷,除彰德軍留后,知貝州兼部署。未幾卒,年六十五。謚正惠。《宋史》卷二七八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濮州鄄城人,字廣初。太宗太平興國初進士。為大理評事、通判。歷兩浙東北路轉(zhuǎn)運副使,知明州。八年,召任庫部員外郎、知制誥,掌誥命甚不稱職。次年出知廣州。雍熙二年,遷比部郎中,充樞密直學(xué)士,仍知州事。與轉(zhuǎn)運使王延范不協(xié),奏其反狀已具,詔命與內(nèi)侍閻承翰同按劾之,延范竟抵法。端拱初,授左諫議大夫,召為戶部使。淳化元年,遷給事中,知青州,在任聚財殖貨。徙知潞州卒,年五十三。
全宋文·卷七九徐休復(fù),字廣初,濮州鄄城(今山東鄄城縣北)人。太平興國初舉進士,累官著作郎、直史館,遷左拾遺。六年,加右補闕,充兩浙東北路轉(zhuǎn)運副使,移知明州。八年,授庫部員外郎、知制誥。九年,出知廣州。端拱初,召為戶部使。淳化元年,遷給事中,連知青、潞二州,卒,年五十三?!?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七六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57—1011
【介紹】:
宋相州安陽人,字光弼。太宗太平興國二年進士。歷監(jiān)察御史,累遷左司諫。淳化二年,契丹請和,朝廷疑非實,國華受命往河朔察之,盡得其詐以聞。真宗即位,入判大理寺。出知河陽、潞州,以善綏緝,詔獎之。累官右諫議大夫、知泉州。代還,道病卒于建陽。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58—1012
【介紹】:
宋開封太康人,字世卿。沈倫子。以蔭補西頭供奉官。知單州歸,出使京東計度財賦。濮州土貢銀,課民織造,不折省稅,鄆州節(jié)度配屬縣納藥物,皆為民病,歸而歷言于帝,以除其弊。太宗至道末,任淮南轉(zhuǎn)運使。官至判三司三勾院。
全宋文·卷一六七沈繼宗(九五八——一○一二),字世卿,開封太康(今河南太康)人,沈倫子。以蔭補西頭供奉官。其父作相,授水部員外郎,加朝散大夫。遷都官、職方,知浚儀縣、單州。至道末,領(lǐng)淮南轉(zhuǎn)運使,以疾致仕。真宗東封,求扈從,復(fù)官。禮畢,判吏部南曹,遷光祿少卿、判三司三勾院?!?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六四《沈倫傳》有附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