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99詞典 11分類詞匯 88
《國語辭典》:上道  拼音:shàng dào
1.玄妙之道。南朝梁。陶弘景《真誥。卷四。運(yùn)象篇》:「昔未受上道之前,有欲索側(cè)人意,有稱說堪陶獎(jiǎng)?wù)?,受隱書之后,此計(jì)都冥也。」
2.啟程、出發(fā)。《文選。李密。陳情表》:「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3.知情、識(shí)趣。如:「還是小吳最上道!班上有任何活動(dòng)一概參加?!?/div>
《國語辭典》:軌跡(軌跡)  拼音:guǐ jī
1.遺留下來的典范。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忠存軌跡,義形風(fēng)色。」
2.數(shù)學(xué)上稱某點(diǎn)或某線,適合一定的條件而運(yùn)動(dòng)時(shí),其徑路全體或所生之部分,稱為此點(diǎn)或此線的軌跡。
《國語辭典》:軌道(軌道)  拼音:guǐ dào
1.遵循法度?!稘h書。卷二二。禮樂志》:「宜定制度,興禮樂,然后諸侯軌道,百姓素樸,獄訟衰息?!?br />2.供火車、電車行駛的鐵軌。
3.物質(zhì)運(yùn)動(dòng)時(shí)所循的路徑。
《漢語大詞典》:涂軌(塗軌)
本指車行之道。引申謂路子,途徑。 清 曾國藩 《〈潮南文徵〉序》:“ 乾隆 以來,鴻生碩彥稍厭舊聞,別啟涂軌,遠(yuǎn)搜 漢 儒之學(xué),因有所謂考據(jù)之文?!?br />猶軌道。 清 沈欽圻 《童奴石義托身五弟衷赤往喜其能識(shí)時(shí)自污以免因贈(zèng)以詩》:“沙蟲猿鶴總消沈,大地旋看換涂軌。” 清 姚瑩 《與陸次山論文書》:“足下天才既美,讀書復(fù)多,循此涂軌求之,更進(jìn)以家 惜翁 之説,必有深得於出入離合之間者矣。”
《漢語大詞典》:轍軌(轍軌)
軌道。 宋 曾鞏 《代人祭李白文》:“飛黃駃騠,軼羣絶類。擺棄羈馽,脫遺轍軌?!?/div>
分類:軌道
《漢語大詞典》:踆躔
指運(yùn)行的軌道。 唐 盧肇 《海潮賦后序》:“雖迷放屬之源,終識(shí)踆躔之教?!?/div>
《漢語大詞典》:邪正
(1).邪惡與正直。漢書·劉向傳:“今賢不肖渾殽,白黑不分,邪正雜糅,忠讒并進(jìn)?!?宋 蘇軾 《學(xué)士院試〈春秋〉定天下之邪正論》:“為《穀梁》者曰:成天下之事業(yè),定天下之邪正,莫善於春秋?!?清 盧文弨 《注〈顏氏家訓(xùn)〉序》:“又引之使略涉載籍之津涯,明古今之治亂,識(shí)流品之邪正。”
(2).星體偏離正常運(yùn)行軌道為邪,不偏為正。漢書·天文志:“其伏見蚤晚,邪正存亡……此皆陰陽之精,其本在地,而上發(fā)于天者也?!?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伏見蚤晚,謂五星也。日月五星下道為邪。存謂列宿不虧也。亡謂恒星不見?!?/div>
《國語辭典》:常道  拼音:cháng dào
1.原來的軌道?!逗鬂h書。卷三○下。襄楷傳》:「臣竊見去歲五月,熒惑入太微,犯帝坐,出端門,不軌常道?!?br />2.一定的規(guī)律、法則。《荀子。天論》:「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shù)矣!」《晉書。卷五五。夏侯湛傳》:「政有常道,法有恒訓(xùn)?!?/div>
《國語辭典》:運(yùn)轉(zhuǎn)(運(yùn)轉(zhuǎn))  拼音:yùn zhuǎn
1.沿著一定的軌道轉(zhuǎn)動(dòng)?!痘茨献印V餍g(shù)》:「運(yùn)轉(zhuǎn)而無端,化育如神?!?br />2.氣運(yùn)轉(zhuǎn)變。如:「時(shí)來運(yùn)轉(zhuǎn)」。
《漢語大詞典》:正行
(1).正直的行為。晏子春秋·問下二一:“茍持民矣,安有遺道?茍遺民矣,安有正行?”《淮南子·繆稱訓(xùn)》:“身有丑夢(mèng),不勝正行;國有妖祥,不勝善政?!?宋 曾鞏 《庫部員外郎知臨江軍范君墓志銘》:“四方之往來者,或出語訕君,君不為之動(dòng)也,其正行直道如此?!?br />(2).謂依軌道順行。漢書·天文志:“夫歷者,正行也。古人有言曰:天下太平,五星循度,亡有逆行?!?br />(3).端正其行為。尚書大傳卷一下:“無過者,得復(fù)其圭以歸其國。其餘有過者,留其圭;能正行者,復(fù)還其圭?!?漢 劉向 說苑·立節(jié):“吾聞古之士,怒則思理,危不忘義,必將正行以求之耳?!?三國 魏 鐘會(huì) 《母夫人張氏傳》:“夫人少喪父母,充成矦家,修身正行,非禮不動(dòng),為上下所稱述?!?br />(4).佛教語。謂清凈之正道。對(duì)邪行、雜行而言。百喻經(jīng)·乘船失釪喻:“亦如外道,不修正行?!?/div>
《漢語大詞典》:九道
(1).九州的道路。左傳·襄公四年:“芒芒 禹 跡,畫為九州,經(jīng)啟九道?!?杜預(yù) 注:“啟開九州之道?!?span id="by627zr" class="book">《史記·河渠書》:“隨山浚川,任土作貢,通九道?!?張守節(jié) 正義引 顏師古 曰:“通九州之道?!?br />(2).古人指日月運(yùn)行的軌道。 漢 王充 論衡·說日:“日月有九道。” 晉 成公綏 《天地賦》:“ 望舒 弭節(jié)於九道, 羲和 正轡於中黃?!?br />(3).指九河。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濟(jì)水:“昔 禹 脩九道,録其功; 后稷 躬稼,列于雅?!?br />(4).猶言許多道。 唐 李白 《廬山謠》:“黃云萬里動(dòng)風(fēng)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唐 李白 《登梅崗?fù)鹆曩?zèng)族侄高座寺僧中孚》詩:“江水九道來,云端遙明沒。”
(5).九門學(xué)問。鹖冠子·學(xué)問:“如於初問,終於九道。一曰道德,二曰陰陽,三曰法令,四曰天官,五曰神徵,六曰伎藝,七曰人情,八曰械器,九曰處兵?!?/div>
《漢語大詞典》:躔次
日月星辰在運(yùn)行軌道上的位次。 漢 蔡邕 獨(dú)斷:“京師天子之畿內(nèi)千里,象日月,日月躔次千里?!?唐 白居易 《看夢(mèng)得題答李侍郎詩詩中有文星之句因戲和之》:“好遣文星守躔次,亦須防有客星來?!?清 蔣士銓 《空谷香·賓輓》:“勸 荀郎 不用神傷,料星娥已歸躔次?!北扔鞴倩鲁鍪顾竭_(dá)之處。 宋 王禹偁 《送羅著作奉使湖湘》詩:“使星躔次入 長(zhǎng)沙 ,曉別 延英 去路賒?!?/div>
《國語辭典》:白道  拼音:bái dào
1.大路。唐。李商隱 無題詩:「白道縈回入暮霞,斑騅嘶斷七香車?!?br />2.從地球看月球運(yùn)行的軌跡。
3.指有勢(shì)力的官員、民代、警察等。有正當(dāng)職業(yè),表面上看不出從事非法勾當(dāng)者。與「黑道」相對(duì)。如:「他在社會(huì)上頗吃得開,白道、黑道都有朋友?!?/div>
《國語辭典》:中星  拼音:zhōng xīng
二十八星宿分布四方,按一定軌道運(yùn)轉(zhuǎn),依次每月行至中天南方的星宿,稱為「中星」。唐。韓休奉和圣制喜雨賦〉:「乘正陽而馭六氣之辨,考中星而授四時(shí)之命?!?/div>
《漢語大詞典》:順軌(順軌)
(1).遵循運(yùn)行的軌道。 漢 班固 《為第五倫薦謝夷吾表》:“上令三辰順軌於歷象,下使五品咸訓(xùn)於嘉時(shí)。”晉書·天文志上:“然則三皇邁德,七曜順軌,日月無薄蝕之變,星辰靡錯(cuò)亂之妖。”
(2).遵從禮制法度,歸順正道。文選·潘勗〈冊(cè)魏公九錫文〉:“海盜奔迸, 黑山 順軌?!?李善 注引魏志:“ 黑山 賊 張燕 率其眾降,封為列侯?!?晉 左思 《魏都賦》:“於時(shí) 東鯷 即序,西傾順軌, 荊 南懷憓, 朔 北思韙?!?span id="qtbogcp" class="book">《隋書·禮儀志一》:“微習(xí)禮容,皆知順軌?!?清 馮桂芬 《致李伯相書》:“以今觀之,則又吉讖也,從此百年順軌,利孰大焉?!?/div>
《漢語大詞典》:失行
(1).錯(cuò)誤的行為。韓非子·難一:“ 管仲 有失行, 霄略 有過譽(yù)?!?span id="qxvnase" class="book">《漢書·儒林傳·袁固》:“夫主有失行,臣不正言匡過以尊天子,反因過而誅之,代立南面,非殺而何?”
(2).指女子不貞。魏書·皇后傳·孝文幽皇后:“豈可令失行婦人宰制天下,殺我輩也?!?明 沈德符 野獲編·婦女·徐安生:“曾嫁 武林 邵氏 ,以失行見逐,遂恣為非禮?!?br />(3).不按軌道運(yùn)行。史記·天官書:“其出西失行,外國??;其出東失行,中國敗?!?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漢書·哀帝紀(jì)》:“間者日月亡光,五星失行,郡國比比地動(dòng)?!?/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