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匈奴笑千秋

相關(guān)人物
車千秋


《漢書》卷六十六《車千秋傳》
「車千秋,本姓田氏,其先齊諸田徙長陵。千秋為高寢郎。會(huì)衛(wèi)太子為江充所譖敗,久之,千秋上急變訟太子冤,曰:『子弄父兵,罪當(dāng)笞;天子之子過誤殺人,當(dāng)何罪哉!臣嘗夢見一白頭翁教臣言?!皇菚r(shí),上頗知太子惶恐無他意,乃大感寤,召見千秋。至前,千秋長八尺馀,體貌甚麗,武帝見而說之,謂曰:『父子之間,人所難言也,公獨(dú)明其不然。此高廟神靈使公教我,公當(dāng)遂為吾輔佐。』立拜千秋為大鴻臚。數(shù)月,遂代劉屈氂為丞相,封富民侯。千秋無他材能術(shù)學(xué),又無伐閱功勞,特以一言寤意,旬月取宰相封侯,世未嘗有也。后漢使者至匈奴,單于問曰:『聞漢新拜丞相,何用得之?』使者曰:『以上書言事故?!粏斡谠唬骸浩埲缡?,漢置丞相,非用賢也,妄一男子上書即得之矣?!皇拐哌€,道單于語。武帝以為辱命,欲下之吏。良久,乃貰之。」

例句

桀犬尚吠堯,匈奴笑千秋。 李白 經(jīng)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zèng)江夏韋太守良宰

三事或可羞,匈奴哂千秋。 李白 酬談少府

典故

東漢·班固《白虎通》卷二《致仕》
臣年七十懸車致仕者,臣以執(zhí)事趨走為職,七十陽道極,耳目不聰明,跂踦之屬,是以退去避賢者,所以長廉恥也,懸車示不用也;致事者,致其事于君。

例句

翻嫌舊坐宅,卻駕所懸車。 包佶 尚書宗兄使過詩以奉獻(xiàn)

更待懸車時(shí),與君歡暮齒。 權(quán)德輿 元和元年蒙恩封成紀(jì)縣伯時(shí)室中封安喜縣君感慶兼懷聊申賀贈(zèng)

相期懸車歲,此地即中林。 權(quán)德輿 酬南園新亭宴會(huì)璩新第慰慶之作時(shí)任賓客

掛冠顧翠緌,懸車惜朱輪。 白居易 不致仕

應(yīng)須且為蒼生住,猶去懸車十四年。 白居易 宿香山寺酬廣陵牛相公見寄

自中風(fēng)來三歷閏,從懸軍后幾逢春。 白居易 詠身

七旬才滿冠已掛,半祿未及車先懸。 白居易 達(dá)哉樂天行

圣情容解印,帝里許懸車。 蔣防 題杜賓客新豐里幽居

君子獨(dú)知止,懸車守國程。 韋應(yīng)物 送郗詹事

典故
殉死禮非

相關(guān)人物
陳子亢
 
陳子車


《禮記·檀弓》
陳子車死于衛(wèi),其妻與其家大夫謀以殉葬。定而后,陳子亢至,以告,曰:「夫子疾,莫養(yǎng)于下,請(qǐng)以殉葬。」子亢曰:「以殉葬,非禮也。」

例句

殉死禮所非,況乃用其良。 柳宗元 詠三良

典故
羊車過
 
羊車來
 
羊車到
 
系羊車
  
羊車望幸
 
空望竹枝鹽
 
鹽筱灑宮廊
 
羊車去后
 
安車望幸
 
插竹迎
 
賺羊車

相關(guān)人物
司馬炎(晉武帝)


《晉書》卷三十一〈后妃上·胡貴嬪〉~962~
泰始九年,帝多簡良家子女以充內(nèi)職,自擇其美者以絳紗系臂。而芳既入選,下殿號(hào)泣。左右止之曰:「陛下聞聲?!狗荚唬骸杆狼也晃?,何畏陛下!」帝遣洛陽令司馬肇策拜芳為貴嬪。帝每有顧問,不飾言辭,率爾而答,進(jìn)退方雅。時(shí)帝多內(nèi)寵,平吳之后復(fù)納孫?宮人數(shù)千,自此掖庭殆將萬人。而并寵者甚眾,帝莫知所適,常乘羊車,恣其所之,至便宴寢。宮人乃取竹葉插戶,以鹽汁灑地,而引帝車。然芳最蒙愛幸,殆有專房之寵焉,侍御服飾亞于皇后。帝嘗與之摴蒱,爭矢,遂傷上指。帝怒曰:「此固將種也!」芳對(duì)曰:「北伐公孫,西距諸葛,非將種而何?」帝甚有慚色。芳生武安公主。

例句

春風(fēng)鸞鏡愁中影,明月羊車夢里聲。 戴叔倫 宮詞

羊車詎畏青門閉,兔月今宵照后庭。 楊師道 闕題

若見紅兒此中住,不勞鹽筱灑宮廊。 羅虬 比紅兒詩

諸院各分娘子位,羊車到處不教知。 花蕊夫人 宮詞

典故
一言悟主

相關(guān)人物
劉徹(漢武帝)
 
車千秋


《漢書》卷六十六《車千秋傳》
會(huì)衛(wèi)太子為江充所譖敗,久之,千秋上急變訟太子冤,曰:「子弄父兵,罪當(dāng)笞;天子之子過誤殺人,當(dāng)何罪哉!臣嘗夢見一白頭翁教臣言?!故菚r(shí),上頗知太子惶恐無他意,乃大感寤,召見千秋。至前,千秋長八尺馀,體貌甚麗,武帝見而說之,謂曰:「父子之間,人所難言也,公獨(dú)明其不然。此高廟神靈使公教我,公當(dāng)遂為吾輔佐?!沽萸餅榇篪櫯F。數(shù)月,遂代劉屈氂為丞相,封富民侯。千秋無他材能術(shù)學(xué),又無伐閱功勞,特以一言寤意,旬月取宰相封侯,世未嘗有也。

例句

悟主一言那可學(xué),從軍五首竟徒為。 竇牟 秋夕閑居對(duì)雨贈(zèng)別盧七侍御坦

典故
詣公車


《后漢書》卷一下〈光武帝本紀(jì)下〉~5~
七年春正月丙申,詔中都官、三輔、郡、國出系囚,非犯殊死,皆一切勿案其罪。見徒免為庶人。耐罪亡命,吏以文除之。又詔曰:「世以厚葬為德,薄終為鄙,至于富者奢僭,貧者單財(cái),法令不能禁,禮義不能止,倉卒乃知其咎。其布告天下,令知忠臣、孝子、慈兄、悌弟薄葬送終之義?!苟滦了龋T護(hù)漕都尉官。三月丁酉,詔曰:「今國有眾軍,并多精勇,宜且罷輕車、騎士、材官、樓船士及軍假吏,令還復(fù)民伍?!构珜O述立隗囂為朔寧王。癸亥晦,日有食之,避正殿,寢兵,不聽事五日。詔曰:「吾德薄致災(zāi),謫見日月,戰(zhàn)慄恐懼,夫何言哉!今方念愆,庶消厥咎。其令有司各修職任,奉遵法度,惠茲元元。百僚各上封事,無有所諱。其上書者,不得言圣。」夏四月壬午,詔曰:「比陰陽錯(cuò)謬,日月薄食。百姓有過,在予一人,大赦天下。公、卿、司隸、州牧舉賢良、方正各一人,遣詣公車,朕將覽試焉?!固?#183;李賢注引《漢官儀》曰:「公車司馬掌殿司馬門,天下上事及徵召皆總領(lǐng)之?!?/span>
典故
陰車鬼


《周易》卷四《睽卦》
「上九,睽孤見豕負(fù)涂,載鬼一車,先張之弧,后說之弧,匪寇?媾,往遇雨則吉?!谷龂?#183;王弼注:「見鬼盈車,吁可怪也?!F于遇雨,和陰陽也,陰陽既和,群疑亡也?!?/span>

例句

川口堤防決,陰車鬼怪掀。 杜牧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韻

典故
盈車


《列子》卷五《湯問》
「詹何以獨(dú)繭絲為綸,芒針為鉤,荊筱為竿,剖粒為餌,引盈車之魚于百仞之淵、汨流之中。」晉·張湛注:「《家語》曰:『鯤魚其大盈車?!弧?/span>

例句

盈車欺故事,飼犬驗(yàn)今朝。 韓愈 叉魚招張功曹

典故

《淮南子》卷一〈原道訓(xùn)〉~5~
與剛?cè)峋硎尜?,與陰陽俛仰兮。昔者馮夷、大丙之御也,乘云車,入云蜺,游微霧。漢·高誘注:「以云蜺為其馬也。」

例句

蓬萊織女回云車,指點(diǎn)虛無是征路。 杜甫 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

云車降何處,齋室有仙卿。 韋渠牟 步虛詞十九首

龍行還當(dāng)馬,云起自成車。 韋渠牟 步虛詞十九首

典故

《史記》卷一百一十七〈司馬相如列傳〉~3053~
相如口吃而善著書。常有消渴疾。與卓氏婚,饒于財(cái)。其進(jìn)仕宦,未嘗肯與公卿國家之事,稱病間居,不慕官爵。常從上至長楊獵,是時(shí)天子方好自擊熊彘,馳逐野獸,相如上疏諫之。其辭曰:「臣聞物有同類而殊能者,故力稱烏獲,捷言慶忌,勇期賁、育。臣之愚,竊以為人誠有之,獸亦宜然。今陛下好陵阻險(xiǎn),射猛獸,卒然遇軼材之獸,駭不存之地,犯屬車之清塵,輿不及還轅,人不暇施巧,雖有烏獲、逢蒙之伎,力不得用,枯木朽株盡為害矣。是胡越起于轂下,而羌夷接軫也,豈不殆哉!雖萬全無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后馳,猶時(shí)有銜橛之變,而況涉乎蓬蒿,馳乎丘墳,前有利獸之樂而內(nèi)無存變之意,其為禍也不亦難矣!夫輕萬乘之重不以為安,而樂出于萬有一危之涂以為娛,臣竊為陛下不取也。蓋明者遠(yuǎn)見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無形,禍固多藏于隱微而發(fā)于人之所忽者也。故鄙諺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此言雖小,可以喻大。臣原陛下之留意幸察?!鼓铣?#183;裴骃《史記集解》引蔡邕曰:「古者諸侯貳車九乘,秦滅九國,兼其車服,故大駕屬車八十一乘?!?/span>
典故
紫云車

相關(guān)人物
西王母


《博物志》卷八《史補(bǔ)》
漢武帝好仙道……時(shí)西王母遣使乘白鹿告帝當(dāng)來,乃供帳九華殿以待之。七月七日夜漏七刻,王母乘黃云車而至于殿西。

例句

聘之碧瑤佩,載以紫云車。 杜牧 張好好詩

典故
左車略

相關(guān)人物
李左車
 
陳余(成安君)
 
韓信


《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
「趙王、成安君陳馀聞漢且襲之也,聚兵井陘口,號(hào)稱二十萬。廣武君李左車說成安君曰:『聞漢將韓信涉西河,虜魏王,禽夏說,新喋血閼與,今乃輔以張耳,議欲下趙,此乘勝而去國遠(yuǎn)斗,其鋒不可當(dāng)。臣聞千里饋糧,士有饑色,樵蘇后爨,師不宿飽。今井陘之道,車不得方軌,騎不得成列,行數(shù)百里,其勢糧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萬人,從閒道絕其輜重;足下深溝高壘,堅(jiān)營勿與戰(zhàn)。彼前不得斗。退不得還,吾奇兵絕其后,使野無所掠,不至十日,而兩將之頭可致于戲下。愿君留意臣之計(jì)。否,必為二子所禽矣?!怀砂簿?,儒者也,常稱義兵不用詐謀奇計(jì),曰:『吾聞兵法十則圍之,倍則戰(zhàn)。今韓信兵號(hào)數(shù)萬,其實(shí)不過數(shù)千。能千里而襲我,亦已罷極。今如此避而不擊,后有大者,何以加之!則諸侯謂吾怯,而輕來伐我。』不聽廣武君策,廣武君策不用?!谑菨h兵夾擊,大破虜趙軍,斬成安君泜水上,禽趙王歇。「于是有縛廣武君而致戲下者,信乃解其縛,東鄉(xiāng)對(duì),西鄉(xiāng)對(duì),師事之?!埂笍V武君對(duì)曰:『方今為將軍計(jì),莫如案甲休兵,鎮(zhèn)趙撫其孤,百里之內(nèi),牛酒日至,以饗士大夫醳兵,北首燕路,而后遣辯士奉咫尺之書,暴其所長于燕,燕必不敢不聽從。燕已從,使諠言者東告齊,齊必從風(fēng)而服,雖有智者,亦不知為齊計(jì)矣。如是,則天下事皆可圖也。兵固有先聲而后實(shí)者,此之謂也?!豁n信曰:『善?!粡钠洳?,發(fā)使使燕,燕從風(fēng)而靡?!?/span>

例句

恨無左軍略,多愧魯連生。 李白 聞李太尉大舉秦兵百萬出征東南懦夫請(qǐng)纓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還留別金陵崔侍御十九韻

想到清油幕,長謀出左車。 李端 送王副使還并州

典故
左車牙落


《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二〈韓愈六·與崔群書〉~5593~
自足下離東都,凡兩度枉問,尋承已達(dá)宣州,主人仁賢,同列皆君子,雖抱羈旅之念,亦且可以度日,無入而不自得。樂天知命者,固前修之所以禦外物者也。況足下度越此等百千輩,豈以出處近遠(yuǎn),累其靈臺(tái)耶?宣州雖稱清涼高爽,然皆大江之南,風(fēng)土不并以北,將息之道,當(dāng)先理其心,心間無事,然后外患不入,風(fēng)氣所宜,可以審備,小小者亦當(dāng)自不至矣。足下之賢,雖在窮約,猶能不改其樂,況地至近,官榮祿厚,親愛盡在左右者耶!所以如此云云者,以為足下賢者,宜在上位,托于幕府,則不為得其所,是以及之,乃相親重之道耳,非所以待足下者也。仆自少至今,從事于往還朋友間,一十七年矣,日月不為不久。所與交往相識(shí)者千百,人非不多;其相與如骨肉兄弟者,亦且不少。或以事同,或以藝取,或慕其一善,或以其久故,或初不甚知,而與之已密,其后無大惡,因不復(fù)決舍,或其人雖不皆入于善,而于己已厚,雖欲悔之不可。凡諸淺者,固不足道,深者止如此。至于心所仰服,考之言行,而無瑕尤,窺之閫奧,而不見畛域,明白淳粹,輝光日新者,惟吾崔君一人。仆愚陋無所知曉,然圣人之書,無所不讀,其精粗巨細(xì),出入明晦,雖不盡識(shí),抑不可謂不涉其流者也。以此而推之,以此而度之,誠知足下出群拔萃,無謂仆何從而得之也。與足下情義,寧須言而后自明耶!所以言者,懼足下以為吾所與深者多,不置白黑于胸中耳。既謂能粗知足下,而復(fù)懼足下之不我知,亦過也。比亦有人說足下誠盡善盡美,抑猶有可疑者。仆謂之曰:「何疑?」疑者曰:「君子當(dāng)有所好惡,好惡不可不明。如清河者,人無賢愚,無不說其善,服其為人,以是而疑之耳?!蛊蛻?yīng)之曰:「鳳凰芝草,賢愚皆以為美瑞;青天白日,奴隸亦知其清明。譬之食物,至于遐方異味,則有嗜者,有不嗜者。至于稻也,粱也,膾也,炙也,豈聞?dòng)胁皇日咴??」疑者乃解。解不解,于吾崔君,無所損益也。自古賢者少,不肖者多。自省事以來,又見賢者恒不遇,不賢者比肩青紫;賢者恒無以自存,不賢者志滿氣得;賢者雖得卑位,則旋而死,不賢者或至眉?jí)?。不知造物者意竟如何,無乃所好惡與人異心哉?又不知無乃都不省記,任其死生壽夭耶?未可知也。人固有薄卿相之官、千乘之位,而甘陋巷菜羹者。同是人也,猶有好惡如此之異者,況天之與人,當(dāng)必異其所好惡無疑也。合于天而乖于人,何害?況又時(shí)有兼得者耶?崔君崔君,無怠無?。∑蜔o以自全活者,從一官于此,轉(zhuǎn)困窮甚,思自放于伊、潁之上,當(dāng)亦終得之。近者尤衰憊,左車第二牙,無故搖動(dòng)脫去;目視昏花,尋常間便不分人顏色;兩鬢半白,頭發(fā)五分亦白其一,須亦有一莖兩莖白者。仆家不幸,諸父諸兄皆康強(qiáng)早世,如仆者,又可以圖于久長哉?以此忽忽,思與足下相見,一道其懷。小兒女滿前,能不顧念!足下何由得歸比來?仆不樂江南,官滿便終老嵩下,足下可相就,仆不可去矣。珍重自愛,慎飲食,少思慮,惟此是望。愈再拜。
《漢語大詞典》:懸車(懸車)
(1).形容險(xiǎn)阻。 唐 杜甫 《提封》詩:“借問懸車守,何如儉德臨?!?仇兆鰲 注:“即所謂在德不在險(xiǎn)?!眳⒁姟?懸車束馬 ”。
(2).古代記時(shí)的名稱。指黃昏前一段時(shí)間。《淮南子·天文訓(xùn)》作“縣車”。 三國 魏 繆襲《挽歌詩》:“白日入 虞淵 ,懸車息駟馬?!?明 何景明 《古冢賦》:“哀懸車之莫察兮,怨脩夜之不晨?!?br />(3).致仕。古人一般至七十歲辭官家居,廢車不用,故云。 漢 班固 《白虎通·致仕》:“臣年七十懸車致仕者,臣以執(zhí)事趨走為職,七十陽道極,耳目不聰明,跂踦之屬,是以退老去避賢者……懸車,示不用也。”舊唐書·李百藥傳:“及懸車告老,怡然自得?!?清 方文 《蕭先生六十》詩:“華簪曾佐大長秋,六十懸車未白頭。”
(4).借指七十歲。周書·韋孝寬傳:“ 孝寬 每以年迫懸車,屢請(qǐng)致仕?!?br />(5).指隱居不仕。后漢書·陳寔傳:“時(shí)三公每缺,議者歸之,累見徵命,遂不起,閉門懸車,棲遲養(yǎng)老?!?清 施閏章 《送孫豹人舍人歸揚(yáng)州序》:“士不充詘於富貴,不隕穫於貧賤,雖有蒲輪之徵,不改懸車之素,可謂皭然無忝處士者也?!?/div>
《漢語大詞典》:懸車束馬(懸車束馬)
形容險(xiǎn)阻。國語·齊語:“懸車束馬,踰 太行 與 辟耳 之谿 拘夏 ?!?韋昭 注:“ 太行 、 辟耳 ,山名也。 拘夏 , 辟耳 之谿也,三者皆山險(xiǎn)谿谷,故懸鉤其車,偪束其馬以渡?!?北周 庾信 《周大將軍司馬裔神道碑》:“公卷甲北塞,懸車束馬,遂得策預(yù) 葭萌 ,勛參 綿竹 ?!?明 唐順之 《〈前后入蜀稿〉序》:“宦游覊旅之士,其力足以窮懸車束馬之徑,凌跕鳶掛猱之阻。”亦作“ 懸兵束馬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涪水:“ 鄧艾 自 陰平 、 景谷 步道,懸兵束馬,入 蜀 逕 江油 、 廣漢 者也?!?/div>
分類:險(xiǎn)阻
《國語辭典》:羊車(羊車)  拼音:yáng chē
羊駕的小車。《晉書。卷三一。后妃傳上。武悼楊皇后傳》:「時(shí)帝多內(nèi)寵,平吳之后復(fù)納孫皓宮人數(shù)千,自此掖庭殆將萬人。而并寵者甚眾,帝莫之所適,常乘羊車,恣其所之,至便宴寢?!?/div>
《國語辭典》:云車(雲(yún)車)  拼音:yún chē
1.高車。為古時(shí)用來偵察敵城的樓車。《后漢書。卷一。光武帝紀(jì)上》:「云車十馀丈,瞰臨城中?!鼓铣?。沈約桐柏山金庭館碑〉:「云車萬乘,載旗旆之逶迤?!?br />2.畫有云形的車。唐。王建宮詞一○○首之九一:「太平天子朝元日,五色云車駕六龍?!固?。溫庭筠郭處士擊甌歌〉:「太平天子駐云車,龍爐勃郁雙蟠拿?!?br />3.神人以云為車,故稱神仙所乘的車為「云車」?!段倪x。曹植。洛神賦》:「六龍儼其齊首,載云車之容裔?!?/div>
《國語辭典》:屬車(屬車)  拼音:shǔ chē
隨從的車輛。《文選。司馬相如。上書諫獵》:「卒然遇軼才之獸,駭不存之地,犯屬車之清塵?!?/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