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661,分111頁顯示  上一頁  58  59  60  61  62  64  65  66  67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羊車過市
驗(yàn)車
懸車束馬
懸車之歲
懸車之年
學(xué)富五車
一蟹盈車
以船代車
衣書車
欹車
一徑容車
一車骨頭半車肉
一車人十
香車寶馬
象車鼓吹
《高級(jí)漢語詞典》:羊車過市
比喻男子才美絕倫,引人羨慕注目
《漢語大詞典》:驗(yàn)車(驗(yàn)車)
檢查機(jī)動(dòng)車輛的性能。《解放日?qǐng)?bào)》1991.8.20:“驗(yàn)車時(shí)發(fā)現(xiàn)一輛車有故障,請(qǐng)示軍區(qū)首長,答復(fù)是:隨車帶上修理工,就是拖,也要拖去。”
《漢語大詞典》:懸車束馬(懸車束馬)
形容險(xiǎn)阻。國語·齊語:“懸車束馬,踰 太行 與 辟耳 之谿 拘夏 。” 韋昭 注:“ 太行 、 辟耳 ,山名也。 拘夏 , 辟耳 之谿也,三者皆山險(xiǎn)谿谷,故懸鉤其車,偪束其馬以渡?!?北周 庾信 《周大將軍司馬裔神道碑》:“公卷甲北塞,懸車束馬,遂得策預(yù) 葭萌 ,勛參 綿竹 。” 明 唐順之 《〈前后入蜀稿〉序》:“宦游覊旅之士,其力足以窮懸車束馬之徑,凌跕鳶掛猱之阻?!币嘧鳌?懸兵束馬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涪水:“ 鄧艾 自 陰平 、 景谷 步道,懸兵束馬,入 蜀 逕 江油 、 廣漢 者也。”
分類:險(xiǎn)阻
《漢語大詞典》:懸車之歲(懸車之歲)
見“ 懸車之年 ”。
《國語辭典》:懸車之年(懸車之年)  拼音:xuán jū zhī nián
懸車,把車子掛起來,指辭官退隱。懸車之年指官員告老引退的年齡,通常為七十歲?!稌x書。卷四五。劉毅傳》:「昔鄭武公年過八十,入為周司徒,雖過懸車之年,必有可用?!?/div>
《國語辭典》:懸車之年(懸車之年)  拼音:xuán jū zhī nián
懸車,把車子掛起來,指辭官退隱。懸車之年指官員告老引退的年齡,通常為七十歲?!稌x書。卷四五。劉毅傳》:「昔鄭武公年過八十,入為周司徒,雖過懸車之年,必有可用?!?/div>
《漢語大詞典》:懸車(懸車)
(1).形容險(xiǎn)阻。 唐 杜甫 《提封》詩:“借問懸車守,何如儉德臨。” 仇兆鰲 注:“即所謂在德不在險(xiǎn)。”參見“ 懸車束馬 ”。
(2).古代記時(shí)的名稱。指黃昏前一段時(shí)間。《淮南子·天文訓(xùn)》作“縣車”。 三國 魏 繆襲《挽歌詩》:“白日入 虞淵 ,懸車息駟馬?!?明 何景明 《古冢賦》:“哀懸車之莫察兮,怨脩夜之不晨?!?br />(3).致仕。古人一般至七十歲辭官家居,廢車不用,故云。 漢 班固 《白虎通·致仕》:“臣年七十懸車致仕者,臣以執(zhí)事趨走為職,七十陽道極,耳目不聰明,跂踦之屬,是以退老去避賢者……懸車,示不用也?!?span id="mlcvqph" class="book">《舊唐書·李百藥傳》:“及懸車告老,怡然自得。” 清 方文 《蕭先生六十》詩:“華簪曾佐大長秋,六十懸車未白頭?!?br />(4).借指七十歲。周書·韋孝寬傳:“ 孝寬 每以年迫懸車,屢請(qǐng)致仕。”
(5).指隱居不仕。后漢書·陳寔傳:“時(shí)三公每缺,議者歸之,累見徵命,遂不起,閉門懸車,棲遲養(yǎng)老?!?清 施閏章 《送孫豹人舍人歸揚(yáng)州序》:“士不充詘於富貴,不隕穫於貧賤,雖有蒲輪之徵,不改懸車之素,可謂皭然無忝處士者也?!?/div>
《國語辭典》:學(xué)富五車(學(xué)富五車)  拼音:xué fù wǔ jū
語本《莊子。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剐稳萑藭x很多,學(xué)問淵博?!缎咽篮阊?。卷三二。黃秀才徼靈玉馬墜》:「兼之學(xué)富五車,才傾八斗,同輩之中,推為才子?!埂剁R花緣》第一六回:「見多識(shí)廣……自然才貫二酉,學(xué)富五車了?!挂沧鳌覆┯[五車」。
《分類字錦》:一蟹盈車(一蟹盈車)
汲冢周書:海陽大蟹。注:海水之陽,一蟹盈車。
分類:
《分類字錦》:以船代車(以船代車)
魏書食貨志:三門都將薛欽上言:計(jì)京西水次汾、華二州,恒農(nóng)、河北、河?xùn)|、正平、平陽五郡,年常綿絹及貲麻,皆折公物,雇車牛送京,道險(xiǎn)人敝,費(fèi)公損私。今求車取雇絹三匹,市財(cái)造船,不勞采斫,計(jì)船一艘,舉十三車。尚書度支郎中朱元旭計(jì)稱:薛欽之說,雖跡驗(yàn)未彰,而指況甚善。所云以船代車,是其策之善者。
分類:漕運(yùn)
《漢語大詞典》:衣書車(衣書車)
古代帝王外出時(shí)用以裝載衣服、書籍的從車。隋書·禮儀志五:“衣書車,十二乘,駕牛。 漢 皁蓋朱里,過 江 加緑油幢。朱絲絡(luò),青交路,黃金涂五末。一曰副車, 梁 朝謂之衣書車。”
《韻府拾遺 魚韻》:欹車(欹車)
天文錄:欹車蓋南北高下。
《分類字錦》:一徑容車(一徑容車)
韓琦 過吳兒谷詩 千峰疑絕路,一徑甫容車。
分類:
《漢語大詞典》:一車骨頭半車肉(一車骨頭半車肉)
謂自身的一切。 元 武漢臣《老生兒》第三折:“我和你生則同衾,死則同穴,一車骨頭半車肉,都屬了你 劉 家?!?元 岳伯川《鐵拐李》第二折:“你則放心,我一車骨頭半車肉,我一馬不鞁兩鞍,雙輪不碾四轍,守著 福童 孩兒,直到老死也不嫁人?!?/div>
分類:自身
《韻府拾遺 緝韻》:一車人十(一車人十)
孔武仲車家行:遲如鳥語相喧啾,快如溪沙瀉鳴瀨。一車人十捧擁行,江南江北不計(jì)程。
《國語辭典》:香車寶馬(香車寶馬)  拼音:xiāng chē bǎo mǎ
裝飾華麗的車馬。明。無名氏《金雀記》第三出:「香車寶馬爭馳競,調(diào)絲品竹聲相應(yīng)。」也作「寶馬香車」。
分類:華美車馬
《分類字錦》:象車鼓吹(象車鼓吹)
晉書輿服志:中朝大駕鹵簿,先象車,鼓吹一部,十三人,中道。
分類:儀衛(w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