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服鹽車
困鹽車
負鹽
困驥
鹽車厄
老鹽車
鹽車病驥
鹽車驂
困坂
淚盡太行
嘆息良馬
鹽阪
鹽車勞
孫陽憐瘦骨
鹽車汗
鹽車絕足
重耳鹽車
相關(guān)人物汗明
伯樂
《戰(zhàn)國策》卷十七〈楚策四·汗明見春申君〉~573~
汗明曰:「君亦聞驥乎?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潰,漉汁灑地,白汗交流,中阪遷延,負轅不能上。伯樂遭之,下車攀而哭之,解纻衣以冪之。驥于是俛而噴,仰而鳴,聲達于天,若出金石聲者,何也?彼見伯樂之知己也。今仆之不肖,阨于州部,堀穴窮巷,沈洿鄙俗之日久矣,君獨無意湔拔仆也,使得為君高鳴屈于梁乎?」
《昭明文選》卷二十五〈詩丁·贈答三·答盧諶詩〉~70~
唐·李善注引《戰(zhàn)國策》,楚客謂春申君曰:「昔騏驥駕鹽車,上吳?,遷延負轅而不能進,遭伯樂,仰而鳴之,知伯樂知己也。今仆屈厄日久,君獨無意使仆為君長鳴乎?」
簡釋
鹽車:喻指人才處于困境。唐李白《天馬歌》:“鹽車上峻阪,倒行逆施長日晚?!?/p>
例句
鹽車淹素志,長坂入青云。
嘶風(fēng)重訴牽鹽恥,伯樂何妨轉(zhuǎn)眼看。
人疑游面市,馬似困鹽車。
鹽車上峻坂,倒行逆施畏日晚。
午時鹽坂上,蹭蹬溘風(fēng)塵。
遭遇不遭遇,鹽車與鼓車。
鹽官雖絆驥,名是漢庭來。
蜷跼鹽車萬里蹄,忽逢良鑒始能嘶。
鹽車今愿脫,千里為君行。
鹽車顧后聲方重,火井窺來焰始浮。
困坂思回顧,迷邦輒問津。
夜光失隋掌,驥騄伏鹽車。
金埒未登嘶若是,鹽車猶駕瘦何驚。
《漢書》卷六十六《車千秋傳》
車千秋,本姓田氏,其先齊諸田徙長陵。千秋為高寢郎。會衛(wèi)太子為江充所譖敗,久之,千秋上急變訟太子冤,曰:「子弄父兵,罪當(dāng)笞;天子之子過誤殺人,當(dāng)何罪哉!臣嘗夢見一白頭翁教臣言?!故菚r,上頗知太子惶恐無他意,乃大感寤,召見千秋。至前,千秋長八尺馀,體貌甚麗,武帝見而說之,謂曰:「父子之間,人所難言也,公獨明其不然。此高廟神靈使公教我,公當(dāng)遂為吾輔佐?!沽萸餅榇篪櫯F。數(shù)月,遂代劉屈氂為丞相,封富民侯。千秋無他材能術(shù)學(xué),又無伐閱功勞,特以一言寤意,旬月取宰相封侯,世未嘗有也。后漢使者至匈奴,單于問曰:「聞漢新拜丞相,何用得之?」使者曰:「以上書言事故?!箚斡谠唬骸钙埲缡?,漢置丞相,非用賢也,妄一男子上書即得之矣?!故拐哌€,道單于語。武帝以為辱命,欲下之吏。良久,乃貰之。
例句
峴首風(fēng)煙看未足,便應(yīng)重拜富民侯。
茲亭有殊致,經(jīng)始富人侯。
《漢書》卷十《成帝紀》
丞相、御史與將軍、列侯、中二千石及內(nèi)郡國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之士,詣公車,朕將覽焉。
《后漢書》卷三十七《丁鴻傳》
「永平十年詔徵,鴻至即召見,說文侯之命篇,賜御衣及綬,稟食公車,與博士同禮?!固?#183;李賢注:「稟,給也。公車,署名,公車所在,因以名。諸待詔者,皆居以待命,故令給食焉?!?/span>
《后漢書》卷六十一〈左周黃列傳·黃瓊〉~2032~
永建中,公卿多薦瓊者,于是與會稽賀純、廣漢楊厚俱公車徵。瓊至綸氏,稱疾不進。有司劾不敬,詔下縣以禮慰遣,遂不得已。先是徵聘處士多不稱望,李固素慕于瓊,乃以書逆遺之曰:「聞已度伊、洛,近在萬歲亭,豈即事有漸,將順王命乎?蓋君子謂伯夷隘,柳下惠不恭,故傳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閒』。蓋圣賢居身之所珍也。誠遂欲枕山棲谷,擬跡巢、由,斯則可矣;若當(dāng)輔政濟民,今其時也。自生民以來,善政少而亂俗多,必待堯舜之君,此為志士終無時矣。常聞?wù)Z曰:『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魂柎褐驼弑毓?,盛名之下,其實難副。近魯陽樊君被徵初至,朝廷設(shè)?席,猶待神明。雖無大異,而言行所守?zé)o缺。而毀謗布流,應(yīng)時折減者,豈非觀聽望深,聲名太盛乎?自頃徵聘之士,胡元安、薛孟嘗、朱仲昭、顧季鴻等,其功業(yè)皆無所采,是故俗論皆言處士純盜虛聲。愿先生弘此遠謨,令眾人嘆服,一雪此言耳?!弓傊粒窗葑h郎,稍遷尚書仆射。
例句
那堪聞相府,更遣詣公車。
年華富仙苑,時哲滿公車。
明時早獻甘泉去,若待公車卻誤人。
會被公車薦,知君久晦難。
佇見公車起,圣代待乞言。
公車待詔赴長安,客里新正阻舊歡。
孫子荊家思有馀,元戎曾薦入公車。
去歲登美第,策名在公車。
《昭明文選》卷十六〈賦辛·哀傷·恨賦〉~744~
一旦魂斷,宮車晚出。唐·李善注引《史記》:「王稽謂范雎曰:宮車一日晏駕,是事之不可知三也。韋昭曰:凡初崩為晏駕者,臣子之心,猶謂宮車當(dāng)駕而晚出。」
《后漢書》卷七十六〈循吏列傳〉~2457~
建武十三年,異國有獻名馬者,日行千里,又進寶劍,賈兼百金,詔以馬駕鼓車,劍賜騎士。
簡釋
鼓車:指大材小用。唐杜甫《送從弟亞赴安西判官》:“吾聞駕鼓車,不合用騏驥?!?/p>
例句
遭遇不遭遇,鹽車與鼓車。
今日翔麟馬,先宜駕鼓車。
吾聞駕鼓車,不合用騏驥。
《晉書》卷四十五《和嶠傳》
和嶠字長輿,汝南西平人也。祖洽,魏尚書令。父逌,魏吏部尚書。嶠少有風(fēng)格,慕舅夏侯玄之為人,厚自崇重。有盛名于世,朝野許其能整風(fēng)俗,理人倫。襲父爵上蔡伯,起家太子舍人。累遷潁川太守,為政清簡,甚得百姓歡心。太傅從事中郎庾顗見而嘆曰:「嶠森森如千丈松,雖磥砢多節(jié)目,施之大廈,有棟梁之用?!官Z充亦重之,稱于武帝,入為給事黃門侍郎,遷中書令,帝深器遇之。舊監(jiān)令共車入朝,時荀勖為監(jiān),嶠鄙勖為人,以意氣加之,每同乘,高抗專車而坐。乃使監(jiān)令異車,自嶠始也。
典故花外小車
小車乘興
小車處士
小車萬花引路
小車行花影
相關(guān)人物邵雍
《邵氏聞見錄》卷十八~200~
熙寧三年,司馬溫公與王荊公議新法不合,不拜樞密副使,乞守郡,以端明殿學(xué)士知永興軍。后數(shù)月,神宗思之,曰:「使司馬在朝,人主自然無過舉?!挂圃S州,令過闕上殿。公力辭,乞判西京留司御史臺。遂居洛,買園于尊賢坊,以獨樂名之,始與伯溫先君子康節(jié)游。嘗曰:「某陜?nèi)?,先生衛(wèi)人,今同居洛,即鄉(xiāng)人也。有如先生道學(xué)之尊,當(dāng)以年德為貴,官職不足道也?!构蝗罩钜?,自崇德寺書局散步洛水堤上,因過康節(jié)天津之居,謁曰程秀才云。既見,溫公也,問其故,公笑曰:「司馬出程伯休父,故曰程?!沽粼娫疲骸赴萘T歸來抵寺居,解鞍縱馬罷傳呼。紫衣金帶盡脫去,便是林間一野夫。」「草軟波清沙路微,手攜筇杖著深衣。白鷗不信忘機久,見我猶穿岸柳飛?!箍倒?jié)和曰:「冠蓋紛華塞九衢。聲名相軋在前呼。獨君都不將為事,始信人間有丈夫。」「風(fēng)背河聲近亦微,斜陽淡泊隔云衣。一雙白鷺來煙外,將下沙頭卻背飛?!构蝗盏浅绲麻w,約康節(jié)久未至,有詩曰:「淡日濃云合復(fù)開,碧伊清洛遠縈回。林間高閣望已久,花外小車猶未來。」康節(jié)和云:「君家梁上年時燕,過社今年尚未回。謂罰誤君凝?久,萬花深處小車來?!褂衷疲骸柑靻⒎蚓硕凡?,野人中路必須回。神仙一語難忘處,花外小車猶未來?!箍倒?jié)有安樂窩中詩云:「半記不記夢覺后,似愁無愁情倦時。擁衾側(cè)臥未欲起,簾外落花撩亂飛?!构珢壑?,請書紙簾上,字畫奇古,某家世寶之。公與康節(jié)唱酬甚多,具載擊壤集。公嘗問康節(jié)曰:「某何如人?」曰:「君實腳踏實地人也?!构钜詾橹?。至康節(jié)捐館,公作挽詩二章,其一曰:「慕德聞風(fēng)久,論交傾蓋新。何須半面舊,不待一言親。講道切磋直,忘懷笑語真。重言蒙蹠實,佩服敢書紳?!褂浛倒?jié)之言也??倒?jié)又曰:「君實九分人也。」其重之如此。后公以康節(jié)之故,遇其孤伯溫甚厚。公無子,以族人之子康為嗣。康字公休,其賢似公,識者謂天故生之也。公休與伯溫交游益厚。公薨,公休免喪。元祐間方欲大用,亦不幸,特贈諫議大夫。公休有子植,方數(shù)歲,公休素以屬伯溫。至范純夫內(nèi)翰輩皆曰:「將以成溫公之后者,非伯溫不可。」朝廷知之,伯溫自長子縣尉移西京國子監(jiān)教授,俾植得以卒業(yè),因經(jīng)紀司馬氏之家。植字子立,既長,其賢如公休,天下謂真溫公門戶中人也。亦蚤死,無子,溫公之世遂絕。
《全唐詩》卷五百二十七〈七夕〉
云階月地一相過,未抵經(jīng)年別恨多。最恨明朝洗車雨,不教回腳渡天河。
《晉書》卷三十九〈荀勖列傳〉~53~
既掌樂事,又修律呂,并行于世。初,勖于路逢趙賈人牛鐸,識其聲。及掌樂,音韻未調(diào),乃曰:「得趙之牛鐸則諧矣?!顾煜驴に团hI,果得諧者。
《全唐詩》卷三百八十〈借車〉
借者莫彈指,貧窮何足嗟。百年徒役走,萬事盡隨花。借車載家具,家具少于車。借者莫彈指,貧窮何足嗟。百年徒役走,萬事盡隨花。
《漢書》卷九十六下《西域傳下·烏孫國傳》
「都護鄭吉使馮夫人(馮嫽)說烏就屠,以漢兵方出,必見滅,不如降。烏就屠恐,曰:『愿得小號?!恍坩珩T夫人,自問狀。遣謁者竺次、期門甘廷壽為副,送馮夫人。馮夫人錦車持節(jié),詔烏就屠詣長羅侯赤谷城,立元貴靡為大昆彌,烏就屠為小昆彌,皆賜印綬。」東漢·服虔注:「錦車,以錦衣車也。」
漢·焦延壽《易林》卷三《履·節(jié)》
漢車千秋一日九遷其官。
《史記》卷一百一十一〈衛(wèi)衛(wèi)將軍驃騎列傳〉~2943~
將軍李蔡,成紀人也。事孝文帝、景帝、武帝。以輕車將軍從大將軍有功,封為樂安侯。已為丞相,坐法死。
例句
翩翩新結(jié)束,去逐李輕車。
曾逐李輕車,西征出太蒙。
誰能更使李輕車,收取涼州入漢家。
和戎非用武,不學(xué)李輕車。
駿馬事輕車,軍行萬里沙。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yīng)將性命逐輕車。
還聞田司馬,更逐李輕車。
文武輕車少,腥膻左衽衰。
膽大欲期姜伯約,功多不讓李輕車。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梁詩》卷六〈沈約·樂府·相逢狹路間〉~66~
相逢洛陽道,系聲流水車。路逢輕薄子,佇立問君家。君家誠易知,易知復(fù)易憶。龍馬滿街衢,飛蓋交門側(cè)。大子萬戶侯,中子飛而食。小子始從官,朝夕溫省直。三子俱入門,赫奕多羽翼。若若青組紆,煙煙金鐺色。大婦繞梁歌,中婦回文織。小婦獨無事,閉門聊且即。綠綺試一彈,玄鶴方鼓翼。
典故雉過
魯恭化
乳雉馴
童子懷仁
使車聽雉乳
童子狎雛
狎雉
政成馴雉
雉留
車迎雉群
魯恭
相關(guān)人物劉馀(魯恭王)
《后漢書》卷二十五〈卓魯魏劉列傳·魯恭〉
建初七年,郡國螟傷稼,犬牙緣界,不入中牟。河南尹袁安聞之,疑其不實,使仁恕掾肥親往廉之。恭隨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過,止其傍。傍有童兒,親曰:「兒何不捕之?」兒言「雉方將雛」。親瞿然而起,與恭訣曰:「所以來者,欲察君之政跡耳。今蟲不犯境,此一異也;化及鳥獸,此二異也;豎子有仁心,此三異也。久留,徒擾賢者耳?!惯€府,具以狀白安,是歲,嘉禾生恭便坐廷中,安因上書言狀,帝異之。
《東觀漢記》卷十三〈魯恭列傳〉
魯恭,字仲康,扶風(fēng)人。父建武初為武陵太守,卒官。時恭年十二,弟丕年七歲,晝夜號踴不絕聲,郡中賻贈無所受。及歸服喪,禮過成人。耽思閉門講誦,兄弟雙高。太尉趙喜聞魯恭志行,每歲時遣子送米肉,辭讓不敢當(dāng)。恭憐丕小,欲先就其名,托疾不仕???shù)以禮請,謝不肯應(yīng)。母強遣之,恭不得已而行,因留新豐教授。丕舉秀才,恭乃始為郡吏。魯恭為中牟令,宿訟許伯等爭陂澤田,積年州郡不決。恭平理曲直,各退自相責(zé)讓。魯恭為中牟令,時郡國螟傷稼,犬牙緣界,不入中牟。河南尹袁安聞之,疑其不實,使仁恕掾肥親往察之。恭隨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過止其傍,傍有童兒。親曰:「何不捕之?」兒言「雉方將雛」。親嘿然有頃,與恭訣曰:「所以來者,欲察君之治跡耳。今蟲不犯境,此一異也。化及鳥獸,此二異也。豎子有仁心,三異也。府掾久留,擔(dān)擾賢者?!咕咭誀畎装?。
例句
都忘醉后逢廉度,不省歸時見魯恭。
老人驂馭往,童子狎雛嬉。
別曲鸞初下,行軒雉尚過。
童子懷仁至,中郎作賦成。
側(cè)聞魯恭化,秉德崔瑗銘。
應(yīng)宰鳧還集,辭郎雉少留。
愛君修政若修身,鰥寡來歸乳雉馴。
翔鳧猶化履,狎雉尚馴童。
雅琴馴魯雉,清歌落范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