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041,分137頁顯示  上一頁  26  27  28  29  30  32  33  34  35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竇車騎
嚴(yán)車
墮車
書車
車戽
臥車
緯車
車斗
銀車
幰車
車間
車頭
車斜
汽車
鵝車
《漢語大詞典》:竇車騎(竇車騎)
即 東漢 竇憲 。 和帝 時 憲 為車騎將軍,出師擊破 北匈奴 ,出塞三千馀里,登 燕然山 ,刻石勒功,紀(jì) 漢 威德。后借指鎮(zhèn)守邊塞的主將。 唐 皇甫冉 《春思》詩:“為問元戎 竇車騎 ,何時反旆勒 燕然 ?” 明 高啟 《從軍行》:“寧令 竇車騎 ,獨擅勒 燕然 ?”
《漢語大詞典》:嚴(yán)車(嚴(yán)車)
謂整備車輛。 三國 魏 郭遐周 《贈嵇康詩》之一:“嚴(yán)車感發(fā)日,翻然將高翔?!?span id="pjkiuwo" class="book">《太平廣記》卷三一六引 晉 干寶 搜神記·盧充:“﹝ 崔 ﹞敕內(nèi)嚴(yán)車送客, 充 便辭出?!?唐 韋應(yīng)物 《送李儋》詩:“日昃不留宴,嚴(yán)車出崇墉?!?/div>
分類:整備車輛
《國語辭典》:墮車(墮車)  拼音:duò chē
從車上摔下來?!度龂萘x》第九回:「兩旁轉(zhuǎn)出百馀人,持戟挺槊刺之。卓裹甲不入,傷臂墮車。」
分類:從車
《駢字類編》:書車(書車)
唐 皎然 峴山送崔子向之宣州謁裴使君 琴匣應(yīng)將往,書車亦共行。
《漢語大詞典》:車戽(車戽)
謂用水車戽水。宋史·河渠志七:“車戽運(yùn)水,引入 保安門 通流入城?!?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十:“或一年無水,則數(shù)畝之池車戽立盡,而魚即槁死?!?清 歸莊 《觀田家收穫》詩之三:“平田五月浪如湖,車戽工多幸不蕪。”
《國語辭典》:臥車(臥車)  拼音:wò chē
1.備有臥具以供寢息的車子?!逗鬂h書。卷一○。皇后紀(jì)下。安思閻皇后紀(jì)》:「乃偽云帝疾甚,徙御臥車?!?br />2.設(shè)有臥鋪的火車車廂。也稱為「寢車」。
《國語辭典》:臥鋪(臥鋪)  拼音:wò pù
火車、輪船上供乘客睡覺的鋪位。
《漢語大詞典》:緯車(緯車)
紡車。 唐 陸龜蒙 《襲美見題郊居因次韻酬之》之六:“水影沉魚器,鄰聲動緯車?!?宋 陸游 《出游》詩之四:“白水滿陂秧馬躍,緑陰繞舍緯車鳴?!?元 王禎 農(nóng)書卷二一:“緯車,《方言》曰:‘ 趙 魏 之間謂之歷鹿車, 東齊 、 海 、 岱 之間謂之道軌?!裼种^繀車。”
分類:紡車
《國語辭典》:車斗(車斗)  拼音:chē dǒu
1.大型貨車后方的載物槽。
2.北平方言。指三輪車或機(jī)車的車座。也稱為「跨斗」。
《駢字類編》:銀車(銀車)
梁簡文帝七勵見玉馱下。
《漢語大詞典》:幰車(幰車)
施有簾幔的車子。 三國 魏 曹操 《與太尉楊彪書》:“今贈足下……畫輪四望通幰七香車一乘?!?span id="9pl72jv" class="book">《南史·鮑泉傳》:“后為通直侍郎,常乘高幰車?!?唐 白居易 《和春深又一首》:“賓拜登華席,親迎障幰車?!?/div>
分類:車子
《漢語大詞典》:車間(車間)
企業(yè)內(nèi)部在生產(chǎn)過程中完成一個工序或單獨生產(chǎn)一種產(chǎn)品的單位。 李瑛 《紅柳集·包頭鋼鐵大街的清早》:“車輪追車輪,肩膀擦肩膀,羊皮大襖披上身,齊往車間跑?!?/div>
《國語辭典》:車頭(車頭)  拼音:chē tóu
1.火車的機(jī)車。如:「火車頭」。
2.車夫的首領(lǐng)。元。無名氏《衣襖車》第二折:「自家車頭的便是,跟著狄將軍,領(lǐng)著這五百衣襖扛車,都被番官搶了?!?/div>
《分類字錦》:車斜(車斜)
王公四六話:譚昉,曲江人,荊公少年仕宦韶州之友也,特善箋表。荊公在金陵,稱其一對云:車斜韻險,競病聲難。競病二字,曹景宗故事也。白樂天與元微之書曰:何處春深好,以車斜二字為韻,往來幾百篇。
分類:疊韻
《國語辭典》:汽車(汽車)  拼音:qì chē
以內(nèi)燃機(jī)或馬達(dá)驅(qū)動的四輪以上車輛,主要在道路上行駛,用來載人或搬運(yùn)貨物。
《漢語大詞典》:鵝車(鵝車)
亦作“鵞車”。 攻城用的戰(zhàn)車。新唐書·南蠻傳中·南詔下:“二月,蠻以云梁、鵝車四面攻,士叫謼,鵝車未至,陴者以巨索鉤係,投膏炬,車焚,箱間蠻卒盡死。” 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七:“自十七日至二十七日,晝夜攻擊不息,用云梯三梢五梢,大砲百餘座,天橋、對樓、鵞車、洞子,四面填壕,志在必得?!?span id="chalzv7"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 金 兵益置大砲十四所,更用鵝車、洞子擁迫城下,矢石亂發(fā)?!?/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