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搗齏餐杵鐵


《世說新語箋疏》上卷下〈文學(xué)〉~203~
衛(wèi)玠總角時問樂令「夢」,樂云「是想」。衛(wèi)衛(wèi)曰:「形神所不接而夢,豈是想邪?」樂云:「因也。未嘗夢乘車入鼠穴,搗齏啖鐵杵,皆無想無因故也。」
典故
夢乘車
 
乘車鼠穴
 
鼠穴車
 
鼠穴乘車

相關(guān)人物
衛(wèi)玠


《世說新語箋疏》上卷下〈文學(xué)〉~203~
衛(wèi)玠總角時問樂令「夢」,樂云「是想」。衛(wèi)曰:「形神所不接而夢,豈是想邪?」樂云:「因也。未嘗夢乘車入鼠穴,搗齏啖鐵杵,皆無想無因故也?!?/span>
典故 
列子御風(fēng)
 
泠然御風(fēng)
 
列御寇
 
御風(fēng)列
 
列子御
 
御泠然
 
馭風(fēng)仙
 
列子乘風(fēng)
 
御寇風(fēng)
   
列子車
 
御風(fēng)客
  
列生御風(fēng)
 
列御風(fēng)
  
列御至
 
仙寇

相關(guān)人物
列禦寇


《莊子》內(nèi)篇·卷一上《逍遙游》
「夫列子御風(fēng)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固?#183;成玄英疏:「姓列,名禦寇,鄭人也。與鄭繻公同時,師于壺丘子林,著書八卷。得風(fēng)仙之道,乘風(fēng)游行,泠然輕舉,所以稱善也。」《莊列子·黃帝》:「列子師老商氏,友伯高子,盡二子之道,乘風(fēng)而歸?!?/span>
《列子集釋》卷二〈黃帝篇〉~46~
列子師老商氏,友伯高子;進二子之道,乘風(fēng)而歸。尹生聞之,從列子居,數(shù)月不省舍。因間請?zhí)I其術(shù)者,十反而十不告。尹生懟而請辭,列子又不命。尹生退。數(shù)月,意不已,又往從之。列子曰:「汝何去來之頻?」尹生曰:「曩章戴有請于子,子不我告,固有憾于子。今復(fù)脫然,是以又來?!沽凶釉唬骸戈傥嵋匀隇檫_,今汝之鄙至此乎?姬!將告汝所學(xué)于夫子者矣。自吾之事夫子友若人也,年之后,心不敢念是非,口不敢言利害,始得夫子一眄而已。五年之后,心庚念是非,口庚言利害,夫子始一解顏而笑。七年之后,從心之所念,庚無是非;從口之所言,庚無利害,夫子始一引吾并席而坐。九年之后,橫心之所念,橫口之所言,亦不知我之是非利害歟,亦不知彼之是非利害歟;亦不知夫子之為我?guī)?,若人之為我友:?nèi)外進矣。而后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無不同也。心凝形釋,骨肉都融;不覺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隨風(fēng)東西,猶木葉干殼。竟不知風(fēng)乘我邪?我乘風(fēng)乎?今女居先生之門,曾未浹時,而懟憾者再三。女之片體將氣所不受,汝之一節(jié)將地所不載。履虛乘風(fēng),其可幾乎?」尹生甚怍,屏息良久,不敢復(fù)言。

例句

泠然御風(fēng)客,與道自浮沉。 儲嗣宗 送道士

云是淮王宅,風(fēng)為列子車。 劉禹錫 同樂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同用家花車斜四韻)

仙子?xùn)|南秀,泠然善馭風(fēng)。 劉禹錫 尋汪道士不遇

回首望重重,無期挹風(fēng)馭。 李涉 題清溪鬼谷先生舊居

相看話離合,風(fēng)馭忽泠然。 權(quán)德輿 送王煉師赴王屋洞

我無縮地術(shù),君非馭風(fēng)仙。 白居易 效陶潛體詩十六首(并序)之七

何當(dāng)列御寇,去問仙人請。 聶夷中 訪嵩陽道士不遇

方從列子御,更逐浮云歸。 董思恭 詠風(fēng)

長吟想風(fēng)馭,恍若升蓬瀛。 錢起 臥疾答劉道士

還隨躡鳧騎,來訪馭風(fēng)襟。 韓愈 同竇(牟)韋(執(zhí)中)尋劉尊師不遇(以同尋三字為韻。愈分得尋字)

采藥三山罷,乘風(fēng)五日歸。 韓翃 贈張道者

舊事仙人白兔公,掉頭歸去又乘風(fēng)。 韓翃 送齊山人歸長白山

諒無馭風(fēng)術(shù),中路愁虛歸。 鮑溶 感興(第十五句缺一字)

蕭颯御風(fēng)君,魂夢愿相逐。 鮑溶 秋思三首

胡為少君別,風(fēng)馭峨眉陽。 鮑溶 與峨眉山道士期盡日不至

典故   
乘軒寵
  
大夫軒
    
乘軒衛(wèi)鶴
 
衛(wèi)人鶴
 
懿公軒

相關(guān)人物
衛(wèi)懿公


《春秋左傳·閔公二年》
「狄人伐衛(wèi),衛(wèi)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將戰(zhàn),國人受甲者皆曰:『使鶴,鶴實有祿位,余焉能戰(zhàn)!』公與石祁子玦與寧莊子矢使守。曰:『以此贊國擇利而為之?!慌c夫人繡衣曰:『聽于二子?!磺子肿硬疄橛?,黃夷前驅(qū)孔嬰齊殿,及狄人戰(zhàn)于熒澤,衛(wèi)師敗績?!箷x·杜預(yù)注:「軒,大夫車?!?/span>

簡釋

軒鶴:借指空有官爵祿仿而不能當(dāng)事者。唐沈佳期《移禁司刑》:“寵邁乘軒鶴,榮過食稻鳧。”


例句

自隨衛(wèi)侯去,遂入大夫軒。 元稹 和樂天感鶴

華亭失侶鶴,乘軒寵遂終。 孔德紹 賦得華亭鶴

舞鶴乘軒至,游魚擁釣來。 孟浩然 夏日與崔二十一同集衛(wèi)明府宅

卻念乘軒者,拘留不得飛。 張九齡 郡中每晨興輒見群鶴東飛至暮又行列而返哢唳云路甚和樂焉余愧獨處江城常目送此意有所羨遂賦以詩

欲飛還斂翼,詎敢望乘軒。 張眾甫 寄興國池鶴上劉相公

乘軒寧見寵,巢幕更逢危。 李商隱 詠懷寄秘閣舊僚二十六韻

正有乘軒樂,初當(dāng)學(xué)舞時。 李白 賦得鶴送史司馬赴崔相公幕

遷人同衛(wèi)鶴,謬上懿公軒。 李白 贈宣城趙太守悅

誰令力制乘軒鶴,自取機沈在檻猿。 杜牧 聞開江相國宋下世二首之二

軒墀曾寵鶴,畋獵舊非熊。 杜甫 投贈哥舒開府二十韻

臺殿云浮棟,緌纓鶴在軒。 武元衡 夏日陪馮許二侍郎與嚴(yán)秘書游昊天觀覽舊題寄同里楊華州中丞

寵邁乘軒鶴,榮過食稻鳧。 沈佺期 移禁司刑

一飽尚如此,況乘大夫軒。 白居易 感鶴

飽食無所勞,何殊衛(wèi)人鶴。 白居易 觀稼

削玉點漆,乘軒姓丁。 盧綸 和馬郎中畫鶴贊

華亭不相識,衛(wèi)國復(fù)誰知。 竇群 觀畫鶴

謗起乘軒鶴,機沈在檻猿。 許渾 太和初靖恭里感事

在野傅巖君不夢,乘軒衛(wèi)懿鶴何功。 鄭啟 嚴(yán)塘經(jīng)亂書事

顧慚不耕者,微祿同衛(wèi)鶴。 錢起 觀村人牧山田

畫龍俱在葉,寵鶴先居衛(wèi)。 高適 贈別王十七管記

典故
登車攬轡
  
登車孟博
 
范滂澄清
 
相關(guān)人物
范滂


《后漢書》卷六十七〈黨錮列傳·范滂〉~2203~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厲清節(jié),為州里所服,舉孝廉、光祿四行。時冀州饑荒,盜賊群起,乃以滂為清詔使,案察之。滂登車攬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風(fēng)解印綬去。其所舉奏,莫不厭塞眾議。遷光祿勛主事。時陳蕃為光祿勛,滂執(zhí)公儀詣蕃,蕃不止之,滂懷恨,投版棄官而去。郭林宗聞而讓蕃曰:「若范孟博者,豈宜以公禮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無自取不優(yōu)之議也?」蕃乃謝焉。
典故
褚淵落水
 
王儉墜車

相關(guān)人物
王儉
 
褚淵


《南史》卷十九〈謝靈運列傳·謝超宗〉~543~
為人恃才使酒,多所陵忽,在直省常醉。上召見,語及北方事,超宗曰:「虜動來二十年矣,佛出亦無如之何?!挂允x出為南郡王中軍司馬。人問曰:「承有朝命,定是何府?」超宗怨望,答曰:「不知是司馬,為是司驢;既是驢府,政應(yīng)為司驢。」為有司奏,以怨望免,禁錮十年。后司徒褚彥回因送湘州刺史王僧虔,閣道壞,墜水;仆射王儉驚跣下車。超宗拊掌笑曰:「落水三公,墜車仆射。」彥回出水,沾濕狼藉。超宗先在僧虔舫,抗聲曰:「有天道焉,天所不容,地所不受。投畀河伯,河伯不受。」彥回大怒曰:「寒士不遜?!钩谠唬骸覆荒苜u袁、劉得富貴,焉免寒士。」前后言誚,稍布朝野。

例句

王儉墜車,褚淵落水。 李瀚 蒙求

典故
垂車


《風(fēng)俗通義校注》卷五〈十反〉~252~
王利器校注引《白虎通致仕篇》:「臣年七十懸車致仕者,臣以執(zhí)事趨走為職,七十陽道極,耳目不聰明跂踦之屬,是以退老去,避賢者路,所以長廉遠恥也。懸車,示不用也?!?/span>
典故
唇亡
  
唇齒國
 
忌唇齒
  
唇齒類
 
唇齒依
 
唇亡齒枯
 
相關(guān)人物
宮之奇


《史記》卷三十九〈晉世家〉~647~
是歲也,晉復(fù)假道于虞以伐虢。虞之大夫?qū)m之奇諫虞君曰:「晉不可假道也,是且滅虞。」虞君曰:「晉我同姓,不宜伐我?!箤m之奇曰:「太伯、虞仲,太王之子也,太伯亡去,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子也,為文王卿士,其記勛在王室,藏于盟府。將虢是滅,何愛于虞?且虞之親能親于桓、莊之族乎?桓、莊之族何罪,盡滅之。虞之與虢,唇之與齒,唇亡則齒寒?!褂莨宦牐煸S晉。宮之奇以其族去虞。其冬,晉滅虢,虢公丑奔周。還,襲滅虞,虜虞公及其大夫井伯百里奚以媵秦穆姬,而修虞祀。
《春秋左傳正義》卷十二〈僖公·傳五年〉~207~
晉侯復(fù)假道于虞以伐虢。宮之奇諫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啟,寇不可玩,一之謂甚,其可再乎?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
《三國志》卷十二〈魏書·鮑勛傳〉~385~
王師屢征而未有所克者,蓋以吳、蜀唇齒相依,憑阻山水,有難拔之勢故也。

簡釋

唇齒:喻鄰邦或友人。唐杜甫《贈李八秘書別三十韻》:“戰(zhàn)連唇齒國,軍急羽毛書?!?/p>


例句

戰(zhàn)連唇齒國,軍急羽毛書。 杜甫 贈李八秘書別三十韻

不知箭折弓何用,兼恐唇亡齒亦枯。 白居易 哭劉尚書夢得二首

唇齒幸相依,危亡故遠歸。 耿湋 代宋州將淮上乞師

典故
前驅(qū)負(fù)弩
 
負(fù)弩前驅(qū)
  
先驅(qū)負(fù)弩
 
縣令前驅(qū)
 
大弩吏先迎
  
負(fù)矢還
 
馬卿歸故里
 
小人負(fù)弩
 
軺車使蜀

相關(guān)人物
司馬相如


《史記》卷一百一十七〈司馬相如列傳〉~3046~
相如還報。唐蒙已略通夜郎,因通西南夷道,發(fā)巴、蜀、廣漢卒,作者數(shù)萬人。治道二歲,道不成,士卒多物故,費以巨萬計。蜀民及漢用事者多言其不便。是時邛笮之君長聞南夷與漢通,得賞賜多,多欲愿為內(nèi)臣妾,請吏,比南夷。天子問相如,相如曰:「邛、笮、冉、駹者近蜀,道亦易通,秦時嘗通為郡縣,至漢興而罷。今誠復(fù)通,為置郡縣,愈于南夷?!固熳右詾槿唬税菹嗳鐬橹欣蓪?,建節(jié)往使。副使王然于、壺充國、呂越人馳四乘之傳,因巴蜀吏幣物以賂西夷。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縣令負(fù)弩矢先驅(qū),蜀人以為寵。唐·司馬貞《史記索隱》案:「霍去病出擊匈奴,河?xùn)|太守郊迎負(fù)弩。又魏公子救趙擊秦,秦軍解去,平原君負(fù)?矢迎公子于界上。」

例句

無能甘負(fù)弩,不慎在提衡。 劉禹錫 歷陽書事七十韻并引

身負(fù)邦君弩,情紆御史驄。 張九齡 郡江南上別孫侍御

想就安車召,寧期負(fù)矢還。 李商隱 靈仙閣晚眺寄鄆州韋評事

漢庭狗監(jiān)深知己,有日前驅(qū)負(fù)弩歸。 王初 送葉秀才

典故
縞帶銀杯
 
帶隨車
 
縞帶隨車
 
卷隨車帶
 
銀杯縞帶不隨車


《全唐詩》卷三百四十三〈詠雪贈張籍〉
只見縱橫落,寧知遠近來。飄飖還自弄,歷亂竟誰催。座暖銷那怪,池清失可猜。坳中初蓋底,垤處遂成堆。慢有先居后【漫有先居后】,輕多去卻回。度前鋪瓦隴【度前鋪瓦壟】,發(fā)本積墻隈【發(fā)奔積墻隈】。穿細(xì)時雙透,乘危忽半摧。舞深逢坎井,集早值層臺。砧練終宜搗,階紈未暇裁。城寒裝睥睨【城寒妝睥睨】,樹凍裹莓苔。片片勻如剪,紛紛碎若挼【案:奴回切?!?。定非燖鵠鷺,真是屑瓊瑰。緯【案:音徽?!坷E【案:音忽?!坑^朝萼,冥茫矚晚?!沮っ2殨园!俊.?dāng)窗恒凜凜,出戶即皚皚【案:音哀?!?。壓野榮芝菌【潤野榮芝菌】,傾都委貨財。娥嬉華蕩瀁,胥怒浪崔嵬。磧迥疑浮地【磧迥宜浮地】,云平想輾雷。隨車翻縞帶,逐馬散銀杯。萬屋漫汗【案:平聲。】合,千株照曜開。松篁挫抑【松篁遭挫折】【案:愈時蓋以柳澗事下遷。此寄意于時宰也?!?,糞壤獲饒培。隔絕門庭遽【隔絕門庭邃】,擠排陛級才【擠排階級才】。豈堪裨岳鎮(zhèn),強欲效鹽梅。隱匿瑕疵盡,包羅委瑣該。誤雞宵呃喔,驚雀暗裴回。浩浩過三暮,悠悠匝九垓。鯨鯢陸死骨,玉石火炎灰。厚慮填溟壑,高愁?【案:音致?!慷房?。日輪埋欲側(cè),坤軸壓將頹。岸類長蛇攪【堰似長蛇攪】【岸類長蛇擾】【堰似長蛇擾】,陵猶巨象豗。水官夸杰黠,木氣怯胚胎。著地?zé)o由卷,連天不易推。龍魚冷蜇苦,虎豹餓號哀。巧借奢華便【巧借奢豪便】,專繩困約災(zāi)。威貪陵布被【威貪凌布被】,光肯離金罍。賞玩捐他事,歌謠放我才。狂教詩硉矹,興與酒陪鰓。惟子能諳耳【惟子誰諳耳】,諸人得語哉。助留風(fēng)作黨,勸坐火為媒。雕刻文刀利,搜求智網(wǎng)恢。莫煩相屬和,傳示及提孩。
典故 
臨邛客
  
當(dāng)壚人
 
相如滌器
 
卓氏壚
 
滌器當(dāng)壚
 
典千金裘
 
當(dāng)壚賣酒
 
典征裘
 
文君取酒金
 
卓家壚
 
卓女當(dāng)壚
 
酒壚身世
 
相如窮
 
成都貰酒
  
混傭保
 
臨邛沽酒客
 
臨邛美酒
 
臨邛問酒壚
 
賣車騎
 
拋犢褲
 
貧賣相如騎
 
貰酒成都
 
相如裘
 
卓氏杯
  
當(dāng)壚卓文君
 
酒壚風(fēng)流
 
酒濃何暇卓文君
 
臨邛酒客
 
馬卿滌器
 
文君當(dāng)爐
 
文言當(dāng)壚
 
相如犢鼻褲
 
相如壚邊
 
相如蓬門

相關(guān)人物
卓文君
 
司馬相如


《漢書》卷五十七上〈司馬相如列傳〉~2530~
臨邛多富人,卓王孫僮客八百人,程鄭亦數(shù)百人,乃相謂曰:「令有貴客,為具召之。并召令?!沽罴戎粒渴峡鸵园贁?shù),至日中請司馬長卿,長卿謝病不能臨。臨?令不敢嘗食,身自迎相如,相如為不得已而強往,一坐盡傾。酒酣,臨邛令前奏琴曰:「竊聞長卿好之,愿以自娛?!瓜嗳甾o謝,為鼓一再行。是時,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繆與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時從車騎,雍容閒雅,甚都。及飲卓氏弄琴,文君竊從戶窺,心說而好之,恐不得當(dāng)也。既罷,相如乃令侍人重賜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與馳歸成都。家徒四壁立。卓王孫大怒曰:「女不材,我不忍殺,一錢不分也!」人或謂王孫,王孫終不聽。文君久之不樂,謂長卿曰:「弟俱如臨邛,從昆弟假貸,猶足以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與俱之臨邛,盡賣車騎,買酒舍,乃令文君當(dāng)盧。相如身自著犢鼻裈,與庸保雜作,滌器于市中。卓王孫恥之,為杜門不出。
《史記》卷一百一十七〈司馬相如列傳〉
是時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繆與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臨邛,從車騎,雍容閒雅甚都;及飲卓氏,弄琴,文君竊從戶窺之,心悅而好之,恐不得當(dāng)也。既罷,相如乃使人重賜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與馳歸成都。家居徒四壁立。卓王孫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殺,不分一錢也?!谷嘶蛑^王孫,王孫終不聽。文君久之不樂,曰:「長卿第俱如臨邛,從昆弟假貸猶足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與俱之臨邛,盡賣其車騎,買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當(dāng)爐。相如身自著犢鼻裈,與保庸雜作,滌器于市中。

簡釋

文君酒:詠酒或情愛。唐李百藥《少年行》:“始酌文君酒,新吹弄玉蕭?!?/p>

貰酒成都:詠人性情豪放,不惜以珍寶換取豪飲。唐駱賓王《艷情代郭氏贈盧照鄰》:“擲果河陽君有分,貰酒成都妾亦然?!?/p>


例句

樓下當(dāng)壚稱卓女,樓頭伴客名莫愁。 元稹 西涼伎

萊子真為少,相如未免窮。 孟郊 贈轉(zhuǎn)運陸中丞

成都滯游地,酒客須醉殺。莫戀卓家壚,相如已屑屑。 張祜 送蜀客

相如解作長門賦,卻用文君取酒金。 李商隱 戲題友人壁

美酒成都堪送老,當(dāng)壚仍是卓文君。 李商隱 杜工部蜀中離席

卜肆至今多寂寞,酒壚從古擅風(fēng)流。 李商隱 送崔玨往西川

嘉禎果中君平卜,賀喜須斟卓氏杯。 李搏 賀裴廷裕蜀中登第詩

始酌文君酒,新吹弄玉簫。 李百藥 少年行

為報長卿休滌器,漢家思見茂陵書。 李端 重送鄭宥歸蜀因寄何兆

相如逸才親滌器,子云識字終投閣。 杜甫 醉時歌

曾見當(dāng)壚一個人,入時裝束好腰身。 段成式 嘲飛卿七首

應(yīng)訝臨邛沽酒客,逢時還作漢公卿。 汪遵 升仙橋

卓氏壚前金線柳,隋家堤畔錦帆風(fēng)。 溫庭筠 題城南杜邠公林亭

唯見相如宅,蓬門度歲華。 皇甫冉 長安路

數(shù)枝艷拂文君酒,半里紅敧宋玉墻。 羅隱 桃花

漢浦蔑聞虛解佩,臨邛焉用枉當(dāng)壚。 薛能 贈歌者

酒醲花一樹,何暇卓文君。 許渾 春醉

典故
蹈前車
 
覆前車
 
前覆轍
   

《荀子·成相篇》~579~
患難哉!阪為先,圣知不用愚者謀。前車已覆,后未知更,何覺時?不覺悟,不知苦,迷惑失指易上下。中不上達,蒙掩耳目塞門戶。
《韓詩外傳》卷五~26~
鄙語曰:「不知為吏,視已成事?!够蛟唬骸盖败嚫?,后車不誡,是以后車覆也?!构氏闹酝稣摺⒍鬄橹?,殷之所以亡者、而周為之。故殷可以鑒于夏,而周可以鑒于殷。詩曰:「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span>

例句

瑤臺既滅夏,瓊室復(fù)隕湯。覆車世不悟,秦氏興阿房。 吳筠 覽古十四首之三

覆車雖在前,潤屋何曾懼。 王貞白 洛陽道

已看覆前車,未見易后輪。 薛據(jù) 古興

后車寧見前車覆,今日難忘昨日憂。 鄭谷 渭陽樓閑望

誰將覆轍詢長策,愿把棼絲屬老成。 韓偓 有矚

典故
登車泣貴嬪

相關(guān)人物
司馬衍(晉成帝)
 
蘇峻


《晉書》卷七《成帝紀(jì)》
(東晉成帝咸和三年)五月乙未,(蘇)峻逼遷天子于石頭,帝哀泣升車,宮中慟哭。

例句

奪馬悲公主,登車泣貴嬪。 杜甫 傷春五首之四

典故 
牘三千
 
公車?yán)?/div> 
東方牘
 
漢庭三千牘


《史記》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傳〉~3205~
武帝時,齊人有東方生名朔,以好古傳書,愛經(jīng)術(shù),多所博觀外家之語。朔初入長安,至公車上書,凡用三千奏牘。公車令兩人共持舉其書,僅然能勝之。人主從上方讀之,止,輒乙其處,讀之二月乃盡。詔拜以為郎,常在側(cè)侍中。

《三國志》卷四十七〈吳書·吳主權(quán)傳〉~22~
是歲,劉備帥軍來伐,至巫山、秭歸,使使誘導(dǎo)武陵蠻夷,假與印傳,許之封賞。于是諸縣及五溪民皆反為蜀。權(quán)以陸遜為督,督朱然、潘璋等以拒之。遣都尉趙咨使魏。魏帝問曰:「吳王何等主也?」咨對曰:「聰明仁智,雄略之主也?!沟蹎柶錉?,咨曰:「納魯肅于凡品,是其聰也;拔呂蒙于行陳,是其明也;獲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荊州而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據(jù)三州虎視于天下,是其雄也;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鼓铣?#183;裴松之注引《吳書》曰:「咨字德度,南陽人,博聞多識,應(yīng)對辯捷,權(quán)為吳王,擢中大夫,使魏。魏文帝善之,嘲咨曰:『吳王頗知學(xué)乎?』答曰:『吳王浮江萬艘,帶甲百萬,任賢使能,志存經(jīng)略,雖有馀閒,博覽書傳歷史,藉采奇異,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坏墼唬骸簠强烧鞑??』咨對曰:『大國有征伐之兵,小國有備禦之固。』又曰:『吳難魏不?』咨曰:『帶甲百萬,江、漢為池,何難之有?』又曰:『吳如大夫者幾人?』咨曰:『聰明特達者八九十人,如臣之比,車載斗量,不可勝數(shù)?!蛔深l載使北,魏人敬異。權(quán)聞而嘉之,拜騎都尉。咨言曰:『觀北方終不能守盟,今日之計,朝廷承漢四百之際,應(yīng)東南之運,宜改年號,正服色,以應(yīng)天順民。』權(quán)納之?!?/span>
《漢語大詞典》:乘車入鼠穴(乘車入鼠穴)
比喻情理中所無之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xué):“未嘗夢乘車入鼠穴,擣齏噉鉄杵,皆無想無因故也?!?/div>
《漢語大詞典》:乘風(fēng)(乘風(fēng))
(1).駕著風(fēng);憑借風(fēng)力。列子·黃帝:“ 列子 師 老商氏 ,友 伯高子 ,進二子之道,乘風(fēng)而歸。” 宋 蘇軾 《潮州修韓文公廟記》:“天孫為織云錦裳,飄然乘風(fēng)來帝旁?!?陳毅 《六國之行》詩:“萬里西行急,乘風(fēng)御太空?!?br />(2).猶趁勢。后漢書·宗室四王三侯傳贊:“ 齊武 沉雄,義戈乘風(fēng)?!?span id="h3sm2ys" class="book">《晉書·桓彝傳》:“一舉乘風(fēng),掃清氛穢。”
(3).海鳥名。古時懸鐘的架子多作此鳥形,故亦借指懸鐘的架子。急就篇卷二:“乘風(fēng)縣鐘華洞樂?!?顏師古 注:“乘風(fēng)一名爰居,一名雜縣,蓋海鳥也。言為乘風(fēng)之狀,作簨簴以懸鐘。”文選·潘岳〈西征賦〉:“洪鐘頓於毀廟,乘風(fēng)廢而弗縣?!?呂延濟 注:“乘風(fēng),懸鐘格?!?/div>
《國語辭典》:御風(fēng)(御風(fēng))  拼音:yù fēng
乘風(fēng)。《莊子。逍遙游》:「夫列子御風(fēng)而行,泠然善也。」宋。蘇軾〈赤壁賦〉:「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div>
《漢語大詞典》:風(fēng)馭
指古代神話傳說中由風(fēng)駕馭的神車。 唐 呂巖 《雨中花》詞:“風(fēng)馭云軿不散,碧桃紫柰常新。” 宋 蘇軾 《用前韻答西掖諸公見和》:“風(fēng)馭賓天云雨隔,孤臣忍淚肝腸痛?!?趙次公 注:“《列子》:‘御風(fēng)而行?!炙^風(fēng)馬云車也。”《宋史·樂志七》:“風(fēng)馭云旗,聿來歆止?!?/div>
分類:駕馭神車
《國語辭典》:馭氣(馭氣)  拼音:yù qì
乘風(fēng)而行。唐。陳鴻《長恨傳》:「又能游神馭氣,出天界,沒地府以求之,不見?!挂沧鳌赣鶜狻?。
《漢語大詞典》:馭風(fēng)(馭風(fēng))
(1).猶乘風(fēng)。文選·謝莊〈宋孝武宣貴妃誄〉:“響乘氣兮蘭馭風(fēng),德有遠兮聲無窮?!?李周翰 注:“言貴妃德響若蘭氣馭風(fēng)遠去而芳香無窮也?!?br />(2).謂仙道御風(fēng)而行。 唐 劉禹錫 《尋汪道士不遇》詩:“仙子?xùn)|南秀,泠然善馭風(fēng)。” 唐 盧鴻一 《倒景臺》詩序:“可以邀馭風(fēng)之客,會絶塵之子,超逸真,盪遐襟?!?br />(3).形容飄然自得。 清 戴名世 《梅文常稿序》:“吾讀公諸子之文,凌云馭風(fēng),飄飄乎莫不瀟灑而自得也?!眳⒁姟?御風(fēng) ”。
《國語辭典》:御風(fēng)(御風(fēng))  拼音:yù fēng
乘風(fēng)?!肚f子。逍遙游》:「夫列子御風(fēng)而行,泠然善也?!顾巍LK軾〈赤壁賦〉:「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div>
《國語辭典》:乘軒(乘軒)  拼音:chéng xuān
乘坐大夫的車,后亦泛指做官。《左傳。閔公二年》:「衛(wèi)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晉。杜預(yù)。注:「軒,大夫車?!鼓铣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1572' target='_blank'>鮑照 〈擬古詩〉八首之六:「不謂乘軒意,伏櫪還至今?!?/div>
《國語辭典》:乘軒鶴(乘軒鶴)  拼音:chéng xuān hè
春秋時衛(wèi)懿公非常喜愛鶴,讓鶴乘坐大夫坐的車。典出《左傳。閔公二年》。后用以比喻無功受祿的人。宋。王禹偁 閣下詠懷詩:「官清自比乘軒鶴,心小還同畏網(wǎng)魚?!?/div>
《漢語大詞典》:寵鶴(寵鶴)
春秋 時, 衛(wèi)懿公 喜歡養(yǎng)鶴,外出時連鶴也乘軒。當(dāng)要和敵人打仗時,兵士們說,平日待鶴那么好,叫鶴去打吧! 衛(wèi)國 終于被滅。事見左傳·閔公二年。后以“寵鶴”比喻受帝王寵愛濫居祿位者。 唐 高適 《贈別王十七管記》詩:“遙飛絶 漢 書,已筑 長安 第。畫龍俱在 葉 ,寵鶴先居 衛(wèi) ?!?唐 杜甫 《投贈哥舒開府翰二十韻》:“受命邊沙遠,歸來御席同。軒墀曾寵鶴,畋獵舊非熊?!?/div>
《漢語大詞典》:衛(wèi)鶴(衛(wèi)鶴)
左傳·閔公二年:“冬十二月, 狄 人伐 衛(wèi) 。 衛(wèi)懿公 好鶴,鶴有乘軒者。將戰(zhàn),國人受甲者皆曰:‘使鶴,鶴實有祿位,余焉能戰(zhàn)!’”后因以“衛(wèi)鶴”為濫叨封爵之典。 唐 錢起 《觀村人牧山田》詩:“顧慚不耕者,微祿同 衛(wèi) 鶴?!?明 王志堅 《表異錄·職官》:“ 齊 鷄開府, 衛(wèi) 鶴乘軒,言濫爵也?!?/div>
分類:封爵
《漢語大詞典》:軒鶴(軒鶴)
(1).乘軒的鶴。喻寵幸的人。典出左傳·閔公二年:“ 衛(wèi)懿公 好鶴,鶴有乘軒者?!?唐 白居易 《幽居早秋閑詠》:“軒鶴留何用?泉魚放不還。誰人知此味?臨老十年間?!?br />(2).乘軒的鶴。喻特立不同凡響的人。 唐 韓愈 《醉贈張秘書》詩:“ 張籍 學(xué)古淡,軒鶴避雞羣?!?錢仲聯(lián) 集釋引 朱熹 《考異》:“此言 張籍 學(xué)古淡而不騖於綺靡,如以乘軒之鶴而反避雞群也。”
《漢語大詞典》:鶴乘車(鶴乘車)
同“ 鶴乘軒 ”。 宋 陸游 《自詒》詩之二:“強欲入城還自笑,世間那有鶴乘車?”
《國語辭典》:鶴乘軒(鶴乘軒)  拼音:hè chéng xuān
軒,古代大夫以上乘坐的車駕。鶴乘軒指衛(wèi)懿公好鶴,故鶴偶而得以乘軒的故事。見《左傳。閔公二年》。后比喻僥倖得到祿位的自謙詞。
分類:祿位不該
《漢語大詞典》:鶴軒(鶴軒)
(1).左傳·閔公二年:“ 衞懿公 好鶴,鶴有乘軒者。將戰(zhàn),國人受甲者皆曰:‘使鶴!鶴實有祿位,余焉能戰(zhàn)?’”后因以“鶴軒”比喻濫廁祿位者。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五:“仕而有愧,鶴軒虎冠也。”
(2).指仙車。 清 黃仁 《水龍吟·吊陳蓮峰提督化成陣歿吳淞口》詞:“鼉梁乍駕,鶴軒何處?沙蟲爭避,大樹思公?!?/div>
分類:仙車祿位
《國語辭典》:澄清  拼音:dèng qīng
沉淀雜質(zhì),使其清澈。宋。蘇軾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詩:「云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div>
《國語辭典》:澄清  拼音:chéng qīng
1.清澈、清亮?!洞笏涡瓦z事。利集》:「至是見野水澄清,四人方掬水洗面灌滌,相視哽咽不勝?!埂度龂萘x》第一四回:「呂布到城下時,恰才四更,月色澄清,城上更不知覺。」
2.平定禍亂,恢復(fù)秩序。宋。文及翁 賀新郎。一勺西湖水詞:「余生自負(fù)澄清志,更有誰,磻溪未遇,傅巖未起?!?br />3.弄清楚明白。晉。袁宏《后漢紀(jì)》卷二一:「陛下不復(fù)澄清善惡,俱與忠臣尚書令尹勛等并時顯封,使朱紫不別,粉墨雜糅?!?/div>
《國語辭典》:攬轡澄清(攬轡澄清)  拼音:lǎn pèi chéng qīng
語本《后漢書。卷六七。黨錮列傳。范滂》:「滂登車攬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怪赋吻謇糁危捕ㄌ煜碌暮暝??!杜f唐書。卷八九。列傳。姚璹》:「果能攬轡澄清,下車整肅。吏不敢犯,奸無所容,前后糾擿,蓋非一緒?!?/div>
《國語辭典》:唇亡齒寒(脣亡齒寒)  拼音:chún wáng chǐ hán
嘴唇?jīng)]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比喻關(guān)系密切,休戚相關(guān)?!蹲髠鳌Y夜迥辍罚骸篙o車相依,唇亡齒寒。」《三國演義》第一九回:「明上今不相救,恐唇亡齒寒,亦非明上之福也?!?/div>
《國語辭典》:唇齒(脣齒)  拼音:chún chǐ
1.嘴唇與牙齒。《文選。陸機。文賦》:「思風(fēng)發(fā)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齒。」
2.比喻關(guān)系密切?!段倪x。孫楚。為石仲容與孫皓書》:「外失輔車唇齒之援,內(nèi)有毛羽零落之漸?!乖?。關(guān)漢卿《單刀會》第四折:「孫劉結(jié)親,以為唇齒,兩國正好和諧?!?br />3.議論或搬弄是非?!督鹌棵贰返谄甙嘶兀骸笐阎鴤€臨月身子,只管往人家撞來撞去的,交人家唇齒!」
《漢語大詞典》:輔車(輔車)
頰輔與牙床。一說車夾木與車輿。比喻事物互為依存的利害關(guān)系。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與丞相 陸遜 書曰:‘ 楊敬叔 傳述清論,以為方今人物彫盡,守德業(yè)者不能復(fù)幾,宜相左右,更為輔車,上熙國事,下相珍惜。’” 南朝 宋 鮑照 《河清頌》:“垂光九野,騰響四避,輔車鼎足,槃石虎牙,世匹 周 室,基永 漢 家?!?唐 李德裕 《上尊號玉冊文》:“內(nèi)嚴(yán)體貌,增堂陛之峻;外絶締交,去輔車之勢?!?章炳麟 《印度中興之望》:“嗚呼!東方文明之國,犖犖大者,獨吾與 印度 耳。言其親也,則如肺腑,察其勢也,則若輔車,不相互抱持而起,終無以屏蔽 亞洲 ?!?/div>
《國語辭典》:負(fù)弩(負(fù)弩)  拼音:fù nǔ
古時上級長官來訪時,下級官吏背負(fù)弩矢在前引導(dǎo)以示尊敬。南朝陳。徐陵與王僧辯書〉:「郡將州司,郊迎負(fù)弩?!顾?。蘇軾訴衷情。錢塘風(fēng)景古今奇〉詞:「錢塘風(fēng)景古今奇,太守例能詩,先驅(qū)負(fù)弩何在,心已誓江西。」
《漢語大詞典》:負(fù)矢(負(fù)矢)
(1).中箭;帶箭。國語·吳語:“譬如羣獸然,一個負(fù)矢,將百羣皆奔?!?清 毛奇齡 《遍閱虎圈諸獸和高陽相公》:“鴉翎習(xí)習(xí)負(fù)矢飛,雞斯之乘歸林支?!?br />(2).背著箭囊。后漢書·鄭太傳:“婦女猶戴戟操矛,挾弓負(fù)矢,況其壯勇之士,以當(dāng)妄戰(zhàn)之人乎!”
(3).猶負(fù)弩。古代恭迎尊長之禮。 唐 李商隱 《靈仙閣晚眺寄鄆州韋評事》詩:“想就安車召,寧期負(fù)矢還。” 明 孫柚 《琴心記·牛酒交歡》:“縣令不勞負(fù)矢,俱到驛中相見?!眳⒁姟?負(fù)弩 ”。
《國語辭典》:負(fù)弩(負(fù)弩)  拼音:fù nǔ
古時上級長官來訪時,下級官吏背負(fù)弩矢在前引導(dǎo)以示尊敬。南朝陳。徐陵與王僧辯書〉:「郡將州司,郊迎負(fù)弩。」宋。蘇軾訴衷情。錢塘風(fēng)景古今奇〉詞:「錢塘風(fēng)景古今奇,太守例能詩,先驅(qū)負(fù)弩何在,心已誓江西?!?/div>
《漢語大詞典》:卓女
指 漢 卓文君 。 前蜀 牛嶠 《女冠子》詞之二:“ 錦江 煙水, 卓 女燒春濃美?!?柳亞子 《題大覺鄉(xiāng)居百絕》詩:“南冠岸獄泣 鐘儀 , 卓 女壚頭酒一巵。”
分類:卓文君
《漢語大詞典》:文君酒
漢 辭賦家 司馬相如 以琴挑逗富商 卓王孫 新寡的女兒 卓文君 , 文君 私奔,與 相如 在 臨邛 賣酒。 卓文君 當(dāng)壚, 司馬相如 圍一條犢鼻褌洗酒器。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后以“文君酒”、“文君壚”為年輕女子當(dāng)壚賣酒的典故。 唐 李百藥 《少年行》:“始酌 文君 酒,新吹 弄玉 簫。” 宋 陸游 《寺前月夜醉中戲作》詩:“此酒定從何處得,判知不是 文君 壚。”
《國語辭典》:滌器(滌器)  拼音:dí qì
洗滌杯盤碗碟等器物。明。朱權(quán)《卓文君》第三折:「生紐得相如滌器,強教他卓氏當(dāng)壚。」
《國語辭典》:當(dāng)壚(當(dāng)壚)  拼音:dāng lú
賣酒。漢。辛延年羽林郎〉:「胡姬年十五,春日獨當(dāng)壚?!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32277' target='_blank'>賀鑄 〈小梅花。縛虎手〉詞:「笑嫣然,舞翩然,當(dāng)壚秦女十五語如弦?!挂沧鳌府?dāng)盧」、「當(dāng)壚」。
《國語辭典》:當(dāng)壚(當(dāng)罏)  拼音:dāng lú
坐在酒壚前賣酒。明。朱權(quán)《卓文君》第三折:「生紐得相如滌器,強教他卓氏當(dāng)壚?!挂沧鳌府?dāng)盧」、「當(dāng)壚」。
《國語辭典》:前車之鑒(前車之鑑)  拼音:qián jū zhī jiàn
比喻可以作為后人借鏡的失敗經(jīng)驗或教訓(xùn)。如:「把上次失敗當(dāng)作前車之鑒,你就可以有更多成功的機會了?!?/div>
《國語辭典》:前車之鑒(前車之鑒)  拼音:qián jū zhī jiàn
前人的失敗,可作為后人的借鏡。參見「前車覆,后車戒」條?!剁R花緣》第九八回:「武五思命人把陽衍、章芹、文萁、文菘四個尸首送到文營,并勸文蕓、章葒『早早收兵;若再執(zhí)迷不醒,這四人就是前車之鑒?!弧埂段拿餍∈贰返谒陌嘶兀骸笩o奈經(jīng)辦的人,一再失信于民,遂令全國民心渙散,以后再要籌款,人人有前車之鑒,不得不視為畏途?!?/div>
《國語辭典》:覆車(覆車)  拼音:fù chē
1.翻車。比喻事情敗壞?!吨芏Y。冬官考工記。辀人》:「既克其登,其覆車也必易?!埂妒酚洝>砥咭?。樗里子甘茂列傳。甘茂》:「禽困覆車,公破韓,辱公仲,公仲收國復(fù)事秦,自以為必可以封?!鼓铣?。裴骃。集解:「譬禽獸得困急,猶能抵觸傾覆人車?!箷x。潘岳西征賦〉:「酒池鑒于商辛,追覆車而不寤?!?br />2.比喻失敗的教訓(xùn)。《后漢書。卷四八。楊李翟應(yīng)霍爰徐列傳。翟酺》:「然祿去公室,政移私門,覆車重尋,寧無摧折?!顾?。司馬光 三月晦日登豐州故城詩:「滿川戰(zhàn)骨知誰罪,深屬來人戒覆車?!?br />3.捕鳥工具?!稜栄拧a屍鳌罚骸噶J,覆車也?!箷x。郭璞。注:「今之翻車也,有兩轅,中施罥以捕鳥?!埂墩f郛。卷一○七。解鳥語經(jīng)》引三國吳。謝承《后漢書》:「宣謂吏曰:『前有覆車,此雀相隨欲往食?!恍袛?shù)里,果有覆車?!?/div>
《國語辭典》:覆轍(覆轍)  拼音:fù chè
翻過車的道路。比喻曾經(jīng)失敗的做法,足為后人鑒戒。如:「重蹈覆轍」?!洞笏涡瓦z事。貞集》:「寇迫而不徹?山,恐妨行樂。此宣和之覆轍可戒也?!?/div>
《漢語大詞典》:三千牘(三千牘)
史記·滑稽列傳:“ 朔 ( 東方朔 )初入 長安 ,至公車上書,凡用三千奏牘?!焙笥靡灾赶蚧实圻M呈的長篇奏疏。三千,極言其多。 宋 蘇軾 《次韻子由送千之姪》:“閉門試草三千牘,仄席求人少似今?!?金 元好問 《帝城》詩之一:“悠悠未了三千牘,碌碌翻隨十九人?!?/div>
《國語辭典》:斗量車載(斗量車載)  拼音:dǒu liáng chē zài
比喻數(shù)量極多。宋。辛棄疾〈玉樓春。君如九醞臺黏盞〉詞:「向來珠履簪人,頗覺斗量車載滿?!挂沧鳌杠囕d斗量」。
分類:數(shù)量
《國語辭典》:車載斗量(車載斗量)  拼音:chē zài dǒu liáng
用車裝載,以斗來量。形容數(shù)量很多?!度龂?。卷四七。吳書。吳主權(quán)傳》裴松之注引《吳書》:「聰明特達者八、九十人,如臣之比,車載斗量,不可勝數(shù)?!埂段拿餍∈贰返谖濉鸹兀骸敢幌胍菃味⑽牡?,只要到上海去找一找,定然車載斗量?!挂沧鳌付妨寇囕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