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661,分111頁顯示  上一頁  100  101  102  103  104  106  107  108  109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束馬懸車
束馬縣車
睡車
水車荷蓋
手搖車
手推車
手出糧車
熟路輕車
首車
書同文,車同軌
戎車常服
賽車
灑水車
瑞車
瑞應(yīng)車
《國語辭典》:束馬懸車(束馬懸車)  拼音:shù mǎ xuán chē
裹纏馬腳,綁牢車子,以防走在顛簸路時散落滑倒。形容山路險隘難行?!豆茏?。封襌》:「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馬懸車,上卑耳之山。」《晉書。卷三四。羊祜傳》:「蜀之為國,非不險也,高山尋云霓,深谷肆無景,束馬懸車,然后得濟,皆言一夫荷戟,千人莫當(dāng)?!?/div>
《漢語大詞典》:束馬縣車(束馬縣車)
見“ 束馬懸車 ”。
《國語辭典》:束馬懸車(束馬懸車)  拼音:shù mǎ xuán chē
裹纏馬腳,綁牢車子,以防走在顛簸路時散落滑倒。形容山路險隘難行?!豆茏?。封襌》:「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馬懸車,上卑耳之山?!埂稌x書。卷三四。羊祜傳》:「蜀之為國,非不險也,高山尋云霓,深谷肆無景,束馬懸車,然后得濟,皆言一夫荷戟,千人莫當(dāng)?!?/div>
《漢語大詞典》:睡車(睡車)
指嬰兒用的搖籃之類。 明 李詡戒庵老人漫筆·搖籃:“今人眠小兒竹籃,名搖籃。 郭晟 《家塾事親》曰:‘古人製小兒睡車,曰搖車,以兒搖則睡故也?!w搖車即搖籃?!?/div>
分類:嬰兒
《分類字錦》:水車荷蓋(水車荷蓋)
楚辭》:乘水車兮荷蓋,駕兩龍兮驂螭。注:言河伯以水為車,驂駕螭龍而戲游也。
分類:
《漢語大詞典》:手搖車(手搖車)
(1).鐵路上遇到事故,臨時使用的小型交通工具。 郭沫若 《涂家埠》五:“要去,就只好乘手搖車,但保不定能夠到達……手搖車是種正方形的木板車,下面四個滾子放在鐵軌上,上面橫置著一把固定的有靠背的長椅,可以并坐三兩個人。搖車的人站在椅背后,搖著兩邊的發(fā)動機,車子便自然滾動起來?!?br />(2).下肢殘廢的人坐著用手搖動車輪行路的交通工具。
《國語辭典》:手推車(手推車)  拼音:shǒu tuī chē
用手推動的車子。也稱為「推車」。
《分類字錦》:手出糧車(手出糧車)
金史·富察世杰傳》:為人多力,能以拳擊四歲牛,折脅死之。有糧車陷淖中,七牛挽不能出,世杰手挽出之。
分類:
《國語辭典》:熟路輕車(熟路輕車)  拼音:shú lù qīng jū
駕駛輕便的車子走在熟習(xí)的道路上。比喻非常容易。參見「輕車熟路」條。明。許自昌《水滸記》第一九出:「一任恁地網(wǎng)天羅,怎禁俺熟路輕車?!?/div>
《國語辭典》:熟路輕轍(熟路輕轍)  拼音:shú lù qīng chè
駕駛輕便的車輛走在熟習(xí)的道路上。比喻非常容易。宋。張矩 摸魚兒。猛思量懶窩初度詞:「君看取,世道羊腸屈摺。依然熟路輕轍?!?/div>
《國語辭典》:首車(首車)  拼音:shǒu chē
按時刻、班次發(fā)出的第一班車。
《漢語大詞典》:書同文,車同軌(書同文,車同軌)
語出禮記·中庸:“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敝^車軌相同,文字相同。形容天下統(tǒng)一。 晉 干寶 《晉紀(jì)總論》:“ 太康 之中,天下書同文,車同軌,牛馬被野,餘糧棲畝,行旅草舍,外閭不閉,民相遇者如親,其匱乏者取資於道路,故于時有‘天下無窮人’之諺?!?/div>
《分類字錦》:戎車常服(戎車常服)
》:四牡骙骙,載是常服。鄭箋:戎車之常服,韋弁服也。
分類:
《國語辭典》:賽車(賽車)  拼音:sài chē
1.一種用于長距離競賽的車子。特色為車型輕巧、車身低、速度快。也稱為「跑車」。
2.一種駕車比賽的運動。人駕車,以車速的快慢決定勝負(fù)。
《國語辭典》:灑水車(灑水車)  拼音:sǎ shuǐ chē
把水灑在路上,防止塵土飛揚的車輛。
《漢語大詞典》:瑞車(瑞車)
即瑞應(yīng)車。南齊書·輿服志:“ 殷 有瑞車,山車垂句是也?!?span id="h517tq0" class="book">《漢書·禮樂志》“象載瑜,白集西” 唐 顏師古 注:“瑜,美貌也。言此瑞車瑜然色白而出西方也?!眳⒁姟?山車 ”、“ 瑞應(yīng)車 ”。
《漢語大詞典》:瑞應(yīng)車(瑞應(yīng)車)
象征祥瑞之車。《漢書·禮樂志》“象載瑜” 唐 顏師古 注:“象載,象輿也。山出象輿,瑞應(yīng)車也?!?宋 洪邁 容齋三筆·象載瑜:“《景星》章云:‘象載昭庭’……按樂章詞意,正指瑞應(yīng)車,言昭列於庭下耳?!眳⒁姟?山車 ”。
《漢語大詞典》:山車(山車)
(1).傳說帝王有德,天下太平,則山車出現(xiàn),古代以為祥瑞之物。《禮記·禮運》“山出器車” 孔穎達 疏引《禮緯斗威儀》:“‘其政大平,山車垂鉤?!⒃疲骸杰嚕匀恢?;垂鉤,不揉治而自圓曲?!?span id="jwjb2ia" class="book">《太平御覽》卷七七三引《孝經(jīng)援神契》:“ 虞舜 德盛於山陵,故山車出。山者,自然之物也,山藏之精。”《后漢書·輿服志上》:“ 秦 并天下,閲三代之禮,或曰 殷 瑞山車,金根之色?!?劉昭 注:“ 殷 人以為大路,於是 始皇 作金根之車。 殷 曰(乘)﹝桑﹞根, 秦 改曰金根?!?晉 王嘉 拾遺記·軒轅黃帝:“﹝ 軒轅黃帝 ﹞泛河沉璧,有澤馬羣鳴,山車滿野?!?span id="gz1ankm" class="book">《宋書·符瑞志下》:“山車者,山藏之精也。不藏金玉,山澤以時,通山海之饒,以給天下,則山成其車。”隋書·禮儀志五:“玉輅,禋祀所用……昔 成湯 用而郊祀,因有山車之瑞,亦謂桑根車?!?br />(2).一種有棚的車。資治通鑒·唐肅宗至德元年:“初,上皇每酺宴,先設(shè)太常雅樂坐部、立部,繼以鼓吹、胡樂、教坊、府縣散樂、雜戲,又以山車、陸船載樂往來?!?胡三省 注:“山車者,車上施棚閣,加以綵繒,為山林之狀。”宋史·禮志十六:“是歲,東封 泰山 ,所過州府,上御子城門樓,設(shè)山車、綵船載樂,從臣侍坐,本州父老、進奉使、蕃客悉預(yù)?!?/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