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661,分111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回車
懸車
登車
屬車
高車
車轍
安車
隨車
使車
單車
軒車
后車
鹽車
征車
小車
《國語辭典》:回車(迴車)  拼音:huí chē
行駛中的車輛,向行進(jìn)方向作一百八十度的回轉(zhuǎn)。在快速公路或交通擁擠路段,通常均禁止回車。
《漢語大詞典》:懸車(懸車)
(1).形容險阻。 唐 杜甫 《提封》詩:“借問懸車守,何如儉德臨?!?仇兆鰲 注:“即所謂在德不在險?!眳⒁姟?懸車束馬 ”。
(2).古代記時的名稱。指黃昏前一段時間。《淮南子·天文訓(xùn)》作“縣車”。 三國 魏 繆襲《挽歌詩》:“白日入 虞淵 ,懸車息駟馬?!?明 何景明 《古冢賦》:“哀懸車之莫察兮,怨脩夜之不晨?!?br />(3).致仕。古人一般至七十歲辭官家居,廢車不用,故云。 漢 班固 《白虎通·致仕》:“臣年七十懸車致仕者,臣以執(zhí)事趨走為職,七十陽道極,耳目不聰明,跂踦之屬,是以退老去避賢者……懸車,示不用也。”舊唐書·李百藥傳:“及懸車告老,怡然自得。” 清 方文 《蕭先生六十》詩:“華簪曾佐大長秋,六十懸車未白頭?!?br />(4).借指七十歲。周書·韋孝寬傳:“ 孝寬 每以年迫懸車,屢請致仕。”
(5).指隱居不仕。后漢書·陳寔傳:“時三公每缺,議者歸之,累見徵命,遂不起,閉門懸車,棲遲養(yǎng)老。” 清 施閏章 《送孫豹人舍人歸揚(yáng)州序》:“士不充詘於富貴,不隕穫於貧賤,雖有蒲輪之徵,不改懸車之素,可謂皭然無忝處士者也?!?/div>
《漢語大詞典》:懸車束馬(懸車束馬)
形容險阻。國語·齊語:“懸車束馬,踰 太行 與 辟耳 之谿 拘夏 ?!?韋昭 注:“ 太行 、 辟耳 ,山名也。 拘夏 , 辟耳 之谿也,三者皆山險谿谷,故懸鉤其車,偪束其馬以渡?!?北周 庾信 《周大將軍司馬裔神道碑》:“公卷甲北塞,懸車束馬,遂得策預(yù) 葭萌 ,勛參 綿竹 ?!?明 唐順之 《〈前后入蜀稿〉序》:“宦游覊旅之士,其力足以窮懸車束馬之徑,凌跕鳶掛猱之阻?!币嘧鳌?懸兵束馬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涪水:“ 鄧艾 自 陰平 、 景谷 步道,懸兵束馬,入 蜀 逕 江油 、 廣漢 者也。”
分類:險阻
《國語辭典》:登車(登車)  拼音:dēng chē
上車、搭車。《三國演義》第八回:「卻說董卓在殿上,回頭不見呂布,心中懷疑,連忙辭了獻(xiàn)帝,登車回府。」《文明小史》第二三回:「萬帥對魏總辦謙謝一番,然后登車而去?!?/div>
《國語辭典》:屬車(屬車)  拼音:shǔ chē
隨從的車輛。《文選。司馬相如。上書諫獵》:「卒然遇軼才之獸,駭不存之地,犯屬車之清塵?!?/div>
《漢語大詞典》:高車(高車)
(1).古代車篷高、供立乘的車。釋名·釋車:“高車,其蓋高,立乘之車也。”晉書·輿服志:“車,坐乘者謂之安車,倚乘者謂之立車,亦謂之高車?!?br />(2).高大的車。貴顯者所乘。東觀漢記·郭丹傳:“﹝ 郭丹 ﹞自去家十二年,果乘高車出 關(guān) ,如其志焉?!?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后漢書·鄭玄傳》:“昔 東海 于公 僅有一節(jié),猶或戒鄉(xiāng)人侈其門閭,矧乃 鄭公 之德,而無駟牡之路!可廣開門衢,令容高車?!苯柚纲F顯者。 唐 皎然 《詠史》:“借問高車與珠履,何如卑賤一書生?”
(3).古代民族名。初號 狄歷 ,也稱 敕勒 、 鐵勒 、 高車 、 丁零 。所乘車,車輪高大。參閱魏書·高車傳新唐書·回鶻傳上。
(4).復(fù)姓。 北魏 有 高車門 。見魏書·庾業(yè)延傳。
《國語辭典》:車轍(車轍)  拼音:chē chè
1.車輛所行經(jīng)的道路?!肚f子。人間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dāng)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
2.車輛駛過后所留下的痕跡。宋。陸游 冬夜不寐至四鼓起作此詩:「秦吳萬里車轍遍,重到故鄉(xiāng)如隔生。」
《漢語大詞典》:安車(安車)
古代可以坐乘的小車。古車立乘,此為坐乘,故稱安車。供年老的高級官員及貴婦人乘用。高官告老還鄉(xiāng)或徵召有重望的人,往往賜乘安車。安車多用一馬,禮尊者則用四馬。周禮·春官·巾車:“安車,彫面鷖總,皆有容蓋?!?鄭玄 注:“安車,坐乘車。凡婦人車皆坐乘?!?span id="bfnndvv" class="book">《漢書·張禹傳》:“為相六歲, 鴻嘉 元年,以老病乞骸骨,上加優(yōu)再三乃聽許。賜安車駟馬,黃金百斤,罷就第。” 晉 皇甫謐 高士傳·韓康:“ 桓帝 時,乃備元纁安車以聘之。使者奉詔造 康 , 康 不得已,乃佯許諾,辭安車,自乘柴車冒晨先發(fā)。” 宋 司馬光 《王侍郎挽辭》詩之二:“清朝解鳴玉,舊里掛安車?!?明 無名氏 《運(yùn)甓記·帥閫賓賢》:“安車遠(yuǎn)聘,筐篚將誠,玉帛為媒?!?清 黃遵憲 《和鍾西耘感懷》:“鸞聲閣道碾安車,元老相從話踦閭?!?/div>
分類:安車小車
《漢語大詞典》:隨車(隨車)
見“ 隨車致雨 ”。
分類:隨車
《漢語大詞典》:隨車致雨(隨車致雨)
謂時雨跟著車子而降。比喻官吏施行仁政及時為民解憂。后漢書·鄭弘傳“政有仁惠,民稱蘇息” 李賢 注引 三國 吳 謝承 后漢書:“ 弘 消息繇賦,政不煩苛。行春天旱,隨車致雨?!币嘧鳌?隨車甘雨 ”、“ 隨車夏雨 ”。 清 楊潮觀 《東萊郡暮夜卻金》:“攬轡清風(fēng),隨車甘雨,免他供頓徒勞?!?清 錢謙益 《陜西道監(jiān)察御史蔣允儀父弘憲原任戶部貴州清吏司署員外郎事主事加贈奉直大夫制》:“賑兇烖則隨車夏雨,誠感人窮?!币嗍∽鳌?隨車雨 ”、“ 隨車 ”。 南朝 梁 庾肩吾 《從駕喜雨詩》:“復(fù)此隨車雨,民天知可安。” 唐 李紳 《拜三川宋》詩:“風(fēng)變市兒驚偃草,雨晴郊藪謬隨車?!?/div>
《漢語大詞典》:使車(使車)
狩獵時驅(qū)趕禽獸以就田獵范圍之車。因職在使役,故稱。周禮·夏官·馭夫:“掌馭貳車、從車、使車?!?鄭玄 注:“使車,驅(qū)逆之車也?!?br />使者所乘之車。漢書·蕭育傳:“拜 育 為 南郡 太守。上以 育 耆舊名臣,乃以三公使車, 載 育入殿中受策?!?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使車,三公奉使之車,若安車也?!?唐 岑參 《青門歌》:“ 青門 金鎖平旦開,城頭日出使車回?!?/div>
《國語辭典》:單車(單車)  拼音:dān chē
1.單獨(dú)一輛車?!妒酚?。卷七七。魏公子列傳》:「今吾擁十萬之眾,屯于境上,國之重任,今單車來代之,何如哉?」也作「單乘」。
2.一種利用雙腳踩踏板前進(jìn)的輪車。如:「他騎著單車走了?!挂卜Q為「自行車」、「腳踏車」、「自由車」、「自轉(zhuǎn)車」、「鐵馬」、「孔明車」。
《國語辭典》:軒車(軒車)  拼音:xuān chē
1.大夫以上所乘有帷幕的馬車?!肚f子。讓王》:「子貢乘大馬,中紺而表素,軒車不容巷,往見原憲?!埂段倪x。古詩十九首。冉冉孤生竹》:「思君令人老,軒車來何遲?!?br />2.攻城的車子?!赌印涑情T》:「今之世常所以攻者,臨、鉤、沖、梯、堙、水、穴、突、空洞、蟻傅、轒辒、軒車。」
《國語辭典》:樓車(樓車)  拼音:lóu jū
古代攻城的用具。形似云梯,上設(shè)有望樓,可以下瞰敵情?!蹲髠?。宣公十五年》:「登諸樓車,使呼宋人而告之?!埂赌鲜?。卷八○。賊臣傳。侯景傳》:「景又攻東府城,設(shè)百尺樓車,鉤城堞盡落。」也稱為「望樓車」。
《漢語大詞典》:后車(後車)
(1).副車,侍從所乘的車。《詩·小雅·綿蠻》:“命彼后車,謂之載之?!?鄭玄 箋:“后車,倅車也?!?陸德明 釋文:“倅,七對反,副車?!?三國 魏 曹丕 《與朝歌令吳質(zhì)書》:“從者鳴笳以啟路,文學(xué)託乘於后車?!?清 顧炎武 《重過代州贈李處士因篤在陳君上年署中》詩:“窮愁那得一篇書?幸有心期託后車?!?br />(2).后繼之車。《漢書·賈誼傳》:“‘前車覆,后車誡?!?三代 之所以長久者,其已事可知也。”后因以為鑒誡之義。 唐 張繼 《讀嶧山碑》詩:“誰知頌德山頭石,卻與他人戒后車?!?宋 司馬光 《顏太初雜文序》:“異日有見之者,觀其后車詩,則不忘鑒戒矣!”
《國語辭典》:鹽車(鹽車)  拼音:yán chē
1.載鹽的車。《戰(zhàn)國策。楚策四》:「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大行。」
2.比喻高才大賢受到屈抑,用非所長?!段倪x。賈誼。吊屈原文》:「騰駕罷牛驂蹇驢兮,驥垂兩耳服鹽車兮?!?/div>
《漢語大詞典》:征車(徵車)
古代征召賢達(dá)使用的車子。 清 方文《送劉孔安北上》詩:“大云起幽壑,徵車來何遲!” 清 顧景星 《〈楝亭詩鈔〉序》:“不佞徵車來 長安 ,晤 子清 如臨風(fēng)玉樹?!?/div>
《國語辭典》:小車(小車)  拼音:xiǎo chē
1.形體較小的車子。《論語。為政》:「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宋。陸游〈喜小兒輩到行在〉詩:「截竹做馬走不休,小車駕羊聲陸續(xù)?!?br />2.一種獨(dú)輪的手推車?!独蠚堄斡洝返谄呋兀骸附稚嫌鎭砹艘惠v小車,半邊裝行李,半邊坐人?!?/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