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疏蹇
亦作“疎蹇”。 迂闊困頓。 明 李東陽 《舜咨歸省尚書公》詩:“獨(dú)予疏蹇具百疾,仰藉忠言比良藥?!?/div>
分類:迂闊困頓
《駢字類編》:馬蹇(馬蹇)
論衡廣漢楊翁仲知鳥獸之音,乘蹇馬之野。田間有放眇馬,鳴聲相聞。翁仲謂其御曰:彼放馬,知此馬而目眇。其御曰:何以知之?曰:罵此轅中馬蹇,此馬亦罵之眇。其御不信,往視之,目竟眇焉。
《漢語大詞典》:危蹇
危厄。 明 無名氏 《鳴鳳記·流徙分途》:“恨豺浪勢(shì)惡滔天,悲鸞鳳并遭危蹇?!?/div>
《漢語大詞典》:迂蹇
迂拙困厄。 清 龔煒 巢林筆談續(xù)編·連璧并摧:“予孤介迂蹇,當(dāng)為英少所棄。”
分類:迂拙困厄
《漢語大詞典》:蹇浐(蹇滻)
見“ 蹇產(chǎn) ”。
《國語辭典》:蹇產(chǎn)(蹇產(chǎn))  拼音:jiǎn chǎn
屈折?!冻o。屈原。九章。抽思》:「思蹇產(chǎn)之不釋兮,曼遭夜之方長。」
《漢語大詞典》:蹇舛
謂命運(yùn)困厄乖舛。 唐 白居易 《初入峽有感》詩:“況吾時(shí)與命,蹇舛不足恃。”
《漢語大詞典》:蹇頓(蹇頓)
困厄;困頓。 唐 皇甫湜 《制策》:“夫士何負(fù)於有司,而乃蹇頓之、抑刻之如是哉?!?/div>
分類:困厄困頓
《漢語大詞典》:蹇厄
困厄;不順利。 唐 白居易 《讀鄧魴詩》詩:“詩人多蹇厄,近日誠有之?!?清 王灼 《祭海峰先生文》:“ 承明 橐筆,宜在斯時(shí);誰知蹇厄,擯于有司?!?/div>
《漢語大詞典》:蹇愕
見“ 蹇諤 ”。
《漢語大詞典》:蹇諤(蹇諤)
亦作“ 蹇咢 ”。亦作“ 蹇愕 ”。亦作“ 蹇鄂 ”。 忠直敢言貌;正直貌。蹇,通“ 謇 ”。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神情所涉,豈徒蹇愕而已哉。” 明 湯顯祖 《宣城令姜公去思記》:“夫 姜君 者,亦蹇咢重進(jìn)止,質(zhì)行人耳?!?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古人忌日亦受吊:“翌日上封,大陳説忠貞蹇諤,不宜淪滯遐方?!?/div>
《漢語大詞典》:蹇廢(蹇廢)
跛足偏廢。 宋 程俱 《自寬吟戲效白樂天體》:“安全固自佳,蹇廢亦可爾?!?/div>
分類:跛足偏廢
《漢語大詞典》:蹇服
劣馬。比喻駑鈍的人。 宋 秦觀 《謝王學(xué)士書》:“宜更賜指教,水導(dǎo)而木植之,使駑驂蹇服,知所趨向,不繆於先進(jìn)之跡?!?/div>
分類:劣馬駑鈍
《漢語大詞典》:蹇困
困頓;不順利。《剪燈馀話·聽經(jīng)猿記》:“有知己者,薦為 端州 巡官。念瘴鄉(xiāng)惡土,實(shí)不愿行;彼又勸之曰:‘子蹇困如此,尚暇擇地哉?’”
《漢語大詞典》:蹇數(shù)(蹇數(shù))
乖舛的命運(yùn)。 明 范濂 《云間據(jù)目抄》卷一:“公博學(xué)贍文,竟以蹇數(shù),久困公車?!?/div>
《漢語大詞典》:蹇曳
跛行搖晃貌。 宋 程俱 《自寬吟戲效白樂天體》詩:“吾今雖抱病,蹇曳非頓委。時(shí)時(shí)扶杖行,積步可數(shù)里。”
分類:跛行搖晃
《漢語大詞典》:蹇直
猶言忠貞耿直。蹇,通“ 謇 ”。明史·黃道周傳:“故輔臣 文震孟 ,一生蹇直,未蒙帷蓋恩?!?/div>
分類:忠貞耿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