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957—1014 【介紹】: 宋永州祁陽人,徙居潭州湘潭,字子發(fā)。太宗淳化三年進(jìn)士。授大理評(píng)事,通判邠州,徙徐州。召直史館,復(fù)出知濱州,守城退敵,詔書褒獎(jiǎng)。入判大理寺,改太常丞。真宗景德中,為福建巡撫使,俄判登聞鼓院。會(huì)修《兩朝國史》,為編修官。大中祥符初,使契丹,歸撰《乘軺錄》以獻(xiàn)。擢知制誥,同修起居注。文詞溫麗,尤長詩詠。及居文翰,文筆尤稱精厲,掌職事亦推敏贍。撰《九國志》,書未成而卒,后張?zhí)朴⒀a(bǔ)撰合成。有文集。全宋詩
路振(九五七~一○一四),字子發(fā)。永州祁陽(今屬湖南)人。太宗淳化中進(jìn)士,通判邠州。后歷知數(shù)州。真宗景德中,編修兩朝國史。大中祥符元年(一○○八),擢知制誥。七年卒,年五十八。有集二十卷,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四一有傳。今錄詩三首。全宋文·卷一六六
路振(九五七——一○一四),字子發(fā),永州祁陽(今湖南祁陽)人。淳化三年登進(jìn)士甲科,歷通判邠、徐州,知濱州,入判大理寺,知河中府,徙鄧州,還判吏部南曹。景德中,判鼓司登聞院,為《兩朝國史》編修官。大中祥符初,使契丹,遷太常博士、左司諫,擢知制誥。七年卒,年五十八。振文詞溫麗,尤長詩詠,有集二十卷。又著《九國志》、《乘軺錄》(俱殘存)。《宋史》卷四四一《文苑傳》三有傳。
人物簡介
【介紹】: 明山東汶上人,字賓旸。正德三年進(jìn)士。授南京兵部主事。師事王守仁。歷知襄陽、松江、淮安三府,治稱第一。累官兵部尚書。以上疏乞休忤旨,罷歸。卒年八十。維基
路迎(1483年—1562年),字賓旸,號(hào)北村,山東東平州汶上縣人。治《書經(jīng)》,行一,由國子生中式山東鄉(xiāng)試第十五名舉人,年二十六歲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會(huì)試第二百五十八名,第二甲第五十九名進(jìn)士。任南京兵部主事,升郎中。擔(dān)任襄陽府知府、松江府知府、淮安府知府等。歷任河南布政司左參政,嘉靖十二年(1533年)八月升浙江按察使,十三年八月升任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宣府巡撫,十五年十一月調(diào)回別用,閏十二月復(fù)以原職撫治鄖陽地方,十七年七月升右副都御史、巡撫山西提督雁門等關(guān)。二十一年十月起用為陜西巡撫,二十三年二月升任兵部右侍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正月兼右僉都御史,巡視紫荊等處邊關(guān),回朝后,二十四年十二月升任兵部尚書、兼提督團(tuán)營軍務(wù)。二十五年六月被革職閑住。獨(dú)樂園在汶上縣城內(nèi)西北隅,明尚書路迎別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