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201
典故
46
詞典
942
分類詞匯
48
佛典
128
其它
37
共942,分63頁顯示
上一頁
55
56
57
58
5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1
62
63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手足胼胝
手足失措
手足異處
手胼足胝
首足異處
如足如手
鵲足
人給家足
人心不足蛇吞象
人足家給
上方不足,下比有余
三分鼎足
三不足畏
三足鼎立
三足金雞
《國語辭典》:
手足胼胝
拼音:
shǒu zú pián zhī
手掌和腳底長滿厚繭。形容極為辛勞勤苦?!盾髯?。子道》:「夙興夜寐,耕耘樹藝,手足胼胝,以養(yǎng)其親?!固啤EI妗幢嫠秸摗担骸肝舸笥碇肿汶蓦?,是公其身于治水也。」也作「手胼足胝」。
分類:
手足
勞瘁
《國語辭典》:
手足失措
拼音:
shǒu zú shī cuò
手足無處安放。形容沒有主意,不知如何是好。參見「手足無措」條。唐。
韓愈
為韋相公讓官表
:「承命震駭,心神靡寧,顧己慚靦,手足失措?!埂度龂萘x》第八五回:「孔明聽畢,汗流遍體,手足失措,泣拜于地?!?/div>
分類:
手足
失去
安放
驚慌
《國語辭典》:
手足異處(手足異處)
拼音:
shǒu zú yì chù
手和腳不在一起。指被殺害?!妒酚?。卷四七??鬃邮兰摇罚骸赣兴炯臃ㄑ?,手足異處?!?jié)h。袁康《越絕書。卷七。越絕內(nèi)傳陳成恒九》:「孤雖要領(lǐng)不屬,手足異處,四肢布陳,為鄉(xiāng)邑笑,孤之意出焉?!?/div>
分類:
被殺
《國語辭典》:
手胼足胝
拼音:
shǒu pián zú zhī
手掌和腳底長滿厚繭。形容操勞勤苦。《封神演義》第二三回:「我等雖肝腦涂地,手胼足胝,亦所甘心?!埂缎咽酪鼍墏鳌返诙幕兀骸钢皇翘截S盛的時候,人雖是手胼足胝,他心里快活,外面便不覺辛苦?!挂沧鳌甘肿汶蓦铡?。
《國語辭典》:
手足胼胝
拼音:
shǒu zú pián zhī
手掌和腳底長滿厚繭。形容極為辛勞勤苦?!盾髯?。子道》:「夙興夜寐,耕耘樹藝,手足胼胝,以養(yǎng)其親。」唐。牛僧孺〈辨私論〉:「昔大禹之手足胼胝,是公其身于治水也?!挂沧鳌甘蛛葑汶铡?。
分類:
手足
勞瘁
《國語辭典》:
首足異處(首足異處)
拼音:
shǒu zú yì chù
頭和腳被分開在不同的地方。指被殺戮分尸?!洞呵?。越王句踐。屬諸大夫告》:「首足異處,四枝布裂,為天下戮。」也作「頭足異處」、「頭足異所」。
分類:
分開
殺戮
死
《分類字錦》:
如足如手
李華《文》:誰無兄弟,如足如手。
分類:
兄弟
《駢字類編》:
鵲足(鵲足)
《易林》:鵲足卻縮,不見頭目,日久困急,不能自復(fù)。
《國語辭典》:
人給家足(人給家足)
拼音:
rén jǐ jiā zú
家家戶戶生活富足,衣食充裕。《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要曰彊本節(jié)用,則人給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長,雖百家弗能廢也?!挂沧鳌讣医o人足」。
分類:
人人
飽暖
家家
富裕
《國語辭典》:
人心不足蛇吞象
拼音:
rén xīn bù zú shé tūn xiàng
比喻人心的貪婪無度,永不滿足。元。無名氏《冤家債主。楔子》:「得失榮枯總在天,機(jī)關(guān)用盡也徒然。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頭螳捕蟬?!埂毒劳ㄑ浴>矶?。桂員外途窮懺悔》:「古人說得好:『人心不足蛇吞象?!划?dāng)初貧困之日,低門扳高,求之不得,如今掘藏發(fā)跡了,反嫌好道歉起來?!?/div>
分類:
貪心不足
吞食
大象
《漢語大詞典》:
人足家給(人足家給)
同“ 人給家足 ”。 宋
曾鞏
《監(jiān)司制》
:“人足家給,富饒洽於公私?!?/div>
《漢語大詞典》:
上方不足,下比有余(上方不足,下比有餘)
猶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晉
張華
《鷦鷯賦》
:“巨細(xì)舛錯,種繁類殊。鷦鷯巢於蚊睫,大鵬彌乎天隅,將以上方不足而下比有餘?!?span id="fdzrem6" class="book">《
晉書·王湛傳
》:“時人謂 湛 上方 山濤 不足,下比 魏舒 有餘?!?/div>
分類:
不足
下有
有余
《國語辭典》:
三分鼎足
拼音:
sān fēn dǐng zú
比喻三方勢力均等、共存的局面。參見「鼎足而立」條。《文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自謂三分鼎足之勢,可與泰山共相終始?!乖?。關(guān)漢卿《單刀會》第一折:「想三分鼎足已定,曹操占了中原,孫仲謀占了江東,劉玄德占了西蜀。」
分類:
一分
鼎足
并立
《漢語大詞典》:
三不足畏
宋 王安石 為變法而指出的“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主張,簡稱“三不足畏”。見
《
宋史·王安石傳
》
。 清 錢謙益
《〈春秋匡解〉序》
:“自 王氏 之新學(xué)與新法并行,首絀
《
春秋
》
,以伸其三不足畏之説?!眳⒁姟?三畏 ”。
分類:
王安石
變法
指出
主張
《漢語大詞典》:
三畏
儒家指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論語·季氏》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div>
分類:
儒家
天命
大人
圣人
《國語辭典》:
三足鼎立
拼音:
sān zú dǐng lì
三方如鼎足對峙而立。如:「歐洲各國在西元一九九二年成立共同體后,將與美、日兩國呈三足鼎立之勢,主導(dǎo)世界時局?!?/div>
分類:
三方
鼎足
并立
《漢語大詞典》:
三足金雞(三足金雞)
傳說中的神雞。 扶桑 有玉雞,玉雞鳴則金雞鳴,金雞鳴則石雞鳴,石雞鳴而后天下之雞皆鳴。見
《
神異經(jīng)·東荒經(jīng)
》
。 明 湯式
《一枝花·贈素蟾》
套曲:“索強(qiáng)似負(fù)靈蓍九尾神龜,更壓著叫 扶桑 三足金雞?!?/div>
分類:
扶桑
雞鳴
金雞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