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7詞典 1分類詞匯 16
《國語辭典》:超卓  拼音:chāo zhuó
出類拔萃,不同凡響。《晉書。卷七七。殷浩傳》:「案中軍將軍浩過蒙朝恩,叨竊非據(jù),寵靈超卓,再司京輦,不能慎恭所在,恪居職次,而侵官離局,高下在心。」也作「超絕」。
《國語辭典》:騰驤(騰驤)  拼音:téng xiāng
飛越奔馳,奮起前進(jìn)。《文選。張衡。西京賦》:「負(fù)筍業(yè)而馀怒,乃奮翅而騰驤?!固?。李善。注:「騰,超也;驤,馳也?!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7270' target='_blank'>杜甫 〈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詩:「騰驤磊落三萬匹,皆與此圖筋骨同?!挂沧鳌阁J騰」。
《國語辭典》:高世  拼音:gāo shì
超越世俗?!妒酚?。卷四三。趙世家》:「夫有高世之名,必有遺俗之累?!鼓铣巍⒘x慶《世說新語。言語》:「王右軍與謝太傅共登冶城,謝悠然遠(yuǎn)想,有高世之志?!?/div>
《漢語大詞典》:高絕(高絶)
高超卓絕。 唐 李觀 《八駿圖序》:“雄凌趫騰,彪虎文螭之流,與今馬高絶懸異矣。” 宋 梅堯臣 《和王仲儀楸花十二韻》:“高絶不近俗,直許天人窺?!?span id="nxlpnfl" class="book">《儒林外史》第九回:“想到 越石甫 故事,心里覺得 楊執(zhí)中 想是高絶的學(xué)問,更加可敬?!?/div>
《漢語大詞典》:俊人
風(fēng)度高雅的人;才德超卓的人。南史·王規(guī)傳:“ 王威明 風(fēng)韻遒上,神峰標(biāo)映,千里絶跡,百尺無枝,實俊人也。” 唐 劉禹錫 《唐故衡州刺史呂君集紀(jì)》:“五行秀氣,得之居多者為俊人?!?清 方苞 《謝季方傳》:“然先君子所交,皆 楚 越 遺老、鄉(xiāng)邦俊人?!?柳亞子 《呈謝老覺哉一律》:“落落 湖 湘 幾俊人?憐他 黃 宋 早成塵?!?/div>
《漢語大詞典》:卓冠
(1).超越。后漢書·郎顗傳:“絜白之節(jié),情同皦日,忠貞之操,好是正直,卓冠古人,當(dāng)世莫及?!?宋 俞文豹 《吹劍四錄》:“部內(nèi)惟 清江 之政,卓冠諸縣,設(shè)施不擾,和糴有方。”
(2).高超卓絕。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牙牌云篆》:“ 武英 程福生 字 孟孺 ,故奇士。臨池可謂兼總古人,卓冠無比,名傾都下。”
《漢語大詞典》:偉論(偉論)
高明超卓的言論。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山谷上》:“惟 魯直 、 文潛 二詩,杰句偉論,殆為絶唱,后來難復(fù)措詞矣?!?明 方孝孺 《御賜訓(xùn)辭記》:“宏猷偉論,裨乎宗社?!?廖仲愷 《致鄭螺生函》:“展讀閣下致 中山 先生書,敬悉偉論精詳,莫不感佩?!?/div>
《漢語大詞典》:雋乂(雋乂)
亦作“雋乂”。
(1).才德超卓的人。雋,通“ 俊 ”。 漢 揚(yáng)雄 《司空箴》:“烈烈雋乂,翼翼王臣。臣當(dāng)其官,官當(dāng)其人?!?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三國志·魏志·管寧傳》:“ 黃初 四年, 高祖文皇帝 疇諮羣公,思求雋乂。” 宋 王安石 《神宗皇帝挽辭》之一:“聰明初四達(dá),雋乂盡旁求?!?br />(2).指才德超卓。 三國 魏 曹植 《王仲宣誄》:“我王建國,百司雋乂?!?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江水一:“ 益州 ,舊以 蜀郡 、 廣漢 、 犍為 為三 蜀 ,土地沃美,人士雋乂?!?宋 曾鞏 《辭中書舍人狀》:“皆擇當(dāng)世聰明雋乂、工於言語文學(xué)之臣,使之敷揚(yáng)演暢,被於簡冊?!?/div>
分類:才德超卓
《國語辭典》:高卓  拼音:gāo zhuó
阿根廷彭巴區(qū)指看管牛馬的牧人。如:「阿根廷的高卓和美國的牛仔,具有相似的特質(zhì)?!?/div>
《漢語大詞典》:迥勝(迥勝)
超卓優(yōu)越。 清 顧廣圻 《〈履齋示兒編〉跋》:“先從兄 抱沖 藏 姚舜咨 家鈔者,題誌具在,文字亦迥勝,但人罕見者耳?!?/div>
《漢語大詞典》:高異(高異)
高超卓異。 清 吳敏樹 《記抄本震川文后》:“ 敏樹 自少讀書,喜文事,弱冠忽若有悟文章之為者,讀、皆以文讀之。自是落筆為時文,輒高異;而古文之道,且躍然其胸中矣。”
《漢語大詞典》:卓峙
卓立,高超卓絕。 三國 魏 曹植 《王仲宣誄》:“憂世忘家,殊略卓峙?!?/div>
《漢語大詞典》:邈行
高遠(yuǎn)超卓的行為。 南朝 梁 沈約 《內(nèi)典序》:“是故高心邈行,分路同趨,忘懷屏欲,殊涂一致。”
《漢語大詞典》:逆風(fēng)家(逆風(fēng)家)
贊譽(yù)德才超卓的人,謂其名聲逆風(fēng)遠(yuǎn)播。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xué):“有北來道人好才理,與 林公 相遇於 瓦官寺 ,講《小品》,于時 竺法深 、 孫興公 悉共聽。此道人語,屢設(shè)疑難, 林公 辯答清析,辭氣俱爽。此道人每輒摧屈。 孫 問 深公 :‘上人當(dāng)是逆風(fēng)家,向來何以都不言?’” 劉孝標(biāo) 注引 庾法暢 《人物論》:“ 法深 學(xué)義淵博,名聲蚤著,弘道法師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