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222
詞典
26
分類詞匯
196
共196,分14頁顯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5
下一頁
分類詞匯
口實
材料
作料
文獻
開卷
前言
伏臘
???/a>
玉函
長編
話頭
嘉話
小史
善謔
談柄
《國語辭典》:
口實(口實)
拼音:
kǒu shí
1.糧食?!兑捉?jīng)。頤卦》:「自求口實?!箷x。
江統(tǒng)
徙戎論
:「且關(guān)中之人,百馀萬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處之與遷,必須口實?!?br />2.俸祿?!蹲髠?。襄公二十五年》:「臣君者,豈為其口實,社稷是養(yǎng)?!?br />3.談話、批評的內(nèi)容、資料或依據(jù)?!度龂?。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為口實?!?/div>
分類:
口實
借口
經(jīng)常
俸祿
話柄
死者
議論
定論
談笑
入殮
誦讀
資料
糧食
何休
食品
《國語辭典》:
材料
拼音:
cái liào
1.一切可供制作的原料或可供取用的資料。如:「這個案子真是寫小說的好材料?!挂沧鳌杆夭摹?。
2.適合從事某事的人。如:「他真是做這行的材料?!?/div>
分類:
材料
提供
著作
直接
參考
造成
成品
資料
東西
人才
《國語辭典》:
作料
拼音:
zuó liào
食物的調(diào)味材料。如鹽、醋、醬油等?!度辶滞馐贰返诙换兀骸缸耘踔髁?,送到廚下去了。」《文明小史》第一七回:「然而不下油鹽醬醋各式作料,仍舊是淡而無味?!?/div>
分類:
作料
匠人
材料
《國語辭典》:
文獻(文獻)
拼音:
wén xiàn
本指典籍和熟知文化掌故的賢人。《論語。八佾》:「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顾?。朱熹。集注:「文,典籍也。獻,賢也。」后專指具歷史價值的典籍資料。
分類:
文獻
典章制度
歷史
價值
文字
參考
資料
多聞
圖書
熟悉
掌故
《國語辭典》:
開卷(開卷)
拼音:
kāi juàn
1.翻開書本。指讀書。南朝梁。任昉〈
天監(jiān)三年策秀才文
〉:「閉戶自精,開卷獨得。」唐。
杜甫
〈
送高司直尋封閬州
〉詩:「清談慰老夫,開卷得佳句?!?br />2.一種可以自由查閱資料的考試方法。如:「這次期末考改采開卷方式,請同學(xué)自行準(zhǔn)備資料查閱。」
分類:
開卷
開放
閉合
打開
卷首
考試
書本
讀書
應(yīng)試
自由
查閱
資料
《國語辭典》:
前言
拼音:
qián yán
1.先哲的言論?!兑捉?jīng)。大畜》:「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埂秶Z。晉語四》:「夫必追擇前言,求善以終?!?br />2.以前所說的話?!墩撜Z。陽貨》:「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紅樓夢》第二回:「雨村聽了笑道:『可知我前言不謬?!弧?br />3.稱文章前面所提示的話。
分類:
前言
以前
前人
文體
文體名
說過
言論
刊印
圖書
正文
說明
寫作
資料
料來
來源
云平
七場
《國語辭典》:
伏臘(伏臘)
拼音:
fú là
1.夏之伏日及冬之臘日,為秦漢時令名。漢。
楊惲
〈
報孫會宗書
〉:「歲時伏臘,烹羊炮羔?!固啤0仔泻啞独钔迋鳌罚骸竿藜葌涠Y,歲時伏臘。」
2.伏祠臘祭,或以夏祭為伏,冬祭為臘?!妒酚洝>砦逦?。留侯世家》:「每上冢伏臘,祠黃石。」晉。
潘岳
〈
閑居賦
〉:「牧羊酤酪,以俟伏臘之費?!?/div>
分類:
祭祀
臘祭
所需
物質(zhì)
指節(jié)
節(jié)日
資料
夏
農(nóng)歷
三伏
《國語辭典》:
校勘
拼音:
jiào kān
1.集合同一部書的不同版本,加以研究審定文字上的謬誤與同異。唐。
白居易
〈
策林二。三十一大官乏人
〉:「秘著之宦,不獨以??敝萌≈!挂沧鳌感W嚒埂?br />2.職官名。宋代掌校訂書籍的官吏。
分類:
???/a>
對同
核實
一書
書籍
校訂
核對
宮中
中藏
藏書
版本
官名
資料
《國語辭典》:
玉函
拼音:
yù hán
玉質(zhì)的書匣,多用以珍藏貴重的物品。唐。劉禹錫〈
游桃源一百韻
〉:「金闕傳本枝,玉函留寶歷?!?/div>
分類:
玉制
匣子
醫(yī)書
附錄
資料
匯集
《漢語大詞典》:
玉函方
(1).醫(yī)書名。 葛洪 撰。 晉
葛洪
《
抱樸子·雜應(yīng)
》
:“余所撰百卷,名曰
《玉函方》
,皆分別病名,以類相續(xù),不相雜錯?!?br />(2).泛指具有奇效的驗方。 宋
陸游
《秋思》
詩:“若得三山安樂法,不須更覓玉函方?!?/div>
分類:
醫(yī)書
有奇
葛洪
驗方
《國語辭典》:
長編(長編)
拼音:
cháng biān
1.著述者在撰寫成書之前,蒐集有關(guān)材料并整理編排而成的初稿。如宋司馬光編通鑒先成長編。
2.較長編幅的著作。如長編小說。也作「長篇」。
分類:
撰寫
卷帙
編年史
繁多
書籍
先行
搜集
集資
資料
按次
排列
《國語辭典》:
話頭(話頭)
拼音:
huà tóu
1.開場白、打開話題的言談?!妒c頭。卷三。王本立天涯求父》:「總之孝不孝皆出自天性,原不在于讀書不讀書,如今且說一個忘根本的讀書人,權(quán)做個話頭?!?br />2.話題、話語?!段拿餍∈贰返诙幕兀骸刚诓荒蜔┑臅r候,卻好里面請吃飯,然后打斷話頭?!?br />3.音訊、消息。《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且請回家,待老婢子慢慢的尋覓。有了話頭,便來回報?!?br />4.背后令人議論的地方?!段拿餍∈贰返谖逦寤兀骸傅搅四暇?,少不得逢人遍告說:『秦某人如何荒唐法子,帶了窯姐兒,彰明昭著的在戲館里看戲,身上打扮的和戲子一樣?!荒切┰掝^,一傳十,十傳百,傳到寶興公司股東耳朵里去了?!?br />5.秘訣要領(lǐng)。《二刻拍案驚奇》卷一八:「玄玄子先把外丹養(yǎng)砂乾汞許多話頭傳了,再說到內(nèi)丹采戰(zhàn),抽添轉(zhuǎn)換,升提呼吸,要緊關(guān)頭?!?/div>
分類:
話頭
文人
話柄
藝人
佛教
話語
可議
禪宗
談?wù)?/a>
頭緒
話題
資料
啟發(fā)
微妙
談話
發(fā)問
問題
開場白
現(xiàn)成
成語
語句
夏丏尊
僧
《國語辭典》:
嘉話(嘉話)
拼音:
jiā huà
善言、美談。如:「他的救人義行,一時傳為嘉話?!?/div>
分類:
善言
佳話
流傳
教益
一時
當(dāng)做
談話
資料
好事
《國語辭典》:
小史
拼音:
xiǎo shǐ
1.職官名。周朝時小史專門掌理邦國志記譜系及禮儀等事務(wù)?!吨芏Y。春官。小史》:「小史掌邦國之志,奠系世、辨昭穆,若有事,則詔王之忌諱?!?jié)h以后則為一般屬吏的稱呼。
2.記載瑣事的野史、小說。如明朝李栻有《歷代小史》,收錄各朝代的野史一百馀種。
3.侍僮。宋。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卷二:「趙廣,合肥人,本李伯時家小史。」
分類:
侍從
小官
官府
府中
官名
簡單
奔走
歷史
小差
史書
張翰
差役
資料
春官
宗伯
邦國
貴族
族世
世系
禮儀
《漢語大詞典》:
善謔(善謔)
語本
《
詩·衛(wèi)風(fēng)·淇奧
》
:“善戲謔兮,不為虐兮。”后因以“善謔”謂善于戲言,亦指笑談的資料。 南朝 梁
任昉
《到大司馬記室箋》
:“提挈之旨,形乎善謔?!?宋
岳珂
《
桯史·看命司
》
:“伎流角智軋敵,乃有諭於不言者,亦可謂巧矣,書之以資善謔。”
分類:
于戲
戲言
笑談
資料
《國語辭典》:
談柄(談柄)
拼音:
tán bǐng
1.話柄,可供談笑的言行。唐。
白居易
論嚴(yán)綬狀
:「且嚴(yán)綬在太原之事,圣聰備聞,天下之人,以為談柄?!?br />2.古人談話時手里所拿的拂塵。也稱為「講麈」。
分類:
談話
清談
資料
談時
拂塵
僧
如意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