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18詞典 4分類詞匯 114
《漢語大詞典》:買直(買直)
謂行賄賂以獲取勝訴。左傳·昭公十四年:“ 雍子 自知其罪,而賂以買直?!?楊伯峻 注:“以女嫁于 叔魚 而得勝訴,故曰買直,購買勝訴也?!?/div>
《漢語大詞典》:包苴
苞苴。借指賄賂或饋贈。南史·何敬容傳:“﹝ 敬容 ﹞拙於草隸,淺於學(xué)術(shù),通包苴餉餽,無賄則略不交語?!?span id="1v2mdul" class="book">《新唐書·裴寬傳》:“ 寬 義不以包苴污家,適有人以鹿為餉,致而去,不敢自欺,故瘞之?!?明 陶宗儀 輟耕錄·譏省臺:“包苴賄賂尚公行,天下承平德未能?!?span id="86o2u9p"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哲宗元符二年》:“包苴滿門,私謁踵路,陰交不逞,密結(jié)禁庭,謂之姦可也。”參見“ 苞苴 ”。
《國語辭典》:苞苴  拼音:bāo jū
1.包裹。《禮記。曲禮上》:「凡以弓劍苞苴簞笥問人者,操以受命如使之容?!?br />2.饋贈。《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木瓜》:「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固???追f達。正義:「于木瓜,見苞苴之禮行。」
3.賄賂。古代行賄恐怕為人所知,故以草葦包裹掩飾?!盾髯?。大略》:「苞苴行與?讒夫興與?何以不雨至斯極也?」《后漢書。卷一三。隗囂傳》:「苞苴流行,財入公輔?!?/div>
《國語辭典》:行賄(行賄)  拼音:xíng huì
以財物賄賂他人?!端问贰>硭牧?。度宗本紀(jì)》:「其子大忠挾多資為父行賄,且自希榮進。」也作「行賕」。
《漢語大詞典》:納貨(納貨)
接受賄賂。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惑溺:“ 王丞相 有幸妾姓 雷 ,頗預(yù)政事納貨。 蔡公 謂之 雷尚書 ?!?/div>
《漢語大詞典》:重賄(重賄)
(1).以豐厚的財物贈人。左傳·成公十三年:“公( 魯成公 )如京師…… 孟獻子 從,王( 周簡王 )以為介而重賄之。”
(2).指用于賄賂的大宗財物。 明 沈德符 野獲編·禮部一·鄉(xiāng)賢:“至有生前屢罹胥靡之罰,暴著耳目者,亦儼然當(dāng)春秋兩祭;而黌序中,遂借公舉以媒重賄,日甚一日?!?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詞訟》:“凡抗拘不到已改差拿,而牌上正犯,仍有不到,必該差明知必責(zé),定受重賄,希圖破調(diào),必重責(zé)?!?/div>
《漢語大詞典》:買和(買和)
(1).出錢私下了結(jié)官司。《元典章·戶部四·嫁娶》:“ 劉子明 將妻 郭二娘 作妹,憑媒受訖 王萬四 財錢,嫁與本人為妻。后知事發(fā), 王萬四 又用鈔四十兩買和,即係違法事理。”《禪真逸史》第三二回:“ 張?zhí)?又央人在衙門里上下使錢,保正、排鄰俱送了財物, 黃氏 處又托親鄰買和。”
(2).舊指邊將賄賂敵人以買取和好。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四:“ 大周 平日深憤邊政紊亂,每年將官與撻虜買和,總督虛張報捷,當(dāng)事者納其重賄,即濫冒功賞,歲以為常。”
《國語辭典》:使費(使費)  拼音:shǐ fèi
1.耗用、花費。《喻世明言。卷九。裴晉公義還原配》:「一連求了五日,并不作準(zhǔn)。身邊銀兩,都在衙門使費去了。」
2.古代有事進出官府時,賄賂公人的紅包?!抖膛陌阁@奇》卷一:「點了名,辦了文書,解將過去。免不得書房與來差多有了使費?!埂段拿餍∈贰返谌嘶兀骸敢蛩M牢后用的使費很多,是以免掉不帶,這時出去,倒要做做場面?!挂卜Q為「使用錢」。
《漢語大詞典》:賕吏(賕吏)
(1).賄賂官吏。 宋 王安石 《虞部郎中晁君墓志銘》:“富姓賕吏,寓田勢家,役煩且窘,中戶愁嗟?!?span id="hizu4yp" class="book">《宋史·食貨志上二》:“豪民賕吏,故徙歉以就豐,齎挾輕貨,以賤價輸官,其利自倍?!?br />(2).貪贓枉法的官吏。 清 王夫之 宋論·神宗:“賕吏猾胥且乘之以索賄?!?/div>
《漢語大詞典》:請賕(請賕)
私相請托和接受賄賂。晉書·刑法志:“刑名所以經(jīng)略罪法之輕重……其犯盜賊、詐偽、請賕者,則求罪於此?!?/div>
《漢語大詞典》:買命(買命)
用錢財換取性命。多指以賄賂求得免去死罪。 元 施惠《幽閨記·虎頭遇舊》:“無非買命與贖身,但隨行有何囊篋貲費?”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致趙秋舲書:“私開法網(wǎng),廣搜買命之錢?!?謝覺哉 《整驕傲的方子》:“強盜嚇唬人,目的在使人獻出買路錢或買命錢而不敢抵抗?!?/div>
《漢語大詞典》:邀賂(邀賂)
索取賄賂。宋史·食貨志下七:“ 政和 中,寶貨司立阬冶金銀等歲額,或苗脈微,或無人承買,而浮冗之人虛託其名,發(fā)毀民田,騷動邀賂。”
分類:索取賄賂
《國語辭典》:紙包(紙包)  拼音:zhǐ bāo
1.用紙張包裹物品而成的東西。如:「小紙包」、「油紙包」。《紅樓夢》第六○回:「遞了一個紙包與他們,說是薔薇硝,帶與芳官去擦臉?!?br />2.代指賄賂的財物?!毒劳ㄑ?。卷三。王安石三難蘇學(xué)士》:「守門官吏,雖蒙蘇爺囑咐,沒有紙包相送,那個與他稟話?!?/div>
《漢語大詞典》:賂權(quán)(賂權(quán))
以賄賂巴結(jié)權(quán)勢。 唐 孫樵 《乞巧對》:“彼巧在官,竊譽假善,齚舌鉗口,媚灶賂權(quán),忍恥受侮,愧畏如鼠?!?/div>
《漢語大詞典》:賕囑(賕囑)
賄賂請托。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席方平:“獄吏悉受賕囑,日夜搒掠,脛股摧殘甚矣!”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竇氏:“官以其情幻,擬罪未決。 南 又厚餌 竇 ,哀令休結(jié);官亦受其賕囑,乃罷?!?/div>
分類:賄賂請托
《漢語大詞典》:私賂(私賂)
私下賄賂。史記·晉世家:“ 季平子 私賂 范獻子 , 獻子 受之。”后漢書·賈琮傳:“上承權(quán)貴,下積私賂,吏民怨叛?!?span id="2faricp" class="book">《古今小說·臨安里錢婆留發(fā)跡》:“想此碑雖然毀碎,尚可湊看,乃私賂守門吏卒,在庭中拾將出來。”
分類:私下賄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