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500詞典 2分類詞匯 498
共498,分34頁顯示  上一頁  23  24  25  26  27  29  30  31  32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貨車
貨單
貨房
貨柜
貨機
貨籍
貨架
貨款
過駁
罐車
掛幌子
關(guān)稅同盟
紅帽子
駁岸
駁船
《國語辭典》:貨車(貨車)  拼音:huò chē
四輪以上用于載運貨物的車輛。通常總重量為3500公斤以上者為大貨車,小于3500公斤者為小貨車。也稱為「卡車」。
《漢語大詞典》:貨單(貨單)
登記貨物的清單。鏡花緣第三二回:“這個貨單拿到大戶人家,不過三兩日就可批完,臨期兌銀發(fā)票。” 清 林則徐 《焚剿夷船擒獲漢奸折》:“因查閲該國船牌貨單,譯出漢文,與現(xiàn)船所載貨物未盡符合?!?蕭乾 《未帶地圖的旅人》二:“每到一站,朋友就把個鉛筆頭往耳朵上一夾,拿著一迭貨單下去辦事了?!?/div>
《漢語大詞典》:貨房(貨房)
貯存貨物的倉庫。
《國語辭典》:貨匱(貨櫃)  拼音:huò guì
一種有標(biāo)準(zhǔn)規(guī)格的巨型貨箱,外形為長立方,結(jié)構(gòu)足以保護內(nèi)裝貨物,便利各種聯(lián)運,增加裝卸效率。
《國語辭典》:貨機(貨機)  拼音:huò jī
以載運貨物為主的飛機。
《漢語大詞典》:貨籍(貨籍)
貨物帳冊。 嚴(yán)復(fù) 《原強續(xù)篇》:“十年以來, 中國 出入口之貨籍具在,可覆案也。”
分類:貨物帳冊
《漢語大詞典》:貨架(貨架)
陳列、存放貨物的架子。 歐陽山 《高干大》第一章:“欄柜后面一平排放著三個貨架?!?span id="9ur1gpa" class="book">《新華文摘》1981年第12期:“活潑潑的圓眼睛在貨架上尋找著,口中念念有詞地計算著?!?/div>
《國語辭典》:貨款(貨款)  拼音:huò kuǎn
買賣貨物的錢。如:「預(yù)付一半貨款作為訂金,交貨時再付清?!?/div>
《漢語大詞典》:過駁(過駁)
把甲船貨物搬卸至乙船。 毛澤東 《尋烏調(diào)查》:“ 澄江 第五,油、豆、鹽在這里過駁,是大宗?!?/div>
分類:貨物
《國語辭典》:罐車(罐車)  拼音:guàn chē
裝載水泥、石油等液體物質(zhì)的貨運車,車體通常為圓形的罐筒狀。如:「油罐車」。
《國語辭典》:掛幌子(掛幌子)  拼音:guà huǎng zi
1.原指商店門首懸掛所售貨物的招牌,現(xiàn)在常借指利用用某種好聽的名義。如:「他請人贊助興辦文創(chuàng)事業(yè)是掛幌子,實際上是在斂財?!?br />2.隱情外露。如:「他剛才準(zhǔn)是撒了謊,臉上都掛幌子了。」
《漢語大詞典》:關(guān)稅同盟
通過締結(jié)協(xié)定,成員國間貨物流通免除或基本免除關(guān)稅的國家集團。有完全的關(guān)稅同盟和不完全的關(guān)稅同盟兩種,前者訂有共同稅則、將關(guān)稅國境合而為一,后者沒有訂立對外共同稅則、只是互相免征關(guān)稅。
《漢語大詞典》:紅帽子(紅帽子)
(1).白色恐怖時期,進步人士被指為共產(chǎn)黨員或與共產(chǎn)黨有聯(lián)系,叫做被戴上紅帽子。 魯迅 《準(zhǔn)風(fēng)月談·為翻譯辯護》:“倘若觸犯了別有來歷的人,他就會給你戴上一頂紅帽子,簡直要你的性命。” 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二章:“我要求你別這樣--這是危險的!一頂紅帽子往你頭上一戴,要殺頭的呀!”
(2).舊時稱火車站上搬運行李、裝卸貨物的工人。因其頭帶紅帽,故稱。 郭沫若 《行路難》下:“不要背,東西喊‘紅帽子’來拿罷?!?/div>
《國語辭典》:駁岸(駁岸)  拼音:bó àn
用石塊筑成用以保護堤岸的建筑物。也稱為「護堤」。
《國語辭典》:駁船(駁船)  拼音:bó chuán
本身無自航能力,需依賴拖船拖帶的船只,一般用來載人或貨物。拖船拖帶計有木駁、鐵駁、油駁、水駁、火車駁船、起重機駁船等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