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到岸價格(到岸價格)  拼音:dào àn jià gé
以貨物裝上運載工具,除貨物成本外加上支付運費、保險費為條件的價格。在實際運作上,由賣方負責提供運送工作、承擔貨物裝載前的一切風險和費用,并支付由啟運港至目的港的一切運費和保險費。
《國語辭典》:單一市場(單一市場)  拼音:dān yī shì chǎng
擁有相同的關稅,貨物可自由進出,而沒有設限的市場。如:「歐洲的經(jīng)濟聯(lián)盟希望藉由單一市場來整合區(qū)域經(jīng)濟?!?/div>
《國語辭典》:獨門子貨(獨門子貨)  拼音:dú mén zi huò
獨占性或別家沒有的貨物。如:「他批售當?shù)夭怀霎a(chǎn)的獨門子貨,大賺了一筆?!?/div>
《國語辭典》:出口導向(出口導向)  拼音:chū kǒu dǎo xiàng
以輸出貨物為主要的貿(mào)易型態(tài)。如:「臺灣的貿(mào)易既是出口導向的,臺幣匯率大幅升值會產(chǎn)生不利影響?!?/div>
《國語辭典》:出口貿(mào)易(出口貿(mào)易)  拼音:chū kǒu mào yì
通稱貨物由本國向外國移動的交易為「出口貿(mào)易」。
《國語辭典》:臭街爛巷(臭街爛巷)  拼音:chòu jiē làn xiàng
形容貨物多且賤。如:「這幾天果子臭街爛巷了。」也作「臭了街了」。
分類:貨物
《國語辭典》:騾馱子(騾馱子)  拼音:luó duò zi
專供馱負貨物的騾子。如:「在縱谷區(qū),騾馱子是最方便的搬運工具?!?/div>
《國語辭典》:兩不找(兩不找)  拼音:liǎng bù zhǎo
買賣雙方用貨物抵債,或以等值的貨物與貨物相交易,彼此不用找補。
《國語辭典》:吞吐量  拼音:tūn tǔ liàng
在一定期間內(nèi),由海運進出港口,且在港內(nèi)裝卸貨物的總數(shù)量。通常以噸為單位。如:「港務局已在填海造土,不斷興建碼頭,擴充貨匱吞吐量」
《國語辭典》:散裝貨(散裝貨)  拼音:sǎn zhuāng huò
外運貨物,不加包裝,散裝于船舶上,或?qū)]d之艙中,在形態(tài)上又不能自成件數(shù)者,稱為「散裝貨」。
《國語辭典》:清水貨(清水貨)  拼音:qīng shuǐ huò
貨物如清水般品質(zhì)純正。如:「這是道地原產(chǎn)的清水貨,品質(zhì)保證純正。」
《國語辭典》:抬行市  拼音:tái háng shì
提高市面上貨物價格行情。如:「他以抬行市方式蒐購配股,破壞市場行情,使股票一直上漲?!?/div>
《國語辭典》:提貨單(提貨單)  拼音:tí huò dān
1.提取貨物的憑據(jù)。如:「請開一張?zhí)嶝泦?,好方便我到倉庫提貨?!挂卜Q為「提單」。
2.類似禮券的購物優(yōu)惠券。如:「咱們工廠今年的摸彩獎品中,有百貨公司的千元提貨單?!挂卜Q為「提單」。
《漢語大詞典》:趕廟會
到廟會上去買賣貨物或游玩。
《漢語大詞典》:干貨船
以載運干燥貨物為主的貨船。分為散貨船和雜貨船兩類。前者專載運散裝貨物,如礦石、煤、散糧等;后者以裝運成包、成捆、成桶等雜件貨為主,也可裝運某些散裝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