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全臺詩
辛齊光(?~?),字愧賢,澎湖奎璧澳人。嘉慶六年(1801)臺灣府學(xué)歲貢,十八年(1813)癸酉科欽賜舉人。家裕而樂善好施,嘗捐數(shù)百金修文石書院及臺灣府城試館,又修路造橋、修堤建祠,遇貧困者周恤之,告貸不能償者免之,多行善事,義聲聞鄉(xiāng)里。少年力學(xué),二十三歲為諸生,應(yīng)鄉(xiāng)試十馀科,內(nèi)渡遭風幾殆,時母年高,慮風波不測,遂決意杜門養(yǎng)母。母九十馀歲沒,齊光年六十六矣,盡哀盡禮。服闋再赴秋闈,皓首登瀛,為澎士先。耄年尤杖策一上公車,歸課子孫,藏書滿家,留心考據(jù)。既又主講文石書院,善誘后學(xué),教人重實踐,課諸生終日,諄諄不怠。年七十六,無病而卒?!杜旌m(xù)編?人物紀?列女》傳記中有數(shù)則為辛齊光參與采輯。(許俊雅撰)
楊俊士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楊俊士,字伯賢,山西平陽府蒲州人,錦衣衛(wèi)官籍,進士出身。
殷齊賢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殷齊賢,字欲恩,貴州貴陽人,同進士出身。嘉慶十九年(1814年)甲戌科進士,三甲二十三名,后事不詳。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孫序賢,字墨村,舒城人,嘉慶庚辰進士,官刑部員外郎。

人物簡介

維基
張聰賢(?—1831年),字序侯,號愛濤,安徽桐城人。清朝官員。張聰賢家族為桐城張氏,自六世祖張英起,其家族翰林、進士、舉人輩出。其五世祖張廷璐為張英第三子,曾祖父張若震為雍正元年(1723年)舉人。聰賢自幼聰穎,勤奮讀書,嘉慶六年(1801年)鄉(xiāng)試中舉,嘉慶十年(1805年)考中乙丑科二甲第四名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甘泉知縣,后調(diào)長安知縣,升直隸州同知。道光初年,補潼關(guān)廳同知。曾修《長安縣志》30卷。道光十一年(1831年)卒于官。入祀長安縣名宦祠。
李源祚 朝代:

人物簡介

簡介
朝鮮人,一作李永祚,字周賢,號凝窩、毫宇,謚定憲。
申啟賢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河南延津人。嘉慶七年進士。二十五年,授順天府尹。道光初,疏請酌增捕蝗章程四條,如所議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798—1862 【介紹】: 清福建閩縣人,字家镮,又字賢關(guān),號樂一、雁汀。道光九年進士。歷任編修、戶部侍郎、陜西巡撫,及四川、兩廣總督等官。于朝章國典,極為熟悉,理財尤有心得。有《石渠馀記》,為論述清代財政的重要著作。謚文勤。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三七
鄒嶧賢,號敬齋,江南樂安人。道光壬辰舉人,官新城教諭。有《坡硯山房燼余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53 【介紹】: 清安徽旌德人,字鶴田。道光十五年進士。授編修,遷給事中,數(shù)論時政得失。咸豐元年,擢工部侍郎。三年,赴安徽辦理團練。太平軍破舒城時死。
晚晴簃詩匯·卷一三八
呂賢基,字鶴田,旌德人。道光乙未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官至工部侍郎。殉難,贈尚書銜,謚文節(jié)。有《立誠軒古今體詩》。
維基
呂賢基(1803年—1853年),字羲音,號鶴田,安徽旌德人。呂賢基為道光十一年(1831年)辛卯科舉人,道光十五年(1835年)乙未科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遷任湖廣道監(jiān)察御史,給事中。曾任崇實書院山長。咸豐元年(1851年)為工部左侍郎。次年,兼署刑部左侍郎。太平軍大舉進軍安徽,李鴻章力勸呂賢基上奏在安徽舉辦團練。咸豐三年(1853年)正月,奉命赴安徽督辦團練,以抗太平軍,五月命令孫家泰帶勇二千赴鳳陽會剿。又赴舒城、桐城勸募團練,“無兵無餉,赤手空拳”,李鴻章見情況危急,“乘馬而逸”。十月二十九日(11月29日),太平軍攻陷舒城,呂賢基投水自盡,時人以為“其出治團練也,又無兵無食。但提空名殺賊,以忠義激勵鄉(xiāng)人,欲以遏方張之寇,難矣。然公所能自主者,一死報國耳”。十一月初八(12月8日)贈尚書銜,謚文節(jié)。著有《呂文節(jié)公奏疏》2卷、《立誠軒詩》1卷。

人物簡介

個人簡介
傅賓賢,字幼卿。清宜興人。道光間諸生。工古文辭,尤工詞。綠眠齋詞2卷。

人物簡介

維基
敖右賢(1805年—1854年),本姓朱,母氏敖,字子尚,號秋田,行三,嘉慶庚午年二月初七日生,四川省重慶府榮昌縣人,民籍,原籍浙江省嘉興府海鹽縣。同進士出身。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三八
高希賢,字勉齋,一字圣階,號蓮峰,甘肅安化人。道光乙未進士,官南充知縣。有《瞰泉齋詩存》。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三八
李佐賢,字竹朋,利津人。道光乙未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歷官汀州知府。有《石泉書屋詩鈔》。
維基
李佐賢(1807年—1876年),字仲敏,號竹朋,山東利津左家莊人。清朝官員,收藏家。嘉慶十二年(1807年)生,仕宦世家,家有藏書三萬馀卷。道光八年(1828年),山東鄉(xiāng)試中舉。道光十五年(1835年)乙未科第二甲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居國史館九年,有機會閱讀抄錄大量書籍。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任會試考官,是年充江西鄉(xiāng)試副考官。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官至福建汀州府知府。咸豐二年(1852年)辭歸故里。咸豐六年(1853),次子李貽良中進士,家境好轉(zhuǎn)。咸豐七年(1854年)冬,偕同夫人去京。咸豐九年(1856),開始編著《古泉匯》。光緒二年卒。生平喜好收藏古器物和古錢幣。公事之馀,常到街市、廠肆,流覽購買古籍文物。與劉喜海、吳式芬、陳介祺、鮑康等人交游。咸豐年間撰成《古泉匯》六十四卷,分古布、古刀、圓錢、異泉雜品、錢范等部,同治三年(1864年)刊行。光緒初年,又與鮑康合撰《續(xù)泉匯》十四卷、補遺二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福建閩縣人,字子希,號希齋。道光十九年舉人,咸豐元年舉孝廉方正。有《伊園詩鈔》。
晚晴簃詩匯·卷一四三
王景賢,字希齋,閩縣人。道光己亥舉人。咸豐辛亥舉孝廉方正。有《伊園詩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