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dòng)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528
典故
54
詞典
530
分類詞匯
36
佛典
120
其它
788
共530,分36頁顯示
上一頁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11
12
13
14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褒賢
搜賢
貪賢
賢首
明賢
賢祠
往賢
集賢院
竹林賢
傳賢
通賢
望賢
左賢王
八賢
進(jìn)賢冠
《漢語大詞典》:
褒賢(襃賢)
亦作“褒賢”。 嘉獎(jiǎng)賢人。
《
晉書·天文志上
》
:“南斗六星,天廟也,丞相太宰之位,主褒賢進(jìn)士,稟授爵祿?!?南朝 宋
傅亮
《為宋公修楚元王墓教》
:“夫襃賢崇德,千載彌光;尊本敬始,義隆自遠(yuǎn)?!?/div>
分類:
嘉獎(jiǎng)
賢人
《漢語大詞典》:
搜賢(搜賢)
訪求賢才。 唐
岑參
《招北客文》
:“布德垂?jié)?,搜賢修文;皇化欣欣,煦然如春?!?/div>
分類:
訪求
求賢
賢才
《漢語大詞典》:
貪賢(貪賢)
渴求賢才。 唐
韓愈
《論孔戣致仕狀》
:“今 戣 幸無疾疹,但以年當(dāng)致事,據(jù)禮求退,陛下若不聽許,亦無傷於義,而有貪賢之美?!?宋
朱松
《賀謝參政除萬壽侍讀啟》
:“西學(xué)貪賢,方渴謨猷之苦;殊庭庀職,聿彰體貌之隆?!?宋
王安石
《與王宣徽書》
:“圣上貪賢,想必未遂高懷。”
分類:
求賢
賢才
《漢語大詞典》:
賢首(賢首)
(1).佛教菩薩名。
《華嚴(yán)經(jīng)·如來名號品》
:“上方過十佛剎微塵數(shù)世界,有世界名平等色,佛號觀察智,彼有菩薩名 賢首 ?!?br />(2). 唐 代高僧 法藏 , 西域 康居 人。為華嚴(yán)宗的創(chuàng)立者。通稱 賢首大師 。 唐
澄觀
《華嚴(yán)經(jīng)疏鈔懸談》
卷二五:“神光入宇者,即 法藏 和尚,字 賢首 ,俗姓 康 氏, 康居國 人?!?清
錢謙益
《蕭伯玉墓志銘》
:“通曉佛法,精研性相,
《起信》
則截流 賢首 ,
《惟識》
則穿穴 窺基 ?!?/div>
分類:
佛教
菩薩
高僧
法藏
西域
華嚴(yán)宗
創(chuàng)立
《國語辭典》:
明賢(明賢)
拼音:
míng xián
賢明的人。《后漢書。卷一○。皇后紀(jì)上。光武郭皇后紀(jì)》:「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賢以專其威。」《后漢書。卷七八?;抡吡袀?。序》:「搆害明賢,專樹黨類。」
分類:
賢明
賢明的人
表彰
賢人
《漢語大詞典》:
賢祠(賢祠)
供奉先賢的祠堂。 明
李開先
《謁范文正公祠》
詩:“賢祠先一拜,野老謾相邀?!?/div>
分類:
供奉
先賢
祠堂
《漢語大詞典》:
往賢(往賢)
前賢;先賢。 南朝 梁
任昉
《天監(jiān)三年策秀才文》
之二:“德慚往賢,業(yè)優(yōu)前事。”
《
梁書·外士傳·何點(diǎn)
》
:“此蓋前代盛軌,往賢所同?!?隋
許善心
《〈神雀頌〉序》
:“微臣慙於往賢,逢時(shí)盛乎曩代?!?/div>
分類:
前賢
先賢
《高級漢語詞典》:
集賢院
唐文學(xué)三館之一。掌秘書圖籍等事
分類:
集賢院
《漢語大詞典》:
竹林賢(竹林賢)
晉 孫綽 撰
《僧史》
,以七人配德 三國 魏 嵇康 、 阮籍 等竹林七賢,號竹林七僧,后以“竹林賢”泛指幽居寺廟的僧人。 唐
皎然
《遙和塵外上人與陸澧夜集山寺問涅槃義》
:“共是竹林賢,心從貝葉傳。” 明
何景明
《懷葉時(shí)華》
詩:“客皆蓮社友,人是竹林賢?!?陳去病
《酬鈍根醴陵山中》
詩:“小別幾同龍漢刦,幽居奚啻竹林賢?!?/div>
分類:
孫綽
七人
嵇康
《國語辭典》:
傳賢(傳賢)
拼音:
chuán xián
君主制度的國家中,將君位傳給賢能的人。如:「禪讓制度的精神是傳賢不傳子,以才為任君的準(zhǔn)則?!?/div>
分類:
帝王
賢能
古史
史傳
《漢語大詞典》:
通賢(通賢)
通達(dá)賢能之人。 南朝 陳
徐陵
《讓散騎常侍表》
:“臣聞五十知命,宗師之格言;六百辭滿,通賢之高概?!?唐
李翱
《與淮南節(jié)度使書》
:“干辨者為良吏,適時(shí)者為通賢。” 嚴(yán)復(fù) 等
《國聞報(bào)館附印說部緣起》
:“人有好善惡不善之心,故于忠臣、孝子、義夫、烈女、通賢、高士,莫不望其身膺多福富貴以沒世?!?/div>
分類:
通達(dá)
賢能
嚴(yán)復(fù)
《分類字錦》:
望賢(望賢)
唐書地理志:京兆府京兆郡咸陽有望賢宮。
分類:
宮
《國語辭典》:
左賢王(左賢王)
拼音:
zuǒ xián wáng
匈奴貴族的封號?!逗鬂h書。卷八九。南匈奴傳》:「其大臣貴者左賢王,次左谷蠡王,次右賢王,次右谷蠡王,謂之四角?!姑鳌j惻c郊《文姬入塞》:「前日亂軍中,沒入左賢王帳下?!?/div>
分類:
左賢王
匈奴
貴族
高級
封號
《漢語大詞典》:
八賢(八賢)
八個(gè)賢人。 南朝 宋 劉義慶
《
世說新語·文學(xué)
》
:“ 謝萬 作
《八賢論》
,與 孫興公 往反,小有利鈍?!?劉孝標(biāo) 注:“
《中興書》
: 萬 善屬文,能談?wù)摚?萬 集載其敘四隱四顯為八賢之論,謂漁夫、 屈原 、 季主 、 賈誼 、 楚 老、 龔勝 、 孫登 、 嵇康 也?!?/div>
分類:
賢人
《國語辭典》:
進(jìn)賢冠(進(jìn)賢冠)
拼音:
jìn xián guān
古時(shí)儒者所戴的黑布冠。見《續(xù)漢書志。第二九。輿服志上》。
分類:
時(shí)朝
朝見
禮帽
為儒
儒者
帝王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