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約539
【介紹】:
西魏金城枹罕人,字蓋盧。頗涉書史。初以軍功除別將。從爾朱榮入洛,兼尚書仆射、東道行臺。魏孝武帝永熙間累遷為中軍北面大都督,進爵安定郡公。西魏文帝大統(tǒng)中官秦州刺史,轉太師、都督、河州刺史、大將軍,還朝,兼錄尚書事。河橋之役,不力戰(zhàn)而先還,名頗減。卒謚昭定。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500—581
【介紹】:
北周河東猗氏人,字遵賢。從碩儒徐遵明學,受諸經大義。雖在戰(zhàn)亂擾攘中,猶志道不倦。北魏孝莊帝永安中釋褐安西府長流參軍。西魏廢帝二年,宇文泰召遜教授諸子。入周,孝閔帝時,歷秋官府上士,轉小師氏下大夫,以經術教授,訓導有方。明帝武成元年,陳時宜五十條,其“崇教方”、“省造作”、“明選舉”、“重戰(zhàn)伐”、“禁奢侈”諸條頗切政要。歷官湖州刺史、露門博士、東揚州刺史。
全后周文·卷五遜字遵賢,河東猗氏人,神龜中為郡主簿,永安中為安西府長流參參軍,大統(tǒng)中除子都督,加建忠將軍、左中郎將,遷輔國將軍、中散大夫、都督,歷弼府西閣祭酒、功曹、咨議參軍,恭帝時授太學助教。周受禪,除秋官府上士、治太學專臺小師氏、下大夫,歷衛(wèi)公直蒲州主簿,加車騎將軍、左光祿大夫;保定中遷遂伯、中大夫,授驃騎將軍、大都督,進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天和中舉賢良,授湖州刺史,封安邑縣子;還拜皇太子諫議;宣政初進位上儀同大將軍,大象初進爵崇業(yè)郡公,又為露門博士,進開府,授東揚州刺史致仕,隋開皇元年卒,年八十二,贈蒲、陜二州刺史。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502—569
【介紹】:
北周隴西成紀人,家于高平,字賢和。魏孝莊帝永安末,萬俟丑奴起事,為爾朱天光所破,其部萬俟道洛據(jù)原州,賢計退之。爾朱天光至,以賢為原州主簿。累遷高平令。后隨宇文泰,從宇文導攻侯莫陳悅。數(shù)立功,歷官原州刺史,防柔然。后以弟子李植謀誅宇文護事,坐除名。起討荊州蠻,授瓜州刺史。遷河州總管、河州刺史,大營屯田,多設斥候,于是羌、渾斂跡。武帝嘗養(yǎng)于賢家,因念舊恩,征拜大將軍。卒謚桓。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東魏廣寧石門人,字普賢。壯健有武用。初隨葛榮,榮敗,投爾朱榮。榮死,為爾朱度律帳內都督。后為廣州刺史。附高歡,拜建州刺史。東魏孝靜帝天平初,為洛州刺史。于鎮(zhèn)壓土民起事時被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566
【介紹】:
北周趙興陽州人,字道因。北魏末,以軍功授都督。后事宇文泰,頗有謀略。以伏波將軍從王思政鎮(zhèn)弘農,行弘農郡事,除南荊州刺史。尋鎮(zhèn)魯陽,以拒東魏兵。又從尉遲迥伐蜀,累著戰(zhàn)功。入周,進位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歷勛州、安州刺史,爵樂昌縣公。武帝時官至陜州刺史。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529—578
【介紹】:
南朝陳吳郡吳人。陸繕侄。為人方正典雅,受知于宣帝,歷任黃門侍郎,長沙、鄱陽二王長史,少府卿。謚平子。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北齊鉅鹿下曲陽人。魏收族叔。博涉經史,詞藻清華。東魏初舉秀才,尋除汝南王元悅參軍。入北齊,為平陽王高淹法曹參軍,轉著作佐郎,更撰《晉書》。武成帝河清中上書譏刺時政,忤權佞,出為屯留令。后主武平中以疾去職,不復出仕。卒年七十四。
全北齊文·卷四長賢,收族叔,孝靜時舉秀才,除汝南王悅參軍,入齊,平陽王淹辟法曹參軍,轉著作佐郎,河清中出為上黨屯留令,武平中辭疾去職。周平齊,屢辟不就。卒年七十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532—599
【介紹】:
隋天水人,字賢通。深沉有器局。仕北周,歷陜州刺史。屢御陳師,有功,遷大宗伯。入隋,進位大將軍,賜金城郡公,拜尚書右仆射。后出為冀州刺史,以德化民,有惠于州。嘗有疾,州民奔馳爭為祈禱。卒于官。
全隋文·卷九煚字圓通,一作通賢,天水西人。魏末,為周文帝相府參軍,封平定縣男,轉中書侍郎。周受禪,遷陜州刺史,授開府儀同三司。遷荊州總管長史,入為民部中大夫。建德中,除益州總管長史,入為天官司會,累遷御正上大夫。大象中,加上開府,復拜天官都司會,遷大宗伯。隋受禪,進大將軍,封金城郡公,出為相州刺史。徵尚書右仆射,出為陜州刺史,轉冀州刺史。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580
【介紹】:
北周宗室,字乾陽。明帝子。武帝保定四年,封畢國公。建德三年進封為王。出為華州刺史,遷荊州總管。官至上柱國、雍州牧、太師。性強濟,有威略,慮楊堅奪周政權,言泄,被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南朝陳吳興長城人,字子成。陳宣帝第四子。好數(shù)術、卜筮。文帝天嘉中封豐城侯。宣帝太建元年,立為長沙王。累遷丹陽尹。與始興王叔陵爭權寵。宣帝死,后主遭叔陵行刺,賴叔堅得免。以功進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揚州刺史,遷司空。政事悉決于叔堅,權傾朝廷。后主復疏忌之,幾被殺。后獲赦,出為荊州刺史。入隋,遷瓜州,更名叔賢,與妃沈氏以酤酒、傭保為事。隋煬帝大業(yè)中,為遂寧郡太守。
全漢文·卷五十五咸字子成,沛國洨人。成、哀間以律令為尚書。平帝時,王莽輔政,乞骸骨去。莽篡位,召為掌寇大夫,不就。后再征,稱病篤,斂其家律令書,皆藏之壁。(案《莽傳》:始建國三年,以沛郡陳咸為講禮,蓋即其人。先是別有陳咸,沛郡相人,卒于成帝時。見《陳萬年傳》?!阜恰辜础钢埂?。)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613
【介紹】:
隋博陵唐縣人。善幻術。煬帝大業(yè)九年,自稱彌勒佛出世,遠近信眾漸達數(shù)千人,謀舉兵襲帝。事泄被殺,同黨并誅千余家。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唐蒲州虞鄉(xiāng)人。隋煬帝大業(yè)中為河北縣長。李淵起兵,堯君素固郡自守,楚賢說其降,不從,遂潛行歸唐,授侍御史。太宗貞觀初持節(jié)冊拜突厥。歷交、桂二州都督,卒于杭州刺史。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625—706
【介紹】:
唐襄州襄陽人,字孟將。登進士第,始調清源丞。武周永昌元年以賢良征試,擢監(jiān)察御史。后出為合、蜀二州刺史。長安中召為司刑少卿,拜同平章事。神龍元年武則天病,與桓彥范等乘機政變,誅張昌宗、張易之,復中宗帝位,擢天官尚書,遷中書令,封漢陽郡王。為武三思所誣,罷相,貶新州司馬。卒謚文貞。有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625—706
字孟將,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少補太學生,博涉經史。登進士第,調清源丞。武則天永昌元年(689)中賢良方正科,擢拜監(jiān)察御史。圣歷初,累遷鳳閣舍人,后拜荊州大都督府長史。長安中,累官秋官侍郎,拜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后以誅張易之、擁中宗即位功,拜天官尚書、鳳閣鸞臺三品,遷中書令。神龍二年(706),為武三思所排,貶新州司馬,又流瀧州,卒。謚文貞。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大唐新語》卷六。柬之所存之詩均為樂府體,辭彩斐然,頗沿齊梁舊習?!?a target='_blank'>舊唐書·經籍志下》、《新唐書·藝文志四》均著錄《張柬之集》10卷,已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5首。
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五柬之字孟將。襄州襄陽人。少補太學生。第進士。累補青城丞。永昌元年以賢良徵。時年七十馀矣。試策第一。擢拜監(jiān)察御史。神功初累拜荊州大都督府長史。長安中召還。狄仁杰薦為司刑少卿。遷秋官侍郎。尋同鳳閣鸞臺平章事。遷鳳閣侍郎。中宗即位。以誅張易之昌宗功擢拜天官尚書鳳閣鸞臺三品。封漢陽郡公。遷中書令。監(jiān)修國史。進封漢陽郡王。加特進。令罷知政事。授襄州刺史。尋為武三思所搆。貶新州司馬。憤恚卒。年八十二。景云元年贈中書令。謚曰文貞。建中初又贈司徒。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627—650
又稱徐賢妃,湖州長城(今浙江長興)人。自幼聰慧。4歲誦《論語》、《毛詩》,8歲好屬文。太宗召為才人,俄拜婕好,再遷充容。常上疏論時政,太宗稱善。太宗卒后,哀慕成疾,因作詩及連珠以見其志。高宗永徽元年(650)卒,贈賢妃。生平事跡見新、舊《唐書》本傳。徐惠所作詩文,詞華綺贍。《全唐詩》存詩5首。
全唐文·卷九十五賢妃名惠。湖州長城人。八歲自曉屬文。太宗召為才人。再遷充容。帝崩。哀慕成疾。永徽元年卒。年二十四。贈賢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632—698
【介紹】:
唐滎陽開封人,字道鑒。登第后,累遷漢州司馬。轉蜀州長史,為政清美,吏民歌曰:“州有長史,一隅歡喜。調吏如琴,養(yǎng)民如子?!?/block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