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27
詞典
2
分類詞匯
124
其它
1
共124,分9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8
9
7
8
9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賢雅
賢髦
遂賢
適賢
媢賢
托驥
出滯淹
舊哲
賢武
弼士
賢勇
霸僚
船驥
蘧車
欽能
《漢語大詞典》:
賢雅(賢雅)
賢能高雅。 宋
王铚
《
默記
》
卷上:“其子 詢 ,字 仲謀 ,賢雅能詩。”
分類:
賢能
高雅
《漢語大詞典》:
賢髦(賢髦)
賢能杰出的人。 明
李昱
《胡將軍歌》
:“貔貅萬灶會 滁 上,左右環(huán)列俱賢髦?!?/div>
分類:
賢能
杰出
《漢語大詞典》:
遂賢(遂賢)
薦舉賢能之士。
《
梁書·王僧辯傳
》
:“贊俊遂賢,稱于 秦 典?!?/div>
分類:
薦舉
賢能
《漢語大詞典》:
適賢(適賢)
器重賢能之士。 明
吳應(yīng)箕
《曹沫論》
:“昔者 藺相如 廷叱 秦王 ,完 趙 璧而歸之,可謂奇矣。吾謂 秦王 適賢,亦意不在璧耳。”
分類:
器重
賢能
《漢語大詞典》:
媢賢(媢賢)
嫉妒賢能。
《
新唐書·盧鈞傳
》
:“以 鈞 耆碩長者,顧不任職,咎 綯 為媢賢?!?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
:“ 囊瓦 、 宰嚭 、 李斯 不賣國媢賢,則 吳 、 楚 、 秦 不亡而身亦免族。”
分類:
嫉妒
賢能
《漢語大詞典》:
托驥
1.
《后漢書。隗囂傳》
:"帝報(bào)以手書曰:'慕樂德義,思相結(jié)納……數(shù)蒙伯樂一顧之價(jià),而蒼蠅之飛,不過數(shù)步,即托驥尾,得以絶群。'"李賢注:"張敞書曰:'蒼蠅之飛,不過十步,自托騏驥之尾,乃騰千里之路。然無損于騏驥,得使蒼蠅絶群也。'見敞傳。"后以"托驥"比喻追隨于有地位、有前程的賢能之后。
分類:
手書
德義
相結(jié)
結(jié)納
《漢語大詞典》:
出滯淹(出滯淹)
謂使民間的賢能之人出來做官,發(fā)揮作用。
《
左傳·文公六年
》
:“ 宣子 於是乎始為國政,制事典,正法罪,辟獄刑,董逋逃,由質(zhì)要,治舊洿,本秩禮,續(xù)常職,出滯淹。” 杜預(yù) 注:“拔賢能也。”
分類:
使民
民間
賢能
做官
發(fā)揮
《漢語大詞典》:
舊哲(舊哲)
老而賢能之人。 宋
歐陽修
《賜新除宰臣文彥博讓恩命第二表批答》
:“卿以舊哲,比嘗相予。”
分類:
賢能
《漢語大詞典》:
賢武(賢武)
賢能英武。亦指賢能英武的人。
《
史記·匈奴列傳
》
:“ 高后 欲擊之,諸將曰:‘以 高帝 賢武,然尚困於 平城 。’” 南朝 梁
江淹
《蕭讓劍履殊禮表》
:“雖英袞簉朝,賢武滿世,蒙此典者,乃曠古時降耳。”
分類:
賢能
英武
《國語辭典》:
弼士
拼音:
bì shì
輔佐君王的賢能之士。如:「若能得弼士佐政,中興之日不遠(yuǎn)矣!」也作「拂士」。
分類:
輔佐
君王
賢能
《漢語大詞典》:
賢勇(賢勇)
賢能勇敢。
《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
:“ 秦 將 李信 者,年少壯勇,嘗以兵數(shù)千逐 燕太子 丹 至於 衍水 中,卒破得 丹 , 始皇 以為賢勇?!?/div>
分類:
賢能
能勇
勇敢
《漢語大詞典》:
霸僚
指賢能有才德的僚佐。 北周
庾信
《周柱國大將軍長孫儉神道碑》
:“高選霸僚,公為長史。”
分類:
賢能
能有
有才
才德
僚佐
《國語辭典》:
船驥(船驥)
拼音:
chuán jì
船和千里馬。比喻輔佐帝王創(chuàng)業(yè)治國的賢能之士?!秴问洗呵?。審分覽。勿躬》:「絕江者托于船,致遠(yuǎn)者托于驥,霸王者托于賢。伊尹、呂尚、管夷吾、百里奚,此霸王者之船驥也?!?/div>
分類:
良馬
治國
賢能
《漢語大詞典》:
船乘
(1).舟船與車馬。均為代步工具。
《
宋書·桂陽王休范傳
》
:“虜發(fā)百姓船乘,使軍隊(duì)稱力請受,付以榜解板,合乎裝治,二三日間,便悉整辦?!?br />(2).比喻治國的能臣。 漢
劉向
《
說苑·尊賢
》
:“游江海者託於船,致遠(yuǎn)道者託於乘,欲霸王者託於賢。 伊尹 、 呂尚 、 管夷吾 、 百里奚 ,此霸王之船乘也?!?/div>
分類:
舟船
治國
與車
車馬
代步
工具
《漢語大詞典》:
蘧車(蘧車)
漢 劉向
《
列女傳·衛(wèi)靈夫人
》
:“ 衛(wèi)靈公 與夫人夜坐,聞車聲轔轔,至闕而止。過闕復(fù)有聲。公問夫人曰:‘知此謂誰?’夫人曰:‘此 蘧伯玉 也?!唬骸我灾??’夫人曰:‘妾聞禮,下公門,式路馬,所以廣敬也。 蘧伯玉 賢大夫也,仁而有智,敬於事上,此其人必不以闇昧廢禮,是以知之?!焙笠蛞浴稗拒嚒睘榈?,指人之知禮而賢能。 南朝 梁
何遜
《早期車中聽望》
詩:“ 蘧 車響北闕, 鄭 履入南宮?!?/div>
分類:
知禮
賢能
《漢語大詞典》:
欽能(欽能)
敬仰賢能。 南朝 梁武帝
《踐祚后與諸州郡敕》
:“方虛位欽能,懸爵佇效,勿令 漢 代璽書,獨(dú)行於自古?!?/div>
分類:
敬仰
賢能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