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57,分24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責付
取責
官責
鬼責
刻責
懲責
刑責
免責
責狀
公責
責限
負責
負責
逭責
逋責
《國語辭典》:責付(責付)  拼音:zé fù
法律上指被告人無須拘押者,付于親屬或法定代理人等,令其負隨時交出到案的責任,稱為「責付」。
《國語辭典》:取責(取責)  拼音:qǔ zé
供狀、說出實情。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二折:「俺這官府中則要你從實取責,不要你當廳抵賴?!?/div>
《漢語大詞典》:官責(官責)
官吏應負的責任。三國志·蜀志·郤正傳:“雖時獻一策,偶進一言,釋彼官責,慰此素飱,固未能輸竭忠款,盡瀝胸肝,排方入直,惠彼黎元,俾吾徒草鄙并有聞焉也?!?/div>
分類:官吏責任
《漢語大詞典》:鬼責(鬼責)
鬼神的斥責、懲罰。莊子·天道:“故知天樂者,無天怨,無人非,無物累,無鬼責?!?span id="uxpwuld" class="book">《新唐書·柳宗元傳》:“既明懼乎天討兮,又幽慄乎鬼責。” 宋 張宇 《荊公》詩:“作古非今禍已成,亦知鬼責與天刑?!?/div>
《國語辭典》:刻責(刻責)  拼音:kè zé
嚴厲責備、要求?!稘h書。卷七六。韓延壽傳》:「延壽痛自刻責:『豈其負之,何以至此?』」《舊唐書。卷一二。德宗本紀上》:「憂心如焚,深自刻責?!?/div>
《漢語大詞典》:懲責(懲責)
(1).知前失而自責。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貓怪》:“以言遭楚,貓應自悔,然猶以駟不及舌,痛自懲責。乃人也,每以多言取禍,反怨天尤人,不克自省,誠此貓之不若矣?!?br />(2).責罰。 梁啟超 《亡羊錄》:“蓋 天津 至 鎮(zhèn)江 、 上海 至 南京 各鐵路,則以懲責食言為名。”
《國語辭典》:刑責(刑責)  拼音:xíng zé
刑罰、責罰。清。趙翼《甌北詩話。卷一。李青蓮詩》:「白有知鑒,客并州時,識汾陽王郭子儀于行伍,為脫其刑責而獎重之?!?/div>
分類:刑責刑罰
《漢語大詞典》:免責(免責)
不受責備。周書·賀若敦傳:“ 太祖 大悅,諸將因得免責?!?/div>
《漢語大詞典》:責狀(責狀)
(1).具結(jié)。 宋 羅燁 醉翁談錄·大丞相判李淳娘供狀:“應干人責狀并放監(jiān), 蕭章 具禮成親。” 元 李直夫 《虎頭牌》第三折:“責狀人 完顏阿可 ,見年六十歲,無疾病?!?br />(2).施行刑罰。 宋 沈括 夢溪筆談·謬誤:“有編民犯法當杖脊,吏受賕,與之約曰:‘今見尹,必付我責狀,汝第呼號自辯,我與汝分此罪,汝決杖,我亦決杖?!榷?包 引囚問畢,果付吏責狀?!?/div>
《漢語大詞典》:公責(公責)
謂公務(wù)上的責任。 唐 劉禹錫 《代裴相公讓官第二表》:“臣所獻章表,發(fā)於至誠,伏奉批答,未蒙俞允,外負公責,內(nèi)迫私情。”
《漢語大詞典》:責限(責限)
限期。《水滸傳》第二二回:“犯人 宋江 逃去,他父親 宋太公 并兄弟 宋清 現(xiàn)在 宋家村 居住,可以勾追到官,責限比捕,跟尋 宋江 到官理問?!?span id="y6bivnu" class="book">《古今小說·宋四公大鬧禁魂張》:“ 張富 受苦不過,情愿責限三日,要出去挨獲當帶之人?!?/div>
分類:限期
《國語辭典》:負責(負責)  拼音:fù zé
1.擔負責任。如:「他在報社負責編輯的工作。」
2.欠債?!稘h書。卷九三。佞幸傳。鄧通傳》:「下吏驗問,頗有,遂竟案,盡沒入之,通家尚負責數(shù)鉅萬?!?/div>
《漢語大詞典》:負責(負責)
負債;欠債。史記·周本紀“ 周君 、 王赧 卒” 張守節(jié) 正義引帝王世紀:“﹝ 王赧 ﹞雖居天子之位號,為諸侯之所役逼,與家人無異。名負責於民,無以得歸,乃上臺避之,故 周 人名其臺曰逃責臺?!?span id="nvhamyw" class="book">《南史·褚彥回傳》:“家無餘財,負責數(shù)十萬。”續(xù)資治通鑒·宋仁宗皇祐三年:“蠲冗賦及民負責不能償者數(shù)百萬計,而官用亦饒。”
分類:負債欠債
《漢語大詞典》:逭責(逭責)
逃避責任。明史·張鳳翼傳:“ 鳳翼 善 溫體仁 ,獨居位五載。其督師也,意圖逭責,乃竟以畏法死?!?明 李贄 《答耿司寇書》:“然則 子禮 口過之稱,亦為無可奈何,姑為是言以逭責耳?!?/div>
分類:逃避責任
《漢語大詞典》:逋責(逋責)
見“ 逋債 ”。
《漢語大詞典》:逋債(逋債)
亦作“ 逋責 ”。 猶欠債。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 恪 更拜太傅,於是罷視聽,息校官,原逋責,除關(guān)稅,事崇恩澤,眾莫不悅?!?span id="iwszmdg" class="book">《宋書·文帝紀》:“凡諸逋債,優(yōu)量申減?!?唐 劉禹錫 《謝受恩放先貸斛斗表》:“殊私忽降,逋責滌除?!?明 劉元卿 《賢奕編·觀物》:“ 金陵 閭右子,蕩覆先業(yè),不勝逋責,決意自盡?!?清 昭梿 嘯亭雜錄·煙蘭小譜:“有宗臣某,嘗拆其園中樓閣為其償逋債?!?/div>
分類:欠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