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分類字錦》:目不踰豕
郭璞象贊肉兼十牛目不踰豕
分類:
《國語辭典》:牧豕聽經(jīng)(牧豕聽經(jīng))  拼音:mù shǐ tīng jīng
東漢時承宮為人牧豕而聽講春秋,勤學(xué)不倦的故事。典出《后漢書。卷二七。承宮傳》。后比喻勤學(xué)。
分類:勤學(xué)
《漢語大詞典》:遼豕白頭(遼豕白頭)
同“ 遼東豕 ”。 唐 駱賓王 《上吏部侍郎帝京篇》:“ 楚 翬丹質(zhì),在 荊 南以多慙; 遼 豕白頭,望 河?xùn)| 而載恧?!?/div>
《國語辭典》:遼東白豕(遼東白豕)  拼音:liáo dōng bó shǐ
本指遼東有頭豬生了一只白豬,主人以為奇異,便想送去進獻,走到河?xùn)|,卻看見很多白豬,于是羞慚地轉(zhuǎn)回了。見漢。朱浮〈與彭寵書〉。后比喻少見多怪而自視不凡,或因見識淺薄而羞慚。常用作自謙詞。也稱為「遼東白」、「遼東豕」、「遼東白頭」、「遼豕」。
《高級漢語詞典》:遼東之豕
比喻少見多怪。亦比喻平庸無奇
《國語辭典》:魯魚亥豕(魯魚亥豕)  拼音:lǔ yú hài shǐ
魯魚,語本《抱樸子。內(nèi)篇。遐覽》:「書三寫,魚成魯,帝成虎。」亥豕,參見「亥豕」條。后指因文字形似而致傳寫或刊刻錯誤。《紅樓夢》第一二○回:「既是假語村言,但無魯魚亥豕以及背謬矛盾之處,樂得與二三同志,酒馀飯飽,雨夕燈窗之下,同消寂寞,又不必大人先生品題傳世。」也作「亥豕魯魚」。
《漢語大詞典》:龍首豕足(龍首豕足)
猶言牛頭不對馬嘴。謂對書義的解釋與原旨相去甚遠,風(fēng)馬牛不相及。 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立言下:“夫今之俗,搢紳稚齒,閭巷小生,學(xué)以浮動為貴。用百家則多尚輕側(cè),涉經(jīng)記則不通大旨,茍取成章,貴在悅目。龍首豕足,隨時之義;牛頭馬髀,強相附會?!?/div>
《漢語大詞典》:鹿馴豕暴(鹿馴豕暴)
意謂一會兒像鹿一樣柔馴,一會兒像豬一樣兇暴。形容狡詐。 明 宋濂 《元贈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錄軍國重事江西等處行中書省丞相追封咸寧王謚忠肅星吉公神道碑銘》:“四年二月,改 湖 廣 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省,控治 五溪 洞蠻 ,土酋鹿馴豕暴,變幻百出,每視省臣臧否以為叛服。”
《分類字錦》:涉波
埤雅:豕喜雨,故天將久雨,則豕進涉水波。
分類:
《分類字錦》:特豚
禮記:士宗廟有田則祭,無田則薦。注:士薦牲用特豚。疏:士薦牲用特豚者,按儀禮特牲是有地之士用特牲,今無地之士薦宜貶降,不用成牲,故用特豚。
分類:
《分類字錦》:能水
爾雅翼:豕之性能水,牧豕之所,必在水草之交,故潴從豬,以豬所食息也。
分類:
《分類字錦》:祭井
白虎通:祭五祀,戶以羊,灶以雉,中霤以豚,門以犬,井以豕。
分類:
《分類字錦》:聽物(聽物)
周禮內(nèi)饔:豕盲視而交睫腥。疏:豕乃聽物,不合望視。此豕眼睫毛交,故云豕盲視而交睫腥。
分類:
《分類字錦》:懷象(懷象)
玉堂閒詁。后唐長興中。徐州軍營將烹一牝豕。是夕豕見夢于主曰。爾勿殺我。我之胎非豕也。比明忘而宰之。腹中果懷一小白象。裁可五寸。形質(zhì)已具。雙牙燦然。時人咸不測之。亦竟無他。
分類:
《分類字錦》:勃賀(勃賀)
洞微志:僧辨聰游五臺,將還京師,寺有老僧寄以書,其上題云:東京城北尋勃賀分付,僧竊啟封□,之云:度眾生畢,早來,茍更強住,卻恐造業(yè)。復(fù)封之,至京尋訪,不見其人。一日于五丈河側(cè)見一小兒逐一大豬,名勃賀。僧問之,云:屠者趙氏之豬,能引群豬,令不亂逸,愛食薄荷,故以名。僧試呼其名,以書投之,豬遽食其書,人立而化。僧徑之五臺,訪其老僧,亦化去矣。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