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谷 → 榖谷”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人物簡介

維基
陳谷(14世紀(jì)—15世紀(jì)),字世用,江西南昌府進賢縣人。陳谷是學(xué)正孔陳彥之子,永樂十八年(1420年)中舉人,次年(1421年)聯(lián)捷進士,宣德元年(1426年)獲授行在交趾道監(jiān)察御史,任內(nèi)能干敢言,丁艱后在五年(1430年)調(diào)任行在福建道監(jiān)察御史,奉命清理軍伍。正統(tǒng)年間陳谷外任成都知府,十四年(1449年)升廣西右參政,很快因為成都人民請求讓他留任,在次年(景泰元年,1450年)調(diào)任四川右參政,仍掌成都府事,后事不詳。
楊述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04—1454 【介紹】: 明浙江桐鄉(xiāng)人,字宗道,號蘭谷。永樂二十一年舉浙江鄉(xiāng)試第一。授宜興訓(xùn)導(dǎo),一新教條,及門登科者頗多。升湖廣監(jiān)利縣學(xué)教諭。正統(tǒng)中,數(shù)預(yù)鄉(xiāng)試事,識周洪謨等人之才,人稱其有識人之鑒。官至遼王府右長史。有《蘭谷集》。

人物簡介

維基
王谷(1421年—1480年),字萬石,四川敘州府南溪縣人,軍籍,治《禮記》,年三十四歲中式景泰五年甲戌科第二甲第四十一名進士。正月初九日生,行一,曾祖王文信;祖王永,主事;父王宴;母陳氏。具慶下,妻簡氏,弟粟;符;節(jié);稷;菽。由縣學(xué)增廣生中式四川鄉(xiāng)試第十名舉人,會試中式第二百七十六名。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22—1495 【介紹】: 明浙江嘉善人,字公綬,號谷庵,自號仙癡,晚號云東逸史。天順八年進士。授監(jiān)察御史。成化初為永寧知州,解官歸,筑室名丹丘,吟詠其間,人稱丹丘先生。工詩畫。有《云東集》。
槜李詩系·卷十
綬,字公綬,嘉興人(或云嘉善人,誤。),天順甲申進士,為御史,巡鹽兩淮,鉤剔積弊?;答?,畫策賑民。以耿介忤當(dāng)?shù)?,出知江西永寧縣,母老辭歸。所居大云里東饒水木,作室曰丹丘,又作滄江虹月之舟,浮泛吳越間。粉窗翠幕,擁僮奴設(shè)香茗,彈絲吹竹,宴笑彌日。書畫妙絕一時。初號谷庵,又號云東子、蘭臺逸史、天田老農(nóng)、上清仙吏、懶仙仙癡、紫霞碧月翁,并著人間,唯丹丘先生為尤顯。所蓄書畫最富??衷饣氐?,搆地一方,洿為池,池中筑臺,臺上營室,夜不通火。一日大雷雨,火作,姚方踞廁,聞報,急叩所藏古跡,應(yīng)者曰:皆火矣。姚驚惋,遂不能起,得疾卒。平生慕張貞居之為人,所見片紙只字,無不收藏。嘗得其鐵冠與遺像,為撰句曲外史小傳,搜輯其遺文以序之,又伐石樹碑于其墓。著有大易天人合旨及谷庵集。詩頗清麗,不著一塵,其流風(fēng)遺韻,為時嘆羨,宜矣。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公綬,嘉善人。天順甲申進士,授監(jiān)察御史謫知永寧縣有榖庵集
明詩紀(jì)事·丙簽·卷十
綬字公綬,嘉善人,處士黻子。天順甲申進士,授監(jiān)察御史,謫永寧知縣。有《谷庵集》十卷。 楊循吉《松籌堂集》:姚公緩解官歸,所居在大云里東,饒水竹,作室曰丹丘,嘯詠其中,人稱丹丘先生。又作滄江虹月之舟,游泛吳、越間。善書,法鐘、王,勁婉咸妙,畫初學(xué)水墨,后進學(xué)唐品,得古意。 《四友齋叢說》:嘉興姚云東工詩喜畫,善臨摹,其臨趙松雪、王叔明二家畫,墨氣皴染皆妙,閑寫梅道人竹石,亦蕭灑可愛。 《六硯齋筆記》;姚云東小景,好作沙坳水曲、孤釣獨吟:其闊幅《重林遠(yuǎn)汀》,著四五漁船而已。此公壯歲入中臺,不及攬轡驂鸞。晚年好道,向平之愿蚤畢,三山五岳之屐懸而未試。直以逸趣自寫胸中而已,未可以文、沈作略概之也。 《書史會要》:姚綬書類張伯雨。 《槜李詩系》:谷庵庵詩頗清麗,不著一塵,書畫妙絕一時。初號谷庵,又號云東子、蘭臺逸史、天田老農(nóng)、上清仙吏、懶他、仙癡、紫霞碧月翁,并著人間,唯丹丘先生為尤顯。平生慕張貞層之為人,所見片紙只字,無不收藏。嘗得其鐵冠與遺像,為撰《句曲外史小傳》?!惰F冠歌》云:「昔為柱史冠鐵冠,螭頭兀立霜風(fēng)寒。歸來野服山林下,不類峨然鐵冠者。句曲外史人中仙,此冠已馀二百年。繡斑蝕鐵鐵欲穿,棱棱巧制鋼色妍。黃篾樓中想應(yīng)貯,玉鉤樓邊舊行處。二儀三綱浪得名,竹籜鹿皮無此清。芙蓉吐花金玉并,鐵葉細(xì)薄不易成。外史星壇月明夜,醮禮茅君鶴曾借。出塵風(fēng)度向誰彈?坐看瑤池碧桃謝。予號逸史云之東,發(fā)已種種今成翁。冠平冠乎磨冷鐵,今鐵曷能如古烈。君不見,古鐵性烈今不如,作冠寧住仙人居。流落四海幸屬予,著之稻我青霞裾?!?田按:云東逸史,畫勝于書,書勝于詩。

人物簡介

維基
谷琰(1431年—?),字邦器,直隸大名府開州人。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三十一名。天順?biāo)哪辏?460年)庚辰科會試第十九名,殿試登進士第三甲第六十六名。歷官戶部郎中,升福建邵武府知府。
張谷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張谷(1433年—?),字濟民,直隸松江府上??h人,軍籍。進士出身。早年出身國子生,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六十名。成化十一年(1475年)乙未科會試第一百七十二名,殿試登進士第三甲第一百一十七名。

人物簡介

維基
張谷(1435年—?),字伯祿,福建福州府福清縣人。進士出身。成化四年,福建戊子鄉(xiāng)試中舉。成化五年,登己丑科會試中進士,擔(dān)任廣東按察使僉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37—1522 【介紹】: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德懋,號闇然子,晚號谷濱遺老。成化二年進士。由庶吉士授編修。以諫元夕張燈被杖,貶南京大理左評事,歷福建僉事。考滿求致仕。家居以讀書講學(xué)為事,稱“楓山先生”。弘治十六年起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正德二年引疾歸。世宗即位,進南京禮部尚書致仕。謚文懿。有《楓山語錄》、《楓山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德懋,蘭溪人。成化丙戌進士第,入翰林除編修歷南國子祭酒嘉靖初進南禮部尚書贈太子少保謚文懿有楓山集
明詩紀(jì)事·丙簽·卷五
懋字德懋,蘭溪人。成化丙戌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坐諫鱉山煙火,謫臨武知縣,改南大理評事,進福建僉事,致仕。起南園子祭酒,再乞休。復(fù)起南太常卿、南禮部侍郎,皆不就,即家進南禮部尚書。卒贈太子少保,謚文懿。有《楓山集》四卷。 (劉永澄《邸中雜記》:章德懋庶吉士時,閣老劉定之為教習(xí)。一日以《玉堂蔬圃詩》試諸士,德懋結(jié)語曰:「賢哉公儀休,拔卻園中菜。」劉以輕薄目之。后又試《中秋賞月賦》,德懋云:「天下之人,有罹悲愁羈患、貧窮孤寡者,見月則不樂;惟高官厚祿,身享太平之日者,見月則樂也?!箘⒂:笳乱灾G煙火詞得貶斥,而劉遂不救。 《靜志居詩話》:嘗見思陵御書一幅詩云:「未央鐘動曙光生,隱隱初聞柳外鶯。風(fēng)靜禦爐香篆細(xì),日高斧坐袞衣明。螭頭陛擁黃麾仗,豹尾班聯(lián)白玉珩。最喜及時勤庶政,蒼蠅聲里聽雞鳴?!拐孥E存高上舍佑紀(jì)釲處。觀者疑為思陵御制,實《楓山集》中詩也。惟「及時」二字集本作「君王」,御筆更之,是《楓山》一集曾歸乙夜之覽矣!附識于此,以當(dāng)開寶舊事。 田按:文懿以清望重一時,不欲以文藻見長。佘檢其集,有《禁中聞鶯》詩云:不隨舞袖歌《金鏤》,卻伴仙《韶》奏玉墀。長信夢回欹枕處,瑣闈吟罷倚闌時?!刮磭L不清麗可誦也。)
維基
章懋(1437年—1522年),字德懋,號闇然翁,晚號瀔濱遺老,門生稱楓山先生,浙江金華府蘭溪縣人。成化丙戌會元、進士。官至南京禮部侍郎。成化二年(1466年),會試第一,登進士,改庶吉士。次年冬授翰林院編修。憲宗欲在元夕張燈結(jié)彩,章懋與同官黃仲昭、檢討莊昶進言禁止以為民計。被廷杖于闕下。其三人與以言事被黜的修撰羅倫并稱「翰林四諫」。章懋貶官臨武知縣,未行即為給事中毛弘等救,改南京大理寺左評事。三年后,升任福建按察使司僉事,平定寧、沙等地民變,并卓有政績。之后求辭職,吏部尚書尹旻堅持留用,不予批準(zhǔn)。弘治年間,明孝宗請用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章懋父喪不赴任。弘治十六年,除服后再辭,不準(zhǔn),遂上任。正德元年乞休,五疏不允。后復(fù)引疾懇辭,明年三月始得請。正德五年(1510年),啟為南京太常寺卿。次年改南京禮部右侍郎,均力辭不就。明世宗繼位,進南京禮部尚書,致仕。贈太子少保,謚文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38—1501 【介紹】: 明廬州府合肥人,字志堅,號云谷,陳豫子。天順八年嗣爵平江伯。成化初分典三千營及團營,總制兩廣。移鎮(zhèn)淮揚,總督漕運凡十四年,于淮河壩改石閘,修造四閘,包砌塘岸,疏通泉源。弘治初總神機營,掌左軍都督府事,轉(zhuǎn)總五軍營。后以統(tǒng)兵援大同,坐擁兵自守,奪祿閑住卒。

人物簡介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原明,通山人,徙廣安州。天順甲申進士,除大理評事歷河南按察僉事以薦改提學(xué)累遷貴州按察使有達(dá)意槁
維基
吳伯通(1441年—1502年),字原明,號石谷,四川順慶府廣安州濃溪鎮(zhèn)人,民籍,治《易經(jīng)》,年二十四歲中式天順八年甲申科第三甲第八十九名進士。四月初三日生,行二,曾祖吳海;祖吳友能;父吳輔;母辛氏。具慶下,妻歐氏,兄伯良,弟伯淳。家宅在廣安州青蓮庵以南六十里的地方。由州學(xué)增廣生中式四川鄉(xiāng)試第三名舉人,會試中式第十五名。授官大理寺右評事。成化十一年(1475年)升任河南按察使司僉事,在河南興建書院四所。成化十九年(1483年),父喪丁憂去職。后起為浙江提學(xué)副使,轉(zhuǎn)云南按察使。弘治十一年(1498年),轉(zhuǎn)貴州按察使。同年冬辭官回鄉(xiāng)。弘治十五年(1502年)三月病卒,墓在廣安州東北。其留存在世有吳伯通達(dá)意稿三十四卷及著作《嘉禾瑞麥詩》* 大理寺署右寺副* 成化十一年正月,升河南按察司僉事吳僉事* 成化十四年三月,提調(diào)學(xué)校* 弘治二年十一月,浙江按察司副使,提調(diào)學(xué)校* 弘治九年四月,升云南按察使* 成化十四年三月,提調(diào)學(xué)校* 弘治十年二月,六科言其才力不及,例應(yīng)調(diào)用,而十三道言其老懦無為,例應(yīng)致仕,調(diào)貴州按察使* 弘治十二年正月,罷歸

人物簡介

維基
任谷(1446年—1505年),字生之,廣西省南寧府橫州馴象衛(wèi)軍籍,治《春秋》,年二十七歲中式成化八年壬辰科第三甲第四十五名進士。十月十七日生,行一,曾祖任思義,大使;祖任致遠(yuǎn);父任信,訓(xùn)導(dǎo);母胡氏。慈侍下,妻吳氏。由國子生中式廣西鄉(xiāng)試第二十六名舉人,會試中式第八十七名。南京戶部主事,歷郎中,擢福建布政司參議

人物簡介

維基
吳谷(1447年—?),字子玉,福建興化府莆田縣人,軍籍。同進士出身。早年出身平海衛(wèi)學(xué)生,中式福建鄉(xiāng)試第六十四名舉人。成化十一年(1475年)乙未科會試第二百九十二名,殿試登進士第三甲第五十四名。成化十二年(1476年)官廣東潮陽縣知縣,任內(nèi)修縣志。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十
祚,字天錫,號拙齋,一號云谷,海鹽人,成化丙午舉人為尤溪令改靖安有拙齋云谷集及海鹽志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十
綬,字文佩,號西谷,秀水人,成化丁未進士,授檢討,侍岐王講讀。王就邸,閹宦專擅,綬疏論之,自是政屬輔臣著為典。尋遷楚藩左相,轉(zhuǎn)晉藩。王年耄,世子世孫俱薨,有欲竊柄者,幽王曾孫于別宮,綬密疏云:有王曾孫在,乃得封。著有清溪草。
維基
朱綬,字文佩,浙江嘉興府嘉興縣人,民籍。浙江鄉(xiāng)試第十二名舉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中式丁未科三甲第五十一名進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江西金溪人,字時庸,號東谷,又號明農(nóng)翁。天順元年進士。授編修,歷翰林院侍讀學(xué)士,曾上疏禁奢侈,廣用人,抑奔競,開言路。官至禮部尚書。
維基
徐瓊(?—1505年),字時庸,號東谷,江西金溪縣耿陽(今合市鎮(zhèn))人,天順元年榜眼,官至禮部尚書。景泰二年(1451年),徐瓊鄉(xiāng)試中舉。天順元年(1457年),會試第三十六名,殿試一甲第二名,授翰林院編修,參與編撰《大明一統(tǒng)志》、《英宗實錄》等。成化三年,升翰林侍講。成化七年,充任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主考官。成化十二年,升侍讀學(xué)士,掌管南京翰林院事。成化二十三年,升任南京太常寺卿,后任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弘治三年,升任南京禮部右侍郎,后任滿入順天府,改禮部左侍郎。弘治九年四月,升禮部尚書。弘治十一年,加太子少保。兩年后,致仕歸鄉(xiāng),特進太子太保。弘治十八年(1505年)卒。著有《東谷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