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谷 → 榖谷”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溫州永嘉人,號東谷。曾游湖海五十年,為老塾師。度宗咸淳中,撰《東谷所見》,多憤世嫉俗語。
全宋文·卷八二四一
李之彥,號東谷,宋末永嘉(今浙江溫州)人,著有《東谷所見》一卷(存)。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僧。海鹽人,號麗水。志氣超邁,博覽經(jīng)史。工詩。喜山水之樂。受聘至杭州慧因寺講《華嚴經(jīng)》,眾傾伏,名益重。晚居松郡,年七十余,無疾端坐而寂。有《游山詩集》。
大明高僧傳·卷第一 譯經(jīng)篇第一 解義篇第二之一
釋盤谷號麗水。海鹽人。師貌不揚而志氣超邁。博覽經(jīng)史性耽山水之樂。至元中游五臺峨眉伏牛少室名山勝地。嘗云。足跡半天下。詩名滿世間。時附馬高麗沈王聞師德望。具書聘講華嚴大意于杭之慧因寺。師展四無礙辯七眾傾伏。王大悅師聲價益重。后至松郡搆精舍。勤修凈業(yè)日課彌陀佛號。年七十馀無疾預告以時。端坐而寂。有游山詩集三卷行世。
新續(xù)高僧傳·義解篇第二之二
釋盤谷,號麗水,海鹽人。狀貌特殊,而志氣超邁,博覽經(jīng)史,復假山水以怡禪性。至元中,游五臺、莪眉、伏牛、少室諸名勝,每止其地,時發(fā)高吟。人嘗謂其足跡半天下,詩名滿世間,谷芺謝之。時附馬高麗沈王聞其德望,具書聘講《華嚴》大意于杭之慧因寺,乃展四無礙辯,七眾傾伏,王大悅而聲價益重。后至松郡搆精舍,勤脩凈業(yè),日課彌陀佛號。年七十馀,無疾,預告以時,端坐而寂。有《游山詩集》三卷行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89 【介紹】: 元女真人,居滕州,字士常、號書穩(wěn)。初為濟寧教授。元軍攻宋,授行省左右司都事。至元十九年,召為吏部郎中,立陟降澄汰之法,著為令式。官終吏部尚書。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德興人,字志友,號芳谷。八歲能文。世祖至元間任隆興教授,又為江西儒學提舉。嘗奉使安南。歷聘江浙湖廣三省考試,拔黃溍于落卷中。以文學名。有《芳谷集》。
韓公麟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53—1319 【介紹】: 元真定人,字國瑞,號雪谷。父精醫(yī),公麟世其業(yè)。世祖時以薦為尚醫(yī)。成宗即位,為承直郎,遷太醫(yī)院副使,進僉書太醫(yī)院事。仁宗時權(quán)臣專權(quán),移病家居,除淮安路總管,不赴。官至昭文館大學士、太醫(yī)院使。善養(yǎng)生學。喜畫竹。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55—1321 【介紹】: 元潞州上黨人,徙漢中,字道復,號秋谷。七歲能文,博學強記,通貫經(jīng)史。世祖時累薦不就。成宗大德初,侍仁宗于宮中,日陳善言正道,多所進益。武宗之立,孟有策畫功。仁宗嗣立,拜中書平章政事,力以國事為己任。以宋儒及許衡從祀孔廟,行科舉取士之制。英宗即位,為鐵木迭兒誣謗,降授侍講學士。孟宇量閎廓,材略過人,三入中書,民間利益,知無不言,士無貴賤,賢者進拔。為文有奇氣。卒謚文忠。有《秋谷集》。
元詩選
孟字道復,上黨人,徙居漢中。至元中至京師,裕宗召見東宮,不及用。成宗立,薦為太子師傅。大德初,武宗撫軍北方,仁宗留宮中,日陳善言正道,多所進益。又從仁宗侍昭獻元圣皇后降居懷州,四年誠節(jié)如一。成宗崩,安西王阿難答謀逆,力勸仁宗奉太后還都,收首謀及同惡者,奉御璽北迎武宗,及事定逃去,不知所之。武宗即位,仁宗為皇太子。追敘其功,特授中書平章政事、集賢大學士、同知樞密院事。仁宗立,真拜中書平章政事,賜爵秦國公?;蕬c元年,授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兼修國史,延祐元年,改封韓國公。七年仁宗崩,英宗初立,為丞相鐵木迭兒所誣,盡前后封拜制命,降授集賢侍講學士。至治元年卒,年六十七。詔復元官,贈太保、儀同三司、上柱國,進封魏國公,謚文忠。韓公才氣跌宕,落筆縱橫,詩尤清壯麗逸。仁宗嘗親授國公印章,召繪工惟肖其形,賜號秋谷,命集賢大學士王颙大書之,手刻為扁而署其上,又側(cè)注曰:大德三年四月吉日,為山人李道復制。因自號所著曰《秋谷集》。元初因仍吏治,士氣奄奄僅屬。韓公侍仁宗潛邸,日夕啟沃,謂儒可與守成。迨延祐當國,即議行貢舉,其后如泰白野、余忠宣、李潯陽諸公,立節(jié)疆場,垂名竹帛,皆出自左右兩榜。元朝尊賢養(yǎng)士之報,于今為烈,揆厥由來,皆韓公主行科舉之力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63—1339 【介紹】: 元撫州臨川人,字仲谷,一字北齋。清修文雅,善為詩。從曾子良游,講授鄉(xiāng)里,辟薦相望,終身不為動。嘗云:“士無求用于世,惟求無愧于世?!比艘詾槊浴?/blockquote>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二九
云谷老人,不知何許人也。宋末以訓蒙至海晏之博榮。棲隱仙巖之側(cè),或談黃白之術(shù),未有知者。久之,白玉蟾造焉。清晨,歌曰:“梧桐枝上秋風起,碧水連天天映水。殘花幾點暮山紫,斜陽影落蘆花里。蜂衙罷聲蛙作市,藜杖落肩寢書幾。天黎明,月痕消,安得佳人兮仙巖作逍遙?!痹乒群椭粫r傳誦。后不知所終。詩一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66—1331 【介紹】: 元鎮(zhèn)江人,居吳中,字子敬。文章卓偉殊絕,自成一家。歷和靜、學道二書院山長,改寧國路儒學教授。后以江浙儒學副提舉致仕。有《存悔齋稿》。
元詩選
璛字子敬,宋司農(nóng)卿潗之子,自高郵再徙平江,家焉。宋亡,例遣北上,潗行至莘縣,不食卒,璛悲不自勝,嘆曰:國亡家破,吾兄弟不能力振門戶,獨不可為儒以自奮邪!與其弟理刻苦于學。戴帥初、仇仁近、胡汲仲皆與為忘年交,聲譽籍甚。人稱曰「兩龔」,以比漢「兩龔」云。憲使徐琰辟置幕中,舉和靖學道兩書院山長,當事者交章薦,宜在館閣,不報。調(diào)寧國路儒學教授,遷上饒簿,改宜春丞,歲馀乞休,遂以江浙儒學副提舉致仕卒。其所作詩曰《存悔齋稿》,明朱性甫錄補遺十七首,出自荻溪王氏所藏。子敬少時,嘗有詠史詩云:「文若縱存猶九錫,孔明雖死亦三分?!篂橐粫r所傳誦,其序袁靜春集云:通甫與予交,上下古今,一返諸性情之正。其于持論如此。
維基百科
龔璛,字子敬,號谷陽生,高郵人。龔卿潗之子,自高郵徙平江(今江蘇吳縣)。與戴表元、仇遠等人友好。早為在徐琬幕下,后擔任和靖書院山長、學道書院山長。晚年以浙江儒學副提舉退休。宋亡,不食而卒。有《存悔齋稿》。
欽定四庫全書·存悔齋稿·提要
(臣)等謹案:存悔齋稿一卷,補遺一卷,元龔璛撰。璛字子敬,自高郵遷居平江。父潗,宋末官司農(nóng)卿,國亡不食卒。璛少為憲使徐琰辟置幕下,舉和靖、學道兩書院山長。當路者交薦其宜居館閣,調(diào)寧國路儒學教授,遷上饒主簿,改宜春丞,以浙江儒學副提舉致仕。所著有存悔齋詩稿一卷。明朱存理復輯其佚篇,為補遺一卷附之。蓋存理作鐵網(wǎng)珊瑚行世,所見前人書畫題跋為多,故所錄往往得之手跡也。盛儀嘉靖維揚志稱璛善屬文,刻意學書,有晉人風度。蓋亦一時知名之士。而篇什所存無幾,當已不免散佚。然其詩格伉爽,頗能自出清新,在元人諸集中,猶為獨開生面者焉。乾隆四十二年十月恭校上。
夾谷山壽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女真人。仁宗延祐中任崇安縣尹??h西有梨嶺,路險隘,行者苦之。山壽鑿坦途,又修建縣學。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五一
王景賢,字希賢,號愚谷。??等恕5窃首谘拥v鄉(xiāng)薦,由邕州路教授遷慶遠天河縣尹,官至靖江路推官致仕。學富行修,著作超逸,皆自抒胸臆。元英宗至治三年(一三二三),文宗潛邸于海南,道經(jīng)雷州,覽景賢所進詩,甚喜,手書“愚谷”二大字賜之。天歷中,復賜六花宮袍。明黃佐纂修嘉靖四十年刊《廣東通志》卷五八、清吳盛藻修康熙十一年刊《雷州府志》卷九有傳。詩三首。王景賢,黃《通志》誤作“黃景賢”。

人物簡介

簡介
高麗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04—1372 【介紹】: 元明間徽州府祁門人,字德輔,一字仲裕。元泰定帝泰定二年舉人。會試以答策伉直見黜,棄科舉業(yè),盡力于經(jīng)學。教授于宣城、歙縣間,四方學士執(zhí)經(jīng)門下者甚眾,學者稱環(huán)谷先生。明洪武初,聘修《元史》,辭歸后,結(jié)廬石門山。有《春秋經(jīng)傳附錄纂疏》、《程朱易傳義音考》、《詩集傳音義會通》、《禮經(jīng)補逸》、《環(huán)谷集》。
元詩選
克寬,字德輔,一字仲裕,祁門人。嘗從云峰胡炳文、可堂吳仲迂、朝陽吳暾學。泰定丙寅,中江浙鄉(xiāng)試。次年會試,論《春秋》與主司不合,遂見黜,貢待制奎深惋惜之。南歸,篤志著述,以所居山谷環(huán)繞,稱曰環(huán)谷,四方學者皆曰環(huán)谷先生。洪武二年,召至京師,與脩元史。事畢,特旨一班留仕,以老疾力辭不受。乃命禮部設(shè)宴,賜白金?緞,給驛而還。五年卒,年六十九。德輔生而穎異,其外王父為康石溪先生,來視輒教之。一日引群兒浴于溪滸,因以對偶試群兒,乃曰:「童子六七人,浴乎沂水。」德輔即應(yīng)曰:「英雄三百輩,隨我瀛洲。」石溪喜曰:不負吾宅相矣。后果以理學名世,當時推為史局布衣第一人云。

人物簡介

簡介
鄭誧(1309年—1345年),高麗王朝末期大臣、詩人。字仲孚,號雪谷,清州人,官至左司議大夫。有《雪谷集》傳世。

人物簡介

簡介
未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