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27,分29頁顯示  上一頁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諫工
諫輔
皆諫
屢諫
匡諫
諫難
諫囊
二諫
違諫
密諫
諫獵人
獨諫
托諫
咸諫
諍諫
《漢語大詞典》:諫工(諫工)
諫官。國語·鄭語:“擇臣取諫工而講以多物?!?韋昭 注:“工,官也?!?宋 王安石 《左司諫王陶皇子伴讀制》:“今朕欲進諸子於學(xué),求可與居者,而大臣以爾為言。爾久在諫工,有聞於世?!?/div>
分類:諫官
《漢語大詞典》:諫輔(諫輔)
勸諫輔佐之臣。書·泰誓中:“剝喪元良,賊虐諫輔。” 蔡沉 集傳:“元良, 微子 也;諫輔, 比干 也。”
分類:勸諫輔佐
《韻府拾遺 諫韻》:皆諫(皆諫)
史記鄭世家:鄭與楚親,乃執(zhí)解揚而獻楚。楚王厚賜與約,使反其言,令宋趣降,三要乃許。于是楚登解揚樓車,令呼宋,遂負楚約,而致其晉君命曰:晉方悉國兵以救宋,宋雖急,慎勿降楚?楚莊王大怒,將殺之。將死,顧謂楚軍曰:為人臣毋忘盡忠,得死者。楚王諸弟皆諫,王赦之。于是赦解揚,使歸晉。
《韻府拾遺 諫韻》:屢諫(屢諫)
南史王諶傳:諶有學(xué)義,見親遇,常在左右。帝所行慘僻,諶屢諫不從。
《漢語大詞典》:匡諫(匡諫)
匡正諫諍。史記·儒林傳·伏生:“﹝ 兒寬 ﹞在三公位,以和良承意從容得久,然無有所匡諫?!?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明詩:“ 漢 初四言, 韋 孟 首唱,匡諫之義,繼軌 周 人?!?span id="16rjgtl" class="book">《資治通鑒·齊明帝建武二年》:“羣臣罷朝之后, 聰 恆陪侍帷幄,言兼晝夜,時政得失,動輒匡諫。”明史·儒林傳二·鄧以贊:“ 萬歷 初,座主 張居正 枋國政, 以讚 時有匡諫, 居正 弗善也,移疾歸?!?/div>
分類:匡正諫諍
《漢語大詞典》:諫難(諫難)
謂冒著危險進行規(guī)勸。 漢 王充 論衡·程材:“儒生不習(xí)於職,長於匡救,將相傾側(cè),諫難不懼。”
《漢語大詞典》:諫囊(諫囊)
猶諫函。借指諫書。 宋 韓琦 《謝轉(zhuǎn)給事中表》:“周旋俗吏之為,激切諫囊之論,不虞擯斥,蓋恃聰仁。” 宋 韓琦 《謝知制誥啟》:“諫囊陳事,將隳厥官;詞掖升榮,遽冒其寵?!?/div>
分類:指諫諫書
《漢語大詞典》:二諫(二諫)
指 明 翟鳳翀 與 郭尚賓 。 鳳翀 抗疏極論 呂貴 、 邢洪 、 凌應(yīng)登 三人之罪。 神宗 怒,謫為 山西 按察使經(jīng)歷。是時 尚賓 亦上疏進諫,忤旨,謫為 江西 布政使檢校。二人因進諫而同時被謫,故稱。明史·翟鳳翀傳:“帝於章疏多不省,故廷臣直諫者久不被譴。至是二人同日謫官,時稱‘二諫’。”
分類:極論
《漢語大詞典》:違諫(違諫)
(1).違式進諫。書·胤征“官師相規(guī),工執(zhí)藝事以諫。其或不恭,則有常刑” 唐 孔穎達 疏:“百工雖賤,令執(zhí)其藝能之事以諫上之失常。其有違諫不恭謹者,國家則有常刑?!?br />(2).不聽進諫。《東周列國志》第十七回:“ 鬻拳 曰:‘王雖赦臣,臣何敢自捨?’即以佩刀自斷其足,大呼曰:‘人臣有無禮於君者,視此!’ 楚王 命藏其足於大府,‘以識孤違諫之過!’”
分類:不聽進諫
《漢語大詞典》:密諫(密諫)
暗中對帝王進行規(guī)勸。三國志·魏志·桓階傳:“ 階 數(shù)陳 文帝 德優(yōu)齒長,宜為儲副,公規(guī)密諫,前后懇至。”北史·文苑傳·王褒:“ 褒 性謹慎,知 元帝 多猜忌,弗敢公言其非。后因清閑,密諫,言辭甚切?!?/div>
《漢語大詞典》:諫獵人(諫獵人)
指 漢 司馬相如 。 明 李攀龍 《春日聞明卿之京卻寄》詩:“十載浮云傍逐臣,歸來不改 漢 宮春。摩挲 金馬 宮門外,誰識當時諫獵人。”參見“ 諫獵 ”。
分類:司馬相如
《漢語大詞典》:諫獵(諫獵)
(1).指對天子迷戀游獵,不務(wù)政事,予以規(guī)諷。事本漢書·司馬相如傳下:“﹝ 相如 ﹞嘗從上至 長楊 獵,是時天子方好自擊熊豕,馳逐壄獸, 相如 因上疏諫?!?唐 賈至 《詠馮昭儀當熊》:“逐獸長廊靜,呼鷹御苑空。王孫莫諫獵,賤妾解當熊?!?清 陳夢雷 《秋興》詩之七:“爭夸鳴鏑催紅雨,喜控歸鞍數(shù)錦毛。諫獵有書誰入告,三年講武圣躬勞?!焙笥靡灾钢G止帝王的窮于武事。 唐 戴叔倫 《客舍秋懷呈駱正字士則》詩:“買山猶未得,諫獵又非時?!?唐 李端 《長安感事呈盧綸》詩:“諫獵一朝寢,論邊素未工。”
(2).泛指諫諍。 唐 杜甫 《哭王彭州掄》詩:“解龜生碧草,諫獵阻青霄。” 仇兆鰲 注引 朱鶴齡 曰:“ 王 蓋先以御史罷官?!?浦起龍 心解:“先官侍御,故用諫獵字。”
《韻府拾遺 諫韻》:獨諫(獨諫)
晉書溫羨傳:式乾之會。張華獨諫上宰不和。不能承風贊善。望其指麾從命。不亦難乎。
《韻府拾遺 諫韻》:托諫(托諫)
盧綸詩:潘岳敘年因鬢發(fā),揚雄托諫在文章。
《韻府拾遺 諫韻》:咸諫(咸諫)
書:群臣咸諫于王。
《國語辭典》:諍諫(諍諫)  拼音:zhēng jiàn
以正直的言辭規(guī)勸別人。如:「魏徵立朝,勇于諍諫?!?/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