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9詞典 2分類詞匯 27
《國語辭典》:諂諛(諂諛)  拼音:chǎn yú
逢迎阿諛。《左傳。昭公六年》:「民不貳,吾君賄,左右諂諛,作大事不以信,未嘗可也?!埂度龂萘x》第九三回:「汝既為諂諛之臣,只可潛身縮首,茍圖衣食?!?/div>
《國語辭典》:諂諛取容(諂諛取容)  拼音:chǎn yú qǔ róng
阿諛獻(xiàn)媚以討好別人?!妒酚?。卷三○。平準(zhǔn)書》:「自是之后,有腹誹之法(比),而公卿大夫多諂諛取容矣?!?/div>
《漢語大詞典》:傾諂(傾諂)
諂諛。資治通鑒·晉武帝咸寧二年:“ 攸 素惡 荀勗 及左衛(wèi)將軍 馮紞 傾諂?!?/div>
分類:諂諛
《國語辭典》:夸毗  拼音:kuā pí
躬身屈足以順從人?!对娊?jīng)。大雅。板》:「天之方懠,無為夸毗,威儀卒迷,善人載尸?!挂沧鳌刚F毗」。
《國語辭典》:戚施  拼音:qī shī
1.蟾蜍的別名。參見「蟾蜍」條。
2.比喻患丑疾,背曲而不能仰的人?!对娊?jīng)。邶風(fēng)。新臺》:「燕婉之求,得此戚施?!?br />3.比喻阿諛諂媚的人。《魏書。卷七二。陽尼傳》:「蘧蒢戚施,邪媚是欽,既詭且妒,以逞其心?!?br />4.滑稽俳優(yōu)的人。《國語。鄭語》:「侏儒、戚施,實御在側(cè),近頑童也?!?br />5.阿諛諂媚?!杜f唐書。卷一○一。薛登傳》:「若開趨競之門,邀仕者皆戚施而附會?!?/div>
《國語辭典》:讒諂(讒諂)  拼音:chán chǎn
用讒言逢迎取悅他人?!度龂萘x》第三二回:「吾生為袁氏臣,死為袁氏鬼,不似汝輩讒諂阿諛之賊!可速斬我!」
分類:讒毀諂諛
《漢語大詞典》:蘧蒢
亦作“ 蘧篨 ”。亦作“ 蘧除 ”。
(1).用葦或竹編成的粗席。 漢 桓寬 鹽鐵論·散不足:“庶人即草蓐索經(jīng),單藺蘧蒢而已?!?span id="qkwge7d" class="book">《周書·韋夐傳》:“昔 士安 以蘧蒢束體, 王孫 以布囊繞尸?!?宋 陸游 《舟中作》詩:“蘧蒢作帆三版船,漁燈夜泊 閶門 邊?!?span id="pqdtzq9" class="book">《明史·后妃傳二·莊烈帝恭淑田貴妃》:“暑月駕行幸,御蓋行日中。妃命作蘧篨覆之,從者皆得休息?!?br />(2).身有殘疾不能俯視的人。國語·晉語四:“蘧蒢不可使俯,戚施不可使仰?!?韋昭 注:“蘧蒢,直者,謂疾?!?宋 王安石 《上執(zhí)政書》:“蓋自古者至治之世,自瞽蒙、昏瞶、朱儒、蘧蒢、戚施之人,上所以使之,皆各盡其才?!?清 李漁 《奈何天·形變》:“那里知道冥冥之中有我這變形使者,能把蘧蒢、戚施變做 潘安 、 宋玉 ?!?br />(3).諂諛獻(xiàn)媚的人。 漢 王充 論衡·累害:“戚施彌妒,蘧除多佞?!?span id="mgxg2io" class="book">《漢書·敘傳下》:“ 宣 之四子, 淮陽 聰敏,舅氏蘧蒢,幾陷大理。” 顏師古 注:“蘧蒢,口柔,觀人顏色而為辭佞者也?!?宋 黃庭堅 《次以道韻寄范子夷子默》:“持論不蘧蒢,奉身謝夸詡?!?/div>
《國語辭典》:佞幸  拼音:nìng xìng
以諂媚而獲得寵愛、眷顧?!稘h書。卷八六。王嘉傳》:「高安侯賢,佞幸之臣,陛下傾爵位以貴之。」也作「佞倖」。
《漢語大詞典》:邪諂(邪諂)
亦作“ 邪讇 ”。 邪惡而諂諛。 漢 東方朔 《非有先生論》:“是以輔弼之臣瓦解,而邪諂之人并進(jìn)?!?span id="i7dq7bk" class="book">《漢書·翟方進(jìn)傳》:“﹝ 涓勛 ﹞詘節(jié)失度,邪讇無常,色厲內(nèi)荏?!?顏師古 注:“讇,古諂字也?!?span id="2rtsbo7" class="book">《后漢書·陳忠傳》:“長吏惶怖譴責(zé),或邪諂自媚,發(fā)人修道,繕理亭傳,多設(shè)儲跱,徵役無度。” 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史書佔畢四:“而 味道 ( 蘇味道 )輩模稜邪諂,榮寵牝朝,器識何在?!?/div>
《漢語大詞典》:諛臣(諛臣)
諂諛之臣。管子·八觀:“諫臣死而諛臣尊,私情行而公法毀?!?span id="7auoya7" class="book">《史記·龜策列傳》:“ 桀 有諛臣,名曰 趙梁 ?!?宋 蘇軾 《明君可與為忠言賦》:“目有瞇則視白為黑,心有蔽則以薄為厚。遂使諛臣乘隙以匯進(jìn),智士知微而出走?!?/div>
分類:諂諛
《漢語大詞典》:熟軟(熟軟)
諂諛逢迎。 唐 韓愈 《試大理評事王君墓志銘》:“諸公貴人既志得,皆樂熟軟、媚耳目者,不喜聞生語?!?明 劉若愚 酌中志·內(nèi)臣職掌紀(jì)略:“今 王體乾 既熟軟巧媚,在 王瘸子 不過俳優(yōu)賤役,自然因而化之,可嘆也已?!?/div>
分類:諂諛逢迎
《漢語大詞典》:阿倚
諂諛邪僻。宋史·鞠詠傳:“時 王欽若 復(fù)相, 詠 嫉 欽若 阿倚,數(shù)睥睨其短, 欽若 心忌之?!?/div>
分類:諂諛邪僻
《漢語大詞典》:邪諛(邪諛)
邪惡而諂諛。 唐 司空圖 《華帥許國公德政碑》:“邪諛必照,狷直皆容。” 唐 黃滔 《御試曲直不相入賦》:“顧惟忠讜之受性,豈與邪諛而同域?!?宋 洪邁 容齋三筆·孫宣公諫封禪寺:“一時邪諛之臣,唱為瑞應(yīng)祺祥,以罔明主?!?/div>
分類:邪惡諂諛
《國語辭典》:絜楹  拼音:jié yíng
形容諂媚奉承以圖個人利益?!附e」文獻(xiàn)異文作「潔」。《楚辭。屈原。卜居》:「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以潔楹乎?」
《漢語大詞典》:諛舌(諛舌)
指巧言諂諛之人。 唐 孫樵 《大明宮賦》:“吾見若姦聲在堂,諛舌在旁;窒聰怫諷,正斥邪寵?!?/div>
分類:巧言諂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