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課試(課試)  拼音:kè shì
考核、測驗?!逗鬂h書。卷六。孝順帝紀》:「令諸以詔除為郎,年四十以上課試如孝廉科者,得參廉選,歲舉一人?!?/div>
《分類字錦》:五經課試(五經課試)
魏志文帝紀:黃初五年,夏四月,立太學,制五經課試之法,置春秋榖梁博士。
分類:學校
《國語辭典》:教習(教習)  拼音:jiào xí
1.教導講習?!侗笔贰>砥吡?。列傳。樊子蓋》:「今以二孫委公與衛(wèi)文升耳。宜選貞良宿德方幅者教習之。」
2.舊時指教師、老師?!都t樓夢》第一七、一八回:「原來賈薔已從姑蘇采買了十二個女孩子,并聘了教習,以及行頭等事來了。」《文明小史》第一七回:「他說如今有片學堂里,已經請了他做教習?!?/div>
《漢語大詞典》:月課(月課)
(1).每月考查、考核。魏書·李彪傳:“陛下幼蒙鞠誨,圣教之躋,及儲宮誕育,復親撫誥,日省月課,實勞神慮。”
(2). 明 清 時每月對學子的課試或對武官武藝的考校。明史·職官志四:“儒學官月課士子之藝業(yè)而奬勵之?!?span id="2e6pkcr" class="book">《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五六回:“ 同 通 州縣,本有月課,現(xiàn)在攷較他們,也不過同月課一個樣子。”清史稿·選舉志一:“教官考校之法,有月課、季考,‘四書’之外,兼有策論……訖於 嘉慶 ,月課漸不舉行?!?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述異·馬端敏公被刺:“ 同治 九年七月二十七日,為 兩江 總督月課武職之期, 馬端敏 公 新貽 親臨校場閲射?!?br />(3). 宋 代規(guī)定御史糾察官邪,按月奏事的制度。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太學諸生置綾紙:“ 鄭昭先 為臺臣,倏當言事月謂之月課。 昭先 純謹人也,不敢妄有指議。”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洪君疇:“ 朱應元 既為御史,月課乃首劾 李俊明 ,公論大不平。” 張晉藩 王超 《中國政治制度史》第四編第一章第七節(jié):“ 宋 朝在允許御史‘風聞彈人’的要求下,明令御史每月必須奏事一次,叫作‘月課’。如上任后百日內無所糾彈,則罷黜作外官,或罰‘辱臺錢’。這種規(guī)定在很大程度上助長了御史彈劾權的濫用。”
《漢語大詞典》:道舉(道舉)
以道家學說課試取士。始于 唐玄宗 開元 二十九年。 唐 高彥休 《高闕史·太清宮玉石像》:“ 明皇 朝,崇尚 元元圣主 之教,故以道舉入仕者,歲歲有之?!?唐 錢起 有《送李棲桐道舉擢第還鄉(xiāng)省侍》詩。 清 顧炎武 《菰中隨筆》:“有道舉, 元宗 時 開元 二十九年,始置崇元學,習老子、莊子、文子、列子,亦曰道舉?!?/div>
《國語辭典》:課藝(課藝)  拼音:kè yì
習作八股文的范本?!段拿餍∈贰返诙幕兀骸缸蠓曳?,把兩個題目找出,原來是格致書院課藝里的現(xiàn)成文章,倒有五六篇?!?/div>
《漢語大詞典》:訓課(訓課)
教育和課試;訓誨和督促。警世通言·老門生三世報恩:“每日訓課兒孫之暇,同里中父老飲酒賦詩。”明史·職官志二:“凡舉人、貢生、官生、恩生、功生、例生、土官、外國生、功勛臣及勛戚大臣子弟之入監(jiān)者,奉監(jiān)規(guī)而訓課之。” 清 吳敏樹 《先考行狀》:“子孫讀書,訓課甚勤,不多望以進取?!?/div>
《漢語大詞典》:日程月課(日程月課)
每日每月按一定的程式課試。形容因循守舊,無所創(chuàng)新。 清 莫友芝 《〈巢經堂詩鈔〉序》:“﹝ 子尹 ﹞不肯以詩人自居。當其興到,頃刻千言;無所感觸,或經時不作一字,又脫稿不自收拾,子弟鈔存十之三四而已。而其盤盤之氣,熊熊之光,瀏灕頓挫,不主故常,以視近世日程月課,楦釀篇牘,自張風雅者,其貴賤何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