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711,分48頁顯示  上一頁  41  42  43  44  45  47  4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畿勞
擊鏡
合從連衡
伯仲叔季
伯成子高
遍眺
遍覜
兵車之會
百里之命
邸城
賜茅授土
傳圭襲組
春秋五霸
千乘之國
七輿大夫
《漢語大詞典》:畿勞(畿勞)
古代一種迎賓之禮。謂諸侯入朝,天子派人到王城郊外慰勞。周禮·秋官·小行人“凡諸侯入王,則逆勞于畿” 清 孫詒讓 正義:“諸侯來至距王城五百里之畿,則小行人為使往勞之也。其禮以覲禮約之,當亦皮弁用璧如郊勞之禮。據(jù)《大行人》云:‘上公三勞,侯伯再勞,子男一勞。’則畿勞之禮,蓋惟上公有之?!?/div>
《漢語大詞典》:擊鏡(擊鏡)
古代迷信習俗。日月食時,諸侯夫人敲打鏡子以救。 漢 班固 《白虎通·災變》:“故角尾交日月食,救之者,謂夫人擊鏡,孺人擊杖,庶人之妻楔搔。”
《漢語大詞典》:合從連衡(合從連衡)
戰(zhàn)國 時 蘇秦 說六國諸侯聯(lián)合拒 秦 ,稱合從; 張儀 說諸侯共事 秦 ,稱連衡。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天下方務於合從連衡,以攻伐為賢?!?span id="sowugd6" class="book">《漢書·游俠傳》:“陵夷至於 戰(zhàn)國 ,合從連衡,力政爭彊?!眳⒁姟?合從 ”。
《國語辭典》:合從(合從)  拼音:hé zōng
戰(zhàn)國時蘇秦倡導聯(lián)合楚、齊、燕、韓、趙、魏六國,共同抵抗秦國的政策。因六國地處南北,故名「合從」?!段倪x。賈誼。過秦論》:「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埂段倪x。孫楚。為石仲容與孫皓書》:「二邦合從,東西唱和?!挂沧鳌负峡v」。
《國語辭典》:伯仲叔季  拼音:bó zhòng shú jì
兄弟長幼的次序。長兄稱為「伯」,次兄稱為「仲」,其次稱為「叔」,幼弟稱為「季」。
《國語辭典》:伯仲  拼音:bó zhòng
1.兄弟間排行的次序?!抖Y記。檀弓上》:「幼年,冠字,五十以伯仲?!固?。孔穎達。正義:「二十之時,雖云伯仲,皆配某甫而言;五十之時,直呼伯仲。」
2.形容才能相當,不相上下者。唐。杜甫 詠懷古跡詩五首之五:「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埂读凝S志異。卷一。嬌娜》:「畫黛彎蛾,蓮鉤蹴鳳,與嬌娜相伯仲也。」
3.朋黨。清??咨腥巍短一ㄉ取返诙某觯骸笘|林伯仲,俺青樓皆知敬重?!?/div>
《漢語大詞典》:伯成子高
唐堯 時人。相傳 堯 治天下,他立為諸侯。 堯 授 舜 、 舜 授 禹 時,他認為“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后世之亂自此始”,就隱居耕種。見《莊子·天地》。亦省稱“ 伯成 ”。 唐 李白 《萬憤詞投魏郎中》:“ 舜 昔授 禹 , 伯成 耕犁?!?/div>
《漢語大詞典》:遍眺(徧覜)
周 天子遣使省問諸侯之禮。天子巡守后三年所舉者,稱“徧覜”。詳“ 徧存 ”。
《漢語大詞典》:遍存
周 天子遣使間歲存問諸侯之禮。天子巡守之明年所舉者,稱“徧存”。周禮·秋官·大行人:“王之所以撫邦國諸侯者,歲徧存,三歲徧覜,五歲徧省?!?鄭玄 注:“存、覜、省者,王使臣於諸侯之禮。所謂間問也。歲者,巡守之明歲,以為始也?!?孫詒讓 正義:“説文·子部云:‘存,恤問也。’爾雅·釋詁云:‘在、存、省、視,察也?!衷疲骸?,視也?!?span id="q6cux2u" class="book">《廣雅·釋詁》云:‘省,視也?!哂柫x略同,隨事立名耳。云‘所謂閒問也’者,謂三者通為閒問,以其皆閒歲一舉也。”
《漢語大詞典》:遍覜
周 天子遣使省問諸侯之禮。天子巡守后三年所舉者,稱“徧覜”。詳“ 徧存 ”。
《漢語大詞典》:遍存
周 天子遣使間歲存問諸侯之禮。天子巡守之明年所舉者,稱“徧存”。周禮·秋官·大行人:“王之所以撫邦國諸侯者,歲徧存,三歲徧覜,五歲徧省?!?鄭玄 注:“存、覜、省者,王使臣於諸侯之禮。所謂間問也。歲者,巡守之明歲,以為始也?!?孫詒讓 正義:“説文·子部云:‘存,恤問也?!?span id="2dvne2s" class="book">《爾雅·釋詁》云:‘在、存、省、視,察也。’又云:‘覜,視也?!?span id="k1iahzw" class="book">《廣雅·釋詁》云:‘省,視也?!哂柫x略同,隨事立名耳。云‘所謂閒問也’者,謂三者通為閒問,以其皆閒歲一舉也?!?/div>
《漢語大詞典》:兵車之會(兵車之會)
謂因征討之事會盟諸侯。對“衣裳之會”而言。周禮·夏官·戎仆:“凡巡守及兵車之會亦如之?!?孫詒讓 正義:“云及兵車之會者,謂有征討之事而合諸侯。《大宗伯》云,時見曰會。是也。”《公羊傳·僖公二十一年》:“公子 目夷 諫曰:‘ 楚 ,夷國也,彊而無義,請君以兵車之會往。’”《穀梁傳·莊公二十七年》:“兵車之會四,未甞有大戰(zhàn)也,愛民也?!?span id="ildaxz6" class="book">《管子·大匡》:“ 桓公 受而行之,近侯莫不請事,兵車之會六,乘車之會三,饗國四十有二年?!?尹知章 注:“兵車之會,謂興兵有所伐?!币嘧鳌?兵車之屬 ”。國語·齊語:“即位數(shù)年,東南多有淫亂者, 萊 、 莒 、 徐夷 、 吳 、 越 ,一戰(zhàn)帥服三十一國……兵車之屬六,乘車之會三?!?韋昭 注:“屬,亦會也。兵車之會,謂 魯莊 十三年會於 北杏 ,十四年會於 鄄 ,十五年復會於 鄄 , 魯僖 元年會於 檉 ,十三年會於 咸 ,十六年會於 淮 ?!?/div>
《漢語大詞典》:百里之命
指國君的政令。百里,指諸侯國。《論語·泰伯》:“ 曾子 曰:‘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span id="wuhebta" class="book">《資治通鑒·漢光武帝建武五年》:“平敵將軍 龐萌 ,為人遜順,帝信愛之。常稱曰:‘可以託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者, 龐萌 是也?!?/div>
《漢語大詞典》:邸城
古代在京師為郡國諸侯或外藩君主朝覲起居所建的小城。 宋 秦觀 《邊防》中:“昔 漢武帝 擊 匈奴 ,追奔逐北者二十餘年……虜名王貴人以百數(shù),筑單于邸城於 長安 ,然竟不能南面而臣之也。”
《漢語大詞典》:賜茅授土(賜茅授土)
封建社會帝王分封諸侯的一種禮儀。帝王以五色土為太社,分封諸侯時,各授以他們相應的某方某色土,如東方青土,南方赤土等,并包以白茅,使歸以立社。
《漢語大詞典》:傳圭襲組(傳圭襲組)
謂取得功名。圭,古代帝王、諸侯舉行隆重儀式時所用的玉制禮器;組,古代官員系印的絲帶,轉指官印。 明 宋濂 《送黃仲恭赴官馀姚序》:“士君子非以傳圭襲組為難,能世其德業(yè)為難?!?/div>
《國語辭典》:春秋五霸  拼音:chūn qiū wǔ bà
春秋時代擔任領導地位的五位諸侯,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
《漢語大詞典》:千乘之國
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春秋時,指中等諸侯國。例如:千乘之國。——《論語·先進
《漢語大詞典》:七輿大夫(七輿大夫)
指主管諸侯副車的七大夫。 春秋 時,侯伯出行有副車七乘,每車有一大夫主管,故稱。左傳·僖公十年:“ 郤芮 曰:‘幣重而言甘,誘我也?!鞖?丕鄭 、 祁舉 及七輿大夫:左行 共華 、右行 賈華 、 叔堅 、 騅顓 、 纍虎 、 特宮 、 山祁 ?!?孔穎達 疏:“周禮·大行人云:‘侯伯七命,貳車七乘?!E即副也。每車一大夫主之,謂之七輿大夫?!币徽f指主管兵車的輿帥七人。 孔穎達 疏引 服虔 云:“上軍之輿帥七人,屬 申生 者?!币嗍∽鳌?七輿 ”。 北周 庾信 《奉和永豐殿下言志》之二:“帳幕參三顧,風流盛七輿?!?/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