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95,分47頁顯示  上一頁  27  28  29  30  31  33  34  35  36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三殺
三劍
不亭
設(shè)儀
三郊
娣侄
致胙
職喪
九舉
時(shí)聘
私府
五號
犧牷
夏宗
七牢
《漢語大詞典》:三殺(三殺)
(1).指上殺、下殺、旁殺。語本《禮記·喪服小記》:“親親以三為五,以五為九。上殺、下殺、旁殺,而親畢矣。”謂上至高祖,下至玄孫,旁及其兄弟,其服喪期限依親疏之別而遞減。《北史·張普惠傳》:“竊聞三殺九親,別疏昵之?dāng)?;五服六術(shù),等衰麻之心。皆因事飾情,不易之道者也?!?br />(2).古代天子諸侯無事,每年三次田獵射殺牲禽,一以供祭祀,二以享賓客,三以充君之庖廚,謂之“三殺”。《宋書·禮志四》:“今既無復(fù)四方之祭,三殺之儀,曠廢來久,禽獲牲物,面?zhèn)迕?,未成禽不獻(xiàn)?!眳㈤?span id="gyeeaeq" class="book">《禮記·王制》。
(3).指喝殺、嚇殺和餓殺。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上:“言事者舊有三殺之語。街里喝殺,朝里嚇殺,家里餓殺。餓殺,謂俸薄也。”
《漢語大詞典》:三劍(三劍)
(1).謂天子、諸侯、庶人之劍。莊子·說劍:“王曰:‘愿聞三劍。’曰:‘有天子劍,有諸侯劍,有庶人劍?!?br />(2).三把寶劍。越絕書·外傳記寶劍:“ 歐冶子 、 干將 ,鑿 茨山 ,洩其溪,取鐵英,作為鐵劍三枚,一曰龍淵,二曰泰阿,三曰工布。畢成, 風(fēng)胡子 奏之 楚王 。 楚王 見此三劍之精神,大悅。”
《國語辭典》:不亭  拼音:bù tíng
1.不朝于王庭,指背叛的諸侯不來朝貢。也作「不庭」。
2.不直。也作「不庭」、「弗庭」。
《漢語大詞典》:設(shè)儀(設(shè)儀)
謂設(shè)立諸侯與諸臣的禮儀。周禮·夏官·大司馬:“大司馬之職……設(shè)儀辨位,以等邦國?!?鄭玄 注:“儀謂諸侯及諸臣之儀。”
《漢語大詞典》:三郊
(1).猶三鄉(xiāng)。《書·費(fèi)誓》:“ 魯 人三郊三遂?!?孔穎達(dá) 疏:“三郊,謂三鄉(xiāng)也。蓋使三鄉(xiāng)之民,分在四郊之內(nèi),三遂之民,分在國之四面。鄉(xiāng)近於郊,故以郊言之。”
(2).古代諸侯的行政區(qū)劃,大國分為三郊三遂,因以“三郊”指大國諸侯。《北史·文苑傳·許善心》:“三郊遞襲,五勝相沿,俱稱百谷之王,并以四海自任?!?/div>
《漢語大詞典》:娣侄(娣姪)
古時(shí)諸侯的女兒出嫁,從嫁共事一夫的妹妹和侄女稱“娣姪”。《漢書·杜欽傳》:“必鄉(xiāng)舉求窈窕,不問華色,所以助德理內(nèi)也;娣姪雖缺不復(fù)補(bǔ),所以養(yǎng)壽塞爭也?!?顏師古 注:“媵女之內(nèi),兄弟之女謂之姪,己之女弟則謂之娣?!?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五》:“媵娣姪于昏禮,登孫尸于祭祀?!?/div>
《漢語大詞典》:致胙
(1).古時(shí)天子祭祀后,將祭肉賞賜諸侯,以示禮遇。國語·齊語:“ 葵丘 之會(huì),天子使 宰孔 致胙於 桓公 ,曰:‘余一人之命,有事於 文 武 ,使 孔 致胙?!?韋昭 注:“胙,祭肉也?!?span id="yskiows" class="book">《史記·商君列傳》:“居五年, 秦 人富強(qiáng),天子致胙於 孝公 ?!?span id="6iywi0q"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文帝紀(jì)》:“奉 漢帝 為 山陽公 ……上書不稱臣,京都有事於太廟,致胙?!?br />(2).臣子祭祀后,將祭肉奉獻(xiàn)給國君,表示為君王和國家添福。國語·魯語上“嘗、禘、蒸、享之所致君胙者有數(shù)矣” 韋昭 注引 賈 唐 二君曰:“臣祭,致肉於君,謂之致胙。”周禮·天官·膳夫“凡祭祀之致福者” 鄭玄 注“致福,謂諸臣祭祀進(jìn)其餘肉,歸胙于王” 唐 賈公彥 疏:“今彼雖據(jù)諸侯禮,王之臣致胙亦然。故云‘歸胙於王’也?!眳⒁姟?致福 ”。
《漢語大詞典》:致福
(1).古代臣子祭祀后,將祭肉奉獻(xiàn)給國君,表示為君王和國家添福。周禮·天官·膳夫:“凡祭祀之致福者,受而膳之。” 鄭玄 注:“致福,謂諸臣祭祀,進(jìn)其餘肉,歸胙于王?!?span id="cmq8yeg" class="book">《周禮·春官·都宗人》:“掌都祭祀之禮。凡都祭祀致福于國,正都禮與其服?!?span id="qmgc028" class="book">《穀梁傳·僖公十年》:“世子祠。已祠,致福於君?!?鍾文烝 補(bǔ)注:“福,胙肉?!?br />(2).代人主持祭祀,將祭馀之肉奉獻(xiàn)給主人,也稱致福。禮記·少儀:“為人祭曰致福?!?陳澔 集說:“為人祭,攝主也,其歸胙將命之辭言致福,謂致其祭祀之福也?!?br />(3).得福;求福。易·震:“象曰‘震來虩虩’,恐致福也?!?高亨 注:“言面臨鉅雷,畏恐則得福也?!?span id="0aigoiu" class="book">《史記·秦始皇本紀(jì)》:“誅亂除害,興利致福?!?/div>
《漢語大詞典》:職喪(職喪)
古官名。掌諸侯及卿大夫、士之有爵位者的喪禮。周禮·春官·職喪:“職喪掌諸侯之喪,及卿大夫、士凡有爵者之喪,以國之喪禮,涖其禁令,序其事?!?/div>
《漢語大詞典》:九舉(九舉)
(1).謂九次舉牲。 周 天子宴請上公之禮。周禮·秋官·大行人:“上公之禮……饗禮九獻(xiàn),食禮九舉。” 鄭玄 注:“九舉,舉牲體九飯也。” 賈公彥 疏:“食禮之時(shí),九舉牲體而食畢?!?br />(2).指 齊桓公 九合諸侯。管子·幼官:“九舉而帝事成形。” 尹知章 注:“説九合諸侯之所致?!?br />(3).多次舉薦。 漢 蔡邕 《彭城姜伯淮碑》:“凡十辟么府,九舉賢良方正?!?/div>
《漢語大詞典》:時(shí)聘(時(shí)聘)
指天子有事時(shí),諸侯派遣使臣來聘問。周禮·春官·大宗伯:“時(shí)聘曰問,殷頫曰視。”周禮·秋官·大行人:“時(shí)聘以結(jié)諸侯之好,殷頫以除邦國之慝。” 鄭玄 注:“時(shí)聘者,亦無常期。天子有事,諸侯使大夫來聘?!?/div>
《漢語大詞典》:私府
(1). 漢 代后宮中藏錢物的府庫。后漢書·百官志四:“中宮私府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主中藏幣帛諸物,裁衣被補(bǔ)浣者皆主之。”
(2). 漢 代諸侯藏錢物的府庫。漢書·路溫舒?zhèn)?/a>》:“上善其言,遷 廣陽 私府長。” 顏師古 注:“藏錢之府,天子曰少府,諸侯曰私府?!?/div>
《漢語大詞典》:五號(五號)
指天子、諸侯、大夫、士、庶人五種稱號。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深察名號:“五號自讚,各有分?!?/div>
《漢語大詞典》:犧牷(犧牷)
(1).指古代祭祀時(shí),天子用的純色牲和諸侯用的全體之牲。禮記·祭義:“古者,天子諸侯必有養(yǎng)獸之官。及歲時(shí),齋戒沐浴而躬朝之,犧牷祭牲,必於是取之,敬之至也?!?孔穎達(dá) 疏:“犧,純色,謂天子牲也。牷,完也,謂諸侯牲也。”大戴禮記·曾子天圓:“宗廟曰芻豢,山川曰犧牷?!?盧辯 注:“純曰犧,體完曰牷?!?br />(2).泛指祭祀用的牲畜。管子·形勢:“犧牷圭璧,不足以饗鬼神?!?span id="4w0oomy" class="book">《墨子·天志下》:“焚燒其祖廟,攘殺其犧牷?!?清 龔自珍 《侑神之樂歌》:“小大稽首,以攘犧牷?!?/div>
《漢語大詞典》:夏宗
諸侯夏天朝見天子。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賓禮親邦國。春見曰朝,夏見曰宗?!?span id="ukmykim" class="book">《周禮·秋官·大行人》:“大行人掌大賓之禮,及大客之儀,以親諸侯。春朝諸侯而圖天下之事……夏宗以陳天下之謨?!?鄭玄 注:“夏見諸侯則陳其謀之是非?!?賈公彥 疏:“夏見諸侯陳其謀之是非者,夏物盛大,形體皆異,可分別,故陳天下諸侯謀之是非?!?/div>
《漢語大詞典》:七牢
牛、羊、豕三牲各七。古代天子饋賜諸侯的禮品。周禮·秋官·大行人:“諸侯之禮……介七人,禮七牢?!?鄭玄 注:“三牲備為一牢?!?span id="uui24g2" class="book">《禮記·禮器》:“諸侯七介七牢?!?孔穎達(dá) 疏:“牢,大牢也。謂諸侯朝天子,天子以大牢禮賜之也?!?span id="wo0kecy" class="book">《國語·晉語三》:“﹝ 秦君 ﹞乃改館 晉君 ,饋七牢焉?!?韋昭 注:“牢,牛、羊、豕為一牢。饔餼七牢,侯伯之禮?!?/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