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95,分47頁顯示  上一頁  25  26  27  28  29  31  32  33  34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四衛(wèi)
受享
使聘
秋覲
爻閭
宴禮
閑問
田邑
田役
布幕
賜則
侯籍
侄娣
重適
君氏
《漢語大詞典》:四衛(wèi)(四衛(wèi))
(1).四方衛(wèi)服之國。古代指王城以外四周拱衛(wèi)的諸侯國。周禮·春官·巾車:“建大白以即戎,以封四衛(wèi)。” 鄭玄 注:“四衛(wèi),四方諸侯守衛(wèi)者,蠻服以內(nèi)。” 孫詒讓 正義引 孔廣森 云:“四衛(wèi)者,言四方衛(wèi)服之國也?!?br />(2).四方之職。大戴禮記·少間:“諸侯脩禮於封內(nèi),以事天子;大夫脩官守職,以事其君;士脩四衛(wèi),執(zhí)技論力以聽乎大夫?!?盧辯 注:“四衛(wèi),四方之職?!?br />(3).四肢。呂氏春秋·審時:“是故得時之稼,其臭香,其味甘,其氣章,百日食之,耳目聰明,心意叡智,四衛(wèi)變強?!?高誘 注:“四衛(wèi),四枝也。”
《漢語大詞典》:受享
(1).古時接待諸侯的一種禮節(jié)。左傳·襄公二十年:“冬, 季武子 如 宋 ,報 向戍 之聘也, 褚?guī)煻?逆之以受享?!?杜預(yù) 注:“逆以入國受享禮?!?br />(2).接受祭禮。 漢 王符 潛夫論·巫列:“由此觀之,德義無違,鬼神乃享,鬼神受享,福祚乃隆?!?br />(3).享受,享用。 宋 袁褧 楓窗小牘卷上:“惟野蔥苦蕒,紅米作炊,炊汁許許,代脂供飲,不謂地上天宮,有此受享也?!?清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原君:“始而慙焉,久而安焉,視天下為莫大之產(chǎn)業(yè),傳之子孫,受享無窮。”
《漢語大詞典》:使聘
指古代諸侯之間或國與國之間的遣使訪問。后漢書·東夷傳序:“於是 濊 、 貊 、 倭 、 韓 萬里朝獻,故 章 、 和 已后,使聘流通?!?/div>
《漢語大詞典》:秋覲(秋覲)
古代諸侯秋季朝見天子。《周禮·秋官·大行人》:“秋覲以比邦國之功?!?span id="gr0ayh0" class="book">《周禮·春官·大宗伯》:“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div>
《國語辭典》:爻閭(爻閭)  拼音:yáo lǘ
古代諸侯盟會時,張設(shè)布幕作為休息的地方。《逸周書。卷七。王會解》:「外臺之四隅,張赤弈,為諸侯欲息者皆息焉,命之曰爻閭?!?/div>
《漢語大詞典》:宴禮(宴禮)
周 天子招待諸侯設(shè)享禮,招待諸侯之卿用宴禮。享禮用體薦,宴禮用折俎。折俎即殽(或?qū)懽黟P)蒸。左傳·宣公十六年:“王享有體薦,宴有折俎。公當享,卿當宴。王室之禮也?!?楊伯峻 注:“折俎即殽蒸,因折斷其骨節(jié)而后置之俎上,故亦曰折俎?!?span id="jhyvtzf" class="book">《國語·周語中》:“子弗聞乎,禘郊之事,則有全烝;王公立飫,則有房烝;親戚宴饗,則有餚蒸。今女非他也,而叔父使 士季 實來修舊德,以奬王室。唯是先王之宴禮,欲以貽女。余一人敢設(shè)飫禘焉,忠非親禮,而干舊職,以亂前好?”
《漢語大詞典》:閑問(閒問)
(1). 春秋 時天子隔歲派使者存問諸侯。周禮·秋官·大行人:“閒問以諭諸侯之志?!?鄭玄 注:“閒問者,閒歲一問諸侯,謂存省之屬?!?br />(2).秘密探問。史記·項羽本紀:“ 樓煩 欲射之, 項王 瞋目叱之, 樓煩 目不敢視,手不敢發(fā),遂走還入壁,不敢復(fù)出。 漢王 使人閒問之,乃 項王 也。 漢王 大驚?!?br />隨便問問。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家:“ 璩待詔 問:‘府干有何見諭?’虞候道:‘無甚事,閒問則個。’”
《漢語大詞典》:田邑
(1).諸侯大夫的封地采邑。禮記·祭統(tǒng):“古者於禘也,發(fā)爵賜服,順陽義也;於嘗也,出田邑,發(fā)秋政,順陰義也?!?span id="qwusqwe" class="book">《史記·趙世家》:“﹝ 景公 ﹞於是召 趙武 、 程嬰 徧拜諸將,遂反與 程嬰 、 趙武 攻 屠岸賈 ,滅其族。復(fù)與 趙武 田邑如故?!?晉 杜預(yù) 春秋釋例·書叛:“古之大夫,或錫之田邑,或分之都城,故有千室之邑,百乘之家?!?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南齊書·豫章文獻王嶷傳》:“宜廣田邑,用申恩禮,增封為四千戶。”
(2).田野與都邑。《楚辭·大招》:“田邑千畛,人阜昌只?!?王逸 注:“田,野也……邑,都邑也?!?宋 陳師道 《答張文潛書》:“ 李聃 家於 瀨鄉(xiāng) , 莊周 老於家。田邑之間,復(fù)有昔時懷器而隱處者乎?愿一覽焉?!?/div>
《漢語大詞典》:田役
(1).諸侯為狩獵而役使民眾。周禮·天官·大宰:“八曰田役,以馭其眾?!?賈公彥 疏:“謂采地之中,得田獵使役於民?!?孫詒讓 正義:“謂起徒役以田獵也?!?span id="sj02nl0" class="book">《晉書·地理志上》:“小司徒以五人為伍……五師為軍。以起軍旅,以作田役,以比追胥,以令貢賦。”
(2).指農(nóng)事方面的差役。宋史·食貨志上五:“既云百姓樂於應(yīng)募,何以戶降四等,必須二等戶保任。任之而逃,則勒任者就田役,此豈得云樂應(yīng)也耶?”
《國語辭典》:布幕  拼音:bù mù
1.垂掛用的布幔。如:「舞臺上的布幕一拉開,戲就開始上演了?!埂毒劳ㄑ?。卷二八。白娘子永鎮(zhèn)雷峰塔》:「許宣轉(zhuǎn)到里面,只見:四扇暗槅子窗,揭起青布幕,一個坐起?!?br />2.古代喪禮中覆蓋在諸侯棺木上的布?!抖Y記。檀弓上》:「哭泣之哀,齊斬之情,饘粥之食,自天子達,布幕,衛(wèi)也;縿幕,魯也?!?jié)h。鄭玄。注:「幕,所以覆棺上也?!?/div>
《漢語大詞典》:賜則(賜則)
指給未成諸侯國的子、男賜以土地。《周禮·春官·大宗伯》:“五命賜則?!?鄭玄 注:“則,地未成國之名。王之下大夫,四命出封加一等,五命賜之以方百里、二百里之地者。方三百里以上為成國。”
《漢語大詞典》:侯籍
諸侯名冊。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以綴續(xù)前記,究其本末,并序位次,盡于 孝文 ,以昭元功之侯籍?!?顏師古 注:“籍謂名録也,《高紀》所云通侯籍也?!?/div>
分類:諸侯名冊
《漢語大詞典》:侄娣(姪娣)
古代諸侯貴族之女出嫁,以侄女和妹妹從嫁為媵妾者。禮記·曲禮下“國君不名卿老世婦,大夫不名世臣姪娣” 孔穎達 疏:“姪是妻之兄女,娣是妻之妹,從妻來為妾也?!?span id="vtpnd7j" class="book">《公羊傳·莊公十九年》:“媵者何?諸侯娶一國,則二國往媵之,以姪娣從。姪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也?!?漢 桓寬 鹽鐵論·散不足:“士一妾,大夫二,諸侯有姪娣九女而已?!?/div>
《漢語大詞典》:重適(重適)
亦作“ 重嫡 ”。 古代稱諸侯的嫡長孫。管子·幼官:“重適入,正禮義?!?尹知章 注:“重適,謂承重也。適,諸侯之世子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宋書·禮志二》:“大功為重嫡之服,則雖誓,無復(fù)有三年之理明矣?!眳⒁姟?承重 ”。
亦作“ 重嫡 ”。 舊時謂婦女再嫁。 魯迅 《墳·我之節(jié)烈觀》:“直到 宋 朝,那一班‘業(yè)儒’的才說出‘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的話,看見歷史上‘重適’兩個字,便大驚小怪起來?!?/div>
《國語辭典》:承重  拼音:chéng zhòng
1.承受重量。如:「這棟建筑有堅固的承重結(jié)構(gòu)?!?br />2.承受宗廟與喪祭的重任,通常指隔代承受。如當事人與其父都是嫡長子,而其父先死,其祖去世時,當事人需承受宗廟與喪祭的重任,為「承重孫」。如其父與其祖父都先死,曾祖父去世時,其人為「承重曾孫」。《幼學瓊林。卷三。疾病死喪類》:「長子已死,嫡孫承重?!?/div>
《漢語大詞典》:君氏
對諸侯側(cè)室的尊敬。左傳·隱公三年:“夏, 君氏 卒。 聲子 也。” 楊伯峻 注:“國君曰君,君夫人曰小君,‘君氏’者,猶言‘小君氏’,‘氏’亦猶‘母氏’‘舅氏’之義例?!卑?, 聲子 是 魯隱公 之母, 魯惠公 的側(c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