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95,分47頁顯示  上一頁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牛耳
群牧
一邦
荊吳
公墓
分封
陵園
客卿
封邑
歲朝
保傅
少君
正卿
來享
犢車
《國語辭典》:牛耳  拼音:niú ěr
1.牛耳朵。《山海經(jīng)。北山經(jīng)》:「單張之山,其上無草木,有獸焉,其狀如豹而長尾,人首而牛耳一目?!?br />2.古代諸侯會盟時,盟主割牛耳取血,分與諸侯宣誓,以表守信。后稱居領(lǐng)導(dǎo)地位的人為「牛耳」。宋。文天祥二月六日海上大戰(zhàn)國事不濟孤臣天祥坐北舟中向南慟哭為之〉詩:「身為大臣義當(dāng)死,城下師盟愧牛耳。」
分類:諸侯會盟
《國語辭典》:執(zhí)牛耳(執(zhí)牛耳)  拼音:zhí niú ěr
古代諸侯割牛耳歃血為盟,由主盟者執(zhí)珠盤盛牛耳,故稱盟主為「執(zhí)牛耳」?!蹲髠?。哀公十七年》:「諸侯盟,誰執(zhí)牛耳?」晉。杜預(yù)。注:「執(zhí)牛耳,尸盟者?!购蠓褐溉嗽谀撤矫婢宇I(lǐng)導(dǎo)地位。清??咨腥巍短一ㄉ取返谒某觯骸刚撐牟桑煜衫?,謫人間。好教執(zhí)牛耳,主騷壇。」
《漢語大詞典》:群牧
古稱九州治民的官長,后用以泛指眾諸侯或地方長官。《書·舜典》:“覲四岳羣牧?!?蔡沉 集傳:“羣牧,九州之牧伯也?!?唐 皮日休 《憂賦》:“非有事於名山,即展義於羣牧?!?/div>
《漢語大詞典》:一邦
古代諸侯的一個封國。亦指一方。論語·公冶長:“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 崔子 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晉書·禮志上》:“王者以天下為家,未必一邦,故 周平 光武 無廢於二京也?!?唐 李白 《贈從孫義興宰銘》詩之三:“化洽一邦上,名馳三江外?!?宋 張載 《橫渠易說上·否》:“古之人,一邦不治,則之一邦,直至天下皆無邦可之,則止有隱耳?!?/div>
分類:諸侯封國
《漢語大詞典》:荊吳
(1). 春秋 時的 楚國 與 吳國 ,后泛指 長江 中下游地區(qū)。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 荊 吳 鄭 衛(wèi) 之聲,《韶》《濩》《武》《象》之樂?!?晉 陸機 《辯亡論上》:“﹝ 孫權(quán) ﹞謀無遺諝,舉不失策,故遂割據(jù)山川,跨制 荊 吳 ,而與天下爭衡矣?!?唐 李群玉 《洞庭驛樓雪夜宴集》詩:“目窮 衡 巫 表,興盡 荊 吳 秋。”
(2). 漢 初封建的九個同姓諸侯國之一。漢書·諸侯王表:“東帶 江 湖 ,薄 會稽 ,為 荊吳 。” 顏師古 注:“ 文穎 曰:‘即今 吳 也。 高帝 六年為 荊國 ,十年更名 吳 。’ 荊吳 ,同是一國也?!?/div>
《國語辭典》:公墓  拼音:gōng mù
1.君王之墓。《周禮。春官宗伯。冢人》:「冢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為之圖?!?br />2.公共墓地。如:「陽明山公墓」。
《國語辭典》:分封  拼音:fēn fēng
1.天子分地以封諸侯?!妒酚?。卷二。夏本紀(jì)》:「太史公曰:禹為姒姓,其后分封,用國為姓。」
2.新蜂王產(chǎn)出后,舊蜂王率一部蜂群到他處營巢。也作「分蜂」。
《國語辭典》:陵園(陵園)  拼音:líng yuán
帝王或諸侯的墓園?!稌x書。卷六四。元四王傳?,樞暗客鯚▊鳌罚骸笭I起陵園,功役甚眾?!?/div>
《國語辭典》:客卿  拼音:kè qīng
1.東周時秦國請別國的人來本國做官,官位為卿,而以客禮對待,故稱為「客卿」?!妒酚?。卷七九。范雎蔡澤傳》:「乃拜范雎為客卿,謀兵事?!购蠓褐冈诒緡鵀楣俚耐獾厝?。唐。皎然 送潘秀才之舒州詩:「東道思才子,西人望客卿?!?br />2.唐代鴻臚官的別稱,主掌賓客之禮。
3.東漢揚雄的長楊賦序中翰林為主人,子墨為客卿,互相問答,借以諷喻君主。后以客卿借指寫字用的墨。宋。王安石 詳定試卷詩:「細甚客卿因筆墨,卑于爾雅注魚蟲?!?/div>
《漢語大詞典》:封邑
(1).古時帝王賜給諸侯、功臣以領(lǐng)地或食邑。史記·晉世家:“賞從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br />(2).指領(lǐng)地、食邑。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河水四:“右逕 劉仲 城北,是 漢祖 兄 劉仲 之封邑也。”
《國語辭典》:歲朝(歲朝)  拼音:suì zhāo
元旦?!逗鬂h書。卷三九。周磐傳》:「歲朝會集諸生,講論終日?!埂队魇烂餮浴>硪?。蔣興哥重會珍珠衫》:「明日正月初一日,是個歲朝?!?/div>
《國語辭典》:保傅  拼音:bǎo fù
古時人君常拔取優(yōu)良賢能官員,充任教養(yǎng)子女的人,統(tǒng)稱為「保傅」。《戰(zhàn)國策。秦策三》:「足下上畏太后之嚴(yán),下惑奸臣之態(tài),居深宮之中,不離保傅之手?!?/div>
《漢語大詞典》:少君
(1). 周 代稱諸侯之妻。左傳·定公十四年:“從我而朝少君。” 孔穎達 疏:“少君,猶小君也。君為大君,夫人為小君?!?br />(2).尊稱他人之妻。 清 張?zhí)﹣?江西詩社宗派圖錄·謝逸謝薖:“一日, 惠洪 過溪堂,見 無逸 ( 謝逸 )所居一室,生涯如 龐藴 ,少君方炊,稚子 宗野 汲水, 無逸 誦書掃除,見師放帚大笑曰:‘聊復(fù)爾耳。’”
(3).年幼之君。左傳·哀公六年:“少君不可以訪,是以求長君。”
(4). 漢武帝 時 齊 方士名。姓 李 ,以祠灶、辟谷、卻老之方往見 武帝 。謂祠灶,丹砂可化為黃金,黃金成以為飲食器則益壽,可以不死。事見漢書·郊祀志上。 漢 王充 論衡·道虛:“ 武帝 之時,有 李少君 ,以祠灶辟穀卻老見上?!?宋 梅堯臣 《溫成皇后挽詞》:“歌欲傳《長恨》,人將問 少君 ?!?清 陳孟楷 《湘煙小錄·香畹樓憶語》:“鰥目炯炯,恒至嚮晨,雖有 鴻都 、 少君 之術(shù),似亦未易措置也?!?br />(5).泛指道士。 唐 賈島 《過楊道士居》:“無話 瀛洲 路,多年別少君?!?br />(6).舊時敬稱他人之子。紅樓夢第一一四回:“弟那年在 江西 糧道任時,將小女許配與統(tǒng)制少君?!?/div>
《漢語大詞典》:正卿
上卿。 春秋 時諸侯國的最高執(zhí)政大臣,權(quán)力僅次于國君。左傳·文公七年:“子為正卿,以主諸侯,而不務(wù)德,將若之何?”國語·晉語八:“ 晉 為諸侯盟主,子為正卿,若能靖端諸侯,使服聽命於 晉 , 晉國 其誰不為子從?”史記·汲鄭列傳:“ 黯 ( 汲黯 )數(shù)質(zhì)責(zé) 湯 ( 張湯 )於上前,曰:‘公為正卿,上不能褒先帝之功業(yè),下不能抑天下之邪心,安國富民,使囹圄空虛,二者無一焉。’”
《國語辭典》:來享(來享)  拼音:lái xiǎng
朝見天子并進貢物品。《詩經(jīng)。商頌。殷武》:「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文選。揚雄。羽獵賦》:「移珍來享,抗手稱臣?!?/div>
《國語辭典》:犢車(犢車)  拼音:dú jū
牛車。《三國志。卷五四。吳書。魯肅傳》:「今肅迎操,操當(dāng)以肅還付鄉(xiāng)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乘犢車,從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