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6典故 5詞典 71
《駢字類編》:興誚(興誚)
張翌潼關(guān)賦:文仲不仁,廢六關(guān)而興誚;王元有說,封一丸而永清。
《漢語大詞典》:誚罵(誚駡)
譏笑和謾罵。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霍女:“數(shù)相誚駡, 朱 亦不甚分解?!?清 秋瑾 《精衛(wèi)石》第一回:“眾人誚駡何曾恤,三等奴銜任我為?!?魯迅 《而已集·辭“大義”》:“不遠(yuǎn)就又會(huì)有人來誚罵。”
分類:譏笑謾罵
《漢語大詞典》:鐫誚(鐫誚)
詰責(zé)。 宋 葉適 《提刑檢詳王公墓志銘》:“ 周丞相 既罷,因以去者多善士,公嘗與御史同僚貽書鐫誚,由是出守?!?/div>
分類:詰責(zé)
《韻府拾遺 嘯韻》:獲誚(獲誚)
顏氏家訓(xùn):馬李良佞媚獲誚,蔡伯喈同惡受誅。
《漢語大詞典》:誚侮(誚侮)
猶誚辱。 宋 邵博 聞見后錄卷二:“﹝ 章惇 ﹞都堂會(huì)議,以市井語誚侮同列?!?/div>
《漢語大詞典》:誚訕(誚訕)
譏刺和誹謗。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胡四娘:“時(shí)妻黨多任京秩,恐見誚訕?!?/div>
分類:譏刺誹謗
《漢語大詞典》:誚詰(誚詰)
責(zé)問。 宋 葉適 《王木叔詩序》:“闕榜有 義烏 丞,徑取以歸,家人更誚詰,不暇顧也?!?/div>
分類:責(zé)問
《漢語大詞典》:詒誚(詒誚)
讓人笑話;留下笑柄。 清 林則徐 《復(fù)邵蕙西書》:“年來盜匪之恣縱, 漢 回 之糾紛,竭其蠢愚勉為措置,幸不至覆餗詒誚,然筋力則已頽然矣!”
《漢語大詞典》:詰誚(詰誚)
詰問責(zé)備。 南朝 齊 蕭子良 《凈住子凈行法門·出家順善門》:“今乍聞詰誚之言,乃足驚怪?!?span id="q8izinz" class="book">《新唐書·高郢傳》:“ 郢 因與其將 呂鳴岳 、 張延英 謀間道歸國,事洩, 懷光 先斬二將,然后引 郢 詰誚, 郢 抗詞無所愧隱,觀者為泣下。”
《漢語大詞典》:訶誚(訶誚)
呵斥誚讓。 宋 曾鞏 《代書寄趙宏》詩:“一心耿耿浪誠直,百口幡幡競(jìng)訶誚。” 清 陳田 《明詩紀(jì)事己籤·王世貞》:“ 元美 為刑曹郎,故與 分宜 父子善。每與 嚴(yán)世蕃 宴飲,輒出惡謔侮之,已不能堪。 王 弟 敬美 繼登第, 分宜 呼諸孫切責(zé),以不克負(fù)荷訶誚之。 世蕃 益恨?!?/div>
分類:呵斥
《漢語大詞典》:漢陰誚(漢陰誚)
指 子貢 過 漢 陰時(shí)受到一灌畦老人譏嘲的典實(shí)。 唐 奚賈 《嚴(yán)陵灘下寄常建》詩:“已息 漢 陰誚,且同 濠 上觀?!眳⒁姟?漢陰機(jī) ”。
《漢語大詞典》:漢陰機(jī)(漢陰機(jī))
指 漢陰丈人 所斥笑的“機(jī)心”。語本莊子·天地:“ 子貢 南游於 楚 ,反於 晉 ,過 漢 陰,見一丈人方將為圃畦,鑿隧而入井,抱甕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見功寡。 子貢 曰:‘有械於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見功多,夫子不欲乎?’……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聞之吾師,有機(jī)械者必有機(jī)事,有機(jī)事者必有機(jī)心,機(jī)心存於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吾非不知,羞而不為也。’” 唐 陳子昂 《題田洗馬游巖桔槔》詩:“誰憐 北陵 客,未息 漢 陰機(jī)?!?唐 杜甫 《登舟將適漢陽》詩:“ 鹿門 自此往,永息 漢 陰機(jī)?!?/div>
《漢語大詞典》:訕誚(訕誚)
譏笑嘲諷。 清 陳康祺 郎潛紀(jì)聞卷十一:“以 田文鏡 之嚴(yán)苛明察,而 王 則面加訕誚, 楊 則誘以巽言。”
分類:譏笑嘲諷
《漢語大詞典》:誚嗤(誚嗤)
嗤笑;譏笑。 明 劉基 《為張生題趙仲穆畫馬》詩:“ 杜陵 寒儒怕苦飢,枉使 韓干 遭誚嗤?!?/div>
分類:嗤笑譏笑
《漢語大詞典》:誚毀(誚毀)
譏笑和毀謗。 南朝 宋 慧琳 《龍光寺竺道生法師誄》:“不獨(dú)抵峙,誚毀多聞。”
分類:譏笑毀謗
《漢語大詞典》:誚石(誚石)
楚 人 卞和 得玉璞,先后獻(xiàn)之 厲王 、 武王 ,二王均輕信玉人之言,將“寶玉而題之以石”,以 和 為誑,而刖其雙足。及 文王 即位, 和 又抱璞哭于 楚山 下,王聞之,乃使玉人理其璞,果得玉,名曰 和氏 璧。事見韓非子·和氏。后遂用作典故,以“誚石”譏諷為政者不識(shí)賢才。 唐 黃滔 《盧員外潯啟》:“韻匪擲金,理宜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