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1383
典故
57
詞典
1146
分類詞匯
4
佛典
156
其它
20
共156,分11頁顯示
上一頁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11
下一頁
佛類詞典
(續(xù)上)
出世語
隨意愛語
隨自他意語
一切經(jīng)初,當安何語?
愛語攝
愛語相
說于法語
不妄語配信
不受語故問不答
語難故問不答
語業(yè)行慈
言語音聲欲
發(fā)語風
因語
果語
出世語
【三藏法數(shù)】
謂如來為諸菩薩說出世間無為之法,名為出世語。
隨意愛語
【三藏法數(shù)】
謂菩薩為憐憫眾生故,隨順其意,而為說法,是名隨意愛語。
隨自他意語
【三藏法數(shù)】
謂佛為眾生說法,半隨自證之意,半隨他機之意,名隨自他意語。
一切經(jīng)初,當安何語?
【三藏法數(shù)】
佛答言:汝問一切經(jīng)初當安何語者,當知如來滅后,結集法藏,一切經(jīng)初,當安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某方某處,與某等大眾,而說是經(jīng)。
愛語攝
【三藏法數(shù)】
謂菩薩隨順眾生根性,善言慰喻,則一切眾生樂聞善言,因是生親愛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愛語攝。
愛語相
【三藏法數(shù)】
謂菩薩能于一切佛法,巧妙宣說,柔言軟語,令諸眾生,而得正信,是為愛語相。
說于法語
【三藏法數(shù)】
謂比丘入于大眾中,不宜雜說論世俗事,若自說法,若請人說法,是為說于法語。
不妄語配信
【三藏法數(shù)】
真實不欺曰信,五行之土亦主于信,信則不妄語,故以不妄語配信也。
不受語故問不答
【三藏法數(shù)】
謂此人先曾為說,彼不聽受,今又故意設為問辭者,不應為答也。
語難故問不答
【三藏法數(shù)】
謂此人作意而言,此語難曉,他必不解,我且設問,為能答否。如是而故問者,不應為答也。
語業(yè)行慈
【三藏法數(shù)】
謂于諸賢圣及同修梵行人處,起慈善心,以語贊嘆,彰其實德;他不聞者,令他得聞;復讀誦經(jīng)典,晝夜精勤,令他歡喜,是名語業(yè)行慈。
言語音聲欲
【三藏法數(shù)】
謂若聞巧言美語,稱情適意,音聲清雅,歌詠贊嘆,無智愚人,不知其患,便生愛著,是名言語音聲欲。
發(fā)語風
【三藏法數(shù)】
謂風從
中生,流轉沖喉,鼓動唇舌,由此勢力,而能發(fā)聲,名發(fā)語風。
因語
【三藏法數(shù)】
謂如來于現(xiàn)在因中,說未來果。如云眾生樂殺,乃至樂行邪見,以此為因,是人當受地獄果報。若不樂殺生,乃至不行邪見,以此為因,是人當受天人果報,是名因語。
果語
【三藏法數(shù)】
謂如來于現(xiàn)在果中,說過去因。如云貧窮眾生,顏貌丑陋,不得自在,此之果報,皆由是人前世破戒瞋妒,無有慚愧之心,而為其因。若見眾生多財巨富,諸根完具,威德自在,此之果報,皆由是人前世持戒、布施、精勤、慚愧、無有瞋妒之意,而為其因,是名果語。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