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146,分77頁顯示  上一頁  54  55  56  57  58  60  61  62  63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復綜語
和闐語
丹麥語
單音語
風里語
獨立語
作止語默
作言造語
比語
自言自語
鈞語
侗語
喋語
贛語
報表語言
《國語辭典》:復綜語(復綜語)  拼音:fù zòng yǔ
一種根據語法表達方式所歸類出來的語言類型。其特徵是動詞詞根加上其他的成分后,可表達一個完整的意念,而此一意念在其他語系中,可能需要一完整句子才能闡述清楚,因兼具有詞與句子的特性,故稱為「復綜語」。如美洲印第安語系。參見「多式綜合語」條。
《國語辭典》:和闐語(和闐語)  拼音:hé tián yǔ
古和闐國人所操的語言,屬于印歐語系伊朗語族。二十世紀初在中亞發(fā)現(xiàn)相關文獻、殘卷后,經歐洲學者考證,才略知其梗概。
《國語辭典》:丹麥語(丹麥語)  拼音:dān mài yǔ
印歐語系中,北日耳曼語的一支。十五世紀中葉以前共分為東、中、西部等三種方言,后統(tǒng)一成現(xiàn)在的丹麥語。
《國語辭典》:單音語(單音語)  拼音:dān yīn yǔ
由單音節(jié)構成的語言,即一字一音。如漢語即是單音語。
《國語辭典》:風里語(風里語)  拼音:fēng lǐ yǔ
謠言。如:「你聽到的那些話,請不要當真,因都是些風里語?!埂督鹌棵贰返谝话嘶兀骸钢宦犚娺^路人風里言風里語,多交頭接耳,街談巷議?!?/div>
分類:謠言
《國語辭典》:獨立語(獨立語)  拼音:dú lì yǔ
一種語言類型。特點是缺少型態(tài)變化,其詞與詞的語法關系,主要靠詞本身以外的成分,如虛詞和詞序等來表示。如漢語。也稱為「分析語」、「孤立語」。
《漢語大詞典》:作止語默(作止語默)
行動、靜止、說話和沉默。多泛指人的行為言談。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上:“至於作止語默,無處不然,隨他發(fā)見處,即就那上面學箇存天理,這便是博學之於文,便是約禮的功夫?!?/div>
《漢語大詞典》:作言造語(作言造語)
謂編造虛誕的言辭。莊子·盜跖:“爾作言造語,妄稱 文 武 ,冠枝木之冠,帶死牛之脅,多辭繆説,不耕而食,不織而衣,搖脣鼓舌,擅生是非?!?/div>
《國語辭典》:比語(比語)  拼音:bǐ yǔ
比方的話或故事?!段饔斡洝返诙兀骸刚劦氖枪副日Z,論的是外像包皮?!?/div>
分類:比方
《國語辭典》:自言自語(自言自語)  拼音:zì yán zì yǔ
獨語,自己對自己說話。《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老人點頭大喜,自言自語道:『計在此了。』」《紅樓夢》第六七回:「到了自己房中,將東西丟在一邊,嘴里咕咕噥噥自言自語?!?/div>
《國語辭典》:鈞語(鈞語)  拼音:jūn yǔ
法語、咒語。《西游記》第一一回:「我領了十五萬鈞語,送他還魂,教他到陽間做一個『水陸大會』,度汝等超生,再休生事?!?/div>
分類:法語咒語
《國語辭典》:侗語(侗語)  拼音:dòng yǔ
壯侗語族之一支,為侗僚所操,有南、北二方言,分布在貴州、湖南、廣西三地。語音系統(tǒng)包括三十多個聲母、五十多個韻母和十個聲調。語法關系由語序和虛詞表達。西元一九五八年始設計了用拉丁字母書寫的文字方案。
分類:二方
《國語辭典》:喋語(喋語)  拼音:dié yǔ
耳語、私語?!洞笏涡瓦z事。元集》:「然靈素所言,雜以滑稽喋語,上下為大鬨笑,莫有君臣之禮?!?/div>
分類:耳語私語
《國語辭典》:贛語(贛語)  拼音:gàn yǔ
一種分布于江西省及湖北省東南部的方言。主要分布在江西省,故稱為贛語。贛語自身的特點并不突出。語音特點為古濁塞音和塞擦音多數(shù)讀為送氣清音;舌尖塞擦音只有平舌,沒有捲舌;聲調有六個調類;入聲保留〔t〕、〔k〕兩促音輔音韻尾。
《國語辭典》:報表語言(報表語言)  拼音:bào biǎo yǔ yán
讓使用者可以將儲存于磁碟資料列成報表的程式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