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xué)大辭典】(術(shù)語)一切含淫意不正之言詞也。舊譯綺語。新譯雜穢語。十惡之一。后世騷人積習,多喜以美人香草寓言,凡涉于閨閣者,皆謂之綺語。云笈七簽曰:「三者無色界天,其中人壽命億劫歲,若人一生之中,不惡口兩舌妄言綺語,當來過往得居此天。」大乘義章七曰:「邪言不正,其猶綺色,從喻立稱,故名綺語?!咕闵嵴撌唬骸敢磺腥拘乃l(fā)諸語,名雜穢語?!钩蓪嵳撛唬骸刚Z雖實語,以非時故,即名綺語?!?br />
【佛學(xué)常見辭匯】說無禮義不正經(jīng)的話,是十惡之一。
【俗語佛源】佛家所說「十惡」中,屬于「口業(yè)」的有四種,「綺語」即其中之一?!妇_」字的本義是平紋起花的絲織品,引申為華美、艷麗。凡一切邪僻不正或涉及男女私情的話,都稱為綺語。如梁武帝《答菩提樹頌手敕》:「但所言國美,皆非事實,不無綺語過也。」關(guān)于「綺語」的定義,各家所說各有側(cè)重。或謂「染心所發(fā)諸語」(《俱舍論》),或謂「以非時(不合時宜)故」(《
成實論》),或謂「邪言不正」(《
大乘義章》卷七)等。主要是涉及艷情的花言巧語,如后世文人所做的艷詞淫曲之類。例如:清·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五:「近人為詞,習綺語者,托言溫、韋?!固颇┪宕臏赝ン藓晚f莊,是「詞為艷科」的鼻祖。又如清·李漁《憐香伴·香詠》:「貧尼少時也學(xué)拈毫,摩頂以來,十年不作綺語了?!挂馑际钦f,出家人嚴守口戒,不再去作那些艷詞淫曲了。(李明權(quán))
【三藏法數(shù)】綺即文飾也。謂綺飾言語,取悅于人,故名綺語。
【三藏法數(shù)】綺語者,謂乖背真實,巧飾言辭,令人好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