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偏次
舊語法名詞。指偏正詞組修飾中心詞的成分。參閱 馬建忠 《馬氏文通》
《漢語大詞典》:語法學(語法學)
研究語法結(jié)構(gòu)規(guī)律的科學。一般分三種:一、研究某一語言語法結(jié)構(gòu)的發(fā)展演變的叫歷史語法學;二、研究親屬語言語法結(jié)構(gòu)之間的關系的叫比較語法學;三、研究某一語言在發(fā)展中一定時期的語法結(jié)構(gòu)的叫描寫語法學。
《國語辭典》:臺灣國語(臺灣國語)  拼音:tái wān guó yǔ
臺灣地區(qū)的語言現(xiàn)象之一,指一種帶有濃厚本土口音與語法表現(xiàn)的國語。臺灣國語并不是一個完整的語言,而是語言習得理論當中的中介語。
《國語辭典》:方言地圖(方言地圖)  拼音:fāng yán dì tú
顯示一種語言的各個方言在語音、詞匯或語法方面某些特徵的分布情況的地圖。繪制方言地圖,必須先繪制出其地理位置,才能以一種特徵一幅的,有幾種特徵綜合在一幅上的來作區(qū)分。
《國語辭典》:巴士噶語言(巴士噶語言)  拼音:bā shì gé yǔ yán
一種電腦程式語言。以易于作結(jié)構(gòu)化程式設計及語法明確易懂著稱。西元一九七一年由瑞士蘇黎世技術(shù)大學尼古拉。維爾特(Niklaus Wirth)教授發(fā)表,并以十七世紀法國偉大數(shù)學家布萊斯。巴斯卡(Blaise Pascal)命名。適用于科學及商務上的及時作業(yè),尤其適合小型及微電腦系統(tǒng)。
《國語辭典》:多式綜合語(多式綜合語)  拼音:duō shì zòng hé yǔ
一種語言形態(tài)學的術(shù)語。它是根據(jù)語法表達方式所歸類出來的語言類型。如美洲印第安語系。其特徵為動詞詞根加上其他的附加成分后,可表達一個完整的意念,而此一意念在其他語系中,可能需要一完整句子才能闡述清楚,因其兼具有詞與句子的特性,故稱為「多式綜合語」。也作「編插語」、「復綜語」、「合體語」。
《國語辭典》:中文電腦(中文電腦)  拼音:zhōng wén diàn nǎo
用中文語法操作及運用,且所有的輸入與輸出資料均以中文表示的電腦。
《國語辭典》:復綜語(復綜語)  拼音:fù zòng yǔ
一種根據(jù)語法表達方式所歸類出來的語言類型。其特徵是動詞詞根加上其他的成分后,可表達一個完整的意念,而此一意念在其他語系中,可能需要一完整句子才能闡述清楚,因兼具有詞與句子的特性,故稱為「復綜語」。如美洲印第安語系。參見「多式綜合語」條。
《國語辭典》:方言志  拼音:fāng yán zhì
記錄某地方言的專書。一般包括本地人文情況、方言沿革以及語音、詞匯和語法的系統(tǒng)。
《國語辭典》:綜合語(綜合語)  拼音:zòng hé yǔ
依詞本身的形態(tài)變化,如內(nèi)部或外部屈折、重音等來表示詞和詞之間語法關系的語言。如俄語、拉丁語屬之。
《國語辭典》:形態(tài)學(形態(tài)學)  拼音:xíng tài xué
1.研究生物體內(nèi)、外部構(gòu)造,并比較生物體間的差異的學科。英文為morphology。
2.研究詞的語法結(jié)構(gòu)的學科。
《國語辭典》:屈折語(屈折語)  拼音:qū zhé yǔ
一種語言類型。屈折語的特點在用詞根內(nèi)音位交替和詞尾變化──即所謂內(nèi)部屈折和外部屈折來表達語法意義。如英語man與men以a和e表示該名詞的單數(shù)、復數(shù),是內(nèi)部屈折語的例子,或如laughing與laughed的-ing和-ed表示進行式和過去式的差別,便是外部屈折的例子。一般以印歐語系的語言為屈折語的代表。
《國語辭典》:所有格  拼音:suǒ yǒu gé
語法中用來表示屬有關系的位格。也稱為「屬格」。
分類:語法法中
《國語辭典》:孤立語(孤立語)  拼音:gū lì yǔ
一種語言類型。特點是缺少型態(tài)變化,其詞與詞的語法關系,主要靠詞本身以外的成分,如虛詞和詞序等來表示。如漢語。也稱為「分析語」、「獨立語」。
《國語辭典》:分析語(分析語)  拼音:fēn xī yǔ
一種語言類型。特點是缺少型態(tài)變化,其詞與詞的語法關系,主要靠詞本身以外的成分,如虛詞和詞序等來表示。如漢語。也稱為「獨立語」、「孤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