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謝家兄弟(謝家兄弟)
指 南朝 宋 詩人 謝靈運(yùn) 與從弟 謝惠連 。二人俱以詩文著稱。后常用以指有文才的兄弟。 唐 鮑防 《人日陪宣州范中丞傳正與范侍御傳真宴東峰亭》詩:“人日春風(fēng)綻早梅, 謝 家兄弟看花來。” 清 褚人穫 《堅(jiān)瓠七集·皆夢(mèng)軒》:“又讕言長語:‘《夢(mèng)軒》一聯(lián)云: 謝 家兄弟池塘草, 商 室君臣鼎鼐梅?!眳⒁姟?謝池草 ”。
《漢語大詞典》:謝池草(謝池草)
《南史·謝惠連傳》:“族兄 靈運(yùn) 嘉賞之,云‘每有篇章,對(duì) 惠連 輒得佳語’。嘗於 永嘉 西堂思詩,竟日不就,忽夢(mèng)見 惠連 ,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為工。常云‘此語有神功,非吾語也’。”后遂以“謝池草”為懷念弟弟之典。 明 何景明 《除夕和以道懷弟之作》:“相憐 謝 池草,明日又春華。”亦省作“ 謝草 ”。 清 張廷潞 《送魏定野歸柏鄉(xiāng)》詩:“ 萊 衣愛日春方永, 謝 草關(guān)情夢(mèng)未安。”
分類:懷念弟弟
《國語辭典》:佩脫拉克(佩脫拉克)  拼音:pèi tuō lā kè
Petrarch Francesco
人名。(西元1304~1374)義大利詩人、人文主義者。與但丁、薄伽丘同為十四世紀(jì)三大作家。以鼓吹古典文化,提倡人文主義被視為歐洲人文主義之父。其詩文清新、熱情,富啟發(fā)性。以拉丁語敘事詩《非洲》,被譽(yù)為桂冠詩人。
《國語辭典》:龍舟比賽(龍舟比賽)  拼音:lóng zhōu bǐ sài
相傳我國詩人屈原感時(shí)憂國,于農(nóng)歷五月五日憤而投汨羅江自沉。民間為憑吊屈原,遂于每年農(nóng)歷五月五日端午節(jié)時(shí)舉行水上劃船競賽活動(dòng),以紀(jì)念感懷屈原。也稱為「龍舟競渡」、「龍船比賽」。
《國語辭典》:羅隱題破(羅隱題破)  拼音:luó yǐn tí pò
唐朝詩人羅隱猜測事物常能言中。語出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馀。卷十二。才情雅致》:「羅昭諫隱,新城人,博物能詩?!恍园另?,好議評(píng)臧否,探隱命物,往往奇中,故至今杭人稱前定不爽者,猶云『羅隱題破』也?!购蠼栌髅凶⒍ㄈ绱恕?/div>
《國語辭典》:史蒂文生  拼音:shǐ dì wén shēng
Robert Louis Stevenson
人名。(西元1850~1894)英國詩人、散文家、小說家。初習(xí)工程,因體弱改學(xué)法律,后專力寫作。著有詩篇《安魂曲》,詩集《兒童的詩園》,散文《內(nèi)地游蹤》,小說《金銀島》、《化身博士》等。
《國語辭典》:松尾芭蕉  拼音:sōng wěi bā jiāo
人名。(西元1644~1694)名宗房,號(hào)桃青,日本江戶初期最著名的俳句詩人,有「俳圣」之稱。曾游歷各地,留下許多名句與紀(jì)行文。著有《俳諧七部集》、《野曬紀(jì)行》、《笈小文》、《更科紀(jì)行》、《奧之細(xì)道》等。
《國語辭典》:旗亭畫壁(旗亭畫壁)  拼音:qí tíng huà bì
唐代詩人王昌齡、高適、王之渙三人一日于旗亭飲酒,聽梨園伶人唱歌,私約以詩作被唱的多寡來定三人作品的高下,并各自在墻上做一記號(hào)。后因王之渙的涼州詞為最出色的伶人所唱,而略勝一籌。見唐。薛用弱《集異記。卷二。王之渙》。
《國語辭典》:薩福主義(薩福主義)  拼音:sà fú zhǔ yì
古希臘著名的女詩人薩福,在作品中常描寫自己與女伴間愛戀、妒恨的情感。后世遂引為女性間同性戀行為的代稱。也稱為「莎浮主義」、「沙弗式戀愛」、「薩富式戀愛」。
《國語辭典》:莎士比亞(莎士比亞)  拼音:shā shì bǐ yà
William Shakespeare
人名。(西元1564~1616)英國伊麗莎白時(shí)代詩人、大戲劇家。幼年貧苦失學(xué),二十二歲時(shí)至倫敦為劇場演員,后為劇場修改古代戲曲,繼乃自創(chuàng)劇本。杰作三十五種,剖析人性,刻劃入微。所著十四行詩有《短歌集》等,喜劇有《仲夏夜之夢(mèng)》、《威尼斯商人》等,悲劇有《哈姆雷特》、《羅蜜歐與茱麗葉》等,歷史劇有《凱撒大帝》、《亨利第五》等。
《國語辭典》:人外無詩(人外無詩)  拼音:rén wài wú shī
清代詩人龔自珍主張真摯的思想感情與作品應(yīng)合而為一。清。龔自珍〈書湯海秋詩集后〉:「皆詩與人為一,人外無詩,詩外無人,其面目也完?!?/div>
《國語辭典》:桂冠詩人(桂冠詩人)  拼音:guì guān shī rén
1.接受英王封贈(zèng)月桂冠的詩人。
2.英國王宮中,朝廷所聘請(qǐng)具有官方身分的詩人。其職務(wù)包括替英王誕辰時(shí)撰頌詩歌和在國家重大慶典時(shí)創(chuàng)作詩章。
《國語辭典》:國際大學(xué)(國際大學(xué))  拼音:guó jì dà xué
為印度詩人泰戈?duì)枺═agore,Rabindranath)所創(chuàng)。原稱為「婆羅門學(xué)院」,西元一九二一年改為現(xiàn)在的名稱。
分類:印度詩人
《國語辭典》:湖畔詩人(湖畔詩人)  拼音:hú pàn shī rén
十九世紀(jì)初,英國詩人華茲華斯、柯勒立基等人,因崇仰盧梭的自然學(xué)說,結(jié)伴居于英國北部的甘巴蘭湖畔,藉山水自然的美景,抒發(fā)其清新的思想,自成一派,故被稱為「湖畔詩人」。
《國語辭典》:韓詩外傳(韓詩外傳)  拼音:hán shī wài zhuàn
書名。西漢韓嬰撰,十卷。嬰推詩人之意,作內(nèi)外傳;內(nèi)傳久佚,今存外傳。其書雜引古事古語,而證之以詩,非注釋《詩經(jīng)》之作。
《國語辭典》:荷馬史詩(荷馬史詩)  拼音:hé mǎ shǐ shī
古希臘詩人荷馬所創(chuàng)著的二大敘事詩──〈伊利亞德〉(Iliad)和〈奧德賽〉(Odyssey)。二詩是描寫特洛伊(Troy)戰(zhàn)爭及戰(zhàn)后的故事,對(duì)于人性的探討非常深刻。荷馬的史詩不僅是古希臘教育和文化的基礎(chǔ),對(duì)后來的西方文學(xué)影響亦極為深遠(y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