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平詞(平詞)
(1).猶平語。 宋 岳珂 桯史·湯岐公罷相:“上曰:‘ 公武 言卿黨 思退 ,朕謂平詞出朕意?!虆s其章,仍徙戶侍矣。”參見“ 平語 ”。
(2).即評話。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虹橋》:“評話盛於 江 南,如 柳敬亭 、 孔云霄 、 韓圭湖 諸人,屢為 陳其年 、 余澹心 、 朱竹垞 所賞鑒。次之, 季麻子 平詞為 李宮保 衛(wèi) 所賞。”
分類:評話
《漢語大詞典》:平語(平語)
(1).謂不相對偶的語句。 宋 岳珂 桯史·湯岐公罷相:“ 洪文安 遵 在翰林苑當直,例作平語,諫官隨而擊之?!?br />(2).猶句末。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香山居士》《蔡寬夫詩話》:“ 楚 人發(fā)語之辭曰羌、曰蹇;平語之詞曰些,一經(jīng) 屈 宋 采用,后世遂為佳句?!?/div>
分類:對偶語句
《國語辭典》:大書(大書)  拼音:dà shū
1.民間說唱藝術中一種說書。以說歷史演義、英雄戰(zhàn)爭、撲刀趕棒之類的故事為主。與有說有唱、敷衍煙花粉黛、兒女私情的小書相對。
2.以大字書寫。
3.特別記載或書寫。如:「大書特書」。
《國語辭典》:說書(說書)  拼音:shuō shū
1.講解經(jīng)書義理?!赌印8罚骸改苷勣q者談辯,能說書者說書?!埂睹魇贰>硪凰摹?。列傳。魏觀》:「洪武元年建大本堂,命侍太子說書,及授諸王經(jīng)?!?br />2.一種流行于民間的說唱藝術。如宋代的講史、元代的平話以及評話、彈詞等?!都t樓夢》第四三回:「園中人都打聽得尤氏辦得十分熱鬧,不但有戲,連耍百戲并說書的男女先兒全有?!埂独蠚堄斡洝返诙兀骸该鲀喊祖ふf書。我們可以不必做生意,來聽書罷!」也稱為「挑閃」。
3.職官名。宋朝設置,陪侍天子內(nèi)廷講說經(jīng)書。掌進讀書史,講釋經(jīng)義,備顧問應對等事。
《漢語大詞典》:說本(説本)
評話或評彈演員演唱故事所用的底本。 阿英 《游龍戲鳳》:“故事的說本不一。”
《國語辭典》:詩贊(詩贊)  拼音:shī zàn
一種見于評書、評話、鼓書等作品的韻文。多用五言或七言詩寫人、描景、狀物、歸納主旨等。
《漢語大詞典》:私白
(1).古代閹人的別稱。也稱“閹兒”。 唐 無名氏 玉泉子:“諸道每歲送閹人所謂私白者, 閩 為首焉,且多任用,以故大閹已下,桑梓多係 閩 焉?!?span id="w5nf6me" class="book">《新唐書·宦者傳上·吐突承璀》:“是時,諸道歲進閹兒,號‘私白’, 閩 、 嶺 最多,后皆任事,當時謂 閩 為中官區(qū)藪?!?span id="vjls0yb" class="book">《資治通鑒·唐懿宗咸通六年》:“諸道進私白者, 閩 中為多,故宦官多 閩 人?!?br />(2).曲藝術語。在曲藝演出(如評彈、評話等)中,對以演員身份進行敘述時的表白、襯白等的統(tǒng)稱。
《國語辭典》:評彈(評彈)  拼音:píng tán
一種曲藝。參見「蘇州評彈」條。
《漢語大詞典》:開詞(開詞)
評話演員說正書之前,有時先念誦一段詞,稱為“開詞”。詞牌常用《西江月》《臨江仙》、《鷓鴣天》等。也有用律詩或絕句的。內(nèi)容與正書不一定有關。
《國語辭典》:飛跎傳(飛跎傳)  拼音:fēi tuó zhuàn
流行于揚州一帶的評話。敘述一姓石名信,號不透,綽號跎子者,因修煉得道,背生雙翅,故又名「飛跎子」,投奔哈里糊圖元帥麾下,因戰(zhàn)功被封為「威鎮(zhèn)中原名揚海外百巧千靈一呼百應管天下窮文富武炮大將軍跎王?!?/div>
《國語辭典》:說參請(說參請)  拼音:shuō cān qǐng
一種以參禪悟道為內(nèi)容的說唱藝術。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瓦舍眾伎》:「說參請,謂賓主參禪悟道等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