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分類字錦》:辨捷如流
南史紀少瑜傳:年十九,始游太學,備探六經(jīng),博士東海鮑皦雅相欽悅。時皦有疾,請少瑜代講。少瑜既妙元言,善談吐,辨捷如流。
分類:講論
《分類字錦》:撤坐輟講(撤坐輟講)
宋史張載傳:載常坐虎皮講易京師。聽從者甚眾。一夕二程至。與論易。次日語人曰:比見二程深明易道。吾所弗及。汝輩可師之。撤坐輟講。
分類:講論
《分類字錦》:才峰秀逸(才峰秀逸)
世說:支道林、許謝盛,德共集王家。謝顧謂諸人:今日可謂彥會,時既不可留,此集固亦難常,當共言詠,以寫其懷。許便問主人:有莊子不?正得漁父一篇。謝看題,便各使四坐通。支道林先通作七百許語,敘致精麗,才藻奇拔,眾咸稱善。于是四坐各言懷畢,謝問曰:卿等盡不?皆曰:今日之言,少不自竭。謝后粗難,因自敘其意,作萬馀語,才峰秀逸,既自難千加,意氣擬托,蕭然自得,四坐莫不厭心。支謂謝曰:君一往奔詣,故復自佳耳。
分類:講論
《分類字錦》:憚此后生(憚此后生)
南史袁憲傳:幼聰敏好學,有雅量。梁武帝修建庠序,別開五館,其一館在憲宅西,憲常招引諸生,與之談論,新義出人意表,同輩咸嗟服焉。大同八年,武帝撰孔子正言章句,詔下國,學宣制旨義。憲時十四,被召為正言生。祭酒到溉目送之,愛其神采。國子博士周弘正謂憲父君正曰:賢子今茲欲策試否?君正曰:未敢,令試。居數(shù)日,君正遣門客岑文豪與憲候弘正會。弘正將升講坐,弟子畢集,乃延憲入室,授以麈尾,令憲豎義。時謝岐、何妥在坐,弘正謂曰:二賢雖窮奧賾,得無憚此后生邪?何、謝乃遞起義端,深極理致。憲與往復數(shù)番,酬對閑敏。弘正謂妥曰:恣卿所問,勿以童幼期之。時觀者重沓,憲神色自若,辯論有馀。弘正亦起數(shù)難,終不能屈。因告文豪曰:卿還咨袁吳郡,此郎已堪見代博士矣。
分類:講論
《分類字錦》:殿中無雙(殿中無雙)
后漢書丁鴻傳:肅宗詔鴻與廣平王羨及諸儒樓望、成封、桓郁、賈逵等,論定五經(jīng)同異于北宮白虎觀,使五官中郎將魏應主承制問難,侍中淳于恭奏上,帝親稱制臨決。鴻以才高,論難最明,諸儒稱之,帝數(shù)嗟美焉。時人嘆曰:殿中無雙丁孝公。數(shù)受賞賜,擢徙校書,遂代成封為少府,門下由是益盛,遠方至者數(shù)千人。
后漢書丁鴻傳:肅宗詔鴻與廣平王羨及諸儒樓望、成封、桓郁、賈逵等,論定五經(jīng)同異于北宮白虎觀,使五官中郎將魏應主承制問難,侍中淳于恭奏上,帝親稱制臨決。鴻以才高,論難最明,諸儒稱之,帝數(shù)嗟美焉。時人嘆曰:殿中無雙丁孝公。
分類:館閣講論
《分類字錦》:出其悟表
唐書顏師古傳:帝嘗嘆五經(jīng)去圣,遠傳習寖訛,詔師古于秘書省考定,多所釐正。既成,悉詔諸儒議。于是各執(zhí)所習,共非詰師古。師古輒引晉宋舊文,隨方曉答,誼據(jù)該明,出其悟表,人人嘆服。
分類:講論
《分類字錦》:賜以束帛(賜以束帛)
唐書儒學傳序:貞觀六年,以孔子為先圣,顏氏為先師,盡召天下惇師老德,以為學官,數(shù)臨幸觀釋菜,命祭酒博士講論經(jīng)義,賜以束帛。
分類:講論
《分類字錦》:申服難杜(申服難杜)
南史·崔靈恩傳》:靈恩先習《左傳》,服解不為江東所行,乃改說杜義。每文句常申服以難杜,遂著《左氏條義》以明之。時助教虞僧誕又精杜學,因作《申杜難服》以答靈恩,世并傳焉。
分類:講論
《分類字錦》:升七寶座(升七寶座)
《開天遺事》:明皇于勤政樓以七寶裝成山座,高七尺,召諸學士講議經(jīng)旨及時務,勝者得升焉。惟張九齡論辯風生,升此座,馀人不可階也,時論美之。
《開天遺事》:明皇于勤政樓以七寶裝成山座,高七尺,召諸學士講議經(jīng)旨及時務,勝者得升焉。惟張九齡論辯風生,升此座,馀人不可階也,時論美之。
分類:言論講論
《分類字錦》:說經(jīng)鏗鏗(說經(jīng)鏗鏗)
后漢書·楊政傳》:政字子行,少好學,從代郡范升受梁邱易,善說經(jīng)書。京師為之語曰:“說經(jīng)鏗鏗楊子行?!?/div>
分類:講論
《分類字錦》:手屬松枝(手屬松枝)
南史·張譏傳》:后主嘗幸鐘山開善寺,召從臣坐于寺西南松林下,敕議豎義。時索麈尾未至,后主敕取松枝,手以屬譏曰:“可代麈尾?!?/div>
分類:講論
《分類字錦》:堪捉麈尾
南史·張譏傳》:陳天嘉中,為國子助教。宣帝時,為武陵王限內(nèi)記室,兼東宮學士。后主在東宮,集宮僚置宴,時造玉柄麈尾新成,后主親執(zhí)之曰:“當今雖復多士如林,至于堪捉此者,獨張譏耳?!奔词质谧I,仍令于溫文殿講莊老。宣帝幸宮臨聽,賜御所服衣一襲。
分類:講論
《分類字錦》:講授澤中(講授澤中)
后漢書·楊倫傳》:少為諸生,師事司徒丁鴻,習古文尚書,為郡文學掾,更歷數(shù)將,志乖于時,以不能人間事,遂去職,不復應州郡命。講授于大澤中,弟子至千余人。
分類:講論
《國語辭典》:講經(jīng)說法(講經(jīng)說法)  拼音:jiǎng jīng shuō fǎ
講述討論宗教經(jīng)典,宣揚教義。元。鄭廷玉《忍字記。楔子》:「我佛在于靈山會上,聚眾羅漢,講經(jīng)說法?!埂端挠斡洝D嫌斡?。第一回》:「到今日來,靈山興旺,今十大弟子,講經(jīng)說法?!?/div>
《分類字錦》:講學秘館(講學秘館)
陸機《講漢書詩》:稅駕金華,講學秘館;有集惟髦,芳風雅宴。
分類:講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