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2詞典 2分類詞匯 10
《漢語大詞典》:正朝
(1).君主受臣朝見的地方。周禮·考工記·匠人“應(yīng)門二徹參個” 唐 賈公彥 疏:“爾雅文以其應(yīng)門內(nèi)、路門外有正朝?!?span id="iq0eyus" class="book">《周禮·考功記·匠人》“內(nèi)有九室,九嬪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 鄭玄 注“內(nèi),路寢之里也;外,路門之表也。九室,如今朝堂諸曹治事處” 唐 賈公彥 疏:“內(nèi)外,據(jù)路寢之表里言之,則九卿之九室在門外正朝之左右為之,故 鄭 據(jù) 漢 法,朝堂諸曹治事處為正朝之左右。”
(2).謂治朝,視朝。 清 夏炘 學(xué)禮管釋·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人君每日於路門外視朝,謂之治朝,亦謂之正朝?!?清 鳳韶 《鳳氏經(jīng)說·天子諸侯即位以殯明日》:“天子諸侯三朝,惟治朝日視為正朝?!?/div>
《國語辭典》:王朝  拼音:wáng cháo
1.朝廷、朝代?!稘h書。卷七三。韋賢傳》:「王朝肅清,唯俊之庭?!顾?。陸游董逃行〉:「危難繼作如崩濤,王朝荒穢誰復(fù)薅。」
2.謂天子視朝。《周禮。地官司徒。師氏》:「居虎門之左,司王朝。」
《漢語大詞典》:仗下
(1).謂皇帝視朝畢,所列儀仗兵衛(wèi)退下。隋書·麥鐵仗傳:“尚書 蔡徵 ……於仗下時,購以百金,求人送詔書與 南徐州 刺史, 鐵杖 出應(yīng)募,齎勑而往?!?宋 蘇軾 《太皇太后閣春帖子詞》之三:“仗下春朝散,宮中晝漏稀?!?br />(2).借指朝堂。續(xù)資治通鑒·宋神宗元豐二年:“甲辰,同修起居注 王存 言:‘古者左史記事,右史記言。 唐 貞觀 初,仗下議政事,起居郎執(zhí)筆記於前,史官隨之,其后或修或廢。’”
《漢語大詞典》:鳴梢(鳴梢)
謂揮鞭梢作響,使人肅靜?;实垡暢?、宴會等用之。 宋 蘇舜欽 《覽含元殿基因想昔時朝會之盛且感其興廢之故》詩:“赤案波光卷,鳴梢電尾回?!?明 高明 《琵琶記·丹陛陳情》:“月淡星稀, 建章宮 里千門曉。御爐煙裊,隱隱鳴梢杳。”參見“ 鳴鞭 ”。
《國語辭典》:鳴鞭(鳴鞭)  拼音:míng biān
1.揮鞭。唐。儲光羲 長安道詩:「鳴鞭過酒肆,袨服游倡門。」唐。劉長卿 少年行:「薦枕青蛾艷,鳴鞭白馬驕。」
2.舊時,儀仗中使人肅靜的鞭形器具,振動時能發(fā)聲?!端问?。卷一四四。儀衛(wèi)志二》:「上皇日常朝殿,差御龍直四十三人,執(zhí)仗排立,并設(shè)傘扇,鳴鞭。」《明史。卷五三。禮志七》:「又凡早朝,御華蓋殿,文武官于鹿頂外東西立,鳴鞭,以次行禮訖?!挂卜Q為「靜鞭」。
《漢語大詞典》:虛寧
(1).虛佇。虛心期待。 宋 張孝祥 《青玉案》詞:“將軍行矣,九重虛寧,談笑清寰宇?!?br />(2).謂帝位空懸。寧,指門內(nèi)屏外,古代帝王視朝所立之處。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一:“ 武宗 大漸之時,既誅戮 江彬 ,人心未定,國未有君……時 楊右齋 秉政,卒能緝睦宮闈,鎮(zhèn)安中外,使虛寧數(shù)月,天下晏然,真可謂社稷之臣矣?!?/div>
《國語辭典》:寧立  拼音:zhù lì
古代天子視朝時,在宮室門屏之間佇立?!抖Y記。曲禮下》:「天子當寧而立?!骨?。孫希旦。集解:「天子受朝于路門外之朝,于門外寧立,以待諸侯,故云:『當寧而立也。』」
《漢語大詞典》:退殿
舊指君王視朝完畢而退出殿堂。古今小說·鬧陰司司馬貌斷獄:“ 重湘 退殿,卸了冠服,依舊是個秀才?!?/div>
《漢語大詞典》:寧位
謂帝王視朝時所居之位。《陳書·廢帝紀》:“今三元改歷,萬國充庭,清廟無追,具僚斯在,言瞻寧位,觸感崩心?!?/div>
《漢語大詞典》:著位(著位)
著,宮室屏、門之間的地位,為帝王視朝時站立的地方。位,皇宮中廷左右兩邊?!爸弧边B用常表示固定的朝位或祭位。左傳·昭公十六年:“其祭在廟,已有著位?!?楊伯峻 注:“著位,著即位也?!?span id="acmm2oo" class="book">《周禮·春官·家宗人》“凡以神仕者,掌三辰之法,以猶鬼神示之居,辨其名物” 漢 鄭玄 注:“天者,羣神之精,日月星辰其著位也。” 孫詒讓 正義:“國語·周語云:‘大夫士日恪位著?!?韋 注云:‘中廷之左右曰位,門屏之間曰著?!艘猿粵r三辰之位也?!?宋 彭乘 墨客揮犀卷九:“舊制天下貢舉人到闕,悉皆入對,數(shù)不下三千人,謂之羣見。遠方士皆未知朝廷儀范,班列紛錯。有司不能繩劾,見之日,先設(shè)禁圍於著位之前,舉人皆拜于禁圍之外,蓋欲限其前列也?!?/div>
《漢語大詞典》:皮弁服
古代天子視朝、諸侯告朔所著之衣,以白繒為之。也稱“縞衣”。儀禮·既夕禮:“薦乘車,鹿淺幦,干笮革靾,載旜載皮弁服,纓轡貝勒,縣于衡?!?鄭玄 注:“皮弁服者,視朔之服?!?清 鳳應(yīng)韶 《鳳氏經(jīng)說·皮弁服》:“皮弁之用,天子視朝,諸侯告朔,聘禮主賓,皆服之?!?清 鳳應(yīng)韶 《鳳氏經(jīng)說·皮弁服》:“ 孔子 謂諸侯皮弁告朔,卒告朔事,然后服縞以視朝,然則縞衣,皮弁之衣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