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00詞典 1分類詞匯 99
《國語辭典》:苦諫(苦諫)  拼音:kǔ jiàn
極力規(guī)勸。《晉書。卷七五。王湛傳》:「初,謝安愛好聲律,期功之慘,不廢妓樂,頗以成俗。坦之非而苦諫之?!?/div>
分類:規(guī)勸
《漢語大詞典》:諍論(諍論)
直言規(guī)勸的言論。 清 吳偉業(yè) 《題華山檗庵和尚畫像》詩:“諍論總銷隨諫草,故人已隱 祝融峯 ?!?茅盾 《子夜》九:“你的危言諍論,并不能叫 小杜 居安思危,反使得他決心去及時行樂,今夕有酒今夕醉!”
爭論。諍,通“ 爭 ”。 北周 慧命 《詳玄賦》:“絶諍論於封想,息是非於妄情?!?span id="kcqm68e" class="book">《水滸傳》第三六回:“一時恃酒諍論鬪毆,致被悮殺身死?!?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六章:“但佛性本始之辯乃在 南北朝 羣計(jì)競起之后,強(qiáng)為分別,常至無謂。 道生 之時,必?zé)o此諍論也?!?/div>
《漢語大詞典》:善諫(善諫)
(1).良好的規(guī)勸。韓非子·難一:“非其行則陳其言,善諫不聽則遠(yuǎn)其身者,臣之於君也?!?br />(2).謂善于規(guī)勸。資治通鑒·漢高帝六年:“故 良 因事納忠以變移帝意,使上無阿私之失,下無猜懼之謀,國家無虞,利及后世。若 良 者,可謂善諫矣?!?/div>
《國語辭典》:諍友(諍友)  拼音:zhēng yǒu
能用直言相規(guī)勸的益友。漢。班固《白虎通。卷四。諫諍》:「士有諍友,則身不離于令名?!挂沧鳌笭幱选埂?/div>
《漢語大詞典》:規(guī)警(規(guī)警)
亦作“ 規(guī)儆 ”。 規(guī)勸警戒。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十七:“ 杜陵 《冬狩行》曰:‘草間狐兔盡何益,天子不在 咸陽宮 ?!?guī)警將帥也?!?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四:“次作《諭民詩》五十絶,不事風(fēng)雅,皆流俗易曉之語,俾之諷詠,以申規(guī)警?!?宋 吳聿 觀林詩話:“雖無規(guī)儆之風(fēng),亦無佞諛之辭,獨(dú)敍叨冒愧慚而已。”
《國語辭典》:勸諫(勸諫)  拼音:quàn jiàn
規(guī)勸諫過。唐。元稹連昌宮詞〉:「姚崇宋璟作相公,勸諫上皇言語切。」《二刻拍案驚奇》卷一八:「同鄉(xiāng)有個舉人朱大經(jīng)善口勸諫了幾遭,只是不悟?!?/div>
《漢語大詞典》:招諫(招諫)
謂帝王征求規(guī)勸意見。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銘箴:“昔 帝軒 刻輿幾以弼違, 大禹 勒筍簴而招諫?!?/div>
《漢語大詞典》:爭子
能直言規(guī)勸父母的兒子。孝經(jīng)·諫爭:“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span id="kwwmems" class="book">《荀子·子道》:“父有爭子,不行無禮?!?span id="eoq0yeq" class="book">《晉書·唐彬傳論》:“ 王濟(jì) 遂驕父之褊心,乖爭子之明義,儁材雖多,亦奚以為也?!?/div>
《漢語大詞典》:箴戒
規(guī)勸儆戒。國語·晉語八:“若愛 欒盈 ,則明逐羣賊,而知國倫,數(shù)而遣之,厚箴戒圖以待之?!?漢 荀悅 申鑒·雜言上:“或問厲志曰:若 殷高宗 能葺其德,樂瞑眩以瘳疾, 衛(wèi)武 箴戒於朝, 勾踐 懸膽於坐,厲矣哉!”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諧隱:“又蠶蟹鄙諺,貍首淫哇,茍可箴戒,載于禮典。”
《漢語大詞典》:言諫(言諫)
進(jìn)言規(guī)勸。 漢 揚(yáng)雄 《劇秦美新》:“廣彼搢紳講習(xí)言諫箴誦之涂。”《周末》1984.2.25:“諫的原意是以言正人……面陳得失,謂之‘言諫’?!?/div>
《漢語大詞典》:箴誨(箴誨)
規(guī)勸教導(dǎo)。 漢 徐干 中論·虛道:“先王之禮,左史記事,右史記言,師瞽誦詩,庶僚箴誨,器用載銘,筵席書戒,月考其為,歲會其行,所以自供正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后漢書·崔寔傳》:“或荒耽嗜欲,不恤萬機(jī);或耳蔽箴誨,厭偽忽真。”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棲逸:“ 孔車騎 少有嘉;遁意,年四十餘,始應(yīng) 安東 命。未仕宦時,常獨(dú)寢歌吹,自箴誨,自稱 孔郎 ,游散名山?!?/div>
《漢語大詞典》:箴切
規(guī)勸告誡;警戒責(zé)斥。后漢書·循吏傳序:“ 朱浮 數(shù)上諫書,箴切峻政?!?宋 葉適 《陳少南墓志銘》:“其學(xué)為通博,而多識治亂。在人主左右,謀議箴切,皆合大體。” 明 高啟 《南宮生傳》:“性抗直多辯,好箴切友過?!?/div>
《漢語大詞典》:比諫(比諫)
以事類為比,進(jìn)行規(guī)勸。漢書·賈山傳:“瞽誦詩諫,公卿比諫?!?顏師古 注:“ 李奇 曰:‘相親比而諫也,或曰比方事類以諫也?!确绞且?。”
《漢語大詞典》:風(fēng)諫(風(fēng)諫)
用委婉曲折的語言規(guī)勸君主或長輩、上司。《孔子家語·辯政》:“ 孔子 曰:‘忠臣之諫君有五義焉:一曰譎諫,二曰戇諫,三曰降諫,四曰直諫,五曰風(fēng)諫?!?王肅 注:“風(fēng)諫,依違遠(yuǎn)罪避害者也?!?span id="8eqwewk" class="book">《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其卒章歸之於節(jié)儉,因以風(fēng)諫。奏之天子,天子大説。”
《國語辭典》:兵諫(兵諫)  拼音:bīng jiàn
以武力進(jìn)諫君主。晉。范寧春秋谷梁傳序〉:「左氏以鬻拳兵諫為愛君,文公納幣為用禮?!?/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