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078,分139頁顯示  上一頁  91  92  93  94  95  97  98  99  100 下一頁
佛類詞典(續(xù)上)
出觀
觀諸眾生熟與未熟
觀時至未至
觀諸國土何國處中
觀諸種族何族最盛
觀過去因緣,誰最真正應(yīng)為父母
為觀察病
多貪眾生不凈觀
多瞋眾生慈悲觀
多散眾生數(shù)息觀
愚癡眾生因緣觀
多障眾生念佛觀
覺觀自在
修行止觀門
不凈觀善根發(fā)相
出觀
【三藏法數(shù)】
謂人沒于生死之河,而能隨順涅槃之法,欲求出離;如人既沒,思欲得濟,故先觀看方向,故名出觀。
觀諸眾生熟與未熟
【三藏法數(shù)】
謂如來將欲降生,先觀眾生根機,熟與未熟。以此土眾生根機成熟可度,故現(xiàn)降生也。
觀時至未至
【三藏法數(shù)】
謂如來將欲降生,先觀眾生可度之時至與未至。以度生時至,故現(xiàn)降生也。
觀諸國土何國處中
【三藏法數(shù)】
謂如來將欲降生,先觀世界何國居中,以迦毗羅國居大千世界之中,故于此國現(xiàn)降生也。(梵語迦毗羅,華言黃色。)
觀諸種族何族最盛
【三藏法數(shù)】
謂如來將欲降生,先觀種族貴盛,以剎帝利種族極貴最盛,故于此族現(xiàn)降生也。(梵語剎帝利,華言田主。)
觀過去因緣,誰最真正應(yīng)為父母
【三藏法數(shù)】
謂如來將欲降生,先觀過去因緣,誰可為其父母。以凈飯王、摩耶夫人真正無邪,宿有因緣,可為父母;故于此王宮現(xiàn)降生也。(摩耶,梵語具云摩訶摩耶,華言大術(shù)。)
為觀察病
【三藏法數(shù)】
為觀察病者,謂時有病僧,如來為瞻察調(diào)理,故不赴請。
多貪眾生不凈觀
【三藏法數(shù)】
謂多貪欲之人,于男女身分,互相染著,須假作九想不凈之觀治之,令其貪著之心不起。故云多貪眾生不凈觀。(九想者,胖脹想、青瘀想、壞想、血涂漫想、膿爛想、蟲啖想、散想、骨想、燒想也。)
多瞋眾生慈悲觀
【三藏法數(shù)】
謂多瞋恚之人,于諸違情之境,輒生忿怒。當用慈悲觀治之,愛念憫傷一切眾生,不于彼而起瞋心。故云多瞋眾生慈悲觀。
多散眾生數(shù)息觀
【三藏法數(shù)】
謂心多散亂之人,當用數(shù)息觀治之。數(shù)息者,以鼻中出入之息,或數(shù)出息,或數(shù)入息,端心正念,從一至十,不多不少,周而復(fù)始,令心不散亂。故云多散眾生數(shù)息觀。
愚癡眾生因緣觀
【三藏法數(shù)】
謂愚癡不了之人,當以因緣觀治之。因緣觀者,即觀十二因緣也。以其迷倒,撥無因果,執(zhí)著斷常二見。故令觀此十二因緣,三世相續(xù),不斷不常,以破愚癡之心。故云愚癡眾生因緣觀。(十二因緣者,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三世者,過去、未來、現(xiàn)在也。)
多障眾生念佛觀
【三藏法數(shù)】
謂障重之人,當用念佛觀治之。障有三種:一、昏沉暗塞障,當想念應(yīng)身佛,三十二相,相相分明,以治于昏沉也。二、惡念思惟障,當想念報身佛十力、四無所畏治之。三、境界逼迫障,當想念法身佛,空寂無為治之。故云多障眾生念佛觀。(三十二相者,足安平相、千輻輪相、手指纖長相、手足柔軟相、手足縵網(wǎng)相、足跟滿足相、足趺高好相、腨如鹿王相、手過膝相、馬陰藏相、身縱廣相、毛孔生青色相、身毛上靡相、身金色相、身光面各一丈相、皮膚細滑相、七處平滿相、兩腋滿相、身如師子相、身端直相、肩圓滿相、四十齒相、齒白齊密相、牙白凈相、頰車如師子相、咽中津液得上味相、廣長舌相、梵音深遠相、眼色如金精相、眼睫如牛王相、眉間白毫相、頂肉髻成相也。十力者,知是處非處智力、知過現(xiàn)未來業(yè)報智力、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知諸根勝劣智力、知種種解智力、知種種界智力、知一切至處道智力、知天眼無礙智力、知宿命無漏智力、知永斷習(xí)氣智力也。四無所畏者,一切智無所畏、漏盡無所畏、說障道無所畏、說盡苦道無所畏也。境界逼迫者,謂火焚水溺之類也。)
覺觀自在
【三藏法數(shù)】
初心曰覺,細心曰觀,謂菩薩或修禪觀之行,或起利生之心,雖有思惟,離諸散亂,隨愿度生,平等無礙,是為覺觀自在。
修行止觀門
【三藏法數(shù)】
止謂遮止,一切境界散亂之相,隨順奢摩他故。觀謂分別因緣生滅之相,隨順毗缽舍那故。以此二義,漸漸修習(xí),不相舍離,令得成就,是名修行止觀門。(梵語奢摩他,華言止。梵語毗缽舍那,華言觀。)
不凈觀善根發(fā)相
【三藏法數(shù)】
謂修禪之人,于其定中,身心虛寂,忽然見他男女身死,死已壞爛,白骨狼藉,其心悲喜,厭患所愛,是為不凈觀善根發(fā)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