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觀
【佛學大辭典】
(術語)三觀之一。觀中諦之理也。諸宗各以中觀為觀道之至極,法相宗以觀遍計所執(zhí)非有,依他圓成非空為中觀,三論宗以觀諸法不生不滅,乃至不來不去為中觀,天臺宗以觀三千諸法一一絕待為中觀。然天臺所立之中觀,有隔歷圓融之二法,別教所說,為隔歷之中,圓教所說,為圓融之中。隔歷之中,于空假之外,有絕待之中,乃但中也。圓融之中,為空假絕待之中,其中即不但中也。蓋別教之義,原隔歷空假之二者,故隨于空假之外不得不隔歷中道。然空假本來非為別物,空即假,假即空也,然則離此空假相待之絕待之中,亦非在相待之外。相待即絕待也,絕待即相待也,故空假中之三者為一法之異名,即假即空即中也??罩鉄o假,假之外無空,空假相待之外,無中之絕待,中之絕待外,無空假之相待。是為圓教至極之中觀。
【佛學常見辭匯】
觀想中諦之道理,為三觀之一。
【三藏法數(shù)】
中即中正,絕二邊對待之謂也。謂觀一念之心,非空非假,即空即假,名之為中。由觀一念中故,一中一切中,無空無假而不中;以三觀當處皆能絕待故也。蓋言空則空外無法,言假則假外無法,言中則中外無法,三皆絕待,即為圓中,是名中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