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746,分50頁顯示  上一頁  19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寄觀
察觀
迭觀
法界觀
祈年觀
玄妙觀
統(tǒng)觀
魏觀
大觀園
庵觀
大觀樓
觀釣
觀讀
觀眸
觀雀
《漢語大詞典》:寄觀(寄觀)
謂憑借外物進行觀察。《宋書·王僧達傳》:“臣非惟寄觀世路,謬識其難,即之於身,詳見其弊?!?/div>
《漢語大詞典》:察觀(察觀)
觀察,考察。 三國 魏 曹操 《與王修書》:“察觀先賢之論,多以鹽鐵之利,足贍軍國之用?!?/div>
分類:觀察考察
《漢語大詞典》:迭觀
1.重疊的臺榭。
分類:重疊臺榭
《漢語大詞典》:法界觀(法界觀)
佛教語。《華嚴(yán)經(jīng)》所說證入“法界”的觀法。 中國 佛教華嚴(yán)宗據(jù)以立“四法界”觀。 宋 王安石 《再答呂吉甫書》:“示及法界觀文字,輒留玩讀,研究義味也?!?/div>
《漢語大詞典》:祈年觀(祈年觀)
亦稱“ 祈年宮 ”。 秦穆公 時所造。故地在今 陜西省 鳳翔縣 南。《文選·沈約〈游沈道士館〉詩》:“既表 祈年觀 ,復(fù)立 望仙宮 ?!?李善 注:“《廟記》曰:‘ 祈年宮 在城外, 秦穆公 所造。’”一說為 秦惠公 所建。漢書·地理志上:“﹝ 右扶風(fēng) ﹞ 雍 , 秦惠公 都之。有 五畤 …… 祈年宮 , 惠公 起。”
《漢語大詞典》:玄妙觀(玄妙觀)
道教著名的道觀。在今 江蘇省 蘇州市 內(nèi)。 晉武帝 咸寧 二年(公元276年)建,原名 真慶道院 , 唐 開元 二年(公元714年)改名 開元宮 。 宋 大中祥符 (公元1008-1016年)時更名 天慶觀 。 元 元貞 元年(公元1295年)改為今名。 清 代曾因避 圣祖 ( 玄燁 )諱,改名 圓妙觀 。舊觀范圍很大,現(xiàn)存較大的建筑主要是山門和三清殿。三清殿重建于 南宋 淳熙 六年,殿重檐九脊頂,下有高臺,檐口有雄健美麗的斗拱,前有寬敞的月臺,氣勢宏偉,為國內(nèi)最大和較古老的道觀殿堂建筑之一。
《漢語大詞典》:統(tǒng)觀(統(tǒng)觀)
總的觀察。 清 薛福成 《治河》:“否則狃於習(xí)見而不能統(tǒng)觀全局者也。”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由〈矢彝考釋〉論到其它》:“統(tǒng)觀此彝銘語, 明公 與 周公 判為二人?!?/div>
分類:觀察
《漢語大詞典》:魏觀(魏觀)
魏闕。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宮室·皇宮:“闕在門兩旁中央,闕然為道,故謂之闕,又謂之魏觀?!?/div>
分類:魏闕
《國語辭典》:大觀園(大觀園)  拼音:dà guān yuán
紅樓夢》中,賈元春省親的別墅。因其園林造景別具匠心,遂命名為「大觀園」。
《國語辭典》:庵觀(庵觀)  拼音:ān guàn
庵,只有女性出家人常住的小佛堂;觀,道教的道場?!糕钟^」指女道士的道場?!段饔斡洝返谌兀骸糕钟^寺院,都是我方上人的館驛?!?/div>
《漢語大詞典》:大觀樓(大觀樓)
在 云南省 昆明市 西,面臨 滇池 。 清 康熙 二十九年建, 道光 八年增修, 咸豐 七年毀于兵火, 同治 八年又重建。樓閣聳峙,與 太華山 隔水相望,有 攬勝閣 、 涌月亭 等勝景,今辟為 大觀公園 ,為游覽勝地。
《韻府拾遺 嘯韻》:觀釣(觀釣)
陰鏗有觀釣詩。
《漢語大詞典》:觀讀(觀讀)
閱讀。 漢 王充 論衡·超奇:“若夫 陸賈 、 董仲舒 論説世事,由意而出,不假取于外,然而淺露易見,觀讀之者猶曰傳記?!?/div>
分類:閱讀
《韻府拾遺 尤韻》:觀眸(觀眸)
梁書伏挺傳:時仆射徐勉以疾假還宅,挺致書以觀其意。勉報曰:卿雄州擢秀,弱冠升朝,穿綜百家,佃漁六學(xué),觀眸表其韶慧,視色見其英朗,若魯國之名駒,邁云中之白鶴。及占顯邑,試?yán)綦槿?,將有武城弦歌,桐鄉(xiāng)謠詠,豈與卓魯、龂龂同年而語耶?
《高級漢語詞典》:觀雀
鸛和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