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一二四陳觀,字思賢。南海人。布衣。府尹陳錫之祖。事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七六。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十八晉柍,字若英,號觀心,秀水人,文學有楚游集
人物簡介
維基傅頤(1510年—1576年),字觀蒙,號少崖,湖廣沔陽衛(wèi)官籍河南汝寧府光州息縣人。二月二十四日生,行五,治《書經(jīng)》,由州學增廣生中式湖廣鄉(xiāng)試第一名舉人,年二十三歲中式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會試第三百十名,第三甲第五十四名進士。禮部觀政,授江西廬陵縣知縣,升兵部主事,歷員外郎、郎中,改吏部郎中,二十四年三月因兵部竄改黃冊案,降職為六安州同知,歷升南京戶部主事、禮部郎中、四川提學副使、山東參政,復除江西左參政,三十三年十二月升陜西按察使,三十五年二月升江西右布政使,轉左布政使,三十六年三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山東,改總督漕運右副都御史,三十八年四月升刑部右侍郎,四十年改總督倉場戶部左侍郎,閏五月以病回籍調理。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八月起南京太仆寺卿,九月升南京戶部右侍郎,俱未任,命回籍聽調。隆慶五年(1571年)十一月復起南京兵部右侍郎,改戶部右侍郎,六年九月升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掌院事,萬歷元年(1573年)九月升南京戶部尚書,三年二月罷職聽調,四月致仕。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510—1571
【介紹】:
明福建晉江人,字應之,號觀吾。嘉靖二十六年進士。任刑部郎中。御史楊繼盛因彈劾嚴嵩,受刑西市,朝賓為之收殮,設靈位哭祭。降職為泰州通判。隆慶初升鴻臚寺卿。
維基史朝賓(1510年—1571年),字應之,號觀吾,福建晉江平易里(今泉州市鯉城區(qū)西街)人,祖籍浙江鄞縣(今寧波),進士出身。嘉靖十年(1531年)中辛卯科福建鄉(xiāng)試第二名舉人,嘉靖二十六年(1537年)登丁未科會試第七名,廷試二甲第四名進士。授刑部主事,升任刑部員外郎。當時兵部侍郎楊繼盛彈劾嚴嵩十大罪,嚴嵩子嚴世蕃,令其黨羽李世榮、何鰲、王學益等,偷偷和史朝賓談論此事,密謀殺死楊繼盛。史朝賓反對,后被降三級,外調泰州判官,改揚州府通判,遷南京戶部員外郎,之后擔任工部郎中,后嚴嵩被罷黜,徐階升任他為南京大理丞,復署應天府丞,晉升為鴻臚寺卿。
人物簡介
維基唐頤(1510年—1594年),字子觀,號東巖,山西太原府陽曲縣人,軍籍。山西鄉(xiāng)試第十四名舉人。嘉靖十四年(1535年)中式乙未科會試第五十八名,登第三甲第八名進士。官至臨洮府知府。持己清謹,居家儉約。歷二千石而家業(yè)肅然,不干謁,不言時政得失,循循退讓,優(yōu)游林泉四十年,學者稱為東巖先生。
人物簡介
維基周如斗(1512年—1566年),字允文,號觀所,浙江紹興府馀姚縣人,民籍。嘉靖十九年(1540年)庚子科順天鄉(xiāng)試第十四名舉人,二十六年(1547年)中式丁未科會試第十七名,三甲第七十名進士。初授貴溪縣知縣,二十九年十二月擢授江西道試監(jiān)察御史,三十二年巡按湖廣,三十四年巡按蘇松四郡,抵禦倭寇進犯,并上疏請求設置海防并減免賦稅。之后與督撫合策,在沈莊合兵獲勝。三十五年改督學南畿,三十八年九月升大理寺右寺丞,丁憂。服闋,四十一年二月起補原職,五月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總理糧儲提督軍務兼巡撫應天,四十四年六月升右副都御史、巡撫江西,四十五年九月卒于官。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山西陽城人,字汝觀。嘉靖二十三年進士。授吳江知縣。善決獄。擢兵部主事。屢遷戶部侍郎,謝病去。隆慶時拜戶部尚書,督倉場。神宗即位,還理部事。有才智,初掌邦計,裁并諸費,去繁文十之三四。邊餉告缺,而諸邊歲出及屯田、鹽課均無可稽。國光大加整頓。萬歷四年離職,臨行,上所輯條例名《萬歷會計錄》。五年,起為吏部尚書,徇張居正意,置吳中行等于察籍,聲名頓損。居正卒后,為御史所劾落職,旋復官致仕。
維基王國光(1512年—1594年),字汝觀,號疏庵,山西陽城縣(今屬山西省晉城市)人。官至吏部尚書。王國光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進士。授吳江知縣。調儀封(今河南蘭考)。擢兵部主事。改吏部,歷文選郎中。三十八年正月升通政使司右通政、提督謄黃,四十年閏五月升太仆寺卿,十一月升順天府府尹,四十二年三月升戶部右侍郎、總督倉場、督理西苑農(nóng)事,四十四年二月以疾乞歸。隆慶元年(1567年)十月起復,以原職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河南,以養(yǎng)病未赴任。四年八月再起為刑部左侍郎,五年十月升南京刑部尚書,十二月改任戶部尚書總督倉場。神宗即位后,隆慶六年(1572年)七月王國光重新管理戶部事務。萬歷三年(1575年),京察拾遺,王國光被南京給事中、御史彈劾,于是上疏請求罷官,被神宗挽留。次年,王國光再次請辭,獲得批準,臨行將多年心得總結成《萬歷會計錄》獻上,神宗深為贊賞,發(fā)送戶部訂正,書成后,神宗又下詔褒揚。萬歷五年(1577年)冬,吏部尚書張瀚被罷官,重新啟用王國光代職。不久加太子太保。王國光是萬歷初年張居正改革的重要助手。張居正死后,御史楊寅秋以六項罪名彈劾國光,神宗震怒,將王國光撤職。之后又念其功勞,命其復官以致仕。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病卒。《明史》有傳。
人物簡介
維基蔣賓(1512年—?),字汝觀,號鶴山,浙江臺州府臨??h人,匠籍。蔣颙之侄。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癸卯科浙江鄉(xiāng)試第五十九名舉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聯(lián)捷甲辰科會試第二百四十六名,登第二甲第六名進士。官至兵部郎中。
人物簡介
維基陳懋觀(1515年—1569年),字孔質,號益泉,福建福州府長樂縣人,民籍。福建鄉(xiāng)試第五十五名舉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三甲第四十九名進士。刑部觀政,授浙江會稽知縣,丁祖母憂歸。起復補浙江山陰縣,三十八年九月選授兵科給事中。四十二年九月彈劾總督閩廣都御史張臬縱寇殃民。十月虜擁眾自墻子嶺磨刀峪潰墻入犯,京師戒嚴,薊遼總督楊選被逮治問罪,兵科都給事中丘蕣條陳邊臣善后事宜,觸怒世宗,杖六十黜為民,兵科陳懋觀謫定遠典史,后遷松江府推官,又兼攝上海縣事。遷南京兵部車駕司主事,尋轉吏部文選司郎中,出為廬州府知府,隆慶三年乞骸骨,不得,尋病死。
人物簡介
維基丘有嵓,字孔觀,號觀頤,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人,軍籍。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丙午科福建鄉(xiāng)試第七十一名,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癸丑科進士。刑部觀政,授南京吏部主事,遷郎中,調南吏部考功司郎中,四十二年(1563年)五月擢南京光祿寺少卿。隆慶二年(1568年)正月起補光祿寺少卿,四年四月升應天府府丞,六年四月被革職。卒年五十八。
人物簡介
維基陳觀衡(1518年—?),字季平,山東兗州府東平州人,民籍。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癸卯科山東鄉(xiāng)試第三十八名舉人,二十六年(1547年)中式丁未科會試第二百三十一名,三甲第一百三十名進士。授推官,三十一年(1552年)正月選授廣東道試御史,三十五年(1556年)三月考察中降調。升揚州府同知,隆慶六年(1572年)升臺州府知府。
人物簡介
維基丁永成,字子觀,山東濟南府德州人,軍籍。山東鄉(xiāng)試第四十八名舉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中式庚戌科會試第三十九名,登第三甲第一百九十九名進士。
人物簡介
維基龐瀾,字觀吾,直隸河間府任丘縣人,軍籍。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丙午科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二名舉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中式己未科三甲第一百五十四名進士。
人物簡介
維基吳一瀾(1523年—?),字汝觀,江西南昌府南昌縣人,民籍。江西鄉(xiāng)試第三十四名舉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中式庚戌科會試第二百七十五名,登第三甲第一百六十三名進士。曾任山西蒲州知州。歷官武昌府、鎮(zhèn)江府、兗州府知府,萬歷二年(1574年)二月升陜西按察司副使,五年五月升貴州右參政,八年正月升福建按察使,九年六月升本省右布政使。
人物簡介
維基石梁,字士升,號觀海,福建福州府長樂縣人,民籍。福建鄉(xiāng)試第六十三名舉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三甲第七十九名進士。兵部觀政,授浙江龍游知縣,卒。